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陈道明又红了:少年不轻狂,中年不油腻,老年不流氓
最近,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古装剧《庆余年》,热度持续上升。
关于演员,网友们纷纷表示被其中饰演“庆帝”的陈道明所吸引,那种不怒自威、枭雄皇帝的气质,让人不禁感慨老戏骨演技的精湛。
其实陈道明无论出演什么角色,都不离本色。他的那身风骨,一直是独特的存在。
对于这个从五十年代走来的艺术家来说,岁月给这张沧桑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沟壑,但气节与本真却保留至今。
活到这把年纪,陈道明的内心早已无比清醒。面对名利,他淡泊如水,但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高贵而富足的。
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这才是陈道明所追求的生活。
如果生命本身是一场寒冬,他这六十四年的人生,早已被漫天的风雪下得通透。
潮水褪去,人群散场。在这场茫茫大雪中,陈道明依旧踽踽独行。
今年64岁的陈道明,头上添了几丝白发,脸上的皱纹明显起来,可那双凌厉的眼睛依然折射出一身傲骨。
在不久之前的金鸡奖活动的后台,他身穿黑色正装,行色匆匆赶去工作,在拐弯处的人群中发现了84岁的老艺术家牛犇。
即使相隔甚远,他也立马放慢脚步,主动伸出胳膊,弯下腰向其致意。简单寒暄了几句,两人就分开了。
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足以看出陈道明对于长者的尊重与其自身的修养。
陈道明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他。
2018年的正月初一,在京圈文艺大佬们的聚会上,冯小刚带着《芳华》的女主角苗苗和陈道明、葛优等好友聚在一起。
酒足饭饱后,冯小刚拉起苗苗的手提出让她跳一段舞为打大家助兴,借此说明为何会选中她为女主角。
旁边的人齐声叫好,唯独陈道明说:“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不方便。”
此时有人继续起哄:“比划比划就行。”
一向温文尔雅的陈道明突然站起来:“你他妈没看过跳舞啊!”
在一些场合中,不乏油腻的中老年男人逢场作戏,利用身份倚老卖老、“指点”后辈,这似乎已是被默认的惯常现象,但陈道明对这种“耍流氓”的行为却难以接受。
与娱乐圈格格不入的陈道明,其实并非是一路上升的世家子弟,他也曾在黑暗中挣扎过,活过…….
1955年4月26日,陈道明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北京大学毕业的英语老师。
原本他的理想是外交官、医生,演员二字从未出现在他的人生规划里。但因为“上山下乡”,他阴差阳错地跟着朋友去考了天津人艺,学习舞台剧表演。
1978年,陈道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班研习。正式踏入演艺圈之前,舞台戏剧的锻炼与学院派的理论学习,让他彻底爱上表演。
只是演艺圈里人才辈出,在年少易轻狂的年纪,他只能跑龙套,出演匪兵、特务、路人甲等小角色,站在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
陈道明在缝隙中艰难生存,他尝到了苦涩的味道。面对看似没有希望的未来,他不急不躁,依然坚定。
直到1988年,他因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中青年溥仪一角而一夜成名。
凭借这个角色,陈道明荣获了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成功,陈道明说那或许就是我的命运。
电视剧《末代皇帝》剧照
之后的陈道明又在钱钟书《围城》中,将那个酸腐气息浓郁的书生方鸿渐,演绎得入木三分。
剧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是:“你不讨厌,可你这个人全无用处。”
这说的正是陈道明饰演的方鸿渐,一个骨子里清高自由的知识分子。
原著作者钱钟书先生,还特意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你让我看到了活的方鸿渐,表演传神。”
也正是因为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两人结缘,成为了忘年之交。
演完《围城》过后,那段时间陈道明的内心有些浮躁,经常去钱钟书家做客。
钱家没有电视,也没有录像机,唯一发出声响的东西就是药罐子,能闻到的也只有书香。
那时陈道明突然感觉到在这种文化老人面前,所谓的自以为是挺可怜的。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渐渐开始反思自我。
他说:
演技和形象都得到了业内外的认可,可苦尽甘来的陈道明却对突如其来的名气,始终保持着清醒之态。
《围城》 中的精湛表演再次让陈道明获奖无数,但就在鲜花与掌声蜂拥而至时,他却回绝了所有的片约。
这样的个人原则固然使他看起来有些“孤芳自赏”。
演《围城》这年,陈道明35岁,即将步入中年时期。
沉寂数年后,2001年他带着作品《康熙王朝》与观众重逢。为了让自己把康熙演得透彻,他用无数个日夜翻烂了《清史稿》。
这年,陈道明已经46岁了,步入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年时期。可是这个男人依旧一身清爽,克制的身材,没有丝毫油腻之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中年的陈道明依然有玉树临风之感,离不开持之以恒 的文化修为。
不演戏的日子,他就在家里弹钢琴、看杂文、写毛笔字、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厚重,无用方得从容。
陈道明极爱看书,《道德经》与《鲁迅全集》早已被他翻烂。
季羡林大师曾评价他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
在这个欲望泛滥的时代,陈道明深知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在很多人眼里,陈道明是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可他却不以此为傲:“知识分子无非是小事不去做,大事做不来。”
当很多投资方与导演找他合作时,对于那些自己不满意的剧本,他会果断回绝,不想为之而为之。
陈道明敢于说真话,在娱乐圈是出了名的。面对看不过去的人和事,他从不避讳,直言自己的看法。
其实以他的资历明明可以不用为当下的演艺界操心,过着自己悠闲的日子。
陈道明却说:
人家请他去拍电视剧,他说:“你们这剧本不合逻辑。”
导演劝他,大家都这么拍。
陈道明听了之后,非常生气:“人家都不对,所以我们也要不对吗?”
