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圣经题材和使徒故事的问题》讲座

艺术史的图书馆 艺术史图书馆 2022-07-10

艺术史图书馆注:这是艺术史家的讲座的第二篇,依旧以潘诺夫斯基在UCLA的提香讲座为例,并借此谈一谈潘氏的Lecture-style。潘诺夫斯基从德语转换到英语的整个经历其实也是颇值得目前在西方世界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思考的,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写作上。潘神的声音就此告一段落,这一次推送的材料依旧可以在后台回复panofsky1967获得,我还增加了这三讲的音频。其实我自己经常听这三段讲座音频,它有一种极为特殊的魅力,有19世纪的感觉,我用它来抵抗现在研究的专业化,时刻提醒自己。


这一次的内容主要参考了Fabian Jonietz的论文Begriffsgeschichte im Staub der Pigmente和Karen Michels的Bemerkungen zu Panofskys Sprache,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供未来探索的结构,且每一个讲到的部分都查回到了原始文献。


Jonietz的论文非常值得推荐,是目前最清晰展示西方学界对于艺术术语研究的,尤其他的脚注做得非常全面。


Karen Michels 文章算是专门研究潘氏的语言的,我按她的线索受了很多启发。但她的论文也有很致命的缺陷,一是研究潘氏的语言风格,却大量把英语翻译成了德语,这也许还可以原谅,但很多关键文本居然用了德文译本(原文是英语),我实在搞不太明白她的意图(比如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其实完全不需要翻译,该英文的时候英文,该德语的时候德语,只是文章的论述部分用德语就可以。


相比之下,Jonietz的文章中意大利语、德语、英语都未翻译,是其所是,尤其在做语言风格的讨论时这点很重要。正如潘氏所言:Translations, even if "correct" from a purely factual point of view, always change the meaning, how­ever subtly, and either destroy the personal character of the original alto­gether or replace it by a different one.



这是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第二讲,也就是《圣经题材和使徒故事的问题》的讲座,这也是出版的书中Problems in Titian: mostly iconographic的第二章(依旧是后台回复panofsky1967可获得该章pdf,作为音频对照,并有三次讲座的音频)。最建议的方法依旧是一边阅读,一边听讲座。




Titian. Fall of Man


具体内容不多讲,上次推送中主要讲了潘诺夫斯基提香讲座的一些情况,这次主要讨论一下他的语言风格的问题。


潘氏的语言风格有两个学者需要跟踪:


一是Giovanna Targia,也是之前提到的翻译会议的主持者之一,之前在Bibliotheca Hertziana所做的研究是“Bilderwanderung” und Sprachmetamorphose: Untersuchungen zur Transformation des Forschungsansatzes von Aby Warburg (1866–1929) durch seine Nachfolger,她也注意到了文化的传移所导致的语言使用的变化;


二是Karen Michels,她就潘诺夫斯基的语言专门写过论文Bemerkungen zu Panofskys Sprache,另外还写了Transplantierte Kunstwissenschaft: deutschsprachige Kunstgeschichte im amerikanischen Exil 一书,也编过两卷本的Erwin Panofsky Deutschsprachige Aufsätze,因此是讨论潘氏语言风格的最佳人选。


这里主要分两个部分讨论一下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史研究的语言:


一是他的研究本身对语言的关注和使用:表现在艺术史的术语、术语的词源以及翻译;


二是他所使用的学术语言从德语到英语的转化。

       

 一、 潘诺夫斯基的研究中的语言脉络


1966年6月24日 Erwin 和 Gerda Panofsky的结婚日


艺术史的术语方面,最主要从早期的Dürers kunsttheorie的研究开始,然后从1915年到1925年,在Zeitschrift für Ästhetik und allgemeine Kunstwissenschaft发表了三篇重要的论文(这三篇都可在海德堡大学网站上找到):


Das Problem des Stils in der bildenden Kunst(1915),


Der Begriff des Kunstwollens(1920),


Über das Verhältnis der Kunstgeschichte zur Kunsttheorie. Ein Beitrag zu der Erörterung über die Möglichkeit “kunstwissenschaftlicher Grundbegriffe”(1925)。


如果要把潘氏的论文放到当时整个艺术史科学化的进程中的话,那么应该从1890年开始,即通过Adolf von Hildebrand, August Schmarsow, Wilhelm Worringer, Heinrich Wölfflin 和Alois Riegl,最后在1915年的沃尔夫林出版的Kunstgeschichtlichen Grundbegriffen(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达到顶峰。


沃尔夫林


潘诺夫斯基的三篇文章可以说正是回应这些学者的,1915这篇是沃尔夫林1911年的演讲,1920是李格尔的Kunstwollen的概念,1925年这篇正是沃尔夫林1925年的书,其中还有一个表格清晰地展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思考:



这里还可以引用1934年他回复Alfred Barr的一段话:I have often felt that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to work out such a dictionary, including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uch terms as ‘Modern’, ‘Style’, ‘Portrait’, ‘Veduta’, ‘Contour’, ‘Chiaroscuro’, ‘Realism’ and ‘Naturalism’ (the former one occurring as early as in the 17th century, the latter one only in the 19th, when the original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Realism’ as against ‘Nominalism’ had been utterly forgotten by art-critics), and so forth. The gradual change to which all these expressions have been subject in the course of time would make a most amusing supplement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istic phenomena themselves。这段话表明了他一直以来想要编一本艺术术语词典。


词源考察:比如1960年出版的Renaissance and renascences in Western art中就利用Oxford Dictionary考察了history innovation这些词的词源。


