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穴
肩髃穴
取穴方法:肩髃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锁骨肩峰端, 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00:31
穴位解剖: 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肩髃穴(髃骨,中骨井,扁骨,扁髃,尚骨,中肩,偏肩,肩尖)解析:
1 )肩髃。肩,穴所在部位也。髃,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为骨之边缘。该穴名意指在骨部的远端所形成的小范围水域。本穴物质为臂臑穴传来的经气所化,臂臑穴上传本穴的物质为强盛的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而冷凝沉降,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而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髃骨、扁骨、扁髃之名与肩髃同,扁同偏。
2 )中井骨。中,与外相对,指内部。井,地之孔隙。骨,肾主之水也。中井骨名意指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肾水相通。本穴物质为大肠经浊降地部之水,因本穴位处肩端两骨间,有地部孔隙与骨相通,故名中井骨。
3 )尚骨。尚,超过、高尚之意。骨,肾主之水也。尚骨名意指本穴经水为高处的肾水。
4 )中肩、偏肩、肩尖。中,指本穴位于大肠经经脉之中部。中肩、偏肩、肩尖皆为对穴所处的位置的指示,无它意。
5 )手阳明跷脉之会。跷,跷健也。本穴物质既有大肠经由此上行头颈部的阳热之气又有地部之经水,表现出跷脉物质阴阳相济的特性,故为手阳明跷脉之会。(阳跷脉,即是保证人的阳气充盛使人活动跷健的血脉。古经书对阴阳跷脉的记述甚少,只有其循行线路和所主之病,阴跷脉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脉为病阴缓而阳急。以经书所记跷脉之病反推之,则跷脉在不病之时为阴与阳不急亦不缓,阴阳二物同时共存,而本穴气血即有此特性。在天部,有大肠经上输头颈部的阳气源源而行,在地部,有孔隙与骨部相通,经水有出处有来处,穴内物质阴阳相济,故为手阳明跷脉之会。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肩髃穴意义:大肠经经气中的浊重部分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较少。
运行规律:循大肠经地部流向巨骨穴。
功能作用:导引大肠经经回流骨部。
主治疾病: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穴位配伍: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列缺,治半身不遂。
肩髃配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
肩髃配风门、中渚、大杼,治肩背红肿疼痛。
肩髃配曲池、天池、天井、三间,治瘰疬。
肩髃配悬钟、肩髎、肩贞,治肩周炎。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活络止痛,治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配阳溪,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活血通络,治上肢不遂。
临床运用: 现今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斜方肌纤维织炎、落枕、上肢痛、手指麻木、胸背痛等。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肩端两骨间。
2.《备急千金要方》: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3.《循经考穴编》广注:膊骨端上两骨罅间,举臂平肩陷者。
4.《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
5.《备急千金要方》:诸瘿,偏风,不得挽弓;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半身不遂。
6.《千金翼方》:热风,头风,臂冷酸疼无力。
7.《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瘾疹;手臂挛急;筋骨疼痛。
8.《玉龙歌》:肩端红肿。
9.《针灸大成》: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能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10.《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岩。
11.《类经图翼》:泻四肢之热。
12.《天星秘诀歌》:手臂挛痹。
1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前肩髃,奇穴。肩髃穴向内平开约一寸处。针六至八分。灸三至七壮。据称治疗作用同肩髃穴,功效更佳。”
针灸治法:
1.透极泉穴,直刺,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冈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内。
3.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髎、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针,深2~3寸,臂部酸胀。
注意:行针时禁忌活动肩部,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的现象,故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
艾灸疗法: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肩臂痹痛、上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 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改善肩臂酸痛、风热瘾疹等。
刮痧疗法: 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肩髃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风热瘾疹等。
按摩疗法:
肩髃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
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
《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穴当肩角,故名肩髃。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
这里有几个关键语句需要和大家解释一下:
1.骨部的远端
所谓的近端和远端,都应该相对于我们人体的心脏位置而言,远离心脏位置的就是远端,靠近心脏位置的就是近端,这里指的骨部的远端,应该指的是锁骨头肩峰处,如下图:
2.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
相对于大肠经的起始点商阳穴(天部)而言,肩髃穴则处于大肠经的地部,就好比暖气管道一样,离上水端越远,温度就越低,热气遇冷自然就会凝结沉降,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在解读臂臑穴时,我们说过,此穴汇聚了大肠经诸穴之阳气,当大肠经循行到了肩髃穴时,遇到了肩关节的阻挡,再加上温度低,因而经水就会在此沉降,形成了地部小的水域。
3.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肩髃
肩髃穴是治疗肩周炎之要穴
大肠经上的很多穴,多多少少都与肩周炎有关,从下廉开始,一直往上,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肩臂疼痛有关,但唯独肩髃穴对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更有效,这和其所处的特殊位置有关。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
按揉肩髃可使指端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通过按揉前后血流图的收缩波波幅均值、流入容积速度均值和流入角均值的对比,结果提示,按揉肩髃能改善动脉的弹性,增加肢体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流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小。
肩髃穴是“五十肩”的特效穴。长年累月在办公室里久坐,或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会遇到肩膀酸痛,颈项僵硬的问题。到了五十岁左右时,再受到了风寒,那么在举手、抬头的时候,就会出现运动障碍,这就是俗称的“五十肩”。经常按揉肩髃穴,对于肩膀的酸、疼、僵、硬等各种病变有缓解的作用。
按摩手法:中指和食指并拢,以指腹垂直按压肩髃穴,两肩按摩方法相同,左右各按揉1~3分钟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欢迎大家光临岐黃樂藥的微信公众号
拓展阅读:
非常时期,你需要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中医二字,拉你进入群,了解更多信息
让我们一起,中医育儿,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www.lingmiaomiao.cn
针针扎遍全身在地上爬!这是什么操作?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惊悚
揭露:比尔盖茨、人体DNA存储、比特币、全球巨富们、深层政府
慎看!共济会内部培训视频流出!看得人毛骨悚然、怀疑这个世界…
语文教材被篡改!谁在给孩子灌输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摧毁我们的文化自信!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