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琳:汉语拼音方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去东来中传站 Author 田小琳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中国香港]田小琳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在手机上电脑上利用汉语拼音输入中文,方便快捷。汉语拼音的这一用途,大概是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时始料不及的。现在,汉语拼音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简直如虎添翼啊!
在我们隆重纪念《汉语拼音方案》推行6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汉字注音创造奇迹的中西学者们。
汉字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个表意文字的体系。汉字中形声字最多,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字音发生变化,即使是形声字的声旁好多也已不能准确表音了。我国古代学者采用“直音法”和“反切法”给汉字注音,却始终是用汉字给汉字注音,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明朝开始,陆续有欧西学者来到中国。他们来中国各地传教,也带来西方的科学文化,他们为汉字注音带来了福音。这一时期西方学者中的两位翘楚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和法国人金尼阁(1577—1629)。
利玛窦
(图片来自网络)
🏰金尼阁
利玛窦的《西字奇迹》出版于1605年,收录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四篇文章,从这四篇文章里归纳出的拼音方案,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罗马字拼写汉语的方案。
而比利玛窦年轻的金尼阁,写过《利玛窦中国札记》,他在1626年出版了《西儒耳目资》,书名说得明白,就是教到中国的传教士和西方学者如何用他的拼音学习中文。《西儒耳目资》被誉为第一部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典。
🔔
原来汉字是可以用拉丁字母来准确注音的。这就是利玛窦和金尼阁们给中国文人,给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们的启示。明以降三四百年来,语文学界开始了给汉字注音的全面的创新的研究。特别是近百年来,产生过很多给汉字注音的拼音方案,甚至汉字拼音化的方案,直到1958年出台的《汉语拼音方案》。
🔑吕叔湘先生说,这是迄今为止的最佳方案。
周有光先生说,这套方案国际化,音素化,简易化。
他们的眼光是独到的。《汉语拼音方案》现在成了几亿中国学生学习汉字起步的基础内容,成了几千万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抓手。
🔧
在我们使用这套拼音方案过着现代语文生活时,我们要纪念长眠于北京的利玛窦和长眠于杭州的金尼阁,这两位汉学家功垂汉语研究史册。从这个角度说《汉语拼音方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并不为过吧!
(原载《咬文嚼字》“华语圈”栏目2018年2月,这一组5篇文章是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推行60周年而作。)
本期转载自“西去东来中转站”2020年9月11日期
编辑 | 谢文颖
往期回顾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汪惠迪 | 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祝晓宏 |泰国华语习得造成的语言变异
李春风 | 思考与对策——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
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的成因
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特征
刘华|《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工具与案例》
祝晓宏 | 泰国文化传承形成的华语语言变异
祝晓宏 | 泰国曼谷华语景观类型
姚敏 | 中国官方语言的演变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李计伟 | 大华语视域中“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郭熙 | 语言是变化的,成语也在变化发展
郭熙 | 建立“大语委”,加强华文教育智库建设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