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398分位列全部专业学硕第一名,二战上岸人大刑法学丨状元有话说
本文作者本科浙江工业大学,二战人大刑法,总分398分并位列刑法学第一名,同时也是人大法学硕士中全部专业的并列第一名(另外一名398分为知产专业,也是知行全程班学员),知行法学两年全程班学员。作者相比于其它同学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沉稳并善于思考,很多时候给班主任的汇报不是零散式的流水账,而是经过深刻思考后的长篇大论。
一、序言:与读者做一个约定
人类有着本能的惰性,这种惰性会于方方面面显露,比如:思维惰性(人们更倾向于躲进思维惯性的囚笼而抗拒具有颠覆常识性的客观事实),生理惰性(所以村上春树谈到: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就看经验帖而言,惰性常表现为:希望看到一个外在条件、内在素质并不理想的考生,以便捷快速而能够为他人轻松复刻的方式顺利通过考试或是沉醉于具有神性色彩的考研经历无法自拔。这样便不是分析经验帖的理性态度,有如此心态的通常是心存惰性而必然失败亦或是凭借诸多因素侥幸而非凭借绝对实力平稳通过考试的考生。事实上,每一个圆满的结果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每一个“上岸者”都有过人之处也都有自身缺陷。
因此,笔者希望能与读者做一个约定:在阅读本文经验帖时,请接受笔者是一个本身热爱学术,功利性偏弱,回避风险而力求以绝对的优势力求平稳的意志力相对刚强的考生。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有优势也有缺陷,二战时力图并成功克服缺陷。因此,本文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请读者在对笔者的某些特质和经历形成一个先理解的前提下,取吾之文之精华,去吾之文之糟粕。笔者真诚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每一个勇敢的准备或正在考取人大学硕的考生。
由于在笔者看来,这两年是一场自然而然的学习和备考历程,因而并不刻意将一战和二战经历分开叙述,而更倾向于将其中经历进行融合以便启发读者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安排。
二、写在前面:揭开一挽面纱
(一)个人介绍浙江工业大学2018级本科毕业生。本科期间,平均学分绩点为4.257/5,专业排名前三,每一学年均获得学习奖学金一等奖以及优秀学生奖学金。大三上决心放弃保研资格,选择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专业,历时两年终圆心愿。
2023年第二次备考人大刑法学专业,初试总分为398分,排名第一(其中理论法:128分,应用法(民刑知):129分),复试总分为455.4分,排名第一;初试复试加权成绩排名第一。高分通过法考客观题,未参加主观题考试。
本文以笔者亲身经历和经验总结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从宏观到微观详细阐述了初试和复试的备考方法论和规划安排。由于篇幅有限,笔者舍去了法考和考研协调的内容,将心态调整等内容融入方法论之中,以期能够在思维上启发读者。但本文篇幅仍较长,建议用ipad或者电脑观看,也恳请读者按需进行通篇或者特定内容的阅读。
三、备考专业课的方法论:行到水穷处
这里的“行到水穷处”,并非用来描述“随意而行”,而是形容“循序渐进”。
备考和学习的关系是密切的。备考必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只强调考试,功利心过强,那么难以无法培养足够的法学素养,这对于备考人大学硕这样考验法学功底的考试而言,是不够的。以2023年刑法学的初试题目为例,本题涉及“操纵证券市场罪”的定性和分析,很显然的是,几乎没有考生熟悉甚至知晓这个罪名,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述能力,便容易“摆烂”乱写。
但是如果强调过于缓慢无期的学习,沉迷在繁杂的细节和所谓的立场里,在这样对自身定位不够清晰的背景下,我们通常做不到恰当地输出,所导致的结果是无论读了多少书,所谓的素养有多好,一旦面临考试便不知所措,并且容易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里。
因此,笔者在此希望能通过有限的经历和知识储备,与读者一起探索考研这一现象事物,认识它而后战胜它。
形成理性认知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第一次考研失败的时候,我和我的本科综合导师一起吃饭,当时的我非常失落地讲述我的经历。我的导师告诉我:《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如果要克敌制胜,你应当出去探明情况,从了解敌情的人那里获知,而不能在军营里占卜,求助鬼神。回去后我反复思考明白:我缺乏对备考人大学硕的理性认知。
