查看原文
其他

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之味 | 人间有味第十六话

宇萍 盒马情报局 2023-01-09


乌兰察布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故被称作马铃薯之都,也是本篇作者宇萍的故乡。在她笔下,与土豆有关的是脉脉温情的童年,故乡和姥姥。 ——盒鲜姑


我少年时期关于一日三餐的记忆,除却羊肉,便是土豆了。


土豆的学名为马铃薯,是我进城读书之后才知道的。在此之前,因为过于寻常,乡人们连土豆都不喊它,而是称之为“山药”,更有甚者称为“山药疙瘩”,与字典里呼作“铁棍山药”的食物并不等同。对于农作物一年一熟的内蒙古中部高原来讲,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和小麦、大米等谷类一样,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甚至当作为主食。而于我和姥姥而言,它更兼有饱腹的价值,陪我们度过漫长的冬季。


▲ 当第一颗马铃薯来到欧洲时,没人知道这个不起眼、形状不规则的植物茎块,将彻底改变欧洲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


在我们乌兰察布,就像每家都会养上几只牛几只羊一样,几乎家家都种植土豆。年年春尽夏临之时,清明节气过罢,寒冷的西北风渐渐转向,大地开始解冻,牧场上生出不易察觉的青色。牧草返青了,俊英家爸爸就要从山坡上的窑洞里,将我们两家人留作种子的土豆背回家来,选出经过漫长的冬天仍完好无缺的土豆,切块,一垄一垄埋进耕好的田地里,覆好塑料薄膜。而后经由初夏的阳光照射,气温一天天升高,土豆在土里悄无声息地发芽,长出小小的幼苗。这时,风暖起来,不知哪一天夜里,刮起来的大风吹破覆在田地上的保护膜。


第二日,放羊路过的小孩子见到,免不得要惊呼,“哇,山药苗苗长出一寸高了”。在内蒙古少雨干旱多风沙的初夏,自沙土地里生长出的植物格外使人觉得珍贵,小孩子也知道这一点,便扬鞭子赶着羊群远远地绕向别处去了。


▲ 土豆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初夏的牧野繁华可爱。有花开,粉的红的白的金黄的。也有苗长,让一年的耕种有了盼头。植物的生长总是迅疾而惊人,仿佛才几日不见,它们便从最初的两片幼叶成长为一株真正的植物,郁郁一丛,充满生机的样子。我上学放学,同姥姥一起上山放牧,下山回家,路过谁家的山药田,都忍不住要问:“现在结了小山药了吗?”


“开完花就结小山药了。”


“山药为什么长在土里呀?”再问。


“为了吸收大地的养份,有营养了,吃了就会长个子,将来能长得高高的。”


“有姥姥这样高吗?”


“比姥姥还要高。”


“太好了。”我便怀着很快就能长成大人的欢喜,在像江河一样奔涌又像溪流一样细缓的时间里,看土豆在田里一天一天变化。今日长了一片新叶子。快看,开花了。啊,花被风吹落了。从夏天到秋天,天光暗得越来越早,空气逐渐冷落下来,山上的牧草开始变黄了。秋风起,秋风住。


▲ 土豆粗朴,花却秀雅,花谢了,地下的马铃薯块就成熟了


院子里白叶杨的叶子将要凋尽时,山药从土里起出来堆在房前,黄皮的居多,偶尔也有红皮的山药,因为少见,小孩子见了便十分稀罕,总要冲过去抢两三颗,装到自己口袋里,宝贝似的藏着。然而疯玩起来又很快抛在脑后,晚上上坑睡觉的时候才发现,口袋里的红皮山药只剩下一颗,另外的呢?已经想不起丢在哪里了,就这样伤心地钻到被子里,发誓明天要好好找找。到了明天,连寻找这件事也一并忘记了。放在桌子上的那颗红皮山药的外皮,不知什么时候破损了,露出大大小小的斑痕。根本不好看了,算了,还是拿给姥姥烧菜吃吧。原来小孩子对红皮山药的爱是这么短暂的。


