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问题,根本不在经济本身,从阿根廷和日本说起

小萌王 汤山老王 2024-01-14


阿根廷的休克疗法


“我们选的是总统,不是皇帝”,阿根廷老百姓的圣诞月没有香槟和红酒,只有罢工和游行。

尽管担任总统还不到一个月,米莱已经遭遇两次大规模抗议游行了。自己刚选出来的总统,怎么就开始抗议了呢?

因为阿根廷人痛苦地发现,总统米莱来了,但米并没有来。过去12个月阿根廷累计通胀率增至160.9%,全国贫困率达到50%,据当地电视台报道,很多劳工阶层甚至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阿根廷比索最大面值2000元,现在只能买一公斤西兰花,于是阿根廷央行准备发行2万和5万面值的新纸钞。

2023年年底,阿根廷极右翼派米莱当选总统,他痛斥央行滥印钞票,主张“炸掉”央行,废除比索,全面“美元化”;

还主张裁掉大批公务员,大幅削减社会福利,取消国家层面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对传统政客失望透了的百姓,本希望来个“死马当作活马医”,就把这位曾经当过经济学家的脱口秀演员选成了总统。

本以为他是为了拉选票,什么极端他说什么。可没想到他来真的,米莱上台几天,就废除或大幅修改了三十几项法律,18个内阁部门砍掉9个,教育部和商务部等重要部门通通不要。

另一方面,米莱政府采取“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允许国有企业私有化,完全放开汇率和物价管制,导致阿根廷货币自由贬值,国内物价更加疯狂上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说过:世界上只有四种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

为什么要把日本和阿根廷各算一类呢?也许是因为他们曾经的辉煌和衰落,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南美的阿根廷和北美的美国前后脚独立建国。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阿根廷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业国。

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达,阿根廷曾经非常富裕,1913年人均GDP全球第三,是意大利的2倍,日本的5倍。

布宜诺斯艾利斯在整个美洲的繁华仅次于纽约,被称为“南美巴黎”。阿根廷早年富裕的神话,其实是“以英国为主的国际资本大量投资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外贸模式”+“意大利为主的移民”三大源头来实现的。

但因为一战和二战接踵而至,英国自家都顾不上了,阿根廷一半以上外资跑路。

二战结束后,历经浩劫的世界各国开始限制粮食进口,发展本国的基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阿根廷农产品卖不动了。

但是,农产品大把赚钱时,阿根廷人没动力转型,等到农业赚不到钱时,通货膨胀开始高企,阿根廷又陷入到了长期内耗,耽误了工业的发展。

1946年,军人出生的庇隆当选总统,推出“庇隆主义”,开始走所谓的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实际操作包括没收欧美公司的投资、收回英法铁路、资产国有化;于是国有化行动引发外资恐慌,外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从1930年的30%下降到1949年的5%。

庇隆国有化政策还导致极度的政治腐败,养尊处优的国企亏损严重、资源浪费,完全丧失竞争力。

庇隆还垄断了阿根廷石油开采,成立了贸易垄断机构,猎取外汇收入。

更糟糕的是,庇隆政府为了发福利讨好民众,大量印钞,引发大通胀。1952年老百姓生活费用增加73%。

1955年,极度腐败的政府和大通胀引发民众不满,庇隆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被迫下台,流亡到巴拉圭

从此,阿根廷政治开启了走马灯模式,半个世纪,政府更迭25次。在极左极右之间来回折腾,左翼倾向的军人政府与右翼倾向的文人政府长期斗争,民粹势力与集团势力轮番上阵,国家曾经的一手好牌被彻底打烂,阿根廷从发达国家退回成发展中国家,现在阿根廷人均GDP1.06万美元,全球第82位。

2009年阿根廷中央银行董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能从阿根廷学到的,就是不要学阿根廷”。

米莱政府本次极端的休克疗法,对阿根廷来说究竟是人工呼吸呢还是直接拔管呢?

借着动荡,别国控制的军政府上台,全民财富再来一次洗劫,这种熟悉的剧本再次上演才是大概率事件。

因为经济问题,根本不在经济本身。说到休克疗法,就不得不提南美洲另一个国家玻利维亚。

1985年玻利维亚陷入了经济危机,政府到期债务超过当年GDP的30%,印钱还债导致通货膨胀率高达240倍。

美国经济学家这时提出了休克疗法,也就是短时间内采取极端的财政+金融的紧缩手段,让整个经济运转陷入完全的停滞状态,然后再开展经济自由化改革,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卖给民间资本或外国资本,并以此为基础重建货币信用体系。

休克疗法施行不到一周,玻利维亚市场存在的通货膨胀迅速得到了遏制,物价也开始慢慢回落。

虽然第一年的GDP出现了下降,但第二年开始开始稳健上升,政府债务问题也得到了缓解,休克疗法拯救了玻利维亚国家经济。

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苏联大部分身家的俄罗斯,迫切地需要通过提升国内经济来稳定国家。

