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丨叶军:如何上好国际中文教学案例课?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于20世纪2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首次提出并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之中。广泛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案例完整过程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是国际中文教学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国际汉语教学某一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广泛应用于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和培训中,对帮助教师熟悉并适应海外的自然、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理解国际中文教学原理并掌握国际中文教学方法起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不仅对新手教师非常必要,而且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也有着积极作用。那么,如何组织一堂国际中文教学案例课?本文选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主编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一书,希望可以为老师们组织和设计国际中文教学案例课提供参考。
?
如何上好一堂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课
一
明确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的特点及教学目的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示例
向左滑动查看案例分析思路
摘自《跨文化交际》(祖晓梅著)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现实性:案例是具体的事件,具有关于事件发生的背景、情境(时间、地点、任务等)、过程和结果等的具体描述,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是理论阐述和一般性的经验总结;
真实性:案例是对事件的背景、情境、过程和结果的真实再现,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非杜撰;
动态性:案例是对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发生、发展、结果的动态反映,不仅反映有关活动的操作过程,而且反应活动参与者的思想理念和心理过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启发性:案例不仅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同时也包含大量的理论成分和现实因素,具有很高的讨论价值, 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性:案例能够集中反映某一具体问题或疑难情境,能从个案出发说明、诠释类似的事件。
国际中文案例教学的目的:
帮助教师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教育反思能力;
提高教师应对复杂教育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实际参与的方式,真正体现“从做中学”的原则,大大提高培训和教学效果;
借助案例反映的情境和问题,增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针对性。
二
准确定位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重在引导
在案例教学中,师生角色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思想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扮演的则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阅读或观看案例时,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发现关键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采用开放性、多元化的视角和观念认识和分析问题。此外,教师对案例本身及学生有关案例讨论的点评也非常必要,通过点评可以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
案例选摘自《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
(叶军编著)
在学生阅读以上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如“案例中的老师是如何分析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的?”“作为汉语教师,了解学生的母语有什么好处?”等)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三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结合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的特点,国际中文案例教学可以采用观摩、计划、模拟、诊断等教学模式。
“国际中文案例教学模式”思维导图
(点击图片可放大,长按可保存)
1.观摩法
观摩可分为实地观摩(即听课)和录像观摩,受时空条件限制,案例教学中的观摩一般为录像观摩。观摩法的教学步骤为“观摩→记录→分析→讨论→点评→总结”,其中最关键的是“记录”和“分析”环节。
为了避免学生“看热闹”,教师需要提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课例所反映的主题拟订一份课堂观察大纲或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观摩过程中详细记录课堂情况及自己当时的感受。观摩结束后,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点评和总结时还可通过反复播放录像中的某些重要片段进行讲解和评价。
2.计划法
计划法的教学步骤为“任务→计划→质询→阅读案例→比较→分析评价→改进→总结”。
计划法在一开始并不向学生展示案例,而只是抽出案例中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经充分讨论后制订计划,然后向全班报告,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解释计划中行为或安排的理由与利弊。之后教师才请学生阅读案例,并让学生比较自己的计划与案例的异同,分析案例中有关行为或安排的理由和利弊,再对自己的计划或对案例提出改进意见。这一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模拟法
模拟法的教学步骤可概括为“模拟→回顾→反思→讨论→总结”,即教师通过模拟案例中的教师行为而不是通过文本或录像来呈现案例,模拟其行为,学生则以学生的身份参与案例活动,然后进行反思。由于学生“身临其境”,对教师的行为有切身感受,很容易发现教师行为的优点和弊端,从而将自己的感受积淀为自身的经验。
4.诊断法
诊断法的教学步骤为“提出问题→分类→呈现问题案例→诊断→总结”。教师无需事先准备案例,而是学员分别提出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教师将所提问题按照主题进行分组,提出相关问题的学员分在一组,每个学员在小组中呈现自己的问题案例,展开讨论,并对问题进行诊断,提出解决方案。这一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文摘编自
(叶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参考资料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
《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收集了41个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全面展示了世界各地汉语教学的情况,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寻找教学门径,提升教学能力。本书由教学内容篇、教学方法篇、资源与评估篇、教学管理篇、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篇五个版块组成,每个案例均包括导读、正文、问题、思考题和点评,对教学有极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案例精选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系统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论,着重探讨与第二语言教学及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分析了许多与汉语教师相关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以切实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教学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官方指定参考书。
案例征集
汉硕核心课精品资源
往期精选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编辑 | 李文雅
美术编辑 | 黄思敏(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