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全球金融中心与君三步之遥,请君三思而行

陈辉 小城不小 2022-08-06

深圳,全球金融中心与君三步之遥,请君三思而行


1个国家、2种制度、3个法域和关税区、3种流通货币”(1233),这是上海、北京等所不具备的优势,这将是深圳成就全球金融中心的基础。

——小城不小说


1引言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全球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家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专业金融中心五类。


全球金融中心,是指服务范围覆盖全球,金融市场规模大,种类齐全,人才集中,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中心和定价中心,扮演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发展主导者的角色,只有伦敦和纽约可以称之为全球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开展大量跨境交易和国际业务的金融中心,服务范围跨越至少两个司法管辖区,有很高程度的国际资金、机构和人才的参与,如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法兰克福、深圳等;


国家金融中心,是指主要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是一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相对集中的金融中心,如北京、汉城、多伦多等;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在一国内也属于次一层级的金融中心,主要为一个国家内的某一区域提供金融服务,如墨尔本、休斯顿、温哥华、武汉、成都、青岛、重庆等。


专业金融中心,是指在某一金融领域处于国际领先位置的金融中心,如苏黎世的私人银行、汉密尔顿的再保险、芝加哥的金融与商品期货期权等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是这类业务的营运中心。


2019年3月1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5)。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分和排名。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中没有深圳,深圳排名第14位,相比第24期排名还下降了2位(如图1所示)。



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指出,与新加坡相比,香港在营商环境方面更具优势,其金融市场的广阔腹地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潜力,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香港将成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的首选融资平台。


然而最近香港被“暴力”事件阴霾笼罩,变得乌烟瘴气……香港,已经与全球金融中心渐行渐远(详细参见“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与君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一文)。


香港之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的融合,急需一个金融的“集聚地”“藏宝地”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显然这个“集聚地”非深圳莫属。


此时,你是否感受到深圳正在离全球金融中心越来越近?



2深圳金融业


2018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067.21亿元,同比增长3.6%,占GDP比重12.7%;金融业实现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1314.8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全市总税收的22.37%,金融业对全市税收的贡献超过制造业(20.30%),成为全市纳税第一的产业。


2018年末,深圳持牌金融机构总数465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196家。主要数据如下(如图2-4所示):


银行业方面。深圳银行业资产余额8.02万亿元,同比下降4.37%,位列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三位。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70%。


证券业方面。2018年底,深圳22家法人证券公司总资产1.5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635.8亿元和212.6亿元,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一。2018年底,深圳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85家,位居全国第六,上市公司总市值4.6万亿元,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保险业方面。2018年底,深圳市场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7家,法人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法人机构总资产4.4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全国保险机构总资产的24.2%,位居全国第二。2018年,深圳市法人保险机构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91.5亿元,同比增长15.7%。





综上,可见深圳已经当之无愧为国际金融中心,我相信其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一定会稳步上升。


显然,深圳,已经具备了跃升全球金融中心的基础。深圳离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也许只有三步之遥。


3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空间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9+2城市群),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总体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2016年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的2.26倍,东京湾区的2.19倍,旧金山湾区的2.93倍。按这种趋势发展,有望在3年内(2022年)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如图5所示)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总人口约7000万,GDP总量为10.87万亿,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GDP可排全球经济体第12,已超过韩国。


保险为例。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保费总收入超过8100亿元,其中财险1348亿元,寿险6752亿元(如图6所示)。


表1给出2017年中国、韩国及粤港澳大湾区保费对比情况。假设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发展达到韩国水平,2017年总保费应突破11800亿人民币,而2017年实际保费收入为8100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银行为例。……


证券为例。……




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协同方面,拥有香港、广州、深圳三大金融中心,以及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借鉴旧金山湾区“硅谷”的“创新技术+生态基金双核总部”经验,共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并借鉴香港金融发展的国际化经验,实现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为湾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资、发展,为湾区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我们仿佛看到了深圳金融发展的明天,深圳已经具备了跃升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空间。


4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政策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同时为深圳建立全球金融中心扫清了制度、法域等障碍。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大湾区金融的协同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4年12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为广东与港澳台金融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2年7月25日,《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为广东省金融的协同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为金融的创新提供了空间。