萧红说“孩子是容易忘记的,也就随遇而安了”,由此也可见一斑。


我之真正体味到马铃薯的好,是到县城读书之后。许多个深秋、隆冬和初春,严冬封锁大地的时节,每周去学校寄宿的时候,姥姥总要煮熟十几颗土豆给我带上,这十几颗土豆成了我一周的餐食。凉掉的熟土豆吃起来味道十分奇怪,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我会厚着脸皮拜托学校食堂帮忙热好。重新获得温度后,土豆很快恢复原有的暖香气,捧在手里,滚烫的一只,一边哈着气,一边吃下去,北风就不再那么寒了。


▲ 乌兰察布的红皮土豆


只有胃实在不舒服的时候,才觉得土豆之不可亲,决心长大了挣了钱,再也不要吃土豆了。但对于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来说,马铃薯确是温暖的陪伴,经由所爱的人煮熟的马铃薯,捧在手心里,总能让人觉得日子热乎乎的,心里也热乎乎的。


考上大学之后,在城里吃到薯条、薯格、薯片这样美味的土豆系食品,才知道从前煮着吃、炒着吃、烤着吃的马铃薯,还可以这样好吃,还能是并不为果腹而存在的一种零食。后来读到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一书,知晓古人早有土豆名为“马铃薯”的记载,曰其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描写土豆“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对经春而夏至秋,种植收获土豆的人来说,亲切而形象。于是恍然明白,小时候姥姥所讲的吸收大地的养份,原来是土豆的根茎啊。


蔡澜的《食材字典》有几句关于马铃薯的介绍“原产于秘鲁,传到欧洲,是洋人的主食”。记载了马铃薯漂洋过海而来的历史,带着岁月的印记,也带有时光的温度,使从小吃着马铃薯长大的人,对土豆的认知更深一层,情谊也更深一步。


▲ 土豆蒸熟捣成泥浇上蓝莓酱,用薯片来盛,就成了一道开胃点心


于是每到收获土豆的季节,我总是要回到从前耕种的田地里走一走,经过充足的光照而成熟的土豆与内蒙古中部高原一样,沉默而有力量。我的姥姥就是用这一颗一颗有力量的土豆将我供到了自己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去品尝更多的美味,看更多的风景。


如今,不再种植马铃薯已十年有余,为我煮马铃薯的人也故去十载了。从前吃不得冷土豆的我,也慢慢吃出了它的好。比起油炸的、膨化的土豆食品,我最爱的,还是小时候扔到灶火里烤熟的土豆吧,还是临行前被装进书包里带着热度的土豆吧,还是过年时热气腾腾的土豆馅包子吧,还是朴素的一碟土豆丝、一碗土豆泥、一盘土豆烩菜。在这些叫做“土豆”或是“山药”的马铃薯里,有时间流水中说也说不尽的爱、关怀、努力和微小恒久的幸福。


真味只是淡。天冷的时候,不妨烧一份马铃薯炖肉尝尝吧,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 作 者 简 介 」

宇萍,内蒙古乌兰察布人,青年写作者,现居呼和浩特,从事金融行业。已出版散文集《我们说好的》。


「 鲜 姑 有 礼 」

2018年的日历即将翻到尽头,是时候为大家送上新一年的日历了。留言说说你最喜欢的土豆吃法,老规矩留言获赞最高的前三位读者每人可获得一份盒马的精美台历,活动截止时间2018年12月24日中午12整。





「 征 稿 启 事 」

《人间有味》是一个由盒马运营的专注于饮食的文艺栏目。在这里,只谈吃喝,以及与吃有关的一切,人文,历史,地理。欢迎读者来稿,写写某一样您喜爱的食物,或者与它的故事。来稿一经选登,我们将与您联系,请附上联系方式,谢谢。

来稿邮箱:yifang.ryf@alibaba-inc.com

栏目策划 | 盒鲜姑

视觉 | 线轴


「 人 间 有 味 系 列 回 顾 」

橙子  |  萝卜  |  红薯  |  莲藕  |  羊肉  | 

栗子  |  桂花  |  柿子  |  石榴  | 大闸蟹 |  

黄鱼  |  松茸  |  藕带  |  三文鱼  |  西瓜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