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达原创 | 持续高温炎热,城投集中供冷业务的机会来了?

方达咨询研究院 方达咨询 2022-10-21


01

酷暑来临,城投可以开展集中供冷业务了么?


今年夏天,热浪席卷全国。全国多地遭遇高温炎热的酷暑天气,重庆、四川、江苏、浙江等多地连发高温红色预警,温度也陆续打破记录。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将成为一个常态。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这种特征在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显著。

高温炎热的天气,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在这种酷热的天气之下,室内防暑降温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如何防暑降温?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开空调制冷。但随着高温热浪的天气常态,各个城市是否可以建设集中供冷设施,开展集中供冷业务。

相较于北方的集中供暖而言,集中供冷与北方普遍使用的集中供暖原理相通,管网中的媒介始终是水,不管是供冷还是供暖,都取决于水温的高低。目前,北方冬季的集中供暖已经非常普遍,而南方夏季采用集中供冷却不多见。随着夏天的越来越热,越来越难熬,人们对供冷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作为城市综合能源服务的一项关键内容,集中供冷会大力推广么?城投可以开展集中供冷业务了么?

02

多地探索试点,集中供冷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集中供冷并非新鲜事物,此前,国内已有多个地市进行探索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而言,集中供冷受到投资规模、业务模式、观念转变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推广的规模不大,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一)广州大学城的集中供冷模式

早在2003年,广州小谷围岛上的一座生态之城——广州大学城,已开始探索低碳环保之路。在建设之初,大学城的设计师们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集约共享的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方案,区域集中供冷就是其中一张最亮眼的名片。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8.5亿元,供冷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设计装机容量约37.3万千瓦,成为当时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集中供冷设施建设好之后,由广州城投集团下属企业——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城投大学城公司”)负责运营。该项目成功推行后,区域集中供冷逐步被许多商业和工业用户所接受,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CBD以及工业园采用,如广州珠江新城、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等都已建设了区域集中供冷系统。

(二)深圳前海的集中供冷模式

地处深圳经济特区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将区域集中供冷列为公用事业,由深圳市前海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前海能源”)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该公司出资人为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前海能源计划在14.92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建设10个冷站,覆盖19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以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绿色环保开发目标,规划中需建设的90公里市政供冷管网,正在随着市政道路施工同步铺设。

按照前海能源的测算,集中供冷设施的使用寿命大约25年。在土地使用成本、管网成本由政府财政投资承担的情况下,该公司预计15年可收回投资成本,整个项目预估能获得8%的投资收益率。在集中供冷的收费标准上,前海能源定了“两个不高于”原则:一是接入费不高于用户自建成本,“约只有原成本的70%”;二是使用成本(含能源和维护成本)不高于自建。与常规中央空调相比,前海通过区域集中供冷可节能约12%,每年可节省约1.3亿度电,相当于减少使用约1.6万吨标准煤,减少约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三)济南中央商务区的集中供冷模式

今年7月,山东济南集中供冷引发关注。济南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晨甫介绍,从今年开始,该片区试运行集中供冷模式,目前已覆盖了片区内办公楼、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公建用户近21万平方米的面积。整个项目采用同一套市政管网,冬天进行供暖、夏季供冷,项目由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能投集团山东睿冠电能热力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公司董事长崔玥介绍,夏季集中供冷与冬季集中供热使用同一套输配管网,只是切换到冷源,把7摄氏度左右的冷冻水作为冷媒输送到与冬季供暖的换热站在同一位置的换冷站。通过冷的交换原理置换出7摄氏度至9摄氏度左右的冷冻水,进到用户的末端风盘系统,满足夏季制冷需求。目前,济南CBD项目总供冷面积达220万平方米,每年可减少约12万吨碳排放,相当于1万户家庭夏季一年空调制冷所产生的碳排放。集中供冷项目建设的制冷设备装机容量远低于用户自建制冷设备之和,且采用的机组高效、节能率更高,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03

城投开展集中供冷业务的机会和利好


城投公司作为带有特殊目的的地方性国有企业,不仅要时刻贯彻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还得紧密结合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的要求。同时,在债务监管和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各地城投又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夏季高温常态化的背景下,集中供冷业务或许是城投业务转型的一个机会点。