想必许多读者都可能会像我一样,由于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并不具有足够的声望而比较自卑,这种自卑超越了对自身的素养和品质的理性认识,或者过于自大而显得相当轻浮,喜欢阐述自己并不懂得的深奥理论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享受着某种虚幻的光芒。这些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对备考学硕的理性认知,没有建立在理性认知上的感性会带来瞬间的冲动和落寞等不稳定的情绪,非常有害于考研。
因此,我痛定思痛,决心要形成对考研难度的理性认知,我所诉诸的是看一看真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真题来自知行法学公众号,知行法学公众号的真题整理非常完整,答案可谓是“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但对于不同的人,理性认知的形成路径存在差异。
对于二战的同学而言,由于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就可以去研究真题,看题目看答案,就这些题目和答案而言,到底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是否真的那么简单:就看看书,什么都不背就能考上或者就背背书就能考上;是否真的那么困难:要反复纠结立场、字眼,不同观点的比较)
对于一战的同学而言,由于刚接触考研,所以凭空研究真题很难,此时不妨对着真题去书上或者知行法学讲义(以下所称“讲义”均来自知行法学)上找答案。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但不会消耗太多,并且回报丰厚。
很多考研人容易情绪低落,每天忧虑是否能考上,这些情绪很正常,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就是“异常”的,反映出这个人的认知不够成熟。这样的繁复情绪会反复萦绕纠缠,越在考研后期,反扑越严重。因此,以上步骤真的非常重要。
所谓的“素养”,俗称“感觉”。如果把考研比喻为体育竞技,那么一个顶级运动员必然同时具备充沛的体能和熟练的操作技巧。而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建立在充沛体能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纸老虎”。感觉很重要,不同的人面对同一道题目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非常快、精准,并且思虑周全;而有的人反应慢,并且回答得肤浅而片面。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说不清的感觉呢?笔者是通过数年的阅读和潜心学习等方式培养的。坦白说,这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也有人跟笔者坦言自己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否会必然承受考不上的结果。其实不然,因为备考期间本身就可以做很多。备考期间,笔者是通过阅读教材/讲义和抄写标题框架来培养法学素养的。(注意:适度问题)
对于二战的同学而言,由于在一战的时候已经进行过一定量的相关教材的阅读,因此有一些基础。因而需要深刻反省自己有哪一门是完全没感觉的(缺了“根”上的东西),然后针对性的进行部分阅读和体悟。
对于一战的同学而言,学硕与专硕不同,人大的学硕与很多院校的学硕又不同,非常需要规范思维,而这对于仅历经本科学习的同学而言是略微甚至是非常陌生和晦涩的。因此,需要尽量早点开始进行相关教材/讲义的阅读,这是一个必将历经的过程,所以早点开始,多倾注耐心,深有裨益。
1.阅读经历:
(1)理论法
A法理学:
一战二战均阅读了蓝皮法理学教材(朱景文老师主编),二战阅读主要是因为新版内容有所增补(但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并且直接背讲义,有些过于急切。
B 宪法:
一战阅读黄皮宪法学教材(胡锦光、韩大元老师主编),二战阅读自己整理的笔记和知行法学宪法学讲义(并没有直接开始背讲义)(以下“讲义”均来自知行法学,故不再赘述)。二战没有进行教材阅读,这是因为一战时笔者已经将黄皮教材和宪法学讲义进行了融合和整理,并且黄皮书教材的部分内容相对于备考而言是过于深入的,过多阅读反而不利于考试。因此笔者选择直接阅读讲义并且结合自己的笔记进行补充。(PS:笔记是按照知行法学的体系框架整理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补充一些讲义上未谈及的并为了方便背诵将内容调整了一下(比如对每个基本权利都按照“基本权利七步法”进行分析))
