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甘阳教授荣开七秩 | 刘小枫: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古典学研究 Author 刘小枫
特辑导语
1984年的国庆节,甘阳为《人论》写就译序;次年,主要内容以“人・符号・文化”为题,发表于《读书》杂志。从那时至今,三十八个年头过去,弹指一挥间。
▲ 《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三十多年,甘阳和他的朋友们规划组织的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文化:中国与世界”丛刊及“人文研究丛书”“社会与思想丛书”“西学源流”“政治哲学文库”“经典与解释”“古典与文明”等)影响深远,拓展并丰富了当代中国学术的视野与底蕴。另一方面,甘阳历年发表的文章纵横开阖、强劲有力,屡屡刺激学术界的神经,或深描知识图景,或扭转思索方向,或激发极大争议。实际上,将甘阳的文字按发表时间缕列下来,就可清晰勾勒出晚近三十余年激荡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的核心线索。“甘阳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这个特辑,精选七篇文字(包括此前未曾公布的论学书信、刘小枫题献给甘阳的新撰专著中的一节),力求呈现甘阳的中心关怀所在。作为“知青”一代的思想代表人物,甘阳多次强调自己的中心思考在于接续晚清以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忧患意识:如何透彻理解现代的、西方的全面冲击与挑战,如何在高度全球化时代重新叙述中国文明传统、开展中文思想学术深层次问题。由此,这里为求简明起见,略过了甘阳八十年代末以来关于自由主义、美国政治、东欧制宪、韦伯研究、政治民族等方面的著名文章(如:“自由的理念”“自由的敌人”“从民主运动到民主政治”“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序言”“遗留的思考:邹谠教授《中国革命再阐释》编者前言”“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广岛轰炸再反省”“走向政治民族”……),也略去新世纪以来他所发表的震撼人心的长文,如:“政治哲人施特劳斯”“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新时代的‘通三统’”“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细读《文化与社会》”等等(读者或可进一步参读北京三联书店已出版的甘阳作品:《将错就错》《古今中西之争》《通三统》《文明·国家·大学》)。
1986年,在“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总序当中,甘阳写道:“随着中国学人对世界学术文化进展的了解日益深入,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创造性大发展当不会为期太远了。”在高度学院专业化细碎化的今天,编选发布这七篇跨越三十余年的文字,其意自不止于回顾以往的跌宕曲折,而是希望有心的学子警醒惕厉,牢牢把握衷心所向,挣脱种种喧嚣、诱惑与禁锢,凝神沉潜,探索中国学术文化未来的路。
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
刘小枫
2006年,以《拷问法国大革命》一书享誉学坛的政治史学家雅克·索雷在他的新著中写道:
从年代上说,1776年的美国革命,是18世纪末大西洋世界的第一场革命。它的早熟使它得以创造出一些行动方式和基础性原则。这种模式的传播为其他革命提供了众多的参照标准,如1780年代的荷兰革命和法国革命。[2]
索雷甚至质疑,1789年前夕,法国人是否“存在革命心态”:
圣西门后来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并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拿破仑战争之后(1817),他对追随者们说,自己早就“预感到,美国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纪元的开始,必然决定整个文明的重大进展,并将在短时间内使欧洲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发生巨变”。因为“美国人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没有跟着欧洲走”,他们“为自己建立的制度比欧洲人民实行的制度要自由和民主得多”,而即便“在1789年,法国人民也远远没有能够建立起这样的社会制”。[8]如果美国的确是圣西门心目中的理想政制,那么,他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种空想。事实上,连圣西门的学生们也没有无保留地附和自己的宗师对美国的溢美之词。
大西洋革命的世界史含义是,自然权利原则逐渐取代传统的自然正义观念,并支配了晚近两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塑造了普世性的西方形象:“西方的(也就是大西洋两岸的)特性,就是所有那些沿着十八世纪末的政治理念发展的总和。”[11]
那么,大西洋革命理念何以又会是一个世界史悖论呢?
