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探索 |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新文科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外语教育改革聚焦的热点话题。本文在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双一流”建设实践,围绕话语主权和文化自信重塑、专业内涵与思政教育融合、专业建设与科际整合会通、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呼应、外语教育与国家战略契合等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五大核心问题,以上海财经大学“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外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即以语言文化为根基,以通经典、通商学、通数智为路径,跨学科融通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并进,探索重构跨学科内循环与超学科外循环协调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新格局、新机制。为推进外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拟从六个方面探索其实施路径:(1)服务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2)引领国际话语,推进多语课程;(3)回归经典阅读,强化通识功能;(4)打破学科藩篱,优化课程体系;(5)引入多元评价,贯通一二课堂;(6)强化项目导向,重视实践教学。
关键词:新文科;外语学科;人才培养;创新
1. 引言
习近平(2021:4)指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福祉。”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文科应运而生,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一样,呈现出卓越集群的形态,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单元整合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季卫东 2020;严程 2020)。2018年10月,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双万计划”,全面推进新文科等建设。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上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并对未来的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外语教育改革聚焦的热点话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承担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同时,澎湃而至的新文科建设将是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这意味着外语教育要本着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参与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的高度和广度去重新定位和重启认知。
在此大背景下,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路径,结合财经类高校的财商学科优势、“双一流”建设实践、“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愿景目标,从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出发,因地制宜,具体实施了体现新文科理念和思路的“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外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即以语言文化为根基,以通经典、通商学、通数智为路径,多学科融通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并进,以期重构跨学科内循环与超学科外循环协调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新格局、新机制、新思路。
2.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其初衷主要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倡导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课程中去,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知识学习(麦可思、王慧 2018)。近年来,美、英、澳等国家将创意、创新战略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转型理念,在这方面也都有成功的尝试和借鉴(方延明 2020)。2018年10月,国内的新文科建设初见端倪。当时,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王铭玉、张涛 2019:3)。戴炜栋提出,新文科并不是简单地替代传统文科,而是通过对传统文科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并在继承已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重塑和迭代,由学科取向转向问题导向(田新笑、王迪 2020),直面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尽管学界对新文科内涵尚未形成定论,目前达成共识的是,新文科建设呈现出创新性、融合性、中国性、全球性四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和趋势。其一,创新性。这无疑是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新文科”为何而“新”,樊丽明(2019)从四个方面做了阐释: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化发展、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徐飞(2021)强调,新文科之“新”,不仅是新旧的“新”,更是创新的“新”,具体表现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念、内容、范式等都会出现更新迭代,与时俱进,延伸出学科增长点,出现研究方法或学术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严程(2020)认为,新文科的“新”,既包含通识教育理念一贯秉承的融合交叉主张,同时又解除了传统文科仅仅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输出者的困惑。对于新文科背景下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而言,田秀坤、贾丽雪(2020)提出,创新人才的内涵具有三个特点:具有全面发展的素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跨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二,融合性。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打通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之间的连接通道,无疑是新文科战略的核心目标(徐飞 2020;王学典 2020)。从学科融合的必要性来看,一方面,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推动自然科学方法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尝试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把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自然科学中去,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注入新的元素,从而发现研究新问题,寻找研究新目标,彰显人文社会科学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趋向。从实施路径来看,既要推进人文社科内部的文史哲之间的融合,还要打通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推进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医交叉等跨学科协同创新,为新文科建设打开一片新天地。其三,中国性。吴岩(2019:6)特别指出,新文科建设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设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形成中国学派。王学典(2020)也提到,新文科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史无前例地将文科教育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福祉的伟大中国梦想的实现紧紧联系在一起(刘宏 2021)。同时,教育部还就如何在英语教育中弘扬中国文化做了政策和实践导向上的宏观部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201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等纲领性文件先后明确了对“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不同程度的重视(仲伟合 2014;肖维青、冯庆华 2019)。《中国文化概要》被指定为所有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中国翻译研究院,明确把“中译外”高端人才培养摆到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中译外”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差距以及高端“中译外”人才短缺等影响和制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问题(周明伟 2014)。徐飞(2021)提出,新文科应当把西方话语体系为中心的文科,转向中国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如果没有实现这个转变,就无所谓中国的新文科。在此背景下,国内很多学者提出了融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为一体的中国外语教育改革框架(戴炜栋 2019;杨枫 2020;陈新仁 2020)。其四,全球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崛起越来越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周武提到,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世界(张西平等 2019)。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仍停留在饮食、中医药、武术、高铁等,这些都是符号化的传播。真正表现中国文化内涵,如“求同存异”“和合”“和谐发展”等丰富饱满的中国精神取向和价值尺度并没有得到挖掘和有效传播。这类符合全球普世价值观的故事更容易引起他者的共鸣,更易于接受和认同。新文科建设就是要超越本土文化,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主动设置国际传播话题,积极寻找国际话语空间的共同点、交汇点、共鸣点,获得伦理上的共情,彰显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赋予中国看世界和世界看中国更多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前瞻性。在开放、多元、多样、多变的全球大环境下,外语教学应肩负起帮助学生守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球胜任力”,促进世界文明“美美与共”的使命和担当。3. 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核心问题