翻译方面:最主要的是拉丁语的翻译,1946年出版的Abt Suger这本书,其中将拉丁语的文献进行了翻译。


另外之前提到的潘氏就托马斯・曼的英译的一封信(3144B,这封信写于1949年10月,1966年的时候刊登在了In An­ other Language. A Record of the Thirty-Y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mas Mann and His English Translator)能够略窥其看法。这封信主要是潘觉得Gannett对英译本的The Beloved Returns的批评是不对的,潘认为这个英译本恰能唤起相应的德语句子。其中他提到的评价翻译的准则:In evaluating a translation we have, therefore, to refrain from squabbling over single words or even sentences. What can be rendered more or less adequately is - barring factual mistakes - the linguistic personality of the work and not its verbal elements. (因此,在评价一份翻译时,我们应当避免就几个单独的词甚至句子而争吵。只要没有事实的错误,作品语言上的特点能翻译出来就足够了,而不是词句上的)。


  二、潘诺夫斯基的写作语言的改变


1957年穿着学位服的潘诺夫斯基


第二个部分,即潘氏是如何从德语转化为英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讲座风格的。


潘氏的学术语言从德语到英语的转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他来说,整个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比如1931年11月17日在写给Friedländer的信中就提到自己翻译的讲课的文本非常怪。即使到了1939年,他还感到即使有了助手和朋友的润色,他的英语还是会很生涩,带有非英语的味道。潘氏的这封信(书信集707)非常重要,兹录如下,重点为我所加。


A really serious problem is, of course, that of my English as such. I am absolutely certain that all my friends and collaborators will not be able to purge my style from a certain "foreign" and perhaps basically Un-English flavor.But the other alternative could have been to write the whole thing in Ger­man and to have it translated by an American scholar. 


And this, it seems to me and to several friends with whom I have discussed the question on principle, would have been even worse. Translations, even if "correct" from a purely factual point of view, always change the meaning, how­ever subtly, and either destroy the personal character of the original alto­gether or replace it by a different one.(哪怕从事实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正确的,翻译还是会改变原文的意思和摧毁原作中的个人特点或代之以完全不同的。)


Please forgive my loquaciousness.But the problem of English has worried me, and keeps worrying me, a good deal. To a physicist or to a mathematician it does not matter so much as to a humanist, who finds himself on a real quandary. With him the stylistic formul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eaning he tries to convey. (对于人文研究者来说,写作风格是内在于其所要传达的意思之中)。


Consequently, when he writes himself in a language other than his own, he will hurt his reader's ear by unfamiliar words, rhythms and constructions; when he has his text trans­lated, he will address his audience wearing a wig and a false nose. 


潘诺夫斯基对此所作的努力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主动方面,也就是写完后找native assistants改,他的最主要的合作者是Daisy Barr,也就是Museum of Modem art 的馆长Alfred Barr ,牛津出版社的,Roxanne Sanossian,后来是Heckscher。另外,他认为一个德国艺术史家要让自己的研究为英语世界所理解的话,最重要的是编制自己的术语词典,因为德语世界的艺术术语不是过于深奥就是并不准确(unnecessarily recondite or downright imprecise),他举了德语中的taktisch,在英语中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还有malerisch,可以根据语境解释为pictureque,pictorial, dissolved sfumato non-linear等。


二是被动方面,就是通过阅读英文著作来扩展词汇和句型,包括像柯南道尔这样的侦探小说。


在这两方面来提高英语写作,然后因为在美国,要向非专业的观众做报告,因此有勇气去写关于一个时代、一个艺术家的著作,而德国则是要就专门的问题进行讨论。因此在美国要让普通人都听得懂,其所用的词汇、句式和习惯用词就需要简洁易懂,而且也要有幽默感,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在讲座中听到的潘氏的lecture style,这也是他的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


潘氏在Problems in Titian: mostly iconographic 的书后相关文献中提到Crowe 和Cavalcaselle的Titian: His Life and Times是最好的专题研究。


“Outdated in many respects, it remains unmatched in the wealth of factual documentation and the breadth and precision of historical insight. ”


这句话应该说是他对这19世纪的类似著作的喜好的原因。要知道Crowe和Cavalcaselle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而潘式的书是1969年出版,隔了近百年,他还提到了类似的作品如Moritz Thausing的Dürer, Hermann Grimm的Michelangelo 和Karl Justi的Velazquez, 称这些书都是需要阅读,而不是参阅。而正是这些研究,影响了潘诺夫斯基的讲座的文本,尤其是正文文本,而将最新的研究和相关讨论都放到了脚注中去。


Problems in Titian: mostly iconographic 中正文和脚注的关系


相关推送:

           艺术史家的讲座:潘诺夫斯基1967年在UCLA的《提香和奥维德》的讲座 

           用“艺术”打开艺术:Roberto Longhi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及用“语言”写作中国艺术史 上

           艺术史家的图像和档案管理软件--Tropy

         Leonardo 2019系列:最好的《达・芬奇传》和最畅销的《达・芬奇传》

             Gertrud Bing:瓦尔堡的私人图书馆、记忆女神和和语言风格研究的核心人物

             北大《艺术史方法论》课程的书目和版本(上)

             米开朗基罗的纸张使用——手稿的擦除、重写与复原

        


 扫码关注艺术史图书馆



10、100、4000、2万、30万,这是一系列图书数量的数据,10本著作大约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掌握一个研究主题,100本可以差不多地勾勒出一个研究方向的框架,4000本可以满足一个学者的研究需求和一个私人图书馆的藏书开端,2万本则达到了私人藏书较为完美的状态,30万是一个专门学科的藏书的公共图书馆的量。这个公众号旨在建成一个私人的艺术史图书馆,藏书量在三万左右,主要收集艺术文献(5000)、艺术史学史(15000)以及瓦萨里《大艺术家传》中对各艺术家的注解所需要的基本研究著作(10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