时任总统叶利钦发现玻利维亚经济奇迹之后,对“休克疗法”充满兴趣。于是俄罗斯也照猫画虎搞起了休克疗法。

先是打开物价和提升工资,最初三个月的时间里,国库财富不断减少,叶利钦并没有心疼,他认为过不了多久,就会大把的财富将运进国库。

然而三个月后,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开始崩溃,物价一下子上涨了几十倍。

同样倡导休克疗法的总理盖达尔看到这种现象后,立马让国营公司平抑物价,不过当时的俄罗斯出现了寡头把控经济,寡头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在寡头、黑市商人和国营公司职工的联合下,国营市场的物品被他们抢购一空,接下来再倒卖到市场中。

国营市场成为了黑市商人们的进货渠道,官商勾结,损公肥私,让政府平抑物价的想法彻底破产,国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国营企业出现亏损,无法持续生产,开始倒闭或者被经济寡头吞并,就这样休克疗法的第一枪以失败告终。

盖达尔的第二枪又对准了财政,对增值税直接提高到28%。结果俄罗斯的财阀和寡头靠着政府关系不交税,中小企业也拒绝交税,俄罗斯积攒了几十年的家业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掏空了。

休克疗法开始前,俄罗斯政府把国有资产转化为债券。每张价值1万卢布,共计1.4亿张,把它们发放到平民手中。然而在当时大多数人生活贫困的处境下,一张所谓价值1万卢布的债券远不如一块面包来的实在,要知道1992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2500%,于是很多人的债券被人廉价收购了,而当时俄罗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购买者没有任何限制,大量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借此低价出售自己的企业,然后自己买回来,另一部分则被外资控制。

就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寡头垄断国民经济的局面。实行“休克疗法”后俄罗斯连续7年经济负增长,工业产值下降46%,科研人员由250万下降到80万。

在这场私有化风暴中,俄罗斯工人实际收入下降了50%—70%。

俄罗斯社会财富损失1.7万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1996年GDP的4.2倍,等于2.5个卫国战争中的损失,俄罗斯从一个一流大国倒退为二流国家。

为什么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好使,在俄罗斯就撞墙了呢?

首先玻利维亚的市场经济早就发展完善,而俄罗斯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此外,苏联残留下的各种体制弊端,寡头对经济的控制、腐败、法制不健全等等需要长年累月的修补或者彻底改革才能解决。

说归到底,休克疗法本身只是一种经济政策,无法解决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又怎能承担起俄罗斯当时从公有制转向私有制的重大变革呢?

俄罗斯的教训证明休克疗法作用有限,而阿根廷现在面临的很多深层次问题,也不是一个休克疗法就能根除的。

米莱总统准备把一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这看似是要提高经营效率,但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完善公正的法律保证和公开透明的交易过程,私有化本身恐怕还会制造出更多新问题。

阿根廷折腾了几十年了,忽左忽右,法制环境遭到破坏,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想想2001年阿根廷两周换了5位总统, 2015年11月22日,阿根廷一天换了3位总统。

真不知道这样的闹剧会不会再次重演。现在的阿根廷需要的是一场触动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的彻底改革,真正释放资本的活力,也扭转普通人的预期。


日本化VS阿根廷化


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奇迹,1960到1980年20年间GDP翻了25倍,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

但因为经济泡沫破灭,90年代急刹车,房价和股市普遍下跌超70%。

日本化,指的就是日本在90年代泡沫崩溃之后长期陷入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福利、高货币、高债务的经济现象,被认为是“失去的三十年”。

千禧年后,日本央行实施负利率,大规模量化宽松。

安倍执政时期,日本央行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将国债收益率压到零,为日本政府提供融资。

但在今年之前日本经济依然是低通胀、低增长,高债务。2016年,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奥布莱恩发表题为《世界经济正在日本化》的文章指出:“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世界经济正转向日本模式。”

欧美国家在2008年后长期实施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但是经济增速和通胀依然低迷。

但事实上,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它的现代国家建制完整,市场化程度非常高,法律对产权与自由的保护有力。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棵树,那日本就算是树根完整扎实,90年代的经济泡沫破灭,更像是一片片树叶子烂了,但根还是好的。

所以,去掉烂叶子,好好浇水施肥,总能长出绿油油新的叶子。而这个浇水施肥就是经济政策。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刺激,终于产生了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2023年,冬眠了30年的日本突然醒了,GDP拐头向上,通缩变通胀,工资上涨,股市涨了30%,东京核心区房价更是在一年多时间里翻倍。

2023年日本支棱起来了。在2022年这轮大通胀之前,欧美经济学家曾担心欧美经济走向日本化。

可日本自己已经一只脚从日本化中拔了出来。回过头来看,一些欠发达经济体在国家转轨期间经济快速增长,当经济增速放缓时,也开始担心日本化。

但其实,他们更应该担心的不是日本化,而是阿根廷化

因为,很多欠发达国家在法制、制度层面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日本和阿根廷在社会制度层面处于完全不同的阶段,国运也截然不同。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阿根廷自身问题很多,现代国家制度构建失败的问题、宪法无法约束政府权力的问题、法律无法保障私人财产与自由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不稳定的问题、金融市场开放不稳定的问题等等。