(图1:对宪法所涉及的特定的内容庞杂的制度的逻辑整理)
C 法律史
基本与宪法相同,一战阅读人大法律史教材(曾宪义、赵晓耕老师主编),二战阅读自己的笔记和法律史讲义。
对于法律史,笔者个人并不建议过分研究教材,因为教材内容相对于考试而言是“过剩的”,并且文言文和生僻字较多,不利于专业知识水平不够高的一般人备考。因此阅读法律史讲义,是更佳的备考策略。
但是,笔者并不否认在看到讲义之初,的确觉得讲义可能略显单薄。因此会有些担忧,但是这并不是讲义本身的缺陷,是因为不同的讲义编撰奉行不同的策略(比如:法律史讲义如果放过多的知行法学经典三部曲中的“论”的内容,其实反而是略显累赘的(因为除了部分关键句,论述的内容不是背出来的,而是合理并且快速地编写出来的))。
因此心有担忧的同学,应当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至于要补充哪些,笔者是按照知行法学法律史经典的横纵体系进行补充的(而且只补充第二部的硬性知识点,比如今年初试的“律学的发展”),笔者觉得讲义中的哪一块略显单薄或者仍不甚理解的,就通过教材进行“翻译”和“补充”。
(图2:按照知行法学的横纵知识体系补充的“律学的发展”)
(2)应用法
就“七选三”的应用法考试模式而言,笔者选择备考民法、刑法和知识产权法,原因如下:民刑历史发展最为悠久,理论最为成熟和精细,并且资料最为完整和经典,也契合笔者求稳求全的偏好。对知识产权法的选择的确耗费了笔者相当量的犹疑,因为知产较为抽象并且笔者并不甚了解知产,最终选择知产是因为其的确体量小并且知行法学的讲义的逻辑非常清晰周全,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产生了兴趣并自然而然坚持了当初的选择。
就此,笔者不建议在选择科目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因为有得有舍、有舍有得,没有完美无缺的方案。在了解自身需求和偏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能够坚持学下去的科目便足够好了。
应用法学习和理论法不同的是,它可以借助法考视频来完成部分学习的部分内容。教材往往体量很大,备考时间无论多么充裕都是不够充裕的。
此外,对应用法的学习,笔者尤其注重虚实结合,即法考视频和讲义教材的结合。笔者私认为:一直听视频,格局太小,深度不够。一直阅读或者背诵讲义,太虚太飘,会犯很多荒唐的错误(比如对行为的定性都不准确)。
A民法
一战听钟秀勇老师的民法视频并阅读其讲义,虽然听老钟的视频是出了名的耗时,但是笔者喜欢老钟严谨幽默的表达和其梳理的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所以仍认为值得,此外笔者还阅读了人大蓝皮书教材(王利明老师主编)(这一步骤非常耗时,恳请读者慎重)。二战听钟秀勇老师的民法视频并阅读讲义,而后阅读知行法学民法学讲义。
对于民法,笔者并不建议阅读教材,这是因为,蓝皮书体量过大,而讲义是按照教材的逻辑对其内容进行取舍的,本身已经足够充实完整,因此实在无需花过多的时间深究教材。事实上,能把讲义的知识全部记清楚,并且能够灵活输出,已实非易事了。
B刑法
一战听2021年柏浪涛老师的刑法视频并精读其讲义,而后阅读了张明楷教授独著的《刑法学》中的总论内容和相当量的分论内容。二战听柏浪涛老师的刑法视频,阅读刑法学讲义。
对于刑法,笔者不太建议专门攻读教材。《刑法学》的确略显深奥和晦涩(笔者对文字较为敏感,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在初期阅读时仍感“寸步难行”)并且体量较大,因此其尽管是一本毋庸置疑的经典教材,但是不太适合在备考期间深究。
因而,在阅读步骤,笔者建议以讲义为本,必要时以教材为补充。即主要阅读讲义(刑法学讲义学理色彩最浓厚,需要通过阅读进行当量的理解),如要阅读教材,建议比照着讲义进行“查阅式”阅读。比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论述,如果觉得讲义不够全面,便可阅读《刑法学》,《刑法学》书内有充分的论据和生动的例子,有助于理解。
C知识产权法
一战阅读刘春田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和李琛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关键词》,听钟秀勇老师的知识产权法视频,二战听钟秀勇老师的知识产权法视频并阅读知识产权法讲义。
正如笔者所言,知识产权法相对抽象,就笔者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产权的对象较为抽象。因此,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底层逻辑,至少对于笔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笔者建议阅读《知识产权法关键词》和知识产权法讲义,目的不在于精准记忆,而在于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底层逻辑,感受知识产权法的魅力。如果不懂得知识产权的底层逻辑而背诵,会非常盲目,题目稍微灵活一些就无所适从。听钟秀勇老师的知识产权法视频是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既能够记忆相关法律规范,又防止思维太过飘渺。
