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八月十六卖月饼——太迟了
靠着不断剧透中国经济政策而封神的彭博社最近再次预判,中国正在考虑进一步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并有可能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允许对规模高达38万亿的个人住房贷款进行转按揭,也就是允许大家去市场上寻找更优惠的利率并重新签订贷款合同。
目前新房的房贷利率大约只有3.3%,而存量房贷利率平均4.1%,利差高达0.8%,确实该降。房价已经跌了不少,不能总是逮着房东们欺负了。这条消息可以说相当契合眼下的社会情绪,所以一经发出立即登上舆论热搜。蹊跷的是,面对这样的境外传言我们保持了意外的沉默,仅仅是借招商银行行长之口表示没有接到上级任何关于这个政策的通知。
于是各路媒体言辞一致的以“招行辟谣”为标题进行广泛宣传。但另一边的彭博社也没闲着,隔天它就继续发文透露更多的细节,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将存量房贷利率总计下调约80个基点,并且整体操作会分两步走。
一边是语焉不详的辟谣和异常默契的沉默,一边是境外媒体有鼻子有眼的说辞,好像是在试探大家的情绪底线。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是减轻老百姓债务负担最直接的办法,债务负担降低了大家才可能去消费,但银行们为什么就是迟迟不愿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原因也很简单,消费好不好和我银行有啥关系?大家要知道,因为考核目标不一样,部门之间是有博弈的,哪怕是看似铁板一块的央行和财政部,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其实去年已经降低过一次存量房贷利率,与其说是银行不愿意,不如说银行现在已经失去存量房贷利率降低的空间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银行净息差,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所谓息差,就是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值,息差带来的盈利占据银行业总利润的80%,是中国所有商业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没有之一。
今年截至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下降到1.54%,同时不良率来到1.56%,已经高于银行的净息差。并不是说不良率高于净息差商业银行就要亏钱,比如农业银行2008年刚上市的时候不良率4.3%,净息差只有3%,也没有影响农行后来大赚特赚,但那是基于08年之后基建和房地产带来的新增贷款不良率显著低于净息差,使得银行资产质量逐步提升。很显然现在不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因此贷款利率实质上已经没有任何下降的空间了。
但问题是,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乏力的今天,如果不降息,手里尚有余粮的企业和居民会扎堆提前还贷,直接消灭银行的主要业务,那些没有余粮的可能就会违约,坏账率继续吞噬掉银行利润,银行也没有好果子吃。
但我并不同情它们,因为在过去几年里正是他们自己在一步步的观望和既要又要的犹豫中,丧失掉了行动的最佳时间窗口,现在被卡在了尴尬的窘境中前后为难。历史并不是没有给过它们机会,在居民和小微企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开始协助他们减轻债务压力、修复资产负债表,果断让利拉大家一把,而不是在老百姓债务负担和资产价格下行的双重压力之下,甚至在心态已经完全改变的情况下,才想起来亡羊补牢,羊这时早已经跑光了。
老百姓看不到奋斗的希望,肯定就会有一批人开始躺平甚至变成老赖。银行利润受损于是开始惜贷甚至抽贷,地产公司缺乏周转资金开始成批倒下,然后大量业主交着贷款却拿不到房子,于是新的一批人又选择断贷断供,银行坏账率开始提高,为了维持收益银行选择不降息,期望苦一苦大家,却忘了“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道理。
地产商他们没有大局观咱们还都可以理解,毕竟这些商人本身就是利益为先。但是作为银行,社会经济的基石,现代金融的支柱,银行里面研究员、分析师、经济学家车载斗量,又掌握着大量一手数据,看出宏观趋势变化应该并不是什么难事。当发现居民负债率处于高位且实在不能再增加的时候,就证明你赚得已经够多了,就应该让利,就应该想到有今天。
哪怕央行为了保汇率不降低政策利率,商业银行主动降低自己的那部分也完全可以,比如麻辣粉和LPR之上的贷款加点幅度。聘任了那么多社会精英都没有大局观,为什么总是要求老百姓有大局观呢?
