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坚持装深刻 Author 周伯通
最近,某公号向我推荐了Netflix新出的一部纪录片《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批判社交媒体的,据说在国外大火。
看完这部纪录片,觉得比较有特色的是,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用上帝视角的四平八稳地平实讲述,这部纪录片的观点非常鲜明。另外一个特色是纪录片拍出故事片的感觉,两条不同的主线穿插,一条真实线,一条虚拟线。
虚拟线讲了一个戏剧化的故事,一个普通美国家庭遭受社交媒体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对孩子们的影响。一家人餐桌上没有交流,各自刷手机。妈妈试图抵制,遭到女儿的强烈反抗。十二岁的女儿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人设,用各种滤镜、贴纸美化自己,而却遭来嘲笑而自尊受损。十六岁的儿子企图抵制社交媒体的诱惑,可是在屏幕的另一头,算法化身的三名男子却在监控和记录他所有的行为,分析他的性格,通过不断给男孩喂送他最关注的信息而让他欲罢不能。男孩仿佛被施了咒一样隔绝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看越来越激进的视频,变成了一个极端分子。
真实线中,“硅谷良心”、前谷歌道德设计中心员工哈里斯痛陈社交媒体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里的一个个魔鬼——错误信息、操纵人的思想、成瘾性、信息茧房、人的观念极化以及社会分裂。哈里斯说:“这不仅仅是一场争夺我们注意力的战斗,这可能是人类的终结。”
为了坐实社交媒体是魔鬼的论断,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证人“出庭”被传唤作证。这些人都是硅谷工作的高管,比如Facebook前货币化总监蒂姆·肯德尔,他坦陈当年他的工作就是通过摆弄人心实现利润;发明“喜欢”按钮的贾斯汀·罗森斯坦,他作证我们的注意力被企业当做矿藏挖掘变现,AI想要的是我们盯住屏幕而不是享受真实生活;所有人都谴责他们以前的工作。
他们的观点其实也不新鲜:我们被社交媒体包围,它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择手段吸引注意力。社交媒体像是个老虎机,拉一下就可以一直爽。即使知道社交媒体怎样运作,也无法摆脱,因为有一批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在算计我们最大程度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算法都是刻意设计过的,不受意识的控制(刷过抖音、快手的人都知道在说什么)。
纪录片:广告商,才是为互联网产品付费的顾客。而我们每个人,是被销售的产品。
纪录片:只有两个行业,把客户称之为用户,一个是毒品,一个是软件。
在我们刷手机的同时,而算法逐渐把我们放到几个兔子洞里,我们变成了算法认为的样子,向我们推送我们觉得看的爽的信息,而无论其无论真假,同时,算法顺便向我们安利各种产品商品。
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就变成了算法的奴隶,而且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里,不想再听对方的观点,一方的观点就越来越极端化,觉得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那么可笑,而和我们观点相同的人又有那么多,造成观点极端化、种族冲突、政治分裂。
造成的后果我们都也看到了,现在全球中间立场的党派都不行了,极左极右政党势力上台。一方面,民粹主义抬头。
比如,在缅甸,Facebook就是互联网的代名词,而其中有大把煽动反穆斯林的言论,对罗兴亚穆斯林的暴行煽风点火(上期特别讲了缅甸的昂山故事,不幸本周传出来她又被抓了,这下西方又要认为昂山是英雄了)。a
另一方面,全球反智主义盛行,认为新冠疫情是阴谋论,还有大把的人认为地球是平的。不光是想法,也有人采取了行动,发生的如华盛顿DC的披萨门、认为5G信号塔传播新冠而导致毁塔的活动。
虽说社交媒体对我们的影响已是陈词滥调,但由这些人来讲述分外有力,其中不乏一些新的观点和有趣的论据:
01
社交媒体并不是工具。如果一个东西是工具,它就会忠实地坐在那里,比如自行车,想用了就用,不想用了就停在门口。如果一个东西不是工具,它会在你身上有所求。我们已经走过了以工具为基础的技术环境,来到以致它具有成瘾性,人反而成了工具。
02
说扎克伯格有个拨盘,他可以精确操作和调整算法,今天可以要更多的韩国用户,明天可以要更多利润。可以精确调节(我觉得AI还没到这地步,这也是阴谋论)。
03
谷歌会根据你所在的地区不同的政治倾向显示不同的搜索推荐:比如在一个州输入:“Climate change is(气候变化是)”可能会跳出来的第一推荐的关键词是disrupting(破坏性的);而在另一个州,可能就是hoax(骗局)。
04
在美国,每10万个少女因割腕或者自残进医院接受治疗的人数在2011年之前是非常平稳的,在那之后就直线上升,目前,10-14岁的少女增加了189%,15到19岁的增加了70%。而2011年正是社交媒体开始流行的元年(这组数据还比较震撼,虽然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但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了)。
05
因为假消息比真消息传播速度快6倍,而传播假消息能让社交媒体巨头获得更大的利润。社交媒体就变成了动摇和侵蚀社会结构的工具。(特朗普是操弄社交媒体的高手,但美国两党分裂、社会撕裂的内因并不在他,他是结果。而且这种撕裂在全世界范围发生,欧洲、澳大利亚、巴西、还有俄罗斯。没有了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每一个自媒体都语不惊人誓不休,而每一个自媒体周围都聚集了一群意见相同的人,自媒体也让他们找到了战友)
06
本纪录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比喻:人类行为的基础平面倾斜了,让一些行为更难,一些行为更容易。你总是可以自由地走上山坡,但那要费很多力气。一般人不愿意花这个力气,所以在社会范围内,基础平面倾斜了,改变了数十亿人的想法和行为。(的确如此,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反智主义,大家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大多数人已经没有意愿好好来说理了,据说现在刷手机还能看文字而不是刷视频的人只有十分之一。声音太多,要兼听则明、保持理智思考,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是很高的要求,过程还很痛苦。)
怎么看待这部纪录片?