一
这一革命理念在诞生之初就引发巨大争议——在围绕《人权宣言》展开激烈辩论时,
由于布列塔尼俱乐部及其盟友坐在会场主席团成员左侧,那些反对激进措施的人开始坐到右侧,现代政治中“左”与“右”的概念诞生了。(亨特、森瑟,页47)
民粹主义的基本动力恰恰来自自由民主的权利观念。换言之,“大西洋革命”的激进理念威胁到这场革命的成果本身,或者说自由民主理念威胁到自由民主政体本身——这就是悖论。
温克勒是当今德国的世界史学者,名气很大,他说大西洋革命理念自1990年代以来才面临危机,未必符合历史实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德国的思想史家特洛尔奇(1865 - 1923)就曾指出,欧洲所经受的“最为内在的战栗和最深层的变革”,已经让“我们令人骄傲的时代开始暴露出明显的罅隙和断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政治思想史家沃格林(1901 - 1985)重提这一话题:如今人们都相信技术文明和人道精神带来的进步可能性,但在科学技术和商业生活获得伟大进步的同时,人们也看到了一种新的野蛮主义。它诞生于相信文明进步的十八世纪,直到20世纪还“散发出一种腐臭”。[13]
2007年,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关系]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安玛丽·斯劳特出版了一本小书,书名The Idea That is America颇见修辞功力,副标题则具有激励性:“如何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中坚守我们的价值。”作为国际关系学专家和对外政策分析师,安玛丽·斯劳特在书中一开始就说,“美国以冷战无可争议的胜利者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之后,虽然“实力和财富均举世无双”,但“世界许多地区对我们深恶痛绝,以致凡有美国牵头的政策,出台即亡。甚至我们民主友邦的公民亦认为美国道德败坏,而这并非无稽之谈”。[16]
显然,冷战以来,我们就已节节败退。如果严肃地看待这一点,即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是军队、国土和财富,而是我们的价值观,那么,就应重新反省目前用以反映和促进那些价值的整套战略和行动。(安玛丽,页13)
在亚洲、中东和非洲进行着的权力和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已危及这个出于本能的假定:美国式的民主无论在哪里,都必然是未来的潮流,而且在道德上是正确的。[17]
作为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安玛丽·斯劳特写书激励美国人不要对美国理念失望,但书中谈的几乎都是美国历史上的国内问题,而不是美国的国际关系问题,这本身就不可思议。即便安玛丽·斯劳特能证明美国的国内政治符合美国价值,也不等于美国的国际行为符合这些理念。事实上,自伍德罗·威尔逊提出“自由民主”是国际秩序的普世原则以来,虚伪就被人们视为美国言行的基本特征,而这的确又与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有直接关联。[18]
二
我们值得回想全球化的开端性事件:1493年3月,哥伦布首航到达新大陆归来后,西班牙王室要求教宗承认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占有,引发葡萄牙国王抗议,于是有了由西班牙籍教宗出面调停的托尔德西利亚(Tordesillas)条约(1494年6月7日):以非洲亚速尔群岛以西约600公里的南北经线(约西经410度)为界——史称“教宗子午线”,划出两国的海外势力范围,尽管当时航海经线仪尚未发明出来,“经线的位置是估计出来的”。[19]
1522年9月,麦哲伦(1480-1521)环球航行死于菲律宾之后,他的同伴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地球被确证是圆的,教宗子午线就不完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分别往西和往东在哪里为界呢?其实,这仅仅是个理论性问题。历史的情形是,西班牙的探险船队再次穿过太平洋抵达马鲁古群岛(Maluku Islands,今印度尼西亚东北部),与1511年以来就已在这一带经营的葡萄牙王国殖民者再起争端。[22]1524年,两国着手解决争端,这次没有请教宗出面斡旋,卡斯蒂尔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00 – 1558)与葡萄牙国王约翰三世(1502 - 1557)各自派出代表团,双方直接磋商。经数年谈判,西班牙承诺放弃马鲁古群岛,葡萄牙则补偿35万达卡金币。1529年4月,双方签订“友好”的《萨拉戈萨条约》(Treaty of Saragoza),在西太平洋143度经线(马鲁古群岛以东17度)上划出一条纵贯南北(穿过东西伯利亚、日本和澳大利亚中部)的分割线,作为《托尔德西利亚条约》的补充。[23]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其世界史意义不亚于地理大发现:英属北美殖民地经过一场内战脱离了宗主国,宣布自己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单位。1823年,开国元勋之一约翰·亚当斯草拟了一份宣言,由当时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1758 - 1831)针对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君主组建的“神圣同盟”宣称:美国将独领美洲与欧洲抗衡。[27]
现代政治地理学的奠基者拉采尔(1844 - 1904)已经从世界史的角度写道:
自1492年以来,殖民化在大西洋上拉开了一条线,连接起所有鲜活和生机勃勃的东西,而太平洋上旧日的联系已经逝去并被人遗忘。在最初的世纪里,不断增加的移民几乎只知道大西洋两岸的联系并将其强化。在将美洲从世界的东方边缘拉向西方边缘这件事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付出了更多,在殖民地中这个国家最具有大西洋品性和欧洲品性。向太平洋的进军和原住民几乎等同于毁灭的迁徙,可以被视作大西洋民族在古老的太平洋土地上的胜利。[29]
1950年元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宣布,美国的“防御半径沿阿留申群岛至日本,然后延续到琉球群岛”,再“从琉球群岛延至菲律宾群岛”——美国的进攻性分割线推进到了东亚陆地边沿,但没有包括朝鲜半岛南部。1950年6月,朝鲜半岛内战爆发,杜鲁门总统随即“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甚至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31]换言之,美国不仅重新把朝鲜半岛南部划入势力范围,还趁机介入中国内战,把我国台湾岛也纳入防御范围。我们如今经常挂在嘴边的“第一岛链”这个术语,是美利坚政治人的发明,其含义是通过驻军让这些大小岛屿成为扼制新中国的“一条锁链”或“不沉的航空母舰”。
