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eff Dahn无钴单晶高镍再获新进展,一步合成!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第一作者:Aaron Liu
通讯作者:J. R. Dahn
通讯单位:达尔豪斯大学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需求一种容量大,电压高,稳定性好的正极材料,以突破现有的能量密度。无钴富镍单晶正极材料有望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对其合成方法的探究。前段时间,本公众号介绍了两步锂化法合成镁或铝掺杂无钴富镍单晶(SC)材料。然而,两步法需要额外的添加Li,研磨,煅烧等步骤,增加了制备成本和复杂度。因此,需要在两步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以简化制备流程,获得较高质量的无钴富镍单晶正极材料。

【工作简介】
近日, 达尔豪斯大学的J. R. Dahn等人研究了通过一步锂化方法合成掺Mg的无钴单晶LN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析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以了解合成条件的影响。较高的加热温度促进了晶粒的生长,但同时也增加了Li层中的Ni含量。Li/TM的增加似乎对较低温度下的晶粒生长没有影响,但会影响Li2O杂质的形成。需要分离颗粒团聚体以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在煅烧之后低温退火可降低Li层中的Ni含量,并且可以用于生长更大的晶粒。但是,所有单晶材料的容量都较低,不可逆容量较高,循环衰减相似,这源于Li扩散动力学障碍的增加。与在30℃下循环的多晶电池相比,在55℃下循环单晶材料可恢复约20 mAh g-1的放电容量,并产生类似的不可逆容量。相关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of Co-Free Ni-Rich Single Crystal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Part II. One-Step Lithiation Method of Mg-Doped LiNiO2”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上。

【内容详情】
一步锂化法:将前体与LiOH.H2O以各种锂/过渡金属摩尔比(Li/TM)混合研磨至均匀。将样品在480℃预热3 h,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研磨,将样品再次480℃加热2 h,然后在更高温度下加热12或20 h。
图1、在不同温度和Li/TM比下加热12小时后的LiNi0.975Mg0.025O2样品SEM图。

图1显示,在较高温度下加热将产生更大的微晶。Li/TM比为1.05和1.10时,粒径没有明显差异。所有样品中,主相都是层状相,但都可以观察到一个非常弱的峰,对应于Li2O。
图2、LiNi0.975Mg0.025O2在各种温度(a-e)下加热12 h后的Li/TM为1.05或1.10的XRD图。晶胞晶格常数(f1),(f2),晶胞体积(f3)和Li层中的Ni量(f4)随加热温度的变化。

Li层中晶格参数,晶胞和Ni含量均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加。这种趋势与高温促使更多Ni进入Li层并增加晶胞体积有关。图3显示Li/TM比为1.02的样品与1.30的样品相比,粒径或形貌似乎都没有显着差异。
图3.、LiNi0.975Mg0.025O2在775℃下以各种Li/TM加热20h的SEM图像。

XRD显示,所有样品主相为层状相,大多数都可以观察到与Li2O的峰。Li/TM为1.02的样品没有显示Li2O的存在。当Li/TM大于1.02时,样品将形成Li2O。较高的温度也会增加Li2O的形成,但低于某个Li/TM阈值,因为在两种加热方式下,Li/TM为1.20和1.30的样品Li2O量相似。
图4、LiNi0.975Mg0.025O2在775℃加热20 h或800℃加热12 h后,以各种Li/TM(a-e)加热后的XRD图。样品晶格常数(f1,f2),晶胞体积(f3)和Li层中Ni量(f4)随Li/TM的变化。

精修结果似乎不随Li/TM发生明显变化。加热温度的影响再次凸显出来,因为在800℃下加热12 h的样品在Li层中都具有较大的晶胞和更多的Ni。单胞参数和体积似乎与Li/TM保持相对一致。Li层中Ni含量似乎在1.1的Li/TM附近达到峰值。图1和图3显示,合成的样品可能会经历晶粒长大,但颗粒主要在团聚体中。这可能会导致单个粒子的连接性问题,从而导致性能不佳,因此应将团聚体分离。这项工作将报告两种分离方法,一种是使用咖啡研磨机研磨,另一种是使用球磨。
图5、LiNi0.975Mg0.025O2样品在775℃下以1.02的Li/TM加热20h并经历各种颗粒分离法后的SEM图。