最近的一次的机会窗口是疫情期间,当时一切都被按下暂停键,除了两样东西,呼吸和月供,那一年也就是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息差减不良率后的数值还有0.26%,还是有不少的空间可以去降的。更何况,外部还有美联储激进降息和量化宽松,人民币汇率没有任何压力,我们跟着降息几乎毫无现实阻碍。
彼时中国经济全球一枝独秀,几乎成了全球唯一的出口国,房地产也在最后的疯狂,然而中国各路银行为了能多赚钱,在利率问题上可以说是无动于衷,于是到了2021年大家惊讶地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毛收益率竟然不降反升,从0.26%涨到了0.35%,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了1.8万亿。
也就是说在居民端负债压力最大、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经济学家和研究员们集体沉默了,商业银行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继续沉浸在赚快钱的狂欢之中。
我们总说“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我不反对,西方国家在疫情处理上确实漏洞百出,但在紧急情况下的经济运作确实也值得我们借鉴。
在特殊的两年里,政府出面限制租金涨幅,组织业主和房东开听证会最终达成共识,在最大程度上减免或者暂时停收房租,财政对房东进行补贴,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向所有贷款者提供6-12个月的贷款停供窗口期这个自主选项,无需提供任何文件,只需要签个字就可以了。
对于小微企业,提供约合人民币20-30万的无息贷款,不看收入不看经营状况,在疫情结束后更是一次性减免了相当一部分,剩余金额商家可以在几年内分期逐渐还清。
然而同一时间我们的银行在做什么?2022年全年,工商银行净利润又创下了历史新高,最讽刺的是那个时候A股把这个当作胜利的典型大肆宣传,不明所以的股民也是掌声雷动。
如今的进退两难就是一再错过行动窗口的必然结果。商业银行瞻前顾后,既要当下的超额利润,又要未来继续维持收益,最后证明到头来只会什么都抓不住。
可能让一众商业银行都迷了眼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过分高估了中国民众的经济韧劲,他们可能看到了居民超过145万亿的银行存款而觉得老百姓很有钱,但却故意对存款集中在少数人的问题上视而不见;他们可能以为疫情过去之后,大家会报复性消费,房价再次迎来上涨,却忽视了大家的负债和可支配收入相比,早已达到了极限,且负债和存款可能根本不是同一批人。
2017年全国楼市经历了最后一轮暴涨之后,老百姓的债务负担就已经接近极值了,然而疫情的到来模糊了所有人的视线,2021年在银行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之后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创了新高,榨干了很多中产人兜里最后一颗子,难道这些银行都是不知情的吗?
等这种不可持续的上涨结束之后,需要降息为之前错误买单的时候,很不巧又迎头撞上了美国暴力加息,既没法同步加息抵消资金外流,又没法降息否则商业银行们的毛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又会撑不住,进退两难。
在这种进退两难之中动作不免显得扭扭捏捏,而在这种扭扭捏捏之中,让老百姓和企业不仅耗尽了信心,也耗尽了现金流。
而上一个扭扭捏捏白白错过大把自救机会,最终在短短5年里让曾经雄心壮志的国民变成斗志涣散、躺平不动、不婚不育,甚至连攀比之心都完全丧失掉的国家,就是我们的邻居日本。
日本当年就是过分高估了国民经济的韧性,也正因为这样,日本才幻想着可以一边软着陆一边“保持定力”,导致救市动作直到危机显现后的第4年才开始陆续出台,而日本国民财富也在漫长的等待和挣扎过程中湮灭,并彻底改写了日本两代人的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股市崩盘之后政府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开始纾困,反而是一条道继续走到黑,91年日本还在一门心思的加息紧缩,通过提高不良资产拨备等收缩银根的方法来保障日本银行业的安全。1992年日本政府继续无视各种衰退和萎靡的经济信号,决定强力推出房地产税。