2.建构知识体系
笔者在备考初期直到末期,常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灌输着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这一观念。事实上,想必各位读者多少知道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但是有可能尚未形成理性认知,也缺乏建构知识体系的操作性强的方法。因此,笔者将简单阐述自己的理解。
就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言,对于笔者来说,它一方面是为
输入(背诵)服务,一方面是为输出(答题)服务。对于输入来说,知识体系其实是重要的。笔者在图书馆见到很多和我一样的考生从早到晚背书,扬言背过多少多少次,但是“一问三不知”。背的不够熟,细节记忆不够精准,当然有关于记忆力,但是同样有关于思维能力。有很多人背书喜欢沉浸在字眼里无法自拔,反复陷入无效循环和自我怀疑中。笔者不否认自己是一个力求记忆非常精准的人,但是同时清楚记忆精准建立在搭建框架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必须先建构框架,有了基本的结构之后,才能填充细节,而不是先堆砌细节并自我感动。因为人的记忆是需要载体的,载体会牵动联想,记忆才能足够牢固和精准。比如说某天听到一首歌,联想起某段时光,那段时光的细节悉数展开,而如果没有这首歌,这些记忆就是碎片化而不完整的。前述的载体就是知识体系和框架。对于输出来说,知识体系无疑是重要的,笔者将会在后文详细阐述,在这里先稍提一嘴。《人类简史》谈及:人类有一种能力,可以理解为搜索和构建联系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达到人大学硕要求的水平,在回答题目时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尽管该背的你都背了)。这种感觉大致是:看题目时一头雾水,看答案时觉得自己都会,但是再让你自己写还是什么都不会。建构知识体系,就是在锻炼这种思维能力,帮助破题和定位以便顺利平稳而清晰完整地输出。
就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而言,通常的方法是抄写分析章节标题(舍去所有细节)、画思维导图等。由于笔者对于电子设备的操作不慎了解,所以选择的是记忆章节标题(所有的大小标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如果选择了一个觉得效果不好还可以另作选择。各种方法都是有优有劣,最重要的是:这么做,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些科目都有自身的论述逻辑(由于理论法较为抽象,因此尤其要注重寻找理论法论述的脉络)。举个例子:法理学中的法社会学(法与xx)的论述逻辑都是:法与xx各自概念的介绍,法对xx,xx对法,法哲学大致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价值的概念是什么 — 深入介绍价值概念(分类) — 价值冲突的解决)(法治的概念是什么(历史源流和逻辑形态 — 如何实现法治(宏观理念和微观原则)))
(图3:有关法理学的框架整理的文件归类图)
(图4:法理学中的“法治”章节的框架整理细节)
正如笔者上述所言,顶级运动员必然有着充沛的体能,而充沛的体能需要系统且长久地训练。具体到考研便是疯狂且深度输入各科的具体细节,这个过程简称“输入”。这便为人熟知的“背书过程”。但是笔者需要说的是,背书并不是一个机械呆滞的过程,事实上它充满智慧。
首先,就背诵材料而言。教材通常不是背书的理想材料,应当背诵的是讲义和笔记。以下是笔者选择的背诵材料,以便读者参考:
1.理论法:
(1)法理学:
只背知行法学法理学讲义
(2)宪法:
宪法学讲义和笔者的笔记互相补充(基本权利论和国家机构论以笔者的笔记为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论这两部分,笔者完全按照讲义的逻辑整理自己的笔记,只是为了方便背书偷懒,所以将所有的基本权利都按照七步法改写并作了相应补充,国家机构论将相关职权进行了分类和补充。
(3)法律史:
法律史讲义和笔者的笔记互相补充。之所以如此,原因已经介绍,笔者担心有些地方存在疏漏以及为了方便背书偷懒,将一些重要的制度和源流都整理成知行法学经典的“三部曲”的形式(当然,主要是前两部曲,第三部曲只是一些关键句,论述部分应当进行合理地编写而不是机械地背诵),所有的立法文件都整理成“定位 — 形式 — 内容...”的形式。
