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与君渐行渐远,劝君且行且珍惜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与君渐行渐远,劝君且行且珍惜
中国有两个特别行政区,一个是香港,一个是澳门。香港与澳门一衣带水、同气连枝。他们就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南海之滨熠熠生辉。
然而最近香港被“暴力”事件阴霾笼罩,变得乌烟瘴气。香港的繁荣稳定来之不易,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是源于“一国两制”优势,希望香港“且行且珍惜”。
7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产业集聚新动能,中介进化新生态’研讨会”上,我在“依托大湾区优势,集聚中介新动能,创新中介新生态”报告中指出:因英国脱欧的影响,伦敦从全球金融中心开始向国际金融中心滑落,香港应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从国际金融中心向全球金融中心提升。
看来,这些更多的是我们的一厢情愿。香港,你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为何而繁荣,为何称之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央政府期望把你打造成“全球金融中心”,你却要堕落为“区域金融中心”,呜呼!悲哉!
2019年3月1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5)。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分和排名。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多伦多、苏黎世、北京、法兰克福。
我们再回顾一下第24期、23期的结果:
2018年9月12日,第24期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悉尼、北京、苏黎世、法兰克福。
2018年3月26日,第23期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上海、多伦多、日内瓦、悉尼、波士顿
不到1年的时间,受到英国脱欧影响,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受到挑战,第24期报告显示纽约超过伦敦,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金融中心。
纽约,作为全球中心,很大程度上仰赖于美国经济,依赖于纽约湾区。纽约湾区被誉为“金融湾区”:
华尔街拥有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纽约湾区汇聚了55家全球五百强企业;
美国7家大银行中的6家,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均设于此,金融保险产业占GDP的比重达16%,在四大湾区中稳居第一;
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1/3以上的总部设在纽约湾区。纽约湾区有58所大学,拥有两所世界著名大学。
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依赖于欧盟优势。英国脱欧事件后,我们看到了苏黎世、法兰克福、日内瓦、巴黎、都柏林、卢森堡等欧洲金融中心的崛起。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更多的是承担了连接纽约、伦敦和内地(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中心的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跃升为第三位(2017年9月13日,GFCI 22)。
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指出,与新加坡相比,香港在营商环境方面更具优势,其金融市场的广阔腹地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潜力,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香港将成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的首选融资平台。
然而最近香港被“暴力”事件阴霾笼罩,变得乌烟瘴气……
此时,你是否感受到香港正在离全球金融中心越来越远?
根据美国学者李德(Reed)的研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源,始于20世纪初叶。不过,一般公认,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约始于1970年代后期,也正是内地改革开放之时。
经过逾150年的发展,香港金融业已发展成为整体经济中最具战略价值的产业,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著名金融学家饶余庆教授认为:“香港崛起之一为国际金融中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香港经济的两大成就之一(另一成就是从转口港转变为一富裕的工业经济体)。”
纵观香港150年的金融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百年前,香港金融行业依靠贸易和汇兑;
六十年前,香港金融行业依靠地产和制造;
四十年前,香港金融行业依靠内地的开放;
当下今朝,香港金融行业有了粤港澳的助力…
2007 年,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的总裁乔纳森•切尼维克斯·特伦奇(Jonathan Chenevix Trench)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最终可能会形成这样的势力格局:全世界有四到五个主导性金融中心,它们周围会围绕一些关键的辅助金融中心。”
这也正契合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将金融中心划分为五类:
全球金融中心(Global financial center)
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国家金融中心(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区域金融中心(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专业金融中心(Niche financial center)
我们看到了美国在纽约为全球和国家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芝加哥、波士顿、旧金山等若干个专业金融中心:
芝加哥凭借其发达的商品期货市场成为世界许多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中心和美国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
波士顿是美国最为重要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心;
旧金山则是美国和世界重要的风险投资中心。
我们看到了欧洲在伦敦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基础上,欧洲其他金融中心如法兰克福、苏黎世、巴黎、卢森堡、都柏林则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工:
巴黎作为泛欧交易所总部所在地,成为欧洲证券交易中心;
苏黎世是欧洲及全球首屈一指的私人银行中心;
卢森堡和都柏林是欧洲重要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中心。
