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3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淮南三叛:迥然不同的结局(完)

握中悬璧 汪平书屋 2021-12-18


 本号原创文章四百多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淮南三叛:迥然不同的结局(完)

来源:握中悬壁


从寿春大败而归的孙綝,他当时的处境和之前的诸葛恪极其相似。诸葛恪是“众庶失望,而怨黩兴”,而孙綝则是“莫不怨之”。


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都是一样的,东吴就是一个以孙氏皇族为盟主,各大族都有相当实力的联邦性质的政权。


这样的政权里,居于从属地位的各大族最大的目标肯定不是对外扩张,而是要保存实力以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如此一来,北伐行动就是江东大族们最为排斥的了。


孙权在位期间,他还能依靠个人的权威将这些反对意见部分压制下去,但等到少主即位时期,皇室的权威便不足以支撑对外扩张的行动了。


尤其是诸葛恪和孙綝这样的权臣执政时就更难推行,首先他们并非皇帝,在身份上也并不比别人高,难以叫人信服。孙綝虽然是宗室,但毕竟和当前皇室血脉差得太远,因此和普通臣子根本没什么区别。


另一方面,诸葛恪和孙峻(孙綝可以视为孙峻权力的传承者)都是通过杀死政敌夺取最高权力的,多少也有些得位不正。

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就导致他们必须尽快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否则就难以坐稳这个位置。

尤其是孙綝,他所面临的处境比当初诸葛恪更加困难。除了他的权力来源于兄终弟及,缺乏说服力之外,他的年龄也是个硬伤,因为他只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为了树立威信,孙綝和当初诸葛恪的办法大同小异,首先就是严刑酷法,其次就是发动北伐,希望靠建立军功来提升威望。


不过问题是这个套路明显在利益层上和江东大族站到了对立面,如果能一直打胜仗还好,一旦失败,那就是墙倒众人推。


现在孙綝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他擅杀朱异,然后又大败而归,丧尽了人心,等待他的必然是和诸葛恪一样的悲惨结局。


这么看来他的兄长孙峻还算幸运,毕竟还没到被清算的时候就病逝了,算是得了个善终。


这时东吴皇帝孙亮已经十六岁,而孙綝又不具备司马氏兄弟那样的威望和实力,因此难以阻止皇帝亲政。


而之前孙綝在守春之战中犯了太多错误,难免会受到皇帝的问责,久而久之,他愈发感到恐惧。


皇帝孙亮也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当初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和孙峻谋划,深度参与了铲除诸葛恪的政变。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诸葛恪呢?孙綝可不敢去赌。

不过孙綝想出来的对策就有些令人无语了,他居然选择躲出去,这点又是和诸葛恪一样。


他先是称病不上朝,同时在朱雀桥南建了一座府邸,让弟弟孙据守卫苍龙门,弟弟孙恩、孙幹、孙闿分别带兵守卫诸营,希望借此把持朝政并自保。


这就有些异想天开了,离开了朝廷还怎么把持朝政呢?看看司马昭是怎么做的,他始终不会离开朝廷,如果出征就带着皇帝一起去。


当然离开朝廷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实力另起炉灶。比如曹操称魏公以后就开始自己建国了,把昔日丞相府的班底升格为魏国的臣子。到了这一步,当然可以把汉朝一脚踢开。


而孙綝也就是个大将军,永宁侯而已,和曹操当时的地位远远比不了,因此他只能学司马昭,即把皇帝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


现在孙綝离开了朝廷,自己又没有一套合法的代表国家意志的班底,而从皇帝孙亮那边出来的才是合法的政令,这样一来孙綝就从一个权臣变成了一个只有兵权的大将军。


孙綝希望通过把兵权握在手里以掌控国家,从原则上说确实也没错,但这并不是全部。


若不能掌控朝政,掌控皇帝的话,就会给反对派大量可以对付他的机会和口实。从这点来看,孙綝还是太年轻,在段位上比司马氏兄弟差远了,很快他就将吃到自己酿下的苦果。


在取得了一些进展后,孙亮也开始有点飘了,毕竟他还是个少年,他竟然觉得自己有实力和孙綝掰掰手腕了。


孙亮搬出来的是之前他姐姐孙鲁育被杀一事,当初孙鲁育被孙峻杀害,孙亮打算以此来做做文章。


但问题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在于孙亮的另一个姐姐孙鲁班,因为在她与孙鲁育不和,便向自己的姘头孙峻诬陷其谋反,导致孙鲁育卷入孙仪案从而被杀。
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孙亮自然也一清二楚,所以说他要追责的第一个人就是孙鲁班。当然他并没想真的处理孙鲁班,否则也就不会相信后面她那套说辞并与她合作了。
太平中,孙亮知朱主为全主所害,问朱主死意。(三国志吴书妃嫔传第五)
孙鲁班自然也不会承认,她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这事都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和朱损告诉她的。