……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这一切,为深圳从国际金融中心迈向全球金融中心提供了政策空间,未来更多的是金融空间的协调发展。图7给出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其中关键的关键是“1个国家、2种制度、3个法域和关税区、3种流通货币”(简称1233),这是上海、北京等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



“1个国家”,为金融新秩序的统一建立提供了可能,因为一切的金融活动背后都是主权相联系的,即金融主权。金融主权是一国对内对外一切金融(货币资金融通)事务上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即金融的独立决策权、操纵权和控制权,它包括货币主权和金融监管主权两个方面。


“2种制度”,为金融新变革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能,因为目前的金融还停留在“交易信用”“交易制度”的层面,通过创新可引领金融向“交易技术”“交易结构”“交易权利”变革,这正代表了未来金融变革的方向。


“3个法域”,为金融新格局的权利创新提供了可能,因为金融的最高层次是“交易权利”,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实现了组织与权利的创新,当尚未上升为一种新的格局,这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


“3种货币”,为金融新文明的生态创建提供了可能。顺着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脉络,进程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社会)和伴随形成的经济形态(新经济),以及浮现中的未来星球(黑科技)和奇妙中的不确定性(新金融),需要理清岔路中的文明路径选择(新文明)和思想中的未来旅程(新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理解新时代的新商业文明、新金融文明、新监管文明。


“1233”背后是“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思想”对于未来金融的新要求。科技、经济、社会、思想均是现代人类研究的重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更关系到金融的稳定与发展。这四者并不是单独的分子,而是在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科技、经济、社会与思想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技经济结合的最终结果正是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


可见,未来金融(新金融)一定是“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文明”融合的产物,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的融合正契合了这一点,而深圳正是这一融合的关键。


5深圳:金融的力量


何谓金融力量?我想《华尔街:金融的力量》一书的简介就是最好的阐释:


“不管你是爱华尔街,还是恨华尔街,你都要去接触它,了解它。因为它与一个国家的崛起休戚相关,它与每一个人的财富休戚相关,它又与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尊严紧密相连。如果你放弃华尔街,就意味着放弃了一条发展经济的道路。华尔街给予我们了很多,同样,华尔街没有给予我们的还是很多,这也许正是您翻开《华尔街:金融的力量》的理由。”


这就是金融力量,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发,深圳经济特区宣告成立。深圳见证了中国的崛起,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见证了中国金融的成长,也必将见证中国未来金融的发展。


新科技。深圳从90年代开始,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华为、腾讯、中兴等,其中华为的“黑科技”,腾讯的“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科技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互联网经济三部曲《数字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这是马化腾的三部作品,更是中国“新经济”思潮的发源地。


新社会。按照国家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到2022年“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这一切都代表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新思想。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中国目前正在成为全球新思想的发源地、新动能的发动机和新愿景的发明者。”而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发的“发源地”,肩负着践行新发展理念时代先锋的重要使命。


“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思想”下的金融已非彼金融,金融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扩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相互融合和渗透、金融的本质与特征不断变化和提升、金融的功能不断的丰富、金融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升级、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不同时期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传统金融与虚拟金融成为了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金融的变迁影响了全人类、全社会的变迁过程,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工程化的加速下根本性地使传统金融“裂变”为新社会下的新金融。


面向未来,“深圳:金融的力量”更多的在于对于“新金融”的理解,在于贯彻“科技+金融”的融合,在于阐释“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文明”下的“新金融”。


6深圳,三步之遥


第一步,深圳金融发展的基础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空间,为深圳迈向“全球金融中心”解决了“有什么”的问题


万丈高楼平地起,显然深圳已经具备了成就“全球金融中心”的基础,同时“香港暴力事件”改变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向”,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第二步,深圳对于未来金融的理解已经开始行动,“科技+金融”契合了新金融的发展方向,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


思想决定出路,显然深圳已经具备了创新“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文明”下“新金融”的基础,这是香港、上海、北京多不具备的优势,掌握了未来金融的“风口”,可谓“万事具备”。