还用刚才那棵树的比喻,阿根廷的树根还没长扎实,这时候无论叶子换多少轮,都很难长出嫩绿健康的新叶子。

也就是说,对于阿根廷来说,光靠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外汇贸易等,可能产生短期效果,但治标不治本,所以折腾了几十年就是跳不出中等收入陷阱。

阿根廷需要解决根本问题,完善现代制度,保护私人产权与自由,稳定对外关系,提高金融及各个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等等。回避动手术,只打针吃药,肿瘤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通过制度进一步完善,让企业和个体产生稳定的预期,这时才能谈经济政策。

只有土壤变好了,浇水才会有效。虽然中国早就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占GDP33%,没有阿根廷经济那种“一只腿走路”的情况,也不存在俄罗斯寡头经济的特征,但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法制环境还不够健全,外资一会来一会走,企业在国有化和市场化之间不断摇摆,尤其是民营经济。


问题不在经济本身


民营经济始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大家都担心自己今天还是“企业家”明天就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这样的过山车谁都不敢坐。

为了求稳保平安,那就只能在经营策略上更加谨慎,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对整体经济活力是一种重大打击。

2023年多个地方出台民营经济刺激政策,比如针对民营企业家涉案人员能不逮捕的就不逮捕,能不起诉的就不起诉,能不判实刑的就不判实刑。

除此之外,多地发布“轻微劳动法违法行为不予以处罚清单”。

清单中显示,包括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不按规定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不提供工资详单、阻挠劳动保障部门监察等等六十多项,这些违法举动从此不会再受到处罚。

为了让企业降低成本以及稳住生产,选择在法律问题上开绿灯,可以说是谜一样的操作。

真正的市场化,企业和雇员是利益共同体,职工卖力工作,企业用更高的薪水更好的福利反哺职工,结果在这里被人为割裂成对立的阵营,搞得好像企业利润上不去是因为给员工待遇太好了一样

水多了添面,面多了添水,往复式的矫枉过正最终导致民营经济的“一松就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一死就松”的无穷循环。

说到底,这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稳定的制度路径,巨大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养成了见风使舵的习惯。

所以,当下的民营经济的问题,也根本不是经济问题本身。股市也是一样的道理,真正能“活跃资本市场”的,不是喊口号,也不是“国家队”扭扭捏捏地下场托底,而是用健全的法律手段,打破股市以“融资市”为核心的旧制度。

回顾2023年,出台了数不清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效果不甚理想,最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和微观感受出现了偏差。

经济数据总体还行,但居民体感不佳

就像网上有人说的,只要广大普通群众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这种“风动、幡动、心不动”的情况还会一直存在。

目前的问题核心是分配调整,大动脉在不停流血,医护人员不停的给打肾上腺素但就是不去止血,最后还在犯嘀咕,说这个病人血压怎么就是上不来。

这也不是经济问题本身那么简单。这不禁让我想到了1978年的中国,在当时那样困难的情况下,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等等,都是在产权制度等非经济层面动的大手术,有了这些,才有了未来繁荣发展几十年的根基。

三十多年前,克林顿喊出了“笨蛋,问题是经济”这句竞选口号,并以此打败了此前获冷战胜利、打赢海湾战争的老布什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又实现了长达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

可能只有市场化程度和制度非常成熟的地方,问题才在于经济本身。

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各种花里胡哨的治疗方法,也许只是医生踩到了病人的氧气管子。

往期精彩回顾:

房地产相关:

祸起百亿赌局,万达卖子求生,王健林最后一战

恒大物业状告恒大集团,树倒猢狲散还是金蝉脱壳之计?

“烂尾楼”和“保交楼”,难点在哪里?

中央三部门发声不惜贷、抽贷、断贷,“棘手”的房地产问题靠政策刺激还能够解决吗?

“毒土地”事件,谁是地产下行周期的过错方和买单者?

中国宏观:

存款利率会持续下降,解读中国的“利率双轨制”

日韩带头,中国反超,东亚加速的人口危局!

一场意外的直播:董宇辉压力山大  俞敏洪未达预期

千年农业税,血泪消亡史

11月人民币升值超2000基点,中沙货币互换背后的意义

美国加息接近尾声,全球流动性拐点到来,中国经济要复苏了?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星舰二次发射失败,中国的“金融强国”痛点在哪里?

产业链:

一场决定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内斗

美国改变科技封锁策略,对中国芯片下了狠手

近期火爆的减肥药,背后也是资本精心的布局吗?

人民币“无锚时代”,银行业的困局与迷茫

海外宏观:

中国需要基辛格,世界需要基辛格

中植系事件的背后,是乱象丛生的金融市场

法郎是如何收割非洲的,美元霸权为何难以颠覆

11月美联储按兵不动,年底还有最后一加?

日本经济强势复苏,要走出“失去的30年”?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经济连超预期,为何经济学家预测被打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问题,根本不在经济本身,从阿根廷和日本说起

小萌王 汤山老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