朱据是孙鲁育的丈夫,虽说朱熊和朱损并非孙鲁育所生,但那也毕竟是自己的继母,也是曾经的一家人,他们应该没道理会和害死孙鲁育的元凶搅在一起。


那为什么孙鲁班会说出这两个人呢?我推测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可能是她恨屋及乌,以泄私怨,想借机除掉二人。第二就是这两个人确实能在孙峻面前说得上话,这样解释比较能说得通,因为朱损是孙峻的妹夫。
损妻是峻妹也(三国志吴书妃嫔传第五)
孙亮不是傻子,孙鲁班这番鬼话肯定瞒不了他,但他最终选择了认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孙鲁班的说辞正好符合孙亮的利益,他本来就是要开始打压孙綝,虽然孙綝那几个掌握兵权的兄弟确实动不了,但打击他外围的党羽还是可以的。


朱熊和朱损虽然算是孙峻的老班底,但对于孙綝来说却不能算是真正的亲信,拿他们开刀再合适不过了。


孙亮下令杀此二人,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当初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规劝孙峻不要杀害孙鲁育。


这个理由实在是牵强,而孙綝得到消息后也是非常震惊,他没想到皇帝会突然出手。但朱熊和朱损也算是自己人,肯定不能不管,否则以后无法服众。


这时掌控朝堂的重要性便展现得淋漓尽致,曹魏那边虽然所有诏令都代表着司马氏的意志,不过形式上却是皇帝下达的,谁也说不出问题,这就是程序正义。


而孙綝自己放弃了对朝廷的掌控,皇帝的诏令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颁布的,是合法的,他没有理由不遵从。

强行抗命的话虽说他也不是没这个实力,但那样就相当于和皇帝撕破脸了,与公然谋反无异,孙綝不是没这个心思,但他应该还没做好这个准备。


孙綝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孙亮求情,但被拒绝了,孙綝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人被干掉而毫无办法。


通过这次试探取得初步胜利后,孙亮继续膨胀,他产生了一种孙綝不过如此的错觉,于是开始谋划后续行动,打算一举干掉孙綝。


不过孙亮还是太天真了,孙綝虽然犯糊涂失去了大义名分,但他手里的士兵可不是摆设,在被逼到狗急跳墙的时候,孙綝还是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的。


其实孙亮不该这么急,他通过二朱事件在树立起自己威信的同时也打压了孙綝的威信,毕竟没人会信服连手下都保护不了的领导。


另一方面孙綝本来就已经成了江东大族的公敌,时间是站在孙亮这边的。他应该做的是尽快积累自己的实力同时等着孙綝犯错,而不是急于求成。


孙亮的操之过急葬送了他自己,另外他制定的计划本身也有很大问题。孙亮找到的盟友是孙鲁班、全尚和刘承。
亮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议诛綝。(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刘承履历不详我们不做探讨,而孙鲁班也算是彻底把孙綝得罪了,只能跟孙亮一条道走到黑,这两个人问题不大,但是全尚就不一样了。


虽说全尚是孙亮的岳父,而且当初这姻亲还是孙鲁班给牵的线,按说是值得信任的,不过全尚却还有另一层身份。


此人是孙峻的姐夫,也就是孙綝的堂姐夫。或许全尚本人没有问题,但他周边的人就不好说了,要知道政变最要紧的就是保密度,把全尚拉进来简直就是在玩火。

不过孙亮对此也有防范,他选择的联络人是全尚的儿子全纪,孙亮让他把自己的密诏带给全尚,同时也叮嘱全纪千万别让他母亲知道。


一件事知道的人越多就越难以掩盖,全尚警惕心不强,终究还是把这事跟妻子说了,结果这女人一转眼就去跟堂弟孙綝报信了。


不过孙亮也别怪全尚,他自己一样是个大嘴巴,这么隐秘的事,他竟然让自己的妃子知道了,而且这个妃子还是孙綝的从外甥女,结果她也去跟自己的舅舅报信了。
从两个不同渠道得到的消息,肯定是假不了。孙綝这时候也是没办法了,皇帝既然已经把事情做绝,他也只能自救了。孙綝还算果断,他连夜拿下了全尚,又让弟弟孙恩斩杀刘承,之后亲自带兵逼宫。


这时候孙綝有兵权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孙亮完全无法和他对抗,终于被强行废黜。孙綝选择孙权的另一个儿子孙休即位。


