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导体材料实现固态电池实用性大步提升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固态Li(Li)-金属电池(LMBs)由于其卓越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正作为Li-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者而获得极大关注。成功应用固态LMBs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于依赖可靠的固态Li+导体。

先前对固态Li+导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固态电解质上,如硫化物和氧化物。尽管它们具有固态特征和理想的Li+迁移数(tLi+ = 1),但无机固态电解质通常会受到界面/晶界阻抗、厚度、机械强度和枝晶的影响。最近,虽然硫银锗矿-型硫化物(Li6PS5Cl)与银-碳复合负极相结合能够制造出高能密度长循环固态LMBs,但该工艺需要复杂的等静压技术和高温(60 ℃)操作条件。另外,无机固态电解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因具有易于加工、机械柔性和与电极界面接触紧密等特点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离子电导率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此外,许多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往往含有可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其会引发浓差极化、与电极发生不必要的副反应以及Li枝晶的生长,从而阻碍它们在固态LMBs中的实际应用。

除了提高上述固态电解质的整体性能外,还应关注电池设计和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电化学兼容性。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固态LMBs在电化学性能和大规模生产方面实际可行,最好是在环境条件下制造和运行,而不依赖于精确定制的压力和温度。

【成果简介】
韩国延世大学Sang-Young Lee教授、仁川国立大学Taeeun Yim教授以及上海大学袁帅研究员共同合作,提出了一种单-离子导电准-固态软电解质(表示为“SICSE”)的新材料策略,以实现可在环境条件下制造和运行的实用半-固态LMBs(SSLMBs)。SICSE由离子-整流兼容骨架和不可燃的配位电解质所组成。离子-整流兼容骨架由紫外线(UV)固化的阳离子共聚物(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二烯丙基二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DADMA-TFSI)和钛/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铝纳米颗粒(Ti-SiO2@Al2O3)所组成。其中,ETPTA和DADMA-TFSI可分别提供结构完整性和离子-整流(即阴离子-捕获)效应,而Ti-SiO2@Al2O3纳米颗粒则作为流变调节剂和阴离子-捕获(通过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剂。配位电解质为4M双(氟磺酰基)亚胺Li(LiFSI)在碳酸亚丙酯(PC)/氟代碳酸亚乙酯(FEC)的溶液。由于离子-溶剂复合物配位良好,并具有热稳定性(沸点:PC = 242 ℃,FEC = 212 ℃)和不可燃性,因此该电解质对Li金属负极和高压正极显示出良好电化学稳定性。所得SICSE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接近于1的Li+迁移数(tLi+ = 0.91)、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机械柔性和不易燃性等优点。

为了开发高能密度的SSLMBs,在SICSE的存在下,将薄的Li金属负极与高容量/高压的LiNi0.8Co0.1Mn0.1O2(NCM811)正极进行结合。流变学-调整的SICSE浆料经过UV-固化-辅助逐步印刷工艺能够轻松制造出无缝集成的SSLMBs,而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烧结步骤。SICSE的软特性缓解了对晶界阻抗和电解质-电极界面不稳定性的干扰——这些问题对无机固态电解质构成了长期挑战。此外,SICSE的单-离子导电能力有助于稳定与Li金属负极和NCM811正极的界面。

在上述SICSE和单片全电池架构的化学/结构独特性的驱动下,SSLMB(由Li金属负极和NCM811正极组成)全电池表现出可靠的电化学性能、循环保持率、倍率性能以及具有可调电压和在环境操作条件下的高质量/体积能量密度(476 Wh kgcell−1/1102 Wh Lcell−1,在四-叠电池中的电压为16.656 V)。此外,低温性能、可折叠性和安全性也远远超过了基于无机固态电解质的LMBs所能达到的水平。

【结果与讨论】
1. 在环境条件下制备SICSEs
SICSE的制备过程及其化学结构如图1a所示。将上述制备的SICSE浆料直接模板印刷在Li金属箔表面而不使用任何加工溶剂,然后在UV照射下固化。通过FTIR光谱、1H NMR等手段分析,验证了ETPTA和DADMA-TFSI的成功共聚。图1b展示了所印刷SICSE单片与Li金属箔的集成,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谱进行了验证。与在Li金属箔表面简单堆叠的自支撑SICSE相比,印刷的SICSE-Li金属组件显示出更低的电池阻抗,从而表明印刷的SICSE和Li金属箔之间具有密切的界面接触。值得注意的是,不使用加工溶剂还消除了耗时且成本高昂的干燥步骤,并防止了加工溶剂引发的副反应。