2.应用法
(1)民法:
只背民法学讲义
(2)刑法:
只背刑法学讲义(法考讲义是用来精读的)
(3)知识产权法:
只背讲义和钟秀勇老师的知产讲义(讲义主要是用来补充具体的规范,以免“过虚”)
其次,就背诵方式而言,无非就是出声背和默背。很多人纠结究竟是出声背好还是默背好,事实上还是适合自己的最好。就笔者的个人经历来看,默背重输入,质量高的出声背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排除无脑出声背)。笔者习惯拿着红笔和黑笔,一本讲义,一本草稿,坐在位置上,用笔圈出知识点,在草稿纸上画圈画线(不写字 只画圈画线)(笔者强调过背书是带着框架和结构背的,这些没有字的圈和线就是框架和结构),边圈边画边将知识点悉数吸收进大脑。这个过程的感受就是大脑飞速运转,疯狂输入,知识点在脑海中高速划过,留下深刻的印记。但偶尔,若笔者心绪不宁或者烦躁不安,则会选择拿着讲义或者笔记出声背(也会拿着草稿本画画),以自己的声音让心绪镇定下来,这是一个带着一些强制性色彩的过程。事实上,默背的效率更高。因为思考的速度永远比语速要快,并且它只有输入这一个过程,此外更能够发挥图像(表格也是的)记忆的效果。但默背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出声读能够镇定心绪,克制走神的频率。因此笔者再次强调,这只是笔者个人的理解和经历,更重要的是,笔者也一直强调方式没那么讲究,各种方式都是有优有劣,适度的了解和选择就够并且可以也应当进行灵活调整。
再次,就背诵次数而言,笔者二战期间真正从头到尾完整背过三次。笔者从未刻意追求过背诵的次数,只是根据需要自然而然地背了这么几遍,回过头才数才确定自己完整背过三遍。很多人从一开始就盲目追求背书的遍数,而过分追求次数就是在搞形式,其实完全没必要。读者需要做的是,在前述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水平具有一个预期,根据这个预期去决定需要背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标准就在那里,要背多少次看自己一次能记住多少,前一次的记忆达到那个预期的水平了没有。笔者只能说,临考前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必须迅速地过一遍,因为记忆再怎么深刻,如果不能翻新这一次,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偏慢。同时,理想的背书过程是一个越来越快的过程会越背越快,一开始宜慢慢来,背得扎实真的很重要。
最后,就背诵的标准而言,笔者认为,越精准越好,精准不在于字字一样,在于对核心意思的记忆非常确切。教材本不是用来背诵的,而讲义是根据教材编写的,虽然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了背诵的需求,但是仍存在着一句话变着方式反复说和先论述后结论等不适宜背诵的表述方式。因此读者在背诵时应当非常自觉地先记忆标题和首句以及结论,锁定本段的核心句再背诵其他的补充(反复说的某些话可以删去,细节都可以合理地编写)。
前文已经提到,《人类简史》中谈及人类具有一种搜索并构建联系的能力。如果把具体的知识点比作图书馆里的书籍,那么宏观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是为这些书籍编码,按照一定的逻辑将书籍摆放到恰当的位置,以便充分培养并发挥这种搜索的能力:运用搜索引擎(宏观知识体系),迅速精准地定位(章节),找到借阅者(题目)所需要的书籍(知识点),借阅给借阅者(答题输出)。很显然的是,如果做不到这样,结果便是背了再多的书,也不会答题。 宏观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建立在前述的细节的背诵的基础上的,否则是一个空洞的骨架,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在背诵的基础上,画思维导图或者抄写标题框架是建构宏观知识体系的常规且有效的方法。
以2021年法理学一道真题为例:“结合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条件,分析本案中可否适用法律原则。”,读者对于法律原则这一概念是熟悉的,而可能不那么了解司法适用条件,讲义似乎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因此需要破题,破题能力强的人会明白,司法适用条件的意思就是怎么用以及有什么用,换句话说就是有什么效力,用处不就是效力吗?(破题以及答题将在后面论述)。但是破题能力稍弱可能会有一些犹疑,此时如果想得起讲义中的一个标题“法律原则的适用特点”以及它位于“法律原则的效力”的下面,会很自然地联想:效力是否应当一并写上,效力是不是就是适用条件?这便会引发出清晰完整的答题思路,答题时便不至于手足无措。
