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险上“两会”|3月5日关键词:养老保险、农业保险、保险期货等八大议案提案建言

金融街15号 保媒联盟 2022-08-06

“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与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成为两会重头戏之一。


在这些建议提案中,都有哪些关乎社会、经济、民生的保险建议呢?保媒联盟小编将梳理更多的媒体