图5显示不同分离方法的效果,其中2 M球和20 S球是指行星球磨机使用2个不锈钢球或20个较小的球混合3×100 s。图6显示,20 S球法比2 M球法和咖啡研磨机法更有效。
图6、经过各种分离方法的LiNi0.975Mg0.025O2样品的粒径分布图(a)和D50(b)。
图7、经历各种分离方法的LiNi0.975Mg0.025O2样品初始循环中,电池电压随容量(a)的变化和微分容量随电池电压(b)的变化。首圈容量(c1-c3),比容量(d1)和归一化容量(d2)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电压曲线和dQ/dV在分离前后的样品电化学行为中没有明显差异。未分离物质电池的容量略低,两种分离材料具有相似的放电容量,但是咖啡研磨机研磨的充电容量略高。颗粒聚集体的分离对电池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未分离材料电池容量较低,倍率性能较差,且容量保持率较低。与20S球样品相比,咖啡研磨机样品电池具有相似的容量,相似的倍率性能,但容量保持率较差。
图8、Li层中Ni含量随加热温度(a)和Li/TM(b)的变化。D50与加热温度(c)和Li/TM(d)有关。

合成SC材料时,Li层中Ni含量主要由加热温度决定。与加热温度相比,改变Li/TM比对Li层中Ni含量的影响要小得多。D50值与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微弱的,表明加热温度确实会影响晶粒的生长。另一方面,所用Li的量对粒度没有显着影响。

图9研究了将Mg含量从2.5%增加到5%(表示为5Mg)的影响。两种材料的XRD相似,其中2.5 Mg Li1.05和5Mg Li1.02形成了一些Li2O。精修结果显示,与2.5Mg材料相比,5Mg材料Li层中的单位晶胞稍大,Li层中的Ni略多。
图9、LiNi0.975Mg0.025O2(a)和LiNi0.95Mg0.05O2(b)在775℃加热20 h的Li/TM比为1.02或1.05的XRD图谱。Li层中的单位晶格体积(c1)和Li层中的Ni量(c2)随Li/TM的变化。在样品初始循环中,电池电压随容量(d)的变化,微分容量随电池电压(e)的变化。样品首圈容量(f1-f3),比容量(g1)和归一化容量(g2)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图9d显示,5Mg电池首圈容量较小,容量降低发生在3.6和4.2 V左右。两种材料的不同Li/TM样品具有相似的容量,而5Mg电池容量较小,表明取代更多的非活性取代基导致较低的容量。循环性能表明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衰减。大多数情况下,5Mg电池初始容量较低。
图10、LiNi0.975Mg0.025O2样品的XRD图谱,首先在Li/TM比为1.10或1.20下于825℃加热12 h,然后在750℃加热5 h。Li层中的单位晶格体积(b1)和Ni量(b2)随Li/TM的变化。Li/TM比为1.10(c1)和1.20(c2)的样品SEM图像。Li层中Ni量随加热温度(d)的变化。

图10研究了在煅烧之后立即在较低温度退火的影响,这可能降低Li层中的Ni含量。XRD显示,Li/TM比为1.10和1.20的两个样品中都可以观察到Li2O。Li/TM为1.20的样品中Li2O略多。Li层中Ni含量均在2%以下。退火促进了原子重组回到其各自的层。与图2f1-2f4进行比较,单胞体积和Li层中的Ni值介于775℃和800℃样品之间,证明单胞体积受Li层中Ni含量的影响更大而不是加热温度。

现在有三种方法可以合成Li层中Ni含量约为2%或低于2%的SC材料。
两步法:首先将Li/TM小于1的前体在850℃加热5 h,然后将Li/TM比升至1.02,并在750℃加热12 h。
一步法:在Li/TM为1.02的情况下将样品在775℃加热20 h。
一步法+退火:将样品在825℃下加热12 h,然后在750℃下加热5 h。
图11、使用较大前体尺寸合成的多晶(PC)与单晶(SC)LiNi0.975Mg0.025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样品初始循环中,电池充放电曲线(a),微分容量曲线(b)。样品比容量(c)和归一化容量(d)与循环次数的关系。