(一)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要求,节能环保

自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来,实现“双碳”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战略目标,绿色、低碳、环保也成为了我们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方式。在“双碳”领域,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能耗排放的降低。集中供冷能够在两个方面实现节能环保,符合“双碳”战略的要求:一是通过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以及大规模供冷,可以确保设备长时间在高效区间运行,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二是相比于传统的物业公司兼管冷源系统,集中供冷通过专业化运维管理团队,对设备和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整个系统能效。

(二)满足城市品质提升需要,减少城市建设运营成本

对一个城市而言,集中供冷大大减少甚至基本取消了在建筑上安装空调室外散热设备,免去空调外机带来的噪声、飘水、局部热岛效应等烦恼,美化城市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对于居民楼或者办公大楼的物业管理来说,后勤管理人员也能从安装、管理、维修空调设备等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业主也能得到安全、可靠、稳定、高质量和专业化的服务,物业服务水平提升的同时,城市运营成本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

(三)现金流持续稳定,优化公司经营状况

广州、深圳等多地将集中供冷列入公共事业,集中供冷设备成为市政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集中供冷较强的公益属性正在逐步显现。因集中供冷很大程度上面向的是终端用户,其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终端使用者。同时,集中供冷一次性投入,每年持续运营,使用年限也较长,现金流稳定。这对于迫切需要优化业务结构、改善经营状况的城投而言,无疑有着重大利好。

04

开展集中供冷业务,城投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前文提到,炎热酷暑将成为常态。以后每个年份我们都可能遭遇这种恶劣天气,在享受空调带来制冷的同时,集中供冷也逐步提上日程,各地政府跃跃欲试想建设集中供冷设施,各地城投摩拳擦掌想开展集中供冷业务。那么,城投开展集中供冷,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笔者略提一二。

(一)提前做好顶层规划和区域布局

集中供冷听上去很美,但与北方集中供暖还有不一样的地方。通过公开资料获悉,目前我国建设的所有集中供冷项目,都只是区域性的集中供冷,而不是类似北方城镇集中供暖那样针对一个城市的集中供应。所以,前文多次提及的“集中供冷”,更严谨的叫法应该是“区域集中供冷”。而且,他们一般选择商业集聚区,区域内冷热需求的建筑密度大,较为集中,广州大学城、深圳前海、济南中央商务区、上海虹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都采用了类似的区域集中供冷方式,并已投入运行。

基于集中供冷的发展现状,当前其更适合办公、酒店、商业区、工业园区等有规律使用冷气的用户,目前几乎所有的集中供冷项目,也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从民用住宅的角度看,集中供冷无法做到集中供暖那样的大规模全城覆盖。当然,国内也有一些高端的新建住宅,在试点推广集中供冷。对于城投而言,尤其是夏季十分炎热的城市的城投而言,要想开展集中供冷业务,需要结合城市的区位条件、功能布局、人口密度、能源供应等情况,提前做好谋划,并对能源输送方式、能源利用效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二)获得授权经营和投资平衡测算

集中供冷作为公共服务类民生项目,类似供暖、供水等业务一样,需要保障公众利益者的合法权益。一般而言,城投要想开展此类业务,需要政府授权经营,或者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特许经营权。目前,部分城投试点开展的区域集中供冷业务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授权经营的方式进行,由城投负责集中供冷能源站、管网设备等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

此外,因集中供冷设备投资规模较大,辐射半径有限,需要做好投资平衡测算工作。投资平衡测算过程中,还得要考虑商用、民用的不同使用意愿、使用时间、频次等,毕竟就目前现有的多个集中供冷项目而言,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这种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对城投本身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也有所考验。所以,其收入来源除了终端用户付费,各地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亦可考虑财政补贴的形式予以支持。

(三)合作共赢和不断提升经营能力

虽然集中供冷项目进入大家的视野已近20年,但发展速度仍然较慢,这也是多个因素使然。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能源,城市各项生产生活即将停摆,影响面非常大。所以,城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切实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在夏季酷热持续的情势下,集中供冷也是城投义不容辞涉足的领域。

各地城投除了要科学、合理的做好规划布局,进行投资平衡测算外,还得积极与传统的能源类国企、上市公司加强合作,借助他们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能力和经验,加强合作共赢,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

参考资料

1. 前海控股:前海国企探索区域集中供冷新模式,2018;

2. 广州日报:“双碳”目标的广州实践:广州城投大学城区域集中供冷交出亮丽绿色答卷,2021;

3. 经济日报:“集中供冷”能大力推广吗,20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