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上市丨《黑格尔论自我意识——〈精神现象学〉中的欲望和死亡》

华夏出版社 经典与解释 2024-01-25

黑格尔论自我意识

——《精神现象学》中的欲望和死亡

[美]罗伯特·皮平 著

马晨 译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黑格尔论自我意识》依据作者罗伯特•皮平在2009年阿姆斯特丹大学举办的斯宾诺莎讲座扩充整理而成。在《精神现象学》第四章里,黑格尔提出一个重要论断:“自我意识就是欲望本身”,而且这一欲望只有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中才能获得“满足”。本书对此提出了颇具开创性的解释,一边追溯其康德哲学的根源,一边显示它们对当代思想的持续意义。


本书表明,黑格尔认为,康德关于意识的自觉性质的论述,必须被理解为实践哲学中的一种主张,我们因此需要从全然不同的观念去看待人的感觉、看待我们认识世界的条件,以及主观性和规范性的社会性质。皮平证明,《精神现象学》第四章应被视为后来大陆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种种批判理论传统的基础。他还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与哲学家约翰•麦克道尔及罗伯特•布兰顿对这一章的影响深远的解释进行了对比。



作者简介


Robert B.Pippin


罗伯特•B.皮平(Robert B.Pippin),现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主任、哲学系教授。主编现代欧洲哲学(Modern:European Philosophy)丛书。皮平教授的著作反响热烈,影响重大,他的作品是学术水准的象征。代表作《黑格尔的观念论》一书在当代黑格尔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录


致谢

引论


第一章

论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是“欲望一般”的观点


第二章

论黑格尔关于“一个自我意识只有通过

另一个自我意识才得到满足”的观点


结语

索引



内文试读

引    论


黑格尔


年仅三十多岁的黑格尔在德国城市耶拿写出了革命性著作《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Spirit),这部著作的一个主要关切也是现代哲学经常关切的问题:尝试理解明显涉及人的感觉、智慧(sapience)和能动性的各种能力,在黑格尔的规划中,尤为重要的是考察所有这些能力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因此,黑格尔在这部前所未有的著作中描述了感觉接受性(sensory receptivity)、感知(perception)、判断归纳推理自我意识普通必然性(nomic necessity)、正当性以及意愿目的实践理性语言共同体整体社会性等内容。


黑格尔不同寻常的论述是通过他发明的“现象学”方法,或他最初称为“意识的经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的。粗略概括来说,这一新方法涉及想象可能的经验模型(其基本结构的模型),其中主要是客体和其他主体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模型只限于一种或某些能力,或限于某种特定关系中,然后通过一系列必要的反证法(reductio ad absurdum)来证明:当从经验者的角度来想象时,这种想象的经验实际上不会是一种可能的或连贯的经验,因此需要一些显明的增加或改变来修复想象的画面,从而获得新的可能性。最终,这种对经验模式的内部检验,在黑格尔的发展论述中变得极其详细和丰富,甚至相当于对一种真实历史生活形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考察,一种在关于这些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假设下所进行的历史经验。



因此,针对这一关于经验的主题,一旦收集了进行完整充分的描述所需的所有材料(在前五章之后),黑格尔就开始对这一主题的发展进行一种更加与众不同的描述,这种类似于集体意识的形式被他称为精神(Geist)。从这点来看,这种说法更不寻常,因为人类自我意识的进程,被黑格尔本质上视为他所谓的精神的“现实”(actuality)及其历史的、社会的发展,黑格尔似乎影响了哲学本身固有主题的改变,坚持哲学不应该研究单纯的概念,而应当研究“现实”中的概念,这意味着当现实被认为是根据这种经验“检验”的时候,它就处于现象学的历史现实中。


