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
天鼎穴
取穴方法: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穴位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天鼎穴(天顶,天项,天盖)解析:
1 )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2 )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3 )天项。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项,指穴所处的部位。天项名意指本穴的阳热之气从项部上行天部。
天鼎穴意义: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上行于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的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气化为气并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
主治疾病:
中医病症:咽喉肿痛,不得息,暴喑,气哽,喉中痰鸣,食饮不下,瘿气,瘰疬等。凡咽下困难者,均可取用。
西医病症:甲状腺肿,颈淋巴结核,扁桃体炎,喉炎,舌骨肌麻痹症。
功效机制: 理气化痰、清咽利膈
天鼎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居颈部,内应咽喉,具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消肿止痛、祛瘀散结之功,并可降逆泻火、清燥存阴,可用于治疗颈部及咽喉诸疾。
穴位配伍:
天鼎配气舍、膈俞,治喉痹。
天鼎配间使,治失音嗫喏。
天鼎配合谷、间使,治暴喑。
天鼎配臑会、合谷、足三里、天突、天容,治瘿气。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喉头炎、颈淋巴结结核、舌骨肌麻痹症,凡咽下困难者,均可使用。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
2.《备急千金要方》:在颈缺盆直扶突,曲颊下一寸,人迎后。
3.《素问·气府论篇》王冰注: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寸)。
4.《太平圣惠方》:在颈缺盆,直扶突,气舍后一寸陷者中。
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颈缺盆,自扶突后一寸。
6.《循经考穴编》广注:扶突后寸半,合人迎后三寸。一法迳取结喉旁开四寸五分。
7.《医宗金鉴》:缺盆上,直行扶突下一寸。
8.《针灸集成》:颈筋下,肩井内一寸四分。
9.《针灸甲乙经》:暴瘖气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饮不下。
10.《太平圣惠方》:喉中鸣。
11.《针灸大成》:暴瘖喉痹嗌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针灸治法: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并向咽喉放散。
另记载: 坐位,头转向对侧,浅刺0.2~0.5寸,不可向下方深刺。以防造成气胸,按压天鼎时可将臂丛上干压迫于手指第6~7颈椎的横突前缘之间,病人可感到肩顶部和同侧上肢麻木。
艾灸疗法: 条灸5-2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疗法:
天鼎穴,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天鼎,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
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天鼎。(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穴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大肠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来看,起于天部的商阳,而终于地部的迎香,循行到了天鼎穴的位置,差不多就快到地部之底了。但因为天鼎穴靠近颈动脉,如果用手按,你可以感受到轻微脉搏的跳动(当然不是最明显的位置,最明显应该是在人迎穴,位于颈动脉窦处,这就是为什么有“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之说了。),就像供热管道,到了末端温度降低了,此时突然遇到一股外力(心部)的加热作用,就会将这低温之水蒸腾,这个外力点,就是天鼎穴,这鼎字,指的就是这动脉搏动的炉子。
天鼎穴,天,指上部。鼎,古代煮焚用具,其形特征有三足。此穴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与锁骨头分歧之下方。胸锁乳突肌特征为一肌二头(一头附着于乳突骨,其他二头,分别附着胸、锁二骨)似三足鼎立,故名。
天鼎穴治疗失音之要穴
天鼎穴所处的位置因为靠近颈动脉,因此,就给其提供了充沛的能量来源。通常而言,失音是因为气血无法上达滋养声带所致。
很多职业的人都容易失音,比如老师、演员、广播员等需要经常用嗓者。
失音,又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不能发出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又称作“瘖 (yīn)”。有新、久之别,新病(暴瘖)多因外感风寒燥热之邪,或痰热内蕴而发病;久病(久瘖)则多属肺肾阴虚。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喉炎、声带病变、癔病性失音、喉头结核等疾病。
早在《灵枢》就指出:“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宋代《仁斋直指》指出:“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金实则无声,金破碎亦无声”,形象地说明了失音有虚实之别。
失音有暴瘖(新病)和久瘖(久病)之别。暴瘖多属外感,猝然起病。由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气不能宣散;或感受燥热之邪,熏灼津液;或嗜食肥甘厚味、饮酒吸烟,而致痰热内生,肺失清肃,皆可使声音不出;
久瘖多属内伤,缓慢起病,多由久病体虚,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精气内夺,声道燥涩而致。
而天鼎穴治疗的应该是新症、急症,也就是“暴瘖”,对于“久瘖”的疗效则不明显。
按摩手法: 用中指指腹按摩天鼎,每次1~3分钟,对咽喉和耳部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能缓解咽喉肿痛,预防听力减退。
特别注意:因为天鼎穴位接近气管,因此不可用力过度。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欢迎大家光临岐黃樂藥的微信公众号
拓展阅读:
非常时期,你需要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中医二字,拉你进入群,了解更多信息
让我们一起,中医育儿,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www.lingmiaomiao.cn
针针扎遍全身在地上爬!这是什么操作?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惊悚
揭露:比尔盖茨、人体DNA存储、比特币、全球巨富们、深层政府
慎看!共济会内部培训视频流出!看得人毛骨悚然、怀疑这个世界…
语文教材被篡改!谁在给孩子灌输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摧毁我们的文化自信!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