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服了他

李冰草 陀螺电影 2022-06-29




请回复后台关键字“约翰·威尔逊”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的,是一系列可爱的纪录片——不,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是,VLOG。


不过,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vlog,这位vlogger记录生活的“小视频”,最终登陆了HBO Max这样的大平台,你还能在里面看到《双峰》男主角刷不过地铁卡这种让人恍惚的场景(是的,就是封面上那个认真刷地铁卡的白发男人,你认出他了吗?)


导演过去的作品还有纪录片《如何保持单身》《如何一直抽烟》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题材。


导演约翰·威尔逊深深地扎根在纽约,而不争的事实是——纽约是全球变化最快的城市,与此同时,每个「纽约客」对这座城市都有不同记忆点,他们擅长以各种表达方式呈现印象中的纽约,可无论在纽约生活多久,这里都很难成为某一群人的“故乡”。



如果只是短暂地停留,不仅无法吃透纽约,反而会被城市消化。不过通过电影和书籍,站在云端沉浸于纽约文化未尝不可,比如《假装这是座城市》,看了这样的纪录片,至少会有“终于拿叉子叉住肉”的成就感。


因为从小就了解这个城市,约翰·威尔逊知道自己拥有过什么,随后又失去了什么。他保持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的习惯,用以抵抗城市记忆的流失。



正如他在片中所抱怨的,纽约街道被拍了无数次,但并没有以恰当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其实的确存在一个更真实的纽约,但是它更复杂,更难以被概括。


自2010年以来,约翰·威尔逊一直在制作纪录短片,可以直接点入约翰·威尔逊在Vimeo的个人主页免费观看。


/ 约翰·威尔逊在Vimeo的个人主页


不同于对“持续更新”有所需求的vlogger,他拍得很慢,经常一年只拍一小段,但这次制作《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六集,每集25分钟,以纽约为大本营,并根据需要随故事进入其他地方。


每一集都由简单的任务展开,与人攀谈、搭建脚手架、增强记忆力、给家具覆膜、分摊餐费、烹饪完美的意大利烩饭……可以说目的性非常明确。



但随着对问题的延伸和解构,人类学主题和城市隐喻裸露出来,目的性也逐渐迷失,就像诺亚方舟在错误的星球着陆。


事实上,对于那些最初的问题,你不会得到什么实用性的答案,却可以收获一些不太寻常的人生小贴士,推翻从未发觉的定式思维。


通过脚手架,观众被带入了建筑史、相关法律以及脚手架背后的市场空间,那些临时性的东西最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永久部分。



而关于“记忆力”,约翰·威尔逊从一家超市展开,从开发库存软件的工作人员那里获知了曼德拉效应,因此参加了一次曼德拉效应会议,了解了一群人对“平行宇宙”的执迷,最终窥探了他们执迷于此的心结。


或是因为一只脾气暴躁的小猫咪,从为家具覆膜拓展到人们保护珍贵物品的普遍性操作,以及因为“保护欲”而催生的伪装、浪费和破坏。



因为想给房东奶奶做一顿完美的意大利烩饭,他发现世界并没有给完美主义者太多回馈,恰恰相反,人们会因此错过平凡的幸福。


关于这六集短片的故事,在此不做过多复述,因为其中真正令笔者感兴趣的,是什么促使约翰·威尔逊发现了这些,以及他是如何展现了自己的发现,并令观众相信了他的发现。



在他的镜头里,每个人(甚至是小动物)都似纽约城中的孤魂,“在公共场合中独处”或许是纽约赋予城中人的城市人格,但不能因此忽略约翰·威尔逊猎取影像的口味。


他就像漫步在城市里的图片摄影师,我相信但凡带着相机扫过街的人,都有类似感受,越是处于个人状态的拍摄对象,越像一颗实心儿的坚果,你无法抗拒为他们按下快门。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之所以让人耳目一新,是因为它展示了许多“充满巧合”的短镜头。


难以想象,这部纪录片比《权力的游戏》拍的镜头还要多,像这种追求完美精致的剧集,会从N个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场景N次。



但在这部纪录片中,每段镜头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对时间线的贪婪截取,以至于必须对素材进行巧妙的标记和分类,才不会让精彩的细节在庞大的档案库中丢失。


所以这绝不是约翰·威尔逊能独自完成的工作,想原样复制其风格的vlogger大可断了念想,我们可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但我们没有时间。


当片中出现了《双峰》男主演凯尔·麦克拉克伦,当他刷了N次交通卡都没能成功……对于这种千载难逢的尴尬场景,请设想一下,这需要怎样的巧合才能拍到。



事实上,约翰·威尔逊跟着凯尔·麦克拉克伦走了好几个街区,一直尾随到地铁站,虽然最终呈现的效果是随随便便拍了一段,可人终归不是上帝,如果想拥有上帝视角的恣意,就要叠罗汉,集体拍摄,以量取胜。


他不仅每天在自己规划的路线拍摄B-Roll,还有其他团队在纽约城中巡回拍摄,持续数月,他们拿着约翰·威尔逊为所有摄影师制作的「指导图.gif」,比如宽松自然的构图规则,辨别视觉笑料的方法论……就像是自己在城市中的分身。