 至此,很多内容听起来应该是不寻常的,黑格尔对哲学上的德语进行了高度特立独行的创新,但这在文本中是可以理解和相对可追踪的。除此之外,在论题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困惑很容易成为完全的阻碍。它们出现在第四章“自我意识”中,黑格尔自己将这一章看作这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称之为这部书的“转折点”。第一点出现在黑格尔突然插入的话:“自我意识就是欲望一般(Self-consciousness is desire itself [Begierdeu berhaupt])。”第二点对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和后黑格尔主义思想来说,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也同样是难以理解的,它宣称:“自我意识只有在另一种自我意识中才能得到满足(Self-consciousness attains its satisfaction only in an-other self-consciousness)。”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结构图


我想尝试理解黑格尔在这部冒险之书中关于这两点的含义和哲学动机。不过,有几个条件必须首先说明。我只想提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严格来说,黑格尔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理论”,或者说,至少孤立研究这种理论会割裂黑格尔哲学中著名的整体论(holism)。整个《精神现象学》是对自我意识和人类主体走向自我意识的沉思,特别是作为一种集体主体走向集体自我意识的沉思。黑格尔把从中世纪天主教到法国大革命的一切都视为这一描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正如我希望在下文中展示的那样,这一长篇论述中最独特和最原创的方面开始在第四章成为焦点,这也是本文仅仅聚焦这一部分的充分理由。


这样做还有一个更明显的理由,这个理由更具体地涉及英美国家哲学传统。出于多种原因,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在当代英语哲学中仍然活生生地存在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相比之下,被描述为粗鄙的“欧洲哲学”哲学家很少出现在顶尖研究型大学中。人们可以对此做出一个很好的说明,这种所谓存在分歧的哲学传统始于黑格尔及其对后来欧洲哲学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这与那些在黑格尔阴影下进行哲学思考的人有关,他们不愿接受严格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上的行动、能动性、目的性、解释等概念之间任何严格的分离。这种整体论的方法很快导致第二个分歧,这个分歧点建立在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的整合之上:在解释认知成功的主张,甚至在正确理解基本心灵-世界(mind-world)的性质和主体间的关系方面,后黑格尔主义者坚信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性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任何一种认知或实践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可避免地预设了这一点。这种社会历史现实与认识论、形而上学、道德理论、美学等传统上被严格视为哲学问题的内容有关,它有多种形式: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经济问题、尼采的谱系学和心理学、海德格尔和存在主义中的情绪和决心、福柯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结构主义中主体对结构的依赖(或主体在结构中消失)等等。(当然,更为传统的哲学的反击一直是,这样一些理论企图把哲学转化为别的东西,从而大规模改造哲学,并使之与哲学完全失去联系。)



我所说的传统之间的分歧可以说起源于《精神现象学》这一章的转折点——这也是我们密切关注它的另一个原因,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黑格尔的整体论。换言之,这本书的转折点关涉到现代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更为广泛的转折,因此它能够突显出这样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改造哲学,还是彻底告别哲学?


在这一点上,一个策略自然会出现。由于这一章的主题——自我意识,以及与自我意识有着深刻联系的另一主题——自由,是我们所称之为德国唯心论最重要的课题,我建议从康德把自我意识作为人类智慧的中心地位开始。这就是我想表明的立场,黑格尔正朝着刚才建议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延伸阅读


《黑格尔论自我意识》


(戳图进入微店购买)

 复制后打开淘宝:JL1q2E2TbQF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京东↓↓




相关图书

尼采的微言大义

驳马基雅维利

解读马基雅维利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黑格尔论自我意识

欧里庇得斯的

现代性

希琵阿斯

莎士比亚的罗马




经典与解释·你可能还想看


黑格尔眼中的苏格拉底(上)丨西方文化史的“转折点”与反讽

黑格尔眼中的苏格拉底(下)丨关于自由、疏离感和相对主义的现代议题

讲座纪要|林志猛:柏拉图论政治勇敢与哲学勇敢

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初期作品里的两条轴线

重磅新书丨《简明汉字源流字典》:三千汉字的前世今生




好书值得被更多人知道,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上市丨《黑格尔论自我意识——〈精神现象学〉中的欲望和死亡》

华夏出版社 经典与解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