孙綝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地位更进一步,晋升为丞相、荆州牧。他的弟弟们也纷纷高升,孙綝一门权倾东吴。


年轻的孙綝继续膨胀,有一次喝多了,结果酒后失言,竟然跟左将军张布说:“之前废少主的时候就有人劝我称帝,我没答应。所以说要不是我的话,今上都当不了这个皇帝,没想到他却不知感恩,看来我得另作打算了。”


真是狂得没边了,谁都知道你有野心,但也不能说得这么直白吧。何况张布是孙休的亲信,是在他即位之前就跟随在身边的老臣了,你孙綝难道还能把他当成自己人这么吐露真心吗?


张布很快就将此事报告给孙休,孙休吸取了孙亮失败的教训,决定先示弱以麻痹孙綝。他屡屡赏赐孙綝,又给孙恩升官。有人密报孙綝谋反,孙休就把这个人交给孙綝处置。


孙綝虽然狂,但他也不是傻子,他还是从中嗅到了一些“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味道,于是他又打算用老办法,也就是躲出去。


他请命求出镇武昌,孙休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让他带着自己掌管的一万精兵,武器也是要什么给什么,孙綝的警惕性又降低了。


而这时孙休也开始和张布、丁奉商讨除掉孙綝的计划,最终定在腊月的祭祀庆典上行动。


祭典的前一天,建业城中已有传言说明天将有重大变故,孙綝非常害怕,打算称病不去。但孙休连续派了十几拨人来请,孙綝推辞不过,同时可能也觉得孙休不足为虑,于是让手下过一会在府里点火,自己就可以用这个借口回来了。



孙綝还是太自信了,他犯了和当初诸葛恪一样的错误,于是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孙綝在宴会中被生擒并斩首,东吴史上最大的权臣就此落幕。不过话说回来,他也真的是咎由自取,换成司马昭的话,这一系列低级错误根本不可能出现。


东吴在孙权死后的连续内乱中不断削弱,而出师北伐又屡遭败绩,与中原的实力差距已经无法弥补了。

与此同时,在淮南被平定后,曹魏已无内患,中原强大的人口和生产力优势将全面显示出来,此消彼长之下,天下重归一统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后记

经过半年左右的创作,淮南三叛系列就此告一段落。这个系列写下来我感觉还是比上一个系列还是有所进步的,也更成熟了一些。希望之后能继续提高。算是稍微自捧一下吧,大家不要介意。
淮南三叛这段历史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因此大家普遍对其了解不够深入。
在很多人的眼里,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便大权独揽,改朝换代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个看法其实只有一半正确,大权独揽不假,但距离篡位称帝还差得远。
司马家的上位过程是既血腥残酷,又困难重重的,经过司马氏父子三代人的奋斗,才终于摸到了那个门槛。
其中司马懿开创基业,司马师承上启下,司马昭顺利收官,三者缺一不可。而在他们的奋斗过程中所伴随的就是平定淮南三叛,因此这也是介绍司马家发展历程的一个最好的载体。
在最初的创作中,本来预计是要写一个几万字的小系列,但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发现其中的素材还是很多的。
除了主角司马氏父子三人外,他们的对手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诸葛恪等人,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也依旧是当时的风云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精彩故事。
我想呈现给读者的是最详实的历史,因此这些素材我都不想一笔带过,于是这个系列就逐渐变成了十余万字的中篇。
除了对史实的描写以外,为了内容更加丰富,我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推断以及相关理论依据,至于是否有道理,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判断。
在进行历史类创作的同时,我还希望向读者阐明自己的历史观,即客观公正。
我在读史时最反对的就是无脑吹和无脑黑,因为绝大多数历史人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值得诟病的,同时也有其闪光点。
比如在评价司马懿时,我就认为该肯定的要肯定,该批评的要批评。
他南征北讨,屯田建设等等,对于国家来说都是有大功的;但他背信弃义,局限性太强,不够作为等等缺陷,这些也不能忽略。不过总体来说司马懿是功大于过。
对于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是一样,这二人虽然大逆不道,但司马师的才干和担当值得肯定。而司马昭也有其仁慈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还比较反对在历史中加入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论。
晋末动乱主要是司马家不肖子孙的自我毁灭的行为,而绝非什么祖宗作孽报应在儿孙。
如果往上追溯的话,也可以说是司马昭立储所造成的遗留问题,但和司马懿却并无关系,毕竟按照他生前的设想,司马家的三代领袖其实不应该是司马昭。
而所谓的洛水食言造成的西晋人心丧乱以致亡国,这种说法也是非常牵强。刘邦难道是个一诺千金的人吗?但这并没有影响大汉四百年的辉煌。
我的这些观点由于与主流并不太一致,因此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甚至谩骂,不过我却不打算改变。
我的作品虽不敢说是董狐之笔,但还是希望可以给历史足够的尊重,这也是我写作的初衷。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淮南三判系列

淮南三叛:揭秘司马氏集团的形成

淮南三叛:为什么叛乱发生在淮南?

