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张泰苏:缅怀史景迁老师

Editor's Note

敬请参看文前链接的【学者养成记】系列,目前包括【学术传承篇】、【上下求索篇】、【研究方法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雅理读书 Author 张泰苏


相关阅读:

【全球研究论坛】之【学者养成记】系列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陈平原 :教育史及学术史上的陈垣、吕思勉、钱穆、饶宗颐--“养”出来的学问与“活”出来的精神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陈平原:中文人的性格、才情及命运 & 文学史视野中的选本、丛书与大系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陆扬:普林斯顿的娜塔莉·戴维斯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魏涛:在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指引下成长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张旭鹏:历史的两个身体--纪念娜塔莉·戴维斯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张泰苏:父亲和我


【学者养成记】专题之【研究方法·前贤论】(一) | 蒙文通:观史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学者养成记】·研究方法·前辈谈(一) | 王汎森:学者的责任感与罪恶感

【学者养成记】专题之【研究方法·青年说】(一) | 王裕华:什么叫有意思的研究?


【学者养成记·上下求索篇】专访罗文大学历史系王晴佳教授(Prof. Q. Edward Wang)

  学者养成记·上下求索篇|施一公:人生漫漫,执拗者事竟成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于美国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5日辞世,享年85岁。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5日),又名乔纳森·斯宾塞,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先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见长。史景迁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曾任2004一2005年度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在西方汉学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为耶鲁大学法学院张泰苏教授所作,感谢作者授权雅理推送。

缅怀史景迁老师

张泰苏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12月26日下午接到史景迁(Jonathan Spence)教授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整理今年的雅理书单以及例行的年度回顾。在原来的想法里,今年的主题是“内化”,着眼于各国政界与知识界在疫情第二年里所展现的焦躁不安、瞻前顾后、甚至内卷。这两年常在欧美听到的一句抱怨是”the pandemic has narrowed our horizons”(“疫情使我们的视野变得狭小”)。不论是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疫情都在推动某种内部化转向:它减少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压缩了个体的活动与交流空间,进而大幅增加了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于是,人们的生活视野被迫由外转向内,他们的不安全感与风险规避倾向也与日俱增。这样的大环境既加剧了各国的内政矛盾,又使得地缘政治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大国皆有内忧,而内忧的升级又似乎将它们推向了更加强硬的对外姿态,试图以外部压力整合内政。这种做法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老教授的离世既打乱了我原有的思路,又给它们增加了一些新维度。曾几何时,在史氏门下读书的经历让我首次对内外、人我之间的互动有了较为深入的学术体会,而噩耗所带来的精神冲击让这些体会再一次浮上心头。如果依然要以“内化”为题的话,我希望可以借此缅怀一下自己的老师。

史景迁教授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左起为葛维宝、基辛格。

我认识史景迁是2002年秋季的事。当时他正在准备《前朝梦忆》(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一书,需要招聘一名研究助理,来整理并翻译张岱的部分诗文。作为有古文功底且靠奖学金艰难度日的大二国际学生,我不假思索地提交了申请。于是,这份工作成为了我之后几年的生活主线之一:每两周整理好一批文献,和史氏在他心仪的Naples披萨店或Timothy Dwight住宿学院食堂开一次食物质量堪忧的午餐会议,喝一杯可乐,管历史系要一份工资,然后重复。顺理成章地,我选修了他著名的“现代中国史”讲座课程,之后又在大四时请他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教授,并在读法学院期间给他做了两年的课程助教。到了2008年,随着他的正式退休,我进入濮德培(Peter Perdue) 教授门下读历史学博士,由此结束了六年的史门学习、工作之旅。再之后,老教授的身体不佳,除了偶尔到他家中一聚,确实较少在校园里看到他了。他离世的噩耗虽然来得突兀,但这些年下来,他的学生和同事们也并非没有心理准备。 

Naples Pizza

以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史景迁的吸引力较少在于他的具体观点或学术洞见,而更多在于他所制造的“场域”:那是一个优雅、安详、但不失深沉的知识与行为场域,打开了某种既超然身外又感人至深的思维状态。上他的课或读其著作时,往往会感到时间流速放缓,外部世界的喧嚣淡去,于是思维以格外澄澈的状态投入到他所描述的历史场景里,随着张岱、雍正、康熙、徐志摩、利玛窦、王氏的喜怒哀乐而起起伏伏。这样的时空置换感对于当时的我是全新的学习体验,至今也极少在其他地方体会到过,无论其他学者的思想如何深刻、理论如何通畅、考证如何精细入微。不同于大多数学者留给后世的一套套学说,史景迁留下的更多是“历史感”:感受、情绪、意向、现象。通过这样的“历史感”,我们似乎可以越过主观思维这道门坎,更加直观地碰触历史情境本身。