通过画思维导图或者抄写背诵框架等方式筑牢宏观知识体系后,应当利用点滴时间,包括后述的研究题目的时间,串联相关知识点。所谓的串联,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就是回想一下你背的这个知识点在哪个章节,前后等相关知识点有什么。这一过程甚至无需写下,重要的是你的知识点不再是碎片,而是清晰的模块。
(图5:随时随地进行的知识点联想和理解)
张文已经较为详细论述了如何备考学硕的历程,至此是优秀的备考生的考场,也是顶级运动员的竞技场,也是战胜考研的最后一步。“如果要战胜你的敌人,请必须确保一击致命”那么为了得到这样的结果,必须做到定位精准和火力全开。
前文的宏观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够让我们不至于手足无措,但是不足以确保我们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写出清晰完整的答案。若要做到这样,我们需要深入(不是一开始的“初步”了)研究真题和进行适量的模拟。就像每个教练和运动员在赛前的一个周期内都会认真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一样,这是一个深入了解自己和对方的过程。
研究真题的方法,其实是寻找规律的过程。知行法学公众号里的真题都配置了逻辑严密、内容充实的答案,越是完美的答案,越容易从中寻找到规律。比如就回答的大框架而言(尤其是理论法学),答题永远从概念出发,法学是概念的天国,概念的寻找和界定决定了回答的广度和深度。而此处的概念是一个概念群:题目中寻找的核心概念,以此为中心展开上位概念、上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对称概念的探索。比如这是一个概念群:程序正义 — 实体公正(对称概念 — 法的适用)— 司法公正(上位概念:法的适用)— 正义(上上位概念 — 法的价值)— 法治;这也是一个概念群:指导性案例 — 规范性司法解释(上位概念 — 法的渊源)— 判例法(对称概念 — 法的渊源)— 法律渊源(上上位概念)(见法理学2017年真题的论述题:阐述指导性案例是否是法的渊源)。从概念出发后,应当从三个视角(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实证论)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最后大概率要上升到法治。比如就具体的一些设问类型而言,刑法的定罪类问题都是这样回答的:构成什么罪(符合构成要件就构成 — 特殊问题需要穿插讨论:比如公开盗窃(需不需要论述应当看材料有没有涉及这个点)),不构成什么罪(相关罪名群的辨析)。
适量模拟是一个培养熟悉度也是缓解心理焦虑的过程,适量意味着不需要把这个当成负担而徒增焦虑和压力。用来模拟的材料非常随意,初试真题也好,法考题也好,重要的是认真踏实地把答题思路写下来。答题思路没有那么抽象,不是脑子随便一过就好了(这是自以为是),也没有那么具体(不需要逐字逐句),大概类似于知行法学公众号真题解析的答题思路。
(图6:记录于备忘录中的研究真题所得的心得)
四、备考公共课的方法论
笔者学习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心态完全不同,很坦诚地说,笔者并没有花过多的心思在公共课的学习上。这是因为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公共课的投入产出较低,最终的分数高低实际上取决于专业课。但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对待公共课的态度是端正且严谨的,只是将精力投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承受“过多代价换取点滴成果”的结果。以下是笔者对于公共课学习的一些探讨,以便启发读者思考。
笔者一战的英语成绩是77分,二战的英语成绩为73分。在笔者看来,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细水”就意味着在日常学习中不宜用力过猛,“长流”就意味着不可断断续续、昙花一现。
1.单词记忆
只求能够认得单词。笔者在一战时花了很多时间在单词上,因为周围充斥着“单词多么重要”的呼声。笔者并不否认单词很重要,但是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单词背得再多,阅读该读不懂还是读不懂,该错还是错。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不背单词又是绝对不可以的。跟单词死磕,至少对笔者来说耗费了过多的心血,与其如此,不如放平心态,只在零散的时间背诵单词。背多少算多少,尽力就好,不必死磕。
2.学习翻译
首先应当放平心态,学习翻译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翻译得满分,而是为了促进理解长难句。笔者经同学推荐,听了B站一位英语老师的翻译课视频(“鲍勃老师考研英语”)。在备考的初期就每天练习两句翻译,不仅有助于翻译学习,更有助于阅读长难句的理解。