迄今为止,美国在1951年建成的西太平洋防御线仍然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大手笔且地缘跨度最长的分割性防御线。若将它与1494年的教宗子午线连起来看,一条发人深省的政治史弧线就在近五百年的世界大历史中脱颖而出。随之而来的政治史学问题是:何谓美国所代表的“大西洋[政治]品性和欧洲[政治]品性”?美国凭什么文明德性把自家的防御线划在了太平洋西岸的大陆边沿?
美国的独立并不仅仅意味着“反对英王朝的13个美洲殖民地分阶段逐步变成了世界岛”,还应包括从“1783年的《巴黎和约》到1898年针对西班牙的战争这一时期”。[35]美国行为的世界史意义并不在于从西班牙王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这一行为本身,而在于其立国理念与这一行为的矛盾。
盘踞离岛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在支配西欧陆地的企图失败以及经历过自身的惨痛分裂之后,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人逐渐养成了攻击传统的欧陆帝国情感和使命意识的习惯。“民族分裂的进程只是对西方人而非全人类才是有效的”,但这样的观念却“导致[西方]各民族愈加坚定地肩负起了各自的民族使命”,其灾难性后果是,欧美大国“试图通过帝国的扩张来实现普世性的诉求”。
两百年过去了,俄罗斯迄今没有成为西方大家庭的成员。二十世纪末,俄罗斯以解散加盟共和国的代价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并实行了普选制,仍被拒之门外。黑格尔已经把俄罗斯算作欧洲的“第三种民族”,如今的西方仍然把它视为自己的敌人,即便俄罗斯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早就融入欧洲现代文明进程。
三
反帝–反殖民情感同样来自大西洋革命理念,以至于大西洋革命的雅努斯面相迄今让不少史学家感到困惑。房龙有一句话说得倒是不乏智慧,他说“没有比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世界政治之水更浑浊的了”(房龙,页124)。如今人们有理由说:没有比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之水更浑浊的了。[40]
西方的政治史学家和思想史家已经认识到,大西洋革命理念的根本危机在于个体自由和权利观念本身,它最终会导致社会伦理崩溃,甚至为国家解体埋下隐患。事实上,直到1990年代初,“西方世界内部关于‘接受还是拒绝1776年和1789年的政治理念’的争论才算暂时告一段落”(温克勒,页8)。大西洋革命张扬的“人权”理念是对是错,一直有争议,而整个西方世界欢庆“冷战”胜利没过多久,一系列要命的问题就来了:“美国将向何处去?”“欧盟会崩溃吗?”“西方会分裂吗?”(温克勒,页198 - 334)
所有这些问题无不源于被视为大西洋革命符号的自由民主和普世人权理念。孟德斯鸠(1689 - 1755)是这些理念的第一设计师,温克勒特别提到,他是连接英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桥梁:
孟德斯鸠用“法的精神”这个标签来代替传统所说的政治美德,而他实际上把政治美德即共和国的美德理解为自由和平等的“激情”。美国人接受了孟德斯鸠的教诲,把放任自流的政治自由视为人性不可或缺的权利,无异于给国家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在亨廷顿(1927 - 2008)眼里,美国实际上生活在“自由、民主、平等”诸权利的活火山之上:
四
西方的历史思想家早就担心,一旦“其他[非欧洲]文明发展出科学、工业和理性化治理之后,它们也会适时地模仿”“西方在过去四百年间发展起来的文明间关系的模式”。[46]由于这种模式的基本政治品格是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政治教诲塑造出来的,西方政治家只会以非道德的政治理解来看待文明间关系,从而也就不可能相信,承继中国文明传统品德的新中国在发展出科学、工业和理性化治理之后,不会模仿西方在过去四百年间养成的德性含混的文明习性。
历史进步的场所主要见于文明的物质方面,最显而易见的是科学、技术、经济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条件的改善。问题在于,物质文明的进步未必一定会带来有益于社会健康的东西,一套高度发达的数学物理学体系,对于可以掌握它并将其转化为技术的社会来说,也可能成为社会解体的因素——即便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开拓者也清楚这一点。
我们很难接受沃格林的说法,因为物质文明的进步已经是每个中国人的切身感受。像某些西方人类学家那样,论证东方文明并没有过“停滞”,它早就有了西方的“进步”要素,同样很难让如今的中国人信服。[47]要说中国文明“似乎不参与”现代欧洲文明“视之为进步的过程”,也并不符合历史的实情。问题在于,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否等于伦理德性的进步。杜尔哥追随孟德斯鸠的观点,以为物质文明的进步必然会伴随或带来伦理德性的进步。我国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已经用“中体西用”的主张对此做出了回答,即承认中国在物质文明方面有过“停滞”,落后于现代欧洲,但拒绝承认现代欧洲在伦理德性方面有什么进步,尽管受限于对世界历史的认知,他们不可能把个中道理讲清楚。
余
论
问题在于,未来的世界大家庭究竟应该基于“共同合作的独立国家”自然而然的互相依靠的认识,还是基于世界“逐步朝向更高度的人类自由迈进”的大西洋革命理想。中国为建立世界大家庭贡献的国际原则是“和而不同”,美国政治人则迄今相信,自己的国家因承载着大西洋革命理念而“在道义上有义务超越[他国的]国家利益”,尽管这不过是“集体自私自利”的借口。无论如何,这场“根本性的历史竞赛”究竟采用和平方式还是军事方式,完全取决于美国文明的政治德性。[52]
▲ 双面雅努斯(Janus)
即便在今天听来,这个问题仍然振聋发聩。如果西方世界不愿陷在共同源出于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主义与民粹主义的逻辑怪圈中不能自拔,就有理由让古典的自然正义观念恢复话语权——即便在美国学界,这样的呼声也已经出现。[54]当然,无论古希腊罗马还是秦汉中国的自然正义观,都还没有进入当今的思想角力场,但这仅仅是因为它们缺乏世界历史的政治载体罢了。
注 释
[4] 丘吉尔,《英语民族史(卷三):革命的年代》,薛力敏、林林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页109、115。