图11显示了,PC材料比所有SC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和更低的不可逆容量。图11a表明,SC材料的不良性能不是由于残留Li引起的,因为PC材料上的残留Li可能比SC材料略多。dQ/dV曲线表明SC电池的容量降低发生在3.5 V和4.2 V附近,这与锂在材料中的扩散动力学受到阻碍有关。图11b显示,加热到825℃和850℃的样品,在4.2 V左右损失了额外的容量。除上述差异外,这四个样品的dQ/dV曲线非常相似。图11c显示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容量可能降低。图11d显示了所有材料具有相似的容量保持能力,SC材料比PC材料经历的容量衰减少。
图12、在使用不同前体尺寸合成并加热到不同温度的LiNi0.975Mg0.025O2样品的初始循环中,电池充放电曲线(a),微分容量曲线(b)。在不同温度下循环的PC和SC样品电池的充放电曲线(c),微分容量曲线(d)。

图12a表明,容量降低是由于合成SC材料所需温度较高引起的。加热到775℃的材料显示出较低的充放电容量,较高的不可逆容量。使用较小的前体会稍微降低不可逆容量,但程度要小于加热温度。图12b显示,加热到775℃的材料在充电至4.2 V的特征峰较小,而在3.5 V几乎没有特征峰。在4.2 V的特征峰中看不到前驱体尺寸的影响,但在3.5 V的特征峰中可以观察到,但仍比加热温度小。图12c显示,在5℃下循环SC材料无法恢复较低的充电容量,但放电容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在55℃下循环的SC材料和在30℃循环的PC材料具有相似的不可逆容量。图12d显示,在55℃下循环不会影响4.2 V附近的电化学活性,但恢复的容量来自3.5 V区域。

【结论】
这项工作研究了使用单步锂化方法合成掺Mg的无钴单晶LNO。较高的加热温度促进了晶粒生长,但同时也增加了Li层中的Ni含量。Li/TM的增加似乎对较低温度下的晶粒生长没有影响,但会影响Li2O杂质的形成。需要分离颗粒团聚体以改善材料循环性能。镁含量较高的材料容量较小,不利于容量保持。在煅烧之后退火可降低Li层中的Ni含量,并可用于生长更大的晶粒,同时在Li层中保持较低的Ni量。但是,所有含Mg的SC材料仍不如PC材料,且容量较低,不可逆容量较高,循环衰减相似。与PC材料相比,SC材料的较低容量归因于在〜3.5 V和〜4.2 V下Li扩散动力学阻碍的增加。与30℃循环的PC电池相比,55℃循环的SC电池可以恢复约20 mAh g-1的放电容量,且具有相似的不可逆容量。

Aaron Liu, Ning Zhang, Jamie E. Stark, Phillip Arab, Hongyang Li and J. R. Dahn. Synthesis of Co-Free Ni-Rich Single Crystal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Part II. One-Step Lithiation Method of Mg-Doped LiNiO2.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21. DOI:10.1149/1945-7111/abf9c2

固态电池今日再登Nature:20C充放,循环寿命上万次

2021-05-13

Joule:氢键大大提升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

2021-05-13

北工大尉海军Matter综述:锂离子电池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复兴

2021-05-13

武大宋智平教授EnSM:基于醌+吡嗪结构的高性能水系锌电池有机正极材料

2021-05-13

上海交大ITEWA团队Joule :吸附式空气取水展望

2021-05-12

崔光磊团队:自支撑硫化物骨架助力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1-05-12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于明浩Adv. Mater.:界面共价键调控缺电子二维黑磷用于电催化氧反应

2021-05-12

诺奖得主Whittingham最新成果,致力于取代有毒NMP!

2021-05-11

必看Joule好文:多孔镍载体上析氧催化剂的基准测试

2021-05-10

2个月前狂刷屏的这篇Nature,Nature官方发文又来一波解读!

2021-05-0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