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别站队之争,重新检视“张文宏风波”丨政知灼见

政邦君 政邦智库 2022-04-25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摄影:顾非鱼

文丨政邦智库研究员 熊志
 
近段时间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成为话题的中心。
 
最新的风波,源于一起学术抄袭举报——8月1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开展调查核实。
 
从防疫观点到学术抄袭指控,围绕张文宏,舆论场上出现了对立明显的两大阵营。但这种针锋相对的格局,让本该严肃的公共讨论,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站队,失去了严谨和理性。
 
01
 
张文宏被举报抄袭的博士论文,发表于2000年,标题是《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其耐异烟肼机制的系列研究》。
 
其中,部分内容与齐鲁理工学院黄海南教授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相同,而这部分争议内容主要集中在张文宏论文结尾处的“综述”部分。
 
从学术写作的角度看,综述内容和一般的正文还是有所区别,它有公共材料的属性。而在张文宏发表论文的年代,严格的学术规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也没有大数据查重系统,所以就目前的信息看,对张文宏抄袭的指控,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支撑。
 
不过,按今天的学术标准,张文宏引用综述而不注明来源,哪怕引用部分在7万字的论文中占比不高,被指“学术不规范”也不冤。
 
因为,论文综述也是种带有个人印记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因为当时的学术标准相对较低,就为不规范的写作行为开脱。如果就学术论学术,张文宏当然要为此接受质疑。
 
目前复旦大学已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既然是学术层面的纷争,那么来自高校的学术共同体介入调查,自然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结果公布前,网上却乱成了一锅粥。
 
一些张文宏的反对者,简单粗暴地用“抄袭”为此事定性,并上纲上线,否定其防疫功劳;同时,有的支持者对举报者进行揭底,用“曲线挺张”的方式来为张文宏说话。
 
老实说,这都不是合适的围观态度。不过,“别让张文宏跑了”和“保护我方张文宏”,这两种力量的来回撕扯,说明了在疫情防控问题上,舆论场的高度复杂性。
 
正是因为复杂的公共表达无有条理地展开,“站队”这种没有成本的表达,才会成为网友们热衷的讨论姿势。
 
02
 
疫情暴发后,张文宏“让党员医生上前线”等言论,敢于直言的作风,为他赢得了一众粉丝,而作为网红,张文宏的言行,也被放到聚光灯下审视。
 
不过毋庸置疑,谈论围绕张文宏的争议,还是绕不开他在南京疫情后“与病毒共存”的相关说法。在不少人看来,张文宏这是想效仿欧美国家,为放松防疫的群体免疫策略鼓吹站台,是彻彻底底的“投降派”。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发表的《“与病毒共存”可行吗?》的文章提到,应该“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这一观点也被指是对张文宏等人士的不点名批评。所以,张文宏的争议,包括后续的学术抄袭纷争,在公共舆论场上,也就呈现为防疫策略和路径的争论。
 
其实,舆论场的这种演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如果把“与病毒共存”的说法,放到张文宏的具体语境中,那么可以看到,张文宏并没有表达向病毒投降的意思。
 
相反,张文宏肯定了中国的疫苗功效,以及在疫情防控上的成绩——“南京目前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如果管控有效,可在数周内得到控制,对此应该有信心”。
 
至于和“与病毒共存”,更多是一种医学推测,它指的是病毒很难消灭,甚至可能流感化存在的这一客观的事实。事实上,人类医学史发展到今天,真正彻底消灭的也只有天花病毒。
 
换句话说,同样是谈论疫情,谈论病毒,张文宏和高强虽然主题一致,但出发点和逻辑都完全不一样:
 
张文宏是基于医学,表达了病毒的顽固性,提示大家要做准备;而高强更多是基于公共卫生层面,强调防疫政策不能有任何松懈。

以谁对谁错简单概括,未免失之简单。
 
其实换个角度看,张文宏的“与病毒共存”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向提醒,可以导向高强的结论——既然难以彻底消灭清零,那更应该提高警觉,在疫苗注射、核酸检测、隔离措施等层面严格防护。