3.学习阅读
阅读部分应当力求得到满分,因为分值实在高。笔者在一战时听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课程,在大致了解方法论之后,每天坚持练习阅读。笔者并没有做到很多考生如此用心的进行阅读的复盘,只是找寻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后进行标注,并努力下次不再犯。是否要复盘,答案是肯定的,至于如何复盘需要结合各位读者自身的水平以及追求。
4.学习完形和新题型
笔者在刷完第一遍阅读后,有意识地开始刷其他部分的题目。完形填空和新题型部分是一起练习的,一天一篇完形或者新题型。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冷落阅读,如果觉得阅读有两三天没写了就刷一篇阅读以保持手感。
笔者一战政治成绩为77分,二战政治成绩为68分。在笔者看来,政治学习在达到一定瓶颈之后是一门投入产出比颇低的课程,因此笔者采取比较“急功近利”的学习方法。此外,笔者需要强调的是,政治命题的风格正在发生变化,整体偏沉闷古板,不少非典型的“偏题怪题”。就客观题而言,重视基础知识,而不能依赖于押题和技巧。
在听课方面,笔者推荐陆寓丰老师的精讲课。许多同学推荐陆寓丰老师的技巧课,事实上,就陆寓丰老师本人推荐的始终是她的精讲课而非技巧课。陆寓丰老师的精讲课有详有略,逻辑周全,轻松幽默,笔者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在客观题练习方面,笔者推荐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正如笔者所言,政治命题风格正在发生变化,与以往政治老师的押题风格不同。1000题中有不少“抠细节”的题目,与笔者揣摩的现如今的政治命题风格比较相近,因此推荐仔细做1000题(笔者二战没有写1000题,可能是成绩退步的一大原因)。
在主观题方面,笔者强烈推荐陆寓丰老师的主观题押题。笔者越在考研后期便越不愿意花过多心思在公共课上,并且非常抗拒搜索资料。陆寓丰老师的主观题押题不仅契合命题风格,而且内容详略得当并讲求背诵逻辑,足以让笔者顺利拿下主观题。
五、备考期间的具体规划:静水深流
笔者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思维启发,并且在备考方法论中,笔者已经将整个备考和各科的学习步骤和相关材料阐述得较为具体了。此处主要是较为简略地叙述一下笔者的具体规划和安排以便读者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笔者是根据对自己水平的预期(通过理性分析而得)来安排的,是一个“回头看”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把时间排满的过程。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思路会更科学也更灵活。此外就公共课而言,笔者没有进行刻意地规划,而是按照上述方法论提及的步骤慢慢推进,自然而然地坚持到备考的最后一天。
七月结束前:完成相关教材和讲义的阅读(也就是上述第二步)
九月结束前:完成第一轮背诵(也就是上述第三步的部分)(ps:笔者的周期长是因为掺杂法考并且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需要承担的事情)
十一月末:完成专业课第二轮、第三论背诵(最后一次背诵不宜结束太早,记忆必须足够新鲜)
临考前:进行重点知识的最后一次背诵并且进行真题研究及适量的真题模拟
排除公共课的一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笔者一天会学习三门专业课,以此实现两天一循环,防止周期太长容易消磨熟悉感和滋生低水平重复建设。
六、准备复试的方法论:坐看云起时
这里的“坐看云起时”用来渲染淡然自若的心境,复试不同于初试,会有更多繁琐的外在因素的侵扰,因此企盼各位读者在这个阶段能够不卑不亢,平心静气,仍能保持初心稳步前进。因为你我只要耐心守住,便可静待云开,终见月明。
虽然笔者初试稳居第一,但仍不免居安思危,并且笔者惯于苛求完美,希望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和过程。因此,笔者在复试期间仍然稳步前进并未松懈。强求每个读者都在复试时拼尽全力是无理的,因而笔者只是阐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供读者参考。
笔者一直强调形成理性认知的重要性,其对于复试仍然重要。因为复试流程比初试繁杂,并且复试期间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侵扰,稳住心绪非常重要。读者需要具备辨识能力,辨别哪些信息是重要的,而哪些信息虽然需要了解但无需过分深究。
就复试而言,笔者深究了以下信息:复试的考察内容以及考察形式。其他复试信息,诸如服饰、时间地点等,遵循常规、适时了解就好。事实上,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信息时代,几乎没有人能错过这些信息(但也要注意,不要犯荒唐的错误)。