同时,伦敦和纽约金融中心也共同担心来自亚洲的威胁,更多的是担心来自香港的威胁,因为他们担心“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协同”。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广东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我国“一国两制”实践新探索,肩负着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再出发,肩负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重要使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肩负着践行新发展理念时代先锋的重要使命。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9+2城市群),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总体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2016年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的2.26倍,东京湾区的2.19倍,旧金山湾区的2.93倍。按这种趋势发展,有望在3年内(2022年)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协同方面,拥有香港、广州、深圳三大金融中心,以及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借鉴旧金山湾区“硅谷”的“创新技术+生态基金双核总部”经验,共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并借鉴香港金融发展的国际化经验,实现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为湾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资、发展,为湾区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我们仿佛看到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明天,正如戴老板在“百年香港的金融大时代”一文的感叹“深圳河两岸在全球科技和金融版图上的地位,还远未到达顶点,东方之珠的风采,仍旧会浪漫依然。”
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大版图里面,如果按传统的思维,永远赶不上伦敦和纽约。同样深圳、广州在国际金融中心中心的建设中,如果按传统思维也智慧距离上海和北京越来越远。
深圳、广州的“科技长板”和香港的“金融长板”的结合,可以打造国际金融的第三极,甚至第二极,甚至助力香港迈向全球金融中心。
“科技+金融”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战略已经开始实施。
2019年6月6日,由腾讯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在香港科学园举行。
在论坛上,举行了腾讯金融学院香港分院和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的成立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相关政府机构嘉宾与腾讯高管共同为实验室揭幕。
在论坛上,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腾讯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报告》项目,报告将回顾大湾区战略提出的背景,指出对标世界著名湾区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定位,提出“金融科技”将成为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湾区建设探索方向。
“金融”与“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两大助推引擎。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金融学院院长赖智明表示:“金融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概念,而是大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我们希望通过打通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实现一个有粤港澳特色的世界级大湾区。”
香港的百年金融史,有过蛮荒拓业的诞生阶段,也有独领风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内地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之下,香港的更多角色,应该是融入粤港澳的一体化之中,充分利用香港沉淀的资金、制度、人才优势,来更好地服务内地这辆高速飞奔的时代列车。
……
在未来的时期,香港若能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国内地企业的离岸上市中心和融资中心、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等制度优势……成为“中国的纽约”仿佛就在明天。
这几年,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对香港是非常关心的,可以说:
是真心诚意地希望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竞争力,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实现新的发展;
是真心诚意地希望香港居民都能安居乐业,青年人能够靠自己的奋斗创造美好的前程;
是真心诚意地希望香港能够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发挥独特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显然,香港,我们没有看到“且行且珍惜”,而是“渐行渐远”。一撮人,打着“推进民主自由”的幌子,干的却是阻碍民主法治的勾当,这种卑劣的行径着实令人唾弃。
香港暴力事件,源于修订《逃犯条例》。种种迹象显示,激进暴力分子根本不是为了反修例诉求,根本就在于搞乱香港、搞衰香港,摧毁“一国两制”。
香港暴力事件,已严重威胁香港公众安全,对香港法治、社会秩序、经济民生和国际形象都造成严重影响。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中央政府有意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战略,助力你成为全球金融中心,而你却忘记自己为何而繁荣,为何称之为“国际金融中心”,更枉费了中央政府的努力。
此时,我明白了中央政府为什么舍弃香港将“金砖国家投资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的原因,随后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也就都与香港无缘了。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的支持,特别是面对来自西方投机资本一轮又一轮的“吸血”时,香港自身的抵抗力显然没有那么强大(不要忘记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很遗憾,香港总有些人看不到这些,我相信香港注定会被忽视。
香港,无论从产业结构、地缘环境、城市建设、经济辐射范围上,离开了粤港澳大湾区,离开了中央政府的支持,都将不再是昔日的香港。
如果香港人再不正视自身的问题,我相信“国际金融中心”也将渐行渐远,香港将成为一座废港,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铁的事实。
香港这颗东方的世界明珠,这个似乎依然繁芜的都市,这个曾经浸染了几代人梦想的金融阵地正在褪去她艳丽而妩媚的面纱,在我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有些原因我们可以补救,有些原因我们却无能为力。从内心将,我们不愿失去她,但我们别无选择。
但是,香港永远是中国的香港。香港的繁荣稳定,事关700多万香港市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主权、安全,事关“一国两制”的前途命运,所以我们仍然希望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数说保险文章
......更多请关注小城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