习近平(201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归根结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流人才。姜智彬(2019)提到,随着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变化,外语学科专业能力的核心素养也发生了相应的嬗变。因此,在新文科视域下,要顺势而变,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路径、能力、素养等重新定位,重启认知,寻求新的突破,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回应新文科建设的需求。其一,话语主权和文化自信重塑。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尚未形成引领世界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因此,“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仍未改变,依然面临着文化霸权和文化壁垒的挑战,长期存在着文化交流的“单项透支”(叶小文 2010),中国话语的有效供给不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命题(习近平 2013)。高校是中外人文交流的前沿阵地,理应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的重要主体。传统意义上的外语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在外国语言和文学素养上的培养,外语教材绝大部分是西方语境设置,导致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和“思辨缺失”。陈平原(2021)提到,中国大学存在一种迷失,一切惟哈佛、耶鲁马首是瞻,忽略养育我们的这一方水土。新文科建设是培“根”铸“魂”的重大国家战略部署(张天舒 2020),外语教育要彰显国家意识的价值旨归。黄友义(2018)建议对外语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把对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成果和掌握能力更多地用于传播中国理念,树立文化自信,反映本土情怀上来。其二,专业内涵与思政教育融合。外语专业是中西文明和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前沿学科,承担着民族复兴大任,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因此,要牢固把握外语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徐飞(2017)提到,现在的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专业训练和职业导向,忽视通识教育和精神成人。这些现象在外语教育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如何有效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共促共生,如何发挥外语教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精神品格的作用,是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建设的重要诉求和挑战。其三,专业建设与科际整合会通。新文科是学科交叉整合的新引擎。外语专业建设如何实现外语与商科交汇融通,升级迭代,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外语和其他文史哲人文学科如何深度融合等都是当下外语教育的主旋律。相比较而言,人文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往往缺乏对科技发展的兴致与创造力,社会实践程度较低,缺乏问题意识的内驱力。因此,加强学科融合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其四,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呼应。田秀坤、贾丽雪(2020)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是软肋和短板。陆谷孙(1999:1)指出,“过分刻板机械的教学已使一些学生‘思想萎缩’”。黄源深(2010)提到,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政、产、学、研缺少互动的渠道与机制密切相关。新文科建设强调包括外语在内的人文学科对现代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学界、业界、政界之间互动合作,形成共同体,破解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在外语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体现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设专业教育和创新实践之间更富有活力的内外双循环人才培养机制。其五,外语教育与国家战略契合。韩震(2014)提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外语教育已经落后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吴岩(2019:3)指出,高等外语教育“覆盖全、规模大、责任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将为解决这种矛盾提供方向和进路,拓展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的国际化、多学科、跨学科视野,真正起到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培根铸魂、提升国家对外话语传播能力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全球商务活动的频繁开展,商务外语自然起着沟通不同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卓越性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任务一直十分艰巨。财经类高校的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样面临着外语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挑战,同时其财经学科优势也赋予了外语学科发展的诸多优势和便利,尤其是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面以上海财经大学的外语人才培养为例,就新文科背景下“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人才培养新路径试作初探。4.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一体”是指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要立足语言文化本位,守正才能创新。正如王俊菊(2020:24)所言:“边界可以模糊,但内核必须坚硬。”一方面,继续加强现有的外语专业内涵建设,强基固本,深谙中西语言文化比较与互鉴,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本民族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外文表达,唤醒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的外语专业,应立足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平台,加强区域和国别方向的建设,努力发挥全球化时代语境下外语教育服务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贯彻“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战略目标。“通经典”是实现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唐景莉提到,新文科通识教育具有两大培养目标:文理兼通与价值塑造,而且指出通识教育应该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发挥引领方向的作用(高莹 2021)。阅读经典既包括阅读和外语学科密切相关的文学、语言学等经典著作,也包括哲学、经济、美学、科技等其他典籍。这些作品往往反映了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原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普世性和开放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问题涉及对相关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跨文化、跨疆界等全球知识领域的理解。因此,兼具思考深度和学养厚度的通识课程模块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在建设新文科背景下,重新发掘经典、回归经典必将成为新时代人文学科发展战略的一种引领性趋势,这对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尤为重要,促进学生在外语环境下领略人文经典,并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化经典中领悟人类文明的伟大思想和智慧。