[5] 参见托马斯·本德,《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孙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页97 - 131。
[6] 林恩·亨特、杰克·森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董子云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页47。[7] 转引自阿·列万多夫斯基,《圣西门传》,孙家衡、钱文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页47 - 48。[8] 圣西门,《给一个美国人的信》,《圣西门全集》第一卷,王燕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页149–151。
[9] 巴札尔、安凡丹、罗德里格,《圣西门学说释义》,王永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页51 - 52。
[10] 阿尔杰农·塞西尔,《梅特涅:1773-1859,对他本人和时代的一个研究》,复旦大学《梅特涅》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页163。[11] 海因里希·温克勒,《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童欣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页9。[12] 特洛尔奇,《新教对现代世界形成的意义》,见特洛尔奇等,《克服历史主义》,刘小枫编,陈湛、郭笑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21,页118。[13] 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八:危机与人的启示》,刘景联译、张培均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页118。[14] 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独立革命以来美国政治思想阐释》,张敏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页11-12。[15] 科克-肖·谭,《没有国界的正义: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杨通进,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中文版前言”页3,“导言”页2。[16] 安玛丽·斯劳特,《这才是美国:如何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中坚守我们的价值》,马占斌、田洁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页2。[17] 华·罗斯托,《美国在世界舞台上:近期历史试论》,北京编译社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页596。[18] 查尔斯·库普乾,《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潘忠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页93 - 139。[19] 安东尼·派格登,《西方帝国简史:迁移、探索与征服的三部曲》,徐鹏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页48;Laurence Bergreen,Over the Edge of the World: Magellan’s Terrifying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2003,p. 7–9。[20] 拉姆齐·缪尔,《帝国之道》,许磊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页10。
[21] 哈维尔·莫罗,《帝国之王》,刘京胜、安大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页3。[22] 王任叔,《印度尼西亚古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页738 - 740;约翰·卡迪,《东南亚历史发展》,姚楠、马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页233。[23] 英译见Frances G. Davenport编,European Treaties bearing o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Dependencies,Washington,1917,Vol. I,pp. 185 - 198。[24] 休·托马斯,《无止境的世界:腓力二世的西班牙和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陈丽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页244 – 251、332 – 324;杰里米·布莱克,《重新发现欧洲:葡萄牙何以成为葡萄牙》,高银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页77 - 78。
[25] 亨德里克·房龙,《自由的斗士:杰斐逊和玻利瓦尔》,李丹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页87。[26] 安德鲁·兰伯特,《海洋与权力:一部新文明史》,龚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页218 - 219。[27] 章永乐,《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页22 - 24。[28] 卡尔·施米特,《大地的法:欧洲公法的国际法中的大地法》,刘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页59 - 63。[29] Friedrich Ratzel,Politische Geographie der Vereinigten Staaten von Amerika,Leipzig,1893,S. 16(中译见弗里德里希·拉采尔,《美国政治地理学》,杨玥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即将出版)。