淮南三叛:夏侯玄的决断

淮南三叛:王凌的野望

淮南三叛:风起寿春,机关算尽终成空

淮南三判:司马懿之死,最佳继承人司马师

淮南三叛:江东神童诸葛恪,及东兴之战

淮南三叛:新城之战与诸葛恪的末日

淮南三叛:嘉平之变与司马师废帝

淮南三叛:曹髦登基与毌丘俭威震辽东

淮南三叛:曹魏最后的忠臣良将和乐嘉之战

淮南三叛:沛国人在江东与诸葛诞起兵

淮南三叛:三国规模最大的一战和围点打援

淮南三叛:寿春陷落和司马昭弑君


三国系列文章:

三国最“阴”的人,害死关羽三易其主,后被诸葛亮司马懿联手玩死

三国里最悲情痴情男人:老婆被吕布和曹操绿,连关羽都心动!

吕布之死真相揭露,内容颠覆历史,史书不敢写

诸葛亮犯过的3大错:每个都很致命,影响蜀汉的前途

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

司马懿: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着急

读《三国志》精华50则,看英雄如何笑傲人生

斩吕布,是上了刘备的当?赤壁之战后,曹操终于明白吕布

曹丕“荒淫无度”,怎么在位7年40岁就驾崩?

张飞之死,死在情绪(再忙也要深读此文 )

孙尚香嫁给刘备,为何3年没有子嗣?刘备诉苦:同房会出人命的

董卓荒淫是到何种程度?以至于成为中国历史上被“点天灯”的第一人!

刘婵连续临幸了张飞2个女儿,却为何不要仪表堂堂的关羽之女,原来有内幕!

项羽之死,对中国人的影响让你想象不到

诸葛亮死因为何?并非积劳成疾

张飞两次动刀,一刀下去就能改写三国历史,刘备和关羽为何阻止?

“盗墓鼻祖”竟然是曹操,他当年盗了谁的墓,竟能养活军队三年?

关羽水战能力究竟如何?不光是靠运气。

二十一年纵横数千里追杀曹操孙权刘备,是哪位三国名将如此嚣张?

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生不用赵云,直到临死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刘邦明知吕后狠毒,为何不给戚夫人留条活路?留了,戚夫人没听懂

《三国演义》刘备是空手套白狼和相面的高手

刘备若得了天下,首先要杀的就是这几个人,诸葛亮其实心知肚明

曹操培养那么多忠臣良将,为什么司马懿夺权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揭秘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斩颜良诛文丑的背后玄机

从关羽荆州大败来看刘备阵营内部关系之谜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五胡乱华这样的惨剧?答案是三国!

张飞的女儿有多香?为什么刘禅娶皇后偏偏盯着张飞的女儿?

刘备做的最无耻的一件事,比曹操盗墓还要缺德,被老百姓痛骂不已

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

三国之间面积看起来差不多,为何实力差距却很大?

赵云张飞一生没有中箭,为何关羽却总是中箭?说出来你别不信

王莽建立的新朝为什么只存在了16年就亡灭了?

赵云张飞一生没有中箭,为何关羽却总是中箭?说出来你别不信

孙权杀孙策?刘备害关羽?探索三国那些阴谋论,越核对史料越吊诡

《三国演义》十大倒霉鬼,庞统只排第七,第一毫无争议

蜀汉至少有两次绝佳机会逐鹿中原:刘备错过一次,诸葛亮错过一次

刘备亡故后,为何诸葛亮一直屡战屡败?

三国真正看透刘备的6位大将,三位被民间封神,一人献计除掉吕布

到底是谁谋杀了关羽?真相太可怕了!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只让5个人在门口扫地,司马懿瞬间明白其用意

刘邦死后15年,临终托孤大臣为什么要杀光了他的嫡孙?

未读懂刘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

刘邦死前,为何要除掉忠心的樊哙?这其实是帝王权术的巅峰体现

孙权一生“最怂”的一次 十万大军被八百人打残!

唇亡齿寒:司马懿其实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

项羽乌江自刎后,本该开心的刘邦,却为何在项羽墓前大哭一场?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注定刘备只能止步三国鼎立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