他们连续几个小时拍摄人们的就餐镜头,期间被客人吐口水和驱赶,但观众没能看到这些,因为我们被旁白和后期剪辑掌控着。


约翰·威尔逊不希望观众怀疑作品的真实性,不过,有时的确会因为影像与旁白的“过度匹配”而令观众生疑。


比如第一集里堆满枕头的浴室,马桶被包围其中,这的确是约翰·威尔逊刻意摆放的,是用以形容旅馆环境很差的夸张手法,其实是骗不过观众的。



不过真实与否,终归取决于约翰·威尔逊个人的评判标准,他有一套自洽的创作法则。


作为纪录片导演,他身上有莱斯·布兰克和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影子,此外他还是乔治·库查和尼克·布鲁姆菲尔德的粉丝,且非常喜欢《西方文明的衰落》的导演佩内洛普·斯皮瑞斯。


对他来说,这些导演和他们的作品贡献了访谈形式的黄金标准,与此同时,他反感亚历克斯·吉布尼风格的纪录片,也就是由一系列图片和所谓“权威人士的权威言论”共同构筑的信息流。



约翰·威尔逊在拍摄时不会隐藏摄影机,面对在场的摄像机,有些受访对象会逃避,还有人会开始自己的表演,但他对此接受,因为无论这个人在镜头前是什么样子,其反应至少是临场的。


从这一角度出发,他更与真人秀站在对立面。此类节目大都有一套固有的价值观,被拍摄对象会假装没有摄像机拍摄他们,暗地里以该价值观为轴心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剧本创作上,约翰·威尔逊将其与拍摄和剪辑同时推进。先是拍摄素材,然后尽可能长时间地跟随主题,直到为该主题找到了一个终点,尝试找到镜头与镜头的联系,并为此编写剧本,他与Alice Gregory和Michael Koman联合编剧(主要还是由约翰·威尔逊创作),剧本都是最后一刻才成型。


当然,画外音的录制绝不能忽视,他们调侃《老友记》如果去掉了剧场笑声就立刻变成了《双峰》,所以只有画外音足够有方向感和关联性,零碎的影像才会被主题吸收归纳,变成铆钉。



约翰·威尔逊的声音并不悦耳,他鼻音很重,说话没有抑扬顿挫的语调,经常欲言又止,断断续续,加上一直躲在摄影机后面,给人一种闷骚宅男的印象。


但为什么他能让观众信服呢,因为文本是精炼的、尖锐的、有逻辑的,有时候会有一点俏皮和诗意。



此外文本与影像呈正/负相关,或是辅助了文本,或是与文本产生反差,成为笑点,最后这一切的一切汇聚成约翰·威尔逊的人格魅力,观众误以为他是某个不知名的纽约诗人,搬到纽约开巴士的帕特森。


不过他的确有天赋,比如在录制时展开即兴表演,表演“一无所知”。


如果重新翻看这些剧集,会发现其文本从来不做解释,反倒以初次发现的口吻叙述精心准备好的一切,他假装对前因后果不知情,而且在剪辑上尽可能短促,严格把控着每个镜头所曝露的信息。



通过这个真真假假的过程,约翰·威尔逊成功将自己的发现分享给观众,虽然糖衣是塑料制品,但糖是真的,甜也是真的,观众被骗到了,但也从中有所收获。


第一季的时间线恰好截止在2020年年初,在最后一集,约翰·威尔逊展现了疫情刚爆发时的纽约,影像里人们正在超市排长队,街道空荡荡。


这或许是纽约城近年来所经历的最大变化,威尔逊表示自己绝不会错过这个当下。于他而言,在“那一刻”消失之前进行捕捉是非常重要的,而“疫情生活”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第二季的主题。



约翰·威尔逊很喜欢希拉·伊森伯格写的一本书《Women Who Love Men Who Kill》,书中讲述并分析了那些想嫁给杀人犯的女人(也有男人),类似的,约翰·威尔逊也想从某些社会现象/历史事件里挖出鲜活的个体,但他是通过影像。


此外,不喜欢冲浪的他看了数遍《无尽之夏》,因为他喜欢布鲁斯·布朗对分享的热情,而且他总是在纪录片末尾感谢观众,约翰也有在片中复刻这一点。


/ 《无尽之夏》截图(上)


不过,无论你拍的是纪录片还是vlog,《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里有几点是值得被借鉴的。


首先是关注那些不被看见的一切,在面无表情的表象里挖掘个体的生命感,辅以大量的观察和调研,始终保持对分享的热情。



最后,创作者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来改写现实世界的走向,这也是创造力的一种,不过切忌沉迷于阐述自己对世界的臆想,切忌利用所见所闻修饰自身的情绪。


毕竟,正是因为约翰·威尔逊承认了自己的无趣,我们这才有机会看到了如此有趣的纽约城。






/THE END







这个导演,真够煞风景的


天边一朵(临时的)云


再上五天班,就能看《安妮特》了


都看了吗?


洛迦诺,请快吹响电影未来的集结号


是反套路的超英电影新生,还是娱乐至死?


豆瓣4.9,多少有点冤


凭什么他们拍的爱情片总是这么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