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俊生:国际地位的他者认可为什么重要——兼论中华民族复兴如何获得国际认可

王俊生 东北亚研究通讯 2024-03-23


作者:王俊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与全球战略研究室主任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社科研究”栏目,以下内容为文章节选。


图源:摄图网


01

国际地位的他者认可为何重要?

中国主张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地位的提升与认可是其标志之一。重视与研究他者认可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真正的换位思考,有的放矢地制定中国的相关外交政策。他者认可与自我认可的关系,归根结底在于回应“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景,也将塑造世界的未来。

有关中国国际地位认可问题,既有分析涉及大国地位获取的几个关键要素,分别包括“提升实力”“自我认可”“他者(国际)认可”,从路径上看,大国崛起基本都是先发展实力,有了自信推动自我认可,随后通过努力获得国际认可拥有大国地位身份,然后发挥大国作用的。

既有的研究中,通过实力与强制手段获得大国地位,暗示中国的大国地位不需要他者认可,实力基础上的自我认可就行。身份属性与“天赋大国论”更是直接将自我认可等同于大国地位,忽视他者认可。“融入国际体系”与“高地位国家认可”这两种观点看似是强调对他者认可的重视,实际上在操作层面成了美国认可,但美国认可不等于国际认可。既有研究解释力不足显示出对他者认可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以及相关分析理论框架缺失。通过详细分析可见,无论是实力、身份属性,还是自我认可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大国地位,他者认可不可或缺。

当前,中美关系正在演变为地位之争,地位认可问题也已经成为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应有地位的认可对于当前中国外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在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努力提升国际地位。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路径上正在接近完成“提升实力”与“自我认可”两个阶段,接下来能否达至最终目标“提升大国地位”,需要尤其重视如何获得“国际认可”。借鉴承认理论与社会认可理论,国际社会认可对一国地位提升具有很强的规范意义,主要表现在政权合法性需要、有效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扩展国家利益。

02

中华民族复兴获得国际认可的路径初探

承认理论和社会认可理论认为,认可与承认之所以具有规范意义在于人们在社会中需要获得确定性,其核心目的均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致力于“降低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常感”。确定性的获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归属感,二是安全感。归属感来自共性,共性又分为两个方面,在生物属性上是谁,以及在社会属性上做什么。社会认可理论认为,如果安全环境好,有安全感,社会成员就不太依赖群体内成员与群体间共性获得确定性。对中国而言,随着实力增强与自我认知加强,一些国家之所以还不愿意认可中国应有地位,原因既与我们是谁有关,也与他们担心中国崛起后可能采取的行为模式有关,同时也与中国很少在国际安全上发挥重要作用有关。

其一,既要塑造与大国的同质性,又要强调异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中国要获得大国地位认可就需要在发展层面与安全层面给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同时,还要规避类似身份大国的缺点,有意塑造与类似身份大国的相关异质性。目前多数国家很容易把历史上崛起大国的负面行为投射到对中国的印象上,比如,认为中国和历史上崛起大国一样会采取武力和扩张势力范围等。在强调类似身份大国同质性(大国的样子)的同时,还要强调中国与类似身份大国的异质性。中国与类似身份大国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国际地位提升。

其二,既要回应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诉求,又要回应某些国家的小众诉求。在行为模式上,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公共产品、推进全球化以及落实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共同诉求,中国强调身份属性,尤其应着重阐释这些属性所蕴含的与国际社会具有共同诉求的内在含义。在国际社会中有相当数量的一些国家越来越被现有国际体系边缘化,要看到这些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同样面临其他国家类似的发展诉求与安全诉求。中国应联合其他国家积极满足被边缘化国家的正当合理诉求,积极回应一些国家的小众诉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的“小众诉求”主要指合理诉求。

其三,统筹“发展”与“安全”,提供更多安全产品。世界上没有哪两个国家是相同的,更何况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政治属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中国营造确定性除了塑造共性外,还应特别注重提供安全产品。 中国过去外交重心在于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也担心强调安全会引起其他国家顾虑,但要看到国际社会存在的巨大和平赤字,尤其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的安全诉求将进一步上升,以及经济合作的安全化倾向,不触碰安全议题可能更会引起其他国家顾虑。如何在继续推动发展与提供发展产品的同时,投入更多安全资源与提供更多安全产品,是中国外交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其四,分层次分地域逐步推进。提升大国地位是分层次的,提升大国地位的认可也应逐步获得。中国提升国际地位应首先从周边次区域开始努力获得认可,然后努力在亚洲地区获得认可,继而在世界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可。从国别上看,考虑到对领导地位的诉求以及对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打压,获取美国认可无疑是最困难的,获取日本、印度等国的认可也非常困难。因此,中国提升大国地位应首先从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开始,逐步过渡到有关发达国家,继而迫使美国等国不得不认可中国地位上升是既成事实。

- END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精彩-研究分享


 王俊生:中美在中国周边竞争及对中日韩合作的影响

 北大姚洋关于中美误判问题的最新判断

 对韩版“印太战略”的中国视角的考察

 中朝边境地名空间分布及区域特征分析——以延边、咸镜北道地名为例

 杨恕教授:从问题角度谈区域国别学

 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构建可能性分析报告

 郑载兴 | 中韩建交30周年成果与挑战:基于韩国的视角

 全球南方的发展问题与中国式现代化

 杨延龙等:美对韩“延伸威慑”政策分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