这不是一部四平八稳的BBC类型纪录片,而是Netflix出品的争议作品。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为了突出矛盾,将一些观点极化,其中也不乏阴谋论,很多图标和数字也未必经得起推敲。
我个人觉得,社交媒体本身的作用并不都是负面的。社交媒体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社交的半径更广。这次疫情如果早10年发生,如果没有社交媒体和相关技术,将会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停摆,孩子们连网课都不能上,被隔离在家与世隔绝会造成的大面积的心理问题。
社交媒体对美国社会的冲击特别大,是因为在美国言论自由是一条铁律——在没有造成迫在眉睫的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言论充分自由。在美国,3K党、纳粹的言论都受到保护,甚至都可以举行合法的示威游行,而这种极端主义的表达在大多数国家下都不被允许。
美国一贯信奉的是思想的自由市场理论,认为不受审查的允许各种声音存在是美国民主的根基,广大民众自然会判断是非,渐渐地极端言论就会没有市场而偃旗息鼓,虚假言论就会被事实真相反驳的没有立锥之地。
思想的自由市场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是可行的。原来在普通纸媒和电视媒体,传播假消息会拉低媒体信誉甚至会被追究责任。而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发布者会有意无意制造假消息而不用承担责任,但极端言论会吸引粉丝,而且虚假消息以6倍的速度传播。(我国的WX办在打击假消息问题上还是很有功劳的。)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要克服惰性,多听不同意见很难,倾斜的坡度有人愿意走,而大部分人就呆在了底部舒适区。社交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他们愿意听到言论的温床,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盟友们。同时,社交媒体通过极端言论凝聚人心,塑造假想敌“他们”,观点更加偏激,没法好好说话。
所以,传统的美式言论自由理论受到了挑战,在社交媒体条件下,言论自由的限度究竟在哪里?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都不愿意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而平台背后的扎克伯格们就不得不面对这些现实中的选择。
扎克伯格在美国的名声并不好,仿佛他就是打开魔盒的魔鬼。他一不小心变成了那个科幻小说中母体里的大Boss,被群起而攻之。原来媒体在美国被视为三权分立以外的第四种权力,而小扎却意外地握住了看似没有限制的权力的权柄。
他掌握着每个用户最隐秘的信息和喜好,也面临来自用户和政府的各种挑战。他必须面对判断哪些信息应当被屏蔽,决定是否应关闭特朗普的账号。他也在努力解决问题,比如设立独立的道德委员会,重建FB的信誉。但怎样公众怎样才能信任一个盈利机构为社会设立的新道德标准?
怎样解决社交媒体中存在的问题?纪录片中这些大拿也天马行空地说了一些方案:向大企业收取数据资产税,以减少它们搜集数据的欲望;国家出台法案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滥用,限制社交媒体平台的权力。听着都对,但都是大而泛之的方法。
普通人而言,当下我们很难避免使用社交媒体。你看,这部纪录片也是社交媒体给我推荐的。可能更实际的是两条建议:一是让自己信息来源多样化,书呀,杂志呀等传统媒体都得看一些。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也得多元化,关注不同类型、风格、观点的公众号,有意识地识别今日头条这类利用算法推送的信息的真实性。二是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并从小培养他们区分观点和事实的区别,帮助他们获得鉴别真假消息的能力。
作者简介
周伯通,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的总法。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坚持写一些“装作”深刻的东西,他说,装着装着,就说不定真的深刻了。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 “有好看皮囊的有趣灵魂”。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