使用恒电位极化法研究了SICSE的单个Li+导电特性。与对照样品相比,SICSE具有最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σ = 0.4 mS cm-1)和Li+迁移数(tLi+ = 0.91)(图1c)。值得注意的是,高的tLi+值证实了由离子-整流顺应骨架实现的阴离子-捕获效应(即DADMA和Ti-SiO2@Al2O3纳米颗粒的耦合效应),如图1a所示。已知,阳离子共聚物中DADMA带正电荷的氨基基团可以捕获电解质中的阴离子,因为它们的离子整流效应能够选择性传输阳离子。同时,Ti-SiO2@Al2O3纳米颗粒是通过在Al2O3表面沉积Ti-掺杂的SiO2来制备的。在Ti-掺杂的SiO2中,通过Ti掺杂可以增加SiO2中路易斯酸位点的数量。因此,合成的Ti-SiO2@Al2O3纳米颗粒具有路易斯酸位点,并通过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结合阴离子。进一步,通过7Li MAS NMR和FTIR分析了SICSE的这种高tLi+值。结果证实了离子-整流顺应骨架(UV-固化阳离子共聚物/Ti-SiO2@Al2O3)在阴离子-捕获机制中的作用(图1d-e)。

此外,初步估计SICSE的离子电导率为温度的函数(从室温到100 ℃)。尽管阴离子迁移受限,但与C1(对照样品)相比,SICSE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显示出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小的活化能(Ea,从阿伦尼乌斯方程获得),表明Li+传输可以在SICSE中加速。在SICSE中,Li+离子很少遇到阴离子,因为阴离子可能被离子-整流顺应骨架捕获,最终会促进Li+运动(图1f,g)。
图1. 在环境条件下制备的SICSE及其单-离子导电特性。a)SICSE(上图)及其具有阴离子-捕获能力的组件(下图)的制备过程示意图。b)在Li金属负极表面印刷的SICSE横截面SEM图像。c)SICSE和对照样品(C1、C2和C3)的室温离子电导率(σ)和Li+迁移数(tLi+)。d)SICSE、对照样品(C1、C2和C3)和LiFSI的7Li NMR光谱。e)SICSE和C1的FTIR光谱。f)SICSE和C1的离子电导率的阿伦尼乌斯曲线。g)从7Li MAS NMR光谱获得的图点曲线。

2. SICSE与Li金属负极在环境条件下的界面稳定性
临界电流密度(CCD)定义为电池短路时的电流密度,是衡量Li金属负极与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和枝晶生长的重要指标。图2a显示了LiSICSE和C1的电镀/剥离曲线。与C1(CCD = 1.0 mA cm-2)相比,SICSE显示出更高的CCD(2.0 mA cm-2)。此外,由于其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单-离子导电能力(tLi+ = 0.91),SICSE表现出比C1更低的过电位,并且在很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保持矩形形状。为了确认SICSE的优越性,测试了短路时间(Tsc)(图2b)。SICSE允许连续充电近200小时,而C1在63小时后无法充电,表明SICSE的单-离子导电能力(tLi+ = 0.91)在使Li金属负极表面稳定镀Li、抑制Li枝晶生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接着,作者研究了Li||Li对称电池的Li电镀/剥离行为。与对照(C1、C2和C3)样品相比,含有SICSE的电池显示出更好的Li电镀/剥离循环性(图2c)。此外,即使在1.0 mA cm-2的更高电流密度下,SICSE仍表现出稳定的Li电镀/剥离循环行为。通过分析循环测试后的电池阻抗(图2d),SICSE显示出更低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表明由于单-离子传导特性,Li+离子易于向Li金属负极传输。为了提供额外的证据,在重复的Li电镀/剥离试验(80次循环)后检查了Li金属的结构变化。对于C1,在Li金属负极表面观察到了许多针状Li枝晶和物理隔离的Li颗粒(图2e中插图)。相比之下,由于抑制了Li金属负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副反应,所以SICSE允许Li金属负极具有结节状、致密/均匀的表面形态(图2e)。进一步,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SICSE可以抑制与Li金属负极的界面副反应。以上结果表明,SICSE作为一种设计良好的单-离子导体,可以解决传统双-离子导电电解质和Li金属负极之间(阴离子-触发)的界面不稳定性的挑战。
图2. SICSE与Li金属负极在环境条件下的界面稳定性。a)SICSE和C1的Li电镀/剥离曲线,其中施加的电流密度从0.1 mA cm-2增加到2.0 mA cm-2。b)SICSE和C1在0.1 mA cm-2固定电流密度下的短路-电流时间(Tsc)。c)Li||Li对称电池在0.1 mA cm-2电流密度和0.1 mAh cm-2容量下的电压曲线。d)Li||Li对称电池的EIS谱图。e)循环Li金属负极的SEM图像)。f)循环Li金属负极表面的XPS F1s光谱。