1.专业课笔试
就专业课笔试,笔者仍然坚持初试的方式,背诵讲义和练习真题。
同时强调讲义的背诵和理解一定要彻底和到位。此外,复试不同于初试,其考察范围较广,因而不可完全忽视刑罚论。读者可能会疑惑:难道复试不会考察得更深或者不需要阅读论文吗?笔者只能说,就研究公众号有限的真题来看,可能会更深入,但是深不到过于焦虑的同学所想象的那个程度。就阅读论文而言,优秀的刑法学论文常涉及深奥的理论,篇幅较长且不易懂,比较适合时间充裕并且已经做好前述基础工作的同学。
2.英语笔试
英语笔试的形式并不固定,此种不确定性在笔者心中滋生了相当量的不安全感。但是需要清楚的是,英语笔试分数占比相当低,因此无需太过恐慌,切忌因为焦虑在英语笔试上投入过多精力,这实非上策。
就英语笔试的准备,笔者建议按照基本上按照初试英语准备:练习阅读、翻译和作文,不要背过多的单词,也无需刻意进行其他题型的练习。
3.专业课面试
需要强调的是,面试非常追求平稳,要做到平稳,就要具备绝对的实力。具备绝对的实力需要两步:输入和输出(如前所述)。就输入而言,与准备专业课笔试合二为一。就输出而言,需要进行问答模拟。笔者想象力比较强,在复试期间尤其是考前三天,每天都会想象一个人坐在对面,我面对着他回答。但是最为稳妥的,还是找一个同伴进行问答模拟。需要注意,模拟讲求严肃和真实,切忌玩笑随意。
4.英语面试
英语面试的形式也是不确定的,容易滋生不安全感。请读者宽心的是,口语优秀的选手真的凤毛麟角,笔者自认为口语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否则也不会如此焦虑和恐惧),但是口语分数已经是专业第一。所以请读者不必过于自卑,同时需要认清的是,口语水平不可能在一夕之间提高,能够平稳顺畅地说出是已经足够理想的状态。
笔者在准备英语面试期间,基本上每天坚持和小组成员进行口语练习,练习的模式参照去年和前年的口语考察方式。聆听小组成员回答时,笔者会进行好词好句的记录,并且会有意识地运用(强调立刻运用,不要记了就完事)。口语结束后,会进行复盘,所谓复盘并没有那么高深,无非是:回答题目时有哪些词经常想说却说不出口,那么就去查一下,然后记住,或者发现别人有什么好用的句子就多背背记忆一下.......
很多人会强调口语的模板,包括笔者本人。但是笔者不太喜欢用“模板”一词,因为有过于讳莫如深或者僵硬死板的感觉。笔者强调口语练习时,应当有意识地分点回答,从不同的主体或者角度进行回答,至于是哪些主体哪些角度,则通过上述的聆听和复盘进行总结。此外,切忌低水平重复建设,每天的口语练习不是自我安慰的镇静剂,而是珍贵的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所以不要随意玩笑,不要毫无头绪地回答,总是要有所积累有所进步。
(图7:复试期间与小组成员在china daily官网搜集的口语材料)
七、尾声:与读者再做一个约定
许多同学喜欢搞形式主义或者沉浸在刻板印象里,从而落入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者自我感动的陷阱。比如很多人觉得考研人就应当随意邋遢,事实上,笔者在考研期间每天都精致到头发丝,即使是考研当天也是“气场全开”,很多人对笔者说:“根本看不出你学习这么好。”比如说很多人觉得买齐学习设备,做漂亮的笔记至关重要,事实上,笔者只有最传统的纸质材料和一台macbook。其实,精致或者邋遢,电子或者纸质等都不是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有没有理性的认知和强大的规划及执行能力。只要做到这些,就不必在意其他的细节,舒适平和就好(比如笔者即便备考再紧张,也会在傍晚昏黄的路灯与稀薄的天光中与我的挚友散步,因为这样会带来过分理想的平静。)
因此,笔者希望能与读者再做一个约定:笔者真诚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读者,因而企盼读者只专注于重要的问题并能够以从容温和的姿态在暴风雨中翩翩起舞。
最后,化用苏东坡先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部分内容以赠与读者一个宏大而潇洒的意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图8:与自己对话)
高分经验分享
本科人大,二战考研人大民商法状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丨状元有话说
本科法大,一战考研人大国际法状元:踯躅中追寻光明,不觉帐中灯焰墨顶丨状元有话说
万字长文详述人大民商法考研上岸经历:构建知识体系,打通学术脉络
红圈所辞职后,二战考研人大经济法状元: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丨状元有话说
九月末保研转考研,一战上岸人大知产丨规划、耐力跑与冲刺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