然而,很多解读者将其概括为“投降”,这种预设立场,已经偏离了发言的本意。
 
03
 
舆论场上的巨大分歧,以及这场纷争所释放出来的激烈情绪,本质上,还是当前疫情防控局势中民众巨大不确定性心理的一种投射。
 
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随着本土病例的有效控制,民众难免会出现懈怠,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诉求,也会让他们产生降低防护力度的心态。
 
但另一方面,循着南京禄口机场闯入的德尔塔病毒,作为新冠病毒的进化变异形态,在短短的几天内,便辐射到多个全国的多个省市。

疫情的如此反复,难免会让人对未来表示担心。
 
疫情时代的防控工作,可能比我们想像得要复杂,它让我们感到不安,在舆论场上,迫切的需要张文宏或者高强等人物作为符号,来寻求某种确定性的安慰。
 
然而,不仅消灭病毒是巨大挑战,制定防疫策略,同样高度复杂。
 
公共卫生层面,防疫策略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医学维度,还得综合考虑到经济生产、社会运转,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包括普通民众,也包括那些小的餐饮商家、旅游行业的从业者,等等。
 
肯定或者否定“与病毒共存”的结论,自然无比简单。但现实层面,在可以彻底清零的疫苗出来前,我们的防疫策略,要兼顾民众身体健康和经济运转,实现最不坏的平衡。

而这种平衡,依赖于严谨的科学、医学层面的研究、讨论。
 
但现在的讨论,变成了一种滑坡,滑出科学的轨道之后,越跑越偏。
 
相较于病毒,这是另一种危险——一旦复杂化的疫情讨论,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站队,无论是对疫情防控,还是公共舆论的理性进化,都不是什么好事。

04
 
所以,是时候全面检视这场舆论风暴了。

不要动辄打倒、全盘否定张文宏,扣上各种上纲上线的帽子,让科学意义上的观点之争,沦为立场之争。

与此同时,也不能神化张文宏,认为他就是绝对权威,甚至基于防疫上的功绩而粉饰其面临的学术不规范的质疑。
 
说到底,我们得承认张文宏的功劳,也认识到他的局限,让所有的纷争回归理性、严肃,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让科学讨论能真正回归科学。
 
当然,对张文宏来说,这也是一种责任。

作为网红医生,被舆论聚焦审视,言论非议被放大是必然的结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应当直面质疑,用更具说服力的公共表达和互动,来引导民众,提高公共讨论的水位。

— THE END —

政邦报告
高明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上)
高明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中)
高明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九大风险(下)
河南暴雨敲响的城市“自然警钟”
河南暴雨引发的城市“极限治理”
河南暴雨启示的城市“久安之道”

▍政知灼见
邹振东:假如河南官员在灾害现场向遇难者默哀
国防部原发言人杨宇军:发布会上向遇难者默哀是一种态度
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论志哀河南水灾遇难者的正确姿态
政邦智库研究员王琳:也论志哀河南水灾遇难者的“场景选择”

政邦会客厅
联合国前高级官员李少义:实现“双碳”,需要考虑市场运作
《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弱势群体的需求是城市文明的基线

政邦藏书架
后疫情时代:永难回到过去,世界迎来重构
不确定的危机面前,我们已进入“高韧性社会”
盲盒赠书丨苏格兰又要独立公投,英国会“解体”吗

政邦充电站
写材料怎么写出思想性?内附经典案例
公文出错事非小,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
杨东平:“教育内卷化”的前世今生




政邦智库,是一家致力于关注公共生活、解读政策变化、把脉社会趋势、服务商业文明的媒体型智库,由凤凰网评论部与政能亮核心团队在北京创立。

政道中和,兴国安邦——政邦智库,将继续秉持“好政策 亮中国”的基本理念追求,以深度研究服务公共事务,以智力影响追求美好生活,以专业力量助力社会进步。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政邦智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