年轻演员不好好演戏,随便敷衍,他气得直接说:
“衡量你成功与否的不是你能拿多少钱,而是你是否对得起观众。我着急的就是人性、价值观的堕落。在某些地方,我们是在退步。”
面对当下演艺圈的种种现象,对于层出不穷的是是非非,已在这个圈子呆了近四十年的陈道明,依旧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不做无为之事,不消遣有涯之生。
也正因他说真话、说实话,许多人说他刻薄、清高孤傲,不近人情,然而他们只看到他的清高,却不懂他的清醒。
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得知冯小刚要筹备《唐山大地震》时,一向冷面示人的陈道明,却主动找上了导演:“你要是拍地震,我免费去演。”
电影《唐山大地震》剧照
这份可贵的家国情怀,一直留存于他的心中。
2014年,张艺谋找陈道明演《归来》,他没问片酬,没看剧本,一口答应。只因为陆焉识像自己的父亲,戏中的造型几乎和父亲一模一样。
他精湛的演技,将严歌苓笔下的知识分子陆焉识,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颠沛流离中依旧挺立着脊梁骨的他,却在爱人失忆后的责问中,佝偻了身躯。看着他孤身一人背着沉重的行囊,向家的方向蹒跚前行,不免令人心疼。
演员必须用精准细腻,甚至是看似不动声色的表演,去呈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在这点上陈道明做得甚好。
严歌苓谈及电影时,说到:
“陈道明有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气质。我祖父留下了一些老照片,他们很像,身上都有一种可以让你产生距离的贵族气。”
这种脱俗的气质,宋丹丹也曾直言心动不已,她的微博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条动态:
“当一个成熟的女性认识了陈道明,若是没爱上他那一定是缺乏自信。”
陈道明作为中国影视圈洪流中的变迁者,贯穿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回忆。从市井小人物到九五之尊,他不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
演艺三十五年的陈道明,几经岁月蹉跎,总有些东西在躁动中让他安身立命。
冯小刚说:“陈道明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
然而,这并不全面。因为除了拍戏,对陈道明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妻子和家庭。
陈道明和杜宪相识于1978年。那时陈道明还在跑着龙套,而杜宪在北京广播学院就读。后来杜宪毕业,成了新闻主播,一时间家喻户晓,陈道明却还是名不见经传。
两人携手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结婚后的35年,从未吵过架。平时看起来严肃冷峻的陈道明,一谈起妻子就满嘴溢美之词,像是个急于炫耀的孩子。
陈道明与妻子杜宪
许多人说杜宪嫁给陈道明是拯救了一个银河系,运气真好。每当这时,陈道明总会站出来说:
结婚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陈道明的事业也渐渐有所起色。杜宪一边承担更多照顾孩子的事情,一边还要工作,整个人几乎被压垮。
陈道明自觉自己付出太少,也体谅明白妻子的不易,就主动减少了工作,回归到父亲的角色,让杜宪能有更多时间打拼自己的事业。
在人前,陈道明是个备受人尊崇的艺术家。
但在妻子和女儿面前,他是个生活家。
春节,他陪着女儿逛庙会,发现女儿喜欢糖人。他就买了回来研究,慢慢学着做。后来他又给女儿做面人。
半个月时间,他哪儿也不去,就自己对着书,拿着面一遍遍练习,直到捏出女儿喜欢的人物。
比起抽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陈道明更乐意的是,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
有人曾问他: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
陈道明是这样回答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对于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三十五年的陈道明来说,人间最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半生时光倏然而逝。
在时代漩涡里始终勇敢穿行的陈道明,经历过功成名就,见过诸般风浪,活得比大多数人要明白,但最终还是要去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归宿。
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没有暧昧;你没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会为你半黑半白。
对此,陈道明深信不疑。
在娱乐圈这口大染缸中,他不作媚世之态,淡泊其中,独自清白,独自觉醒……
陈道明年轻时玉树临风,不慌不忙;中年时在时代洪流中,洁身自好;年过六旬后,依然富有演员的担当,修养颇高。
褪去演员的光环,陈道明人生的底色不过是回归清净。
大道至简,清净无染。
十分喜欢陈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