[30] 佩蒂托,《反对世界一体化:施米特、西方中心论以及自由的全球秩序》,见欧迪瑟乌斯/佩蒂托编,《卡尔·施米特的国际政治思想:恐怖、自由战争和 全球秩序危机》,郭小雨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21,页212。[31] 转引自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页133-134。[3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页517。[33] 罗伯特·卡根,《雄心和焦虑:中美之争》,见加里·斯密特主编,《中国的崛起:美国未来的竞争与挑战》,韩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页11,比较页23 - 30。[34] 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27。[35] 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杨祖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页904。
[36] 布赖恩·莱瓦克等,《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陈恒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页453。[37] 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六:革命与新科学》,谢华育译、贺晴川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页174 - 175。[38]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 - 1823》,刘立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页436。[39] 迈克·拉波特,《1848:革命之年》,郭东波、杜利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页21、6。[40] 比较妮科勒·施莱、莎贝娜·布塞,《美国的战争:一个好战国家的编年史》,陶佩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诺姆·乔姆斯基,《以自由的名义:民主帝国的战争、谎言与杀戮》,宣栋彪,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41] 伍德罗·威尔逊,《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1884),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页3 – 4。[42] 塞缪尔·亨廷顿,《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先萌奇、景伟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页7 - 8。[43] 布鲁斯·阿克曼,《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田雷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页XVIII。 [44] 约瑟夫·埃利斯,《革命之夏:美国独立的起源》,熊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页24;杰克•格林,《边缘与中心——帝国宪制的延伸:大英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1607-1788》,刘天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页127-148。[45] 郑非,《帝国的分裂: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页1 – 43、370 - 380。[46] 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五: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霍伟岸译、贺晴川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页158。[47] 比较杰克·古迪,《偷窃历史》,张正萍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48] 埃里克·琼斯,《欧洲奇迹:欧亚史中的环境、经济和地缘政治》,陈小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页162。[35] 比较弗莱德·依克莱,《国家的自我毁灭》,相蓝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9] 比较弗莱德·依克莱,《国家的自我毁灭》,相蓝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0] 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页294。[51] 沃尔特·罗斯托,《从七层楼上展望世界》,国际关系学院“五七”翻译组,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页39。[52] 比较乔治·弗里德曼,《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魏宗雷,杰宁娜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页205 – 244;保罗·麦克唐纳、约瑟夫·培伦特,《霸权的黄昏:大国的衰退和收缩》,武雅斌、郭晓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20,页3 – 9、184 - 206。[53] 艾拉·卡茨尼尔森,《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彭海涛译,太原:书海出版社,2018,页651-652。[54] 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李泽、刘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页19、26–27、34 – 35。比较克里坦斯基,《〈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自然的正义和正义的自然》,见娄林主编,《弥尔顿与现代政治》(“经典与解释辑刊”第58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21,页134 - 163。
▲ 刘小枫和甘阳,摄于2019年春
▲ “事事如意”,赵天叶画
相关图书
汉堡剧评
修辞与方向
论古今学问
尼伯龙人
欧洲中世纪诗学选译
施米特的国际政治思想
哲学与哲学之诗
克服历史主义
经典与解释·你可能还想看
好书值得被更多人知道,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