3. SSLMBs在环境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制造SSLMB全电池,通过UV-固化辅助多步印刷工艺将NCM811正极(NCM811颗粒/碳导电添加剂/凝胶电解质 = 68/5/27(w/w/w),没有传统的正极粘合剂(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加工溶剂(如NMP))引入到SICSE-Li金属负极组件的顶部。所获得SSLMB全电池无缝集成了Li金属负极、印刷SICSE和印刷NCM811正极(图3a),这种电池结构柔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NCM811正极糊显示出与SICSE的流变特性相似的触变流体行为,从而能够制造复杂形状的正极。

值得注意的是,SSLMB在环境操作条件下(即没有外部压力,室温)表现出正常且稳定的充电/放电循环性能(图3b)。考虑到之前报道的大多数基于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固态LMBs均在高压/高温条件下显示出电池性能,所以SSLMB在环境条件下工作更具优势(图3c)。与具有对照样品(C1、C2和C3)的SSLMB相比,具有SICSE的SSLMB表现出更高的循环性能(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4.5%)(图3d)。这一结果通过进行深入的结构表征(EIS、XPS、TOF-SIMS、FIB-SEM、HAADF-STEM)得到了验证,特别关注SICSE和C1之间的比较(图3e-f)。图3g表明,具有SICSE的SSLMB显示出更高的放电容量。
图3. SSLMBs在环境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a)通过UV-固化-辅助多步印刷工艺制造的SSLMB结构示意图,及其横截面SEM图像。b)在3.0-4.2 V(vs Li/Li+)电压范围内,在0.12/0.12 mA cm-2充/放电电流密度下,SSLMB的充/放电电压曲线。c)SSLMBs与先前报道的固态LMBs之间的电池操作条件(压力和温度)比较。d)SSLMBs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的循环性能。e)循环NCM811颗粒的XPS F1s光谱。f)循环后NCM811颗粒的FIB-SEM图像。g)SSLMB的倍率性能,其中充电电流密度固定为0.1 C,放电电流密度在0.1 C到2.0 C之间变化。h)在重复电流刺激下(电流密度为0.1 mA cm-2,每个脉冲之间的中断时间为1小时)的GITT曲线(左)和Li+扩散系数(右)。

4. 超越传统固态LMBs
为了开发高能量密度SSLMB全电池,将上述制备的NCM811正极(1.8 mAh cm-2)与薄Li金属负极(≈20 µm)在SICSE存在的条件下相匹配。在这种高的截止电压下,所获得SSLMB在环境操作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充电/放电循环保持性(图4a)。将SSLMB的结果与先前报道的固态LMBs进行比较。之前的工作通常使用厚Li金属负极和厚固态电解质来确保固态LMB的电化学可靠性,从而损失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由于抑制了电极处的浓差极化,单-离子导体可以提高电池低温性能。具有SICSE的SSLMB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10到10 ℃)显示出稳定的充电/放电曲线(图4b),而具有C1的SSLMB未能在低于-10 ℃的情况下保持电化学活性。值得注意的是,SSLMB即使在-27.1 ℃的极端温度下也能成功点亮发光二极管(LED)。进一步,通过分析电池在-30 ℃下的EIS曲线,验证了这种出色的低温电池性能。与具有C1的SSLMB相比,具有SICSE的SSLMB表现出更低的SEI阻抗(RSEI)和电荷转移阻抗(Rct)。

为了研究SSLMB的机械柔性,将所制造的软包电池弯曲循环100次(弯曲半径 = 5 mm 和变形率 = 30 mm min-1),其仍能显示出稳定的充/放电曲线(图4c)。此外,即使在多次折叠后,SSLMB仍能为LED灯供电(图4c)。

为了分析SSLMB的安全行为,将完全充满电的SSLMB置于热箱中(设置为100 ℃),并追踪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观察到SSLMB仍能保持其电压,而具有传统液态电解质的对照电池严重膨胀并发生变形。甚至在被水平切成两半后,SSLMB在没有爆炸和结构破坏的情况下仍能点亮LED灯(图4d)。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暴露在火焰中,切割后的SSLMB也会持续为LED灯供电。SSLMB的这种特殊安全性归因于由配位电解质(4 M LiFSI在PC/FEC)实现的不可燃SICSE。这些结果强调了SICSE作为无机固态电解质潜在可行性。