就这样一直到1993年之后,日本才开始意识到这场危机单纯靠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无法自行脱困了,于是才开始了一系列姗姗来迟的救济政策,比如以工代赈,再比如国家队入场托底股市,但还是一直践行所谓的财政赤字率不得超过3%,直到1995年眼看日本经济马上就要心脏停跳,意识到事情玩砸了的日本才终于开始真正发力,倾财政之力弄出来了个14万亿日元的刺激政策,但后来又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责政府开支过大。
总之,彼时日本的经济刺激总是显得瞻前顾后,这背后是所谓的财政鹰派主导了日本媒体和学术界,鹰派认为巨额赤字将很快导致财政危机。一旦经济出现复苏迹象,鹰派就会给政客施压削减刺激措施,从而引发新一轮经济衰退。由此产生的时断时续的财政刺激,并没有提升公众对政府处理经济方式的信心。
从此被高负债伤透了心吓破了胆的日本企业以及居民,从骨子里开始厌恶债务,财政部搞的大水漫灌,最后这14万亿兜兜转转全部又回到了银行里趴着,最后沉淀在资金池子的最底下一动不动。人人都恨不得砸碎眼前的金融跷跷板,这个时候经济政策大部分会失灵,因为社会预期在政策扭扭捏捏的过程中已经彻底转向了。
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经济繁荣周期中,几乎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信心”才是驱动财富增长最底层的力量,更加不会理解这个词所代表的无可估量的价值。
只要信心还在,5毛钱的廉价政策也能推动百亿的GDP;
住建部这样一个曾经淹没在196个正部级单位中的部门,只要信心还在,通过发布一纸限购令,就能轻易获得与财政部比肩的宏观调控能力,然而现在信心逆转之后,任凭你喊破喉咙,天天发文件,大家该不买就不买;
只要信心还在,大家就都相信“爱拼才会赢”,职场的牛马就多如过江之卿,大家都相信只要咬牙996拼一拼,单车肯定能变摩托;
只要信心还在,企业家会觉得自己宝刀未老,继续购置生产线,扩大招聘,进而创造更多的利税。
总之,因为种种原因一旦乐观的情绪迎来终结,之后统统都要以悲观的名义偿还。
日本从昭和男儿退化成平成废宅,整个社会都在偿还债务,而非投资扩张,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我们要搞清楚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心态的变化。
1993年年底开始,日本陆续上马了一大批造价高昂、阵仗浩大的公共建设项目,发电厂、水坝拔地而起,同时削峰填谷的开始给人数不过万的小城镇通高速通铁路。日本高层的本意是通过这样一方面以工代赈,稳住失业率,另一方面稳住岌岌可危的地价。
然而假动作做得太逼真,连日本地方官员也一起给忽悠了,一看国家大搞基建,于是小地方也纷纷举债上马各类基建项目,产业园、新机场、火车站和高速路,这基建四大件先各来一个,然后就是地铁、架桥、翻修,最后到主题公园、泳池、体育馆、影视基地等等,花样是越来越多,日本的银行通过表内融资和表外融资的方式为这些项目提供天量资金,用市场化的融资手段来支持这些非市场化的项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我相信你听到这里会由衷地感叹一句,不愧都是东亚国家儒家文化圈子,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日本虽然陷入漫漫通缩,但生活质量没有通缩。1980年代中期,日本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2.3万美元的水平,40年过去了,日本2023年的人均收入1.7万美元,看起来少了一些,主要是因为日元贬值,如果去掉汇率影响,日本人的收入几乎没变,再加上日本直到疫情前都长年累月几乎维持不变的物价,以日元视角来看日本人的生活水准几乎没有下滑,中国2023年人均收入5700美元,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
我们不能依靠三分之一的收入去和日本比韧性,更何况日本在80年代就做到了全民医保的覆盖,并惠及了今天的养老体系,即使在如此没有后顾之忧的经济环境下,依然被人称为“失去的三十年”,如果这也算失去,那我也由衷希望我们也跟着“失去”。
其实日本人失去的不是生活,而是心态,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上期节目说,很难想象我们的后人会怎样评价我们这一代人,但仔细想想,后人可能也没有资格评价我们,谁也没法确定他们到底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毕竟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