第三步,深圳成就“全球金融中心”缺什么,“风向”“风口”已在,“风势”如何形成。“势”的关键是“藏”“聚”,因为我们知道“风水”的关键是“藏风聚水”。


所谓“聚”,关键不是“漏斗”,而是“竽”。通过“竽”实现金融的百花齐放,演奏金融的动听音符。


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金融产品的高端化、客户服务的精细化,决定了金融集约创新必然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天之骄子”和“钻石皇冠”。


因金融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资源整合、集约优化、多元叠加等趋势、各地都在竞相发展中抢夺先机;如北京市政府提出的“文化金融”、“体育金融”概念,上海市政府提出的“航运金融”概念,山东省政府提出的“蓝色金融”概念,湖北省政府拟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概念,其他一些省市政府还提出了创业金融、创意金融、创新金融、物流金融、消费金融、民生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新兴产业金融、商贸服务金融、休闲旅游金融等概念。尽管各地都在专业金融范畴的具体业态方向上大作文章,但更多的强调的是“金融漏斗”


深圳,要打造全球金融中心,一定要带动周边金融业的发展,如美国在纽约为全球和国家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芝加哥、波士顿、旧金山等若干个专业金融中心;欧洲在伦敦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基础上,欧洲其他金融中心如法兰克福、苏黎世、巴黎、卢森堡、都柏林则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工。


为此,深圳要将为呼之欲出、几近顺势而起的金融竽(23根管,有长有短,方能演奏动听的音符)这个大概念首次明确提出来,并加以战略规划,予以总体定位,为深圳迈向全球金融中心实现“聚”之战略。



所谓“藏”,一切皆藏在“1233”中,成就全球金融中心,一定要跨越不同的“制度”“法域”“货币”。


金融,是伴随着个人财富集聚发展起来的,只古以来财富都讲究一个“藏”字。要想“藏”,就要解决一个“法域”问题。我们知道,目前“自贸区”尚未上升到独立法域的概念,而粤港澳大湾区的“3种法域”(按照法国比较法学家达韦德教授在《当代世界法系》一书中的划分,香港可归属于英美判例法系,澳门可归属于大陆法系,内地可归属于社会主义法系)解决了这一问题。


深圳,要打造全球金融中心,一定要与香港、澳门实现金融的协同,关键在于“法域”的协同。市场统一与“三地三样”的矛盾、国家法制统一与区域法治多样的矛盾、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自主自治的矛盾、大湾区统一建设与“9+2”多元主体的矛盾,从长远来看,这些矛盾是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法治特别合作区”(具体内容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问题”一文)。


为此,深圳要联合香港、澳门,建立“金融岛,类似于“开曼群岛”“维京群岛”,解决深圳金融发展“藏”的“法域”问题。


开曼群岛可以用一个小字来形容:总面积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人口不过6万。如此“弹丸之地”,而且是远海孤岛,却名声在外:它是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和东京的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在这里注册的公司数量超过10万家。岛上拥有700多家银行、800多家保险公司和近万家对冲基金机构……


7深圳,三思而行


一思。根据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业发展状况,确定深圳全球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关键在于对于“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文明”下的“新金融”的理解。


二思。借鉴国内外经验,推进深圳全球金融中心的建设。关键在于对于“藏”“聚”二字的理解,以及背后“金融竽”“金融岛”的建立


三思。把“全球金融中心”列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的重要内容,并加以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对于1个国家、2种制度、3个法域和关税区、3种流通货币”(1233)所隐含的金融融合的落地


未来金融(新金融)一定是“新科技+新经济+新社会+新文明”融合的产物,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的融合正契合了这一点,而深圳正是这一融合的关键。全球金融中心与君三步之遥,请君三思而行。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该文件可以说是深圳“39岁”生日的最好礼物。显然,该文件来的有点突然,本文成稿于该文件发布之前,关于该文件另做解读;仅以本文献给深圳“39岁”生日。



数说保险文章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与君渐行渐远,劝君且行且珍惜

2019年下半年经营数据预演(产寿险)

2019年下半年经营数据预演(意健险)

产险布局14x88棋盘,如何落子

寿险布局7x91棋盘,如何落子

普通型寿险,存在即合理?

分红型寿险,谜一样的存在

万能型寿险,逃过一劫

投资连结型寿险,从两次风波说起

【新书推荐】相互保险:理论与实务教程

【新书推荐】监管科技:框架与实践

......更多请关注小城不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