类似的感受也存在于每一次和老教授的交谈中:不论谈话内容是什么,是历史还是身边事物,是文献还是观点,他总能以悠然、温和的节奏去聆听、理解、并剖析。几轮讨论之后,那些本来局限于纸面的史料往往变得生动鲜活,里面的人物如在眼前,仿佛和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当时耶鲁每年三四百名本科生选修“现代中国史”这门课,与其说他们都对中国历史本身有多大热情,不如说多数人是被史景迁本人的场域所吸引,希望能在他的引领下脱离眼前,全方位地沉浸在历史世界里,“与古人言”。这样的体验可能近似于读小说,但讲座人对于史料的尊重与善意又无时无刻不在强调:这到底还是一门历史课。即便二十年前的耶鲁历史系巨匠云集,这种沉浸式体验依然只此一家。

书影|史景迁部分著作

史景迁的同辈人往往将他的成功归于其格外动人的,“如同天使一般”(列文森语)的文笔。我却以为,文由心生,史氏真正的过人之处恐怕在于他“修心”与共情的本事。所谓“修心”,并不是道学类的修身养性,而是在真诚体悟他人的同时,依然能维持自我的主体性,进而将两者打通,赋予历史人物一些纯文献梳理所无法呈现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寻找交集的工作,既修他心,又修本心。只有在这样的认知平衡之上,才有将共情能力理性地纳入学术研究与表达的可能性。

实际上,绝大多数学者(包括我)是掌握不好人我之间、主客之间的平衡的,因此也无法将共情作为首要的研究方法。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去弥补共情层面上的不足,或以理论框架,或以实证套路,或以文献考据。史景迁则是极少数拥有“修心”与共情天赋的幸运儿,能够在史料分析与情景想象的相互作用下真正走进历史,施施然走回来,之后还能带着学生和读者们再找过去。仅以“从内部视角看历史”来说,我还想不出有谁做得比他更好。当其他人困惑于“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之际,他已经能把桃源留在心里,甚至带出来。

在学术传承层面,这样的天赋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极强的共情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但另一方面,共情能力本身极难被教授、被继承。一方面,史景迁无疑是一位极为成功的博士生导师,数十年间培养出了彭慕兰、柯娇燕等一系列顶级学者,可谓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仔细观察这些学者的研究风格,会发现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任何人和史景迁本人走了同一条方法路线,彼此之间也千差万别,几乎没有学派共性。这当然不是因为史景迁本人“不想传”,而大概是因为他的学术天赋“不能传”。“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二十年间,我虽然时常对史景迁的学术境界心向往之,但也并没有把它看作非常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耶鲁大学图书馆/校园

如今这个愈发“内化”的政治环境却使我对共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即使无法完全做到,但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尝试。各大国的内忧外患多源于世界观的极端分化,源于对于他人的不理解,乃至于“不愿意去理解”。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国内政治矛盾自有其经济基础,但纯粹的经济矛盾又不足以解释如今不断加剧的政治两极化,必须在经济基础之上承认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中美之间的冲突自有其物质基础,但纯粹的物质利益又不足以解释两国间的沟通困境,必须在物质基础之上承认意识形态与世界观差异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疫情的到来,人们被局限于更加狭小的生活空间里,人群之间本就脆弱的沟通渠道也愈发堵塞。

彻底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困境或许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甚至不一定是一件值得去做的工作:毕竟人类社会的自我认知依然建立在各种内外之别上,一旦失去了它们,或许会丧失其根本的凝聚力。即便如此,在整体“内化”的大趋势之下,多做一些共情方面的努力似乎总不是坏事,起码可以帮助这个危机不断的世界略缓一口气,为人们多寻找一些彼此体谅、相互交流的余地。一年前傅高义去世时,中美双方都有很多人在感慨,傅氏那种以善意去理解中国的思维模式在西方世界已不多见。史景迁离世之后,这种感慨恐怕又要加深,但反过来想,它的存在本身也恰恰说明: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会对善意的相互理解有着一些根本性的需求。理性的共情或许艰难,但没有它的世界该是何等残忍?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些许共情对于宏观局势并无实质性益处,但它依然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充斥着焦虑与内卷的时局中放掉一些不该有的执念,看开一些,活得优雅一点。史景迁或许是我见过的最从容不迫、最优雅的学者:他的共情能力极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于是他的精神生活也鲜少拘泥于眼前,始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悠游于历史的彼方。许多年后,如果我和后辈谈起自己的师长们,我或许不会和他们分析史景迁如何解读明末清初的士人心态,但一定会仔细描述他那份从容与优雅,并希望他们能从中体会到些什么。在我的记忆宫殿里,他依然徜徉于秋日午后的耶鲁校园,或者在披萨店的角落里倒上一杯咖啡,通过几卷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边角资料,隔着数百年的时光,和某位历史人物聊着天。