彭青龙(2020)亦指出,只有在与世界多样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才能进一步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才更容易唤醒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通商学”体现新文科的交叉性特征。依托上海财经大学财经商学的学科优势,实现外语和财经商学之间的互鉴共进、协同发展,不仅使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有了坚实的财商内容依托,而且可以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是新文科赋能并带动“文理交叉”或“文文交融”的历史必然性。“通数智”体现新文科的创新性特征。《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让人文社科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这是助力新文科腾飞的最重要的一个路径。在外语人才培养理念中必须建立技术思维、创新思维、量子思维,为外语教学提供智慧教室、大数据、厚数据、机器翻译、知识图谱等技术和媒介等新元素、新动力,尝试运用慕课、微课、云课等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技术适应、技术赋能、技术批判的能力。“融创合一”既体现了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拔尖型、财经卓越型、创新创业型三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创新性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外语专业特色,主要通过提供国际场馆类、赛会类志愿服务、参加语言服务、国际组织实习、创新创业创客大赛等活动,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涉外人才支撑。基于“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外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内涵,我们提出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积极推进。第一,服务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戴炜栋(2019:8)指出,“我国外语教育一直紧密跟随国家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文化、外交、外事等发展需求。无论是外语学科布局、语种分布,还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均在对接国家战略,呈现动态发展趋势。”2020年10月18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正式发布,首次出现了明确大学英语课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词,如“文明和文化”“世界眼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因此,将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站位,做好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培养具有中国“根”、中国“魂”的人才,有效解决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习近平(2018)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提出融合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与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经济故事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即以中国英语语料库、中国优秀故事案例库、《中国故事英语读本》等资源库为依托,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多维度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研究和实践,从而为推动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走出去”对外战略,为服务“东学西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通一条研究新路径。第二,引领国际话语,推进多语课程。新文科应站在引领国际话语权的高度,培养具有领导力、思辨力、创新力的人才。外语学科是推进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引领国际前沿学术潮流的重要力量。新文科为外语学科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新条件。上海财经大学入选全国22所院校公共外语改革试点单位,在全校开设了九种战略语言课程,致力于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此外,学校还启动了“英法复语实验班”试点项目,打造《外宣翻译》精品课程,依托教育部备案的“爱沙尼亚及波罗的海区域研究中心”开展国别区域研究,建立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孔子学院等,都是为了推动由输入国外语言与文化向输出中国文化的转变,为国家发展输送国际组织人才,为人类文明和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第三,回归经典阅读,强化通识功能。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从此通识教育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就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辨别能力。其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被世界上很多大学效仿,在我国许多高校开始生根,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识教育体系没有一个完美模型,其内涵和外延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然而,不变的是对其本然价值“施行健全人格的教育”的追求(王生洪2007),强调思想精神、世界眼光、广博知识、思辨能力、多元文化能力等核心素养。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成立通识教育中心,遵循“德育为先、育人为本、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改革路径,旨在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全面、多元的发展空间,构建有灵魂的卓越财经创新人才通识教育体系。有鉴于此,外国语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外语教育目标,积极构筑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跨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群,即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语言、文学、文化、文明为载体,以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为保障,以培养具有本土视角、世界眼光、人文精神、思辨能力的卓越财经创新人才为目标,如图1所示:图1 跨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群建设思路
5. 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路径、内容,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外语教育的重要命题和使命,同时也为推进外语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视野、新路径。“一体三通,融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用爱国情怀强基,用语言文化固本,用人文素养修身、用商学知识托举、用数智人文创新、用创新创业拓界。该模式契合新文科建设目标,创新了教学理念。既体现“经济匡时”的担当和“跨界融合”的特征,又充分响应人类未来对“厚德博学”人文素养的全方位诉求,体现“以人为本”和“全人培养”的通识化培养理念,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作为贯穿人才培养的过程。本文内容来源为微信公众号:当代外语研究,原文献选自《当代外语研究》2021年第3期,所刊载内容仅供学术传播交流之用。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Thanks for being with us.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相关阅读
虚位以待 | 2024年北语国际语言服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等你来!国际商务与语言服务,你不能错过
学界动态 | 沪多所高校文科专业“新闻”不断:文科专业加速“破圈”带来哪些启示?
精彩回顾 | 一文通览!山东省国际商务与语言服务协同发展研讨会暨高校商务英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教学开放周成功举办
学术动态 | 2024拟新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推荐名单
最新盘点|全国两会语言文字类提案「关心语言,更是关心人类的命运」
双向奔赴|邀您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高校商务英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教学开放周期待您的到来(湖北经济学院专场)
王立非教授总主编 | 据说99%的商英er都不知道自己的教材这么厉害,确定不来一看?
S刊速递 | 英语作为通用语针对促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胡春雨 李雨欣 卢春梅 | 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道歉言语行为的语料库语用学研究
王立非 任杰 | 商务英语研究新领域: 国外财务叙事话语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悦读 | 促进学科知识共建与商务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及其能产型模式探究:基于「技术支持的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项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