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蕴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来源: 世界知识公众号
在对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有几个常用词,如区域主义(regionalism)、区域一体化(regional integration)、区域化(regionalization)、区域合作(regional cooperation),它们把具有不同含义和内容的区域合作发展加以区别,并且赋予不同的含义。
区域主义一般是指区域制度化建设的合作,包括成立区域组织,赋予其以管理职能等。区域一体化或者区域化主要是针对经济上的高度链接,通过机制构建,如自贸区(FTA)/经济伙伴关系(EPA),形成区域性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区域并非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所含国家的共处、共生之地。这些国家有着不可隔断的历史、现实联系,存在着诸多共享的利益。即便如此,要开展合作,还是需要条件的,最基本的就是成员国的需要与共识。有种说法,即危机是推动合作的驱动力,但这只有部分道理,有时危机也会产生分裂。推动区域合作的需要和共识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合作内容和方式上也是如此。欧洲合作被认为是在区域主义指导下的区域合作。欧洲有着历史的区域主义基础,一战后,出于构建欧洲和平的需要,欧洲国家曾努力推动欧洲区域合作的制度构建,但没有成功。二战后,欧洲国家推动区域合作的需要和共识更为强烈,获得了成功。欧洲合作以创建地区和平为初衷,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区域管理体系。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是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区域法律基础上的高度开放与融合,使得区域制度构建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东南亚合作(东盟)被认为是“准区域主义”的构建,或者说是东南亚特色的区域主义制度构建。东南亚多数国家直到二战后才逐步实现民族国家独立,从殖民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1967年部分国家出于政治动机,即联合抵御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动机成立区域组织,此后,调整目标,把发展经济作为重点,力图通过推动区域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东盟决定构建“东盟共同体”,是区域主义制度构建的一个大的发展,通过构建东盟特色的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文化共同体,凝聚区域合力,实现区域的合作、和平与发展。之所以说是“准区域主义”,是因为东盟的共同体是以维护国家主权、治权为基础的,区域层次的作用是进行目标、议程、基本规则的设定与监督,实施仍是以成员国的自主落实为基础,是一种基于政治约定与承诺和目标导向的区域合作方式。非洲联盟(非盟)可以说是基于政治导向的区域主义,有着强烈的民族独立的思想驱动。非盟的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目标设定是最终建立统一的“非洲合众国”,实现非洲的独立和自强,2001年改为非洲联盟,并制定了非盟宪章。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参加了该组织,按照目标设计,非盟将推动实现非洲自贸区、统一货币、联合防御力量等。不过,由于非洲的复杂性和非盟缺乏执行力,要实现这些远大目标并非易事。关于区域主义指导下的区域合作,以及区域主义本身,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有学者从不同的构建和动机进行分类分析,比如基于政治安全的区域主义构建,主要从政治利益考虑,在这方面,有非盟、泛美运动、阿拉伯联盟(阿盟);基于经济的区域主义构建,最为突出的是关税同盟、货币区、共同市场,特别是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基于文化的区域主义构建,主要从加强文化的区域认同性和独立性考虑,被认为是对“全球文化主义”的应对,多以非政府合作的形式构建。在很多情况下,区域合作并不一定是区域主义的驱动,而是出于利益上的需要,是否能逐步发展到区域主义的认知和共识,还需要许多条件。比如在东亚区域,亚洲金融危机曾催生东亚的区域主义意识和行动,相关国家提出了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倡议,但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已很少提及。我出版过一本书,书名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东亚区域主义意识与行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感兴趣者可细读品味。(未完待续)
▲张蕴岭院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