谨以此文,纪念吾师。



The END


更多阅读


学者养成记·学术传承篇|张泰苏:父亲和我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缘在之思-张祥龙先生纪念文集》出版


回顾 | 全球学术前沿: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范式突破与再理论化(2023)——“未来记忆”国际青年学者讲座系列·特别专场

Events | Global Session@Future Memory Series 2023

回顾 | 3月28日·「未来记忆」特别专场(一):人文与社科的轻与重:如何用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打开历史

Sign up: Levitas and Gravita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回顾 | 4月2日·「未来记忆」特别专场(三):“朝向未来的理论与实践:政治哲学 & 政治科学 & 古典学 & 全球(思想)史”

Event III: Theoretical Practices Toward the Future

会议回顾 | 跨学科视野中的唐宋变革(圆桌会议)

唐宋变革圆桌笔谈/包伟民 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9辑

笔谈 | 张泰苏:唐宋变革与经济转型


陆扬、张泰苏:从《碟中谍》与“芭本海默”看国际格局与美国的“左”与“右”

跨界·云中君札记|陆扬教授眼中的奥本海默、哥德尔、爱因斯坦与普林斯顿气质


跨界·耶鲁札记|“卷”时代,和张泰苏教授一起飞快读论文(一)

跨界·耶鲁札记|张泰苏: 林中空地——法理有系统性与稳定性吗?

跨界·耶鲁札记|张泰苏:从政治史观辩论看“文化-理性”的范式博弈--有感于政治学两部著作作者互评

跨界·耶鲁札记|张泰苏:巴以冲突与中美情势--从经济·政治·法律之互动看世界转型与中西分野

跨界·耶鲁札记|张泰苏:巴以·中美俄·川粉治国连续剧·人文危机

“我们为什么误解美国, 更误解中国?” 一位中国80后耶鲁教授的深思|文化纵横


瞿同祖专题︱邱澎生:“儒法折衷”视野下的明清“儒家法学化”

瞿同祖专题︱张泰苏:论“理论化史学”之价值

张泰苏 | 清代税赋的意识形态基础

专题:从唐宋变革到大分流|张泰苏--从“唐宋变革”到“大分流”:一种假说

笔谈 | 张泰苏:唐宋变革与经济转型

全球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张泰苏评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

全球课堂·北大元培 | 法学院青年才俊天团来袭:法学的视野


全球史·中国史| 耶鲁北京中心-张泰苏王裕华-耶鲁哈佛教授对谈历史的宏观叙事

邱澎生 陈利 张泰苏 张婷 杜乐 赖骏楠 尤陈俊 | 清代诉讼文化与实践再思考:尤陈俊新书 《聚讼纷纭》圆桌对谈

全球课堂·北大元培 | 法学院青年才俊天团来袭:法学的视野

“中研院”明清会议入选名单&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双年会(线上)7.13-7.15


【辛亥革命】专题|章永乐:重审辛亥革命中的南北议和

全球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北大文研院讲座-章永乐 昝涛 陈利:多元规范冲突与辛亥革命的复调叙事

全球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张泰苏评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


法律实证研究年会·“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法院与法官”会议&浙大人类学研训营




感谢您对于“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为加强与读者间的联系,促进学术问题的讨论与学术资讯的分享,我们拟于近日建立“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学术交流群,诚邀您的加入!


本群旨趣


本群为“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com)这一全球学术平台及其微信公号“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 ”以及其他相关平台(包括B站、微博等)的读者/同道群,意在促进读者/同道围绕本公号所分享学术著作与文章的交流与讨论,发展以读者/同道群为核心的专属严肃读书会,亦为防止可能会出现的失联。

此外,我们公众号也长期向专业研究者与读书人征稿,有文化/学术书评、综述、研究性文章或第一手学术资讯,都非常欢迎向我们进行投稿。征稿邮箱为: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也可联系本群管理员进行投稿,一经采用,我们将在公众号上发布,并进行大力推荐。

感谢关注。敬请群友将群名改为:实名+学校+专业,或:实名+职业;群中分享高水平讨论的群友,将有机会作为读者嘉宾,受邀参加“全球研究论坛”主办的线上讲座或其他线上学术活动。也欢迎实名并核实身份的群友,报名参加本公号专属严肃读书会,有卓越见解的群友,也将有机会担任与谈人或领读人。读书会视频与纪要,将酌情在“全球研究论坛”的公众号与B站等平台刊登。

PS:如扫码后显示不能入群,请备注实名+学校专业/职业,私信发送您的微信ID到我们公众号的后台,由我们工作人员拉您入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在看

感谢。


本篇编辑:陈丹丹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张芊芊、刘姗姗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统筹: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