进一步,还探索了SSLMB在双极电池配置中的潜在可行性,它可以提供更高的电池电压、正常且稳定的充电/放电曲线(4e左)。此外,双极SSLMB的充电电压与串联堆叠电池的数量成线性比例,从而表现出可通过双极电池配置来轻松控制电池电压。更值得注意的是,双极SSLMB(串联堆叠的4个电池,图4e右)实现了16.656 V的电池电压,这在之前的固态LMBs研究中从未报道过。此外,具有四-叠电池的双极SSLMB显示出稳定的循环性能以及高质量/体积能量密度(476 Wh kgcell-1/1102 Wh Lcell-1)。这些结果表明,双极SSLMBs可用作具有可调工作电压和高能量密度的实用电源。
图4. 超越传统固态LMB。a)高压运行:在0.18/0.18 mA cm-2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具有SICSE的SSLMB(Li(≈20 μm)负极||NCM811正极)的充/放电电压曲线。b)低温性能:SSLMBs随温度变化的充电/放电电压曲线(-10至10 ℃)。c)机械柔性:在弯曲前后(弯曲半径 = 5 mm,变形率 = 30 mm min-1),具有SICSE的SSLMB的充电/放电电压曲线(表示为面积容量)。插图显示多重折叠的SSLMB为LED灯供电。d)不可燃性:具有SICSE的SSLMB安全性测试。SSLMB被水平切成两半后继续为LED灯供电而不会发生爆炸(插图),甚至在暴露于火焰下也是如此。e)双极配置:具有SICSE的双极SSLMBs随堆叠电池数量变化的充电/放电电压曲线(左)(充电/放电电流密度为0.1 C/0.1 C)。四个电池串联堆叠的双极SSLMB的横截面SEM图像(右)。

【总结】
总之,本文证明了SICSE作为实用SSLMB的一种新的准-固态电解质策略,可以在环境条件下制造和运行电池。SICSE由不可燃的配位电解质和离子-整流顺应骨架(阳离子共聚物/Ti-SiO2@Al2O3)组成。将触变性SICSE浆料与UV-固化-辅助多阶段印刷工艺相结合,可以制造无缝集成的SSLMB,而无需高温/高压烧结步骤。SICSE的软特性解决了晶界电阻和电解质-电极界面不稳定性的问题。SICSE的单-离子导电能力允许与Li金属负极和NCM811正极形成稳定的界面。在SICSE和单片电池架构的驱动下,SSLMB在环境操作条件下具有稳定的充电/放电性能(循环保持率、倍率性能和具有可调电压和高质量/体积能量密度的双极配置)。此外,SSLMB具有很好的低温性能、机械柔性和安全性(不可燃性),远远超过先前报道的固态LMBs,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单-离子导电固态电解质平台。

Kyeong-Seok Oh, Jung-Hui Kim, Se-Hee Kim, Dongrak Oh, Sun-Phil Han, Kwangeun Jung, Zhuyi Wang, Liyi Shi, Yongxiang Su, Taeeun Yim,* Shuai Yuan,* and Sang-Young Lee*. Single-Ion Conducting Soft Electrolytes for Semi-Solid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ing Cell Fabrication and Operation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Adv. Energy Mater. 2021, 2101813. DOI:10.1002/aenm.202101813

4层商用规格固态电池1C充放,循环430圈容量保持90%,10层电池现有数据也超稳定!

2021-07-30

南京邮电大学:“可设计”的SEI膜——离子液体/无机快离子导体复合固态电解质抑制锂枝晶机理研究

2021-07-29

哈佛大学李鑫:显著提高全固态电池电压窗口、循环和倍率的秘密

2021-07-28

40Ah固态电池,循环675圈,容量保持率97.3%!

2021-07-19

缺陷和缺陷分布对反钙钛矿Li3OCl固体电解质锂扩散和弹性性能的影响

2021-07-14

孙学良&莫一非&Tsun-Kong Sham团队:双卤素固态电解质助力高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2021-07-11

中科院物理所吴凡教授团队InfoMat:固态电池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2021-07-07

设计固态电池时,全电池测试为什么重要,看这项工作!

2021-07-07

物理所吴凡团队:全制备过程无需手套箱、一步法制备超高水稳定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2021-07-05

保护层增强界面让准固态锂金属电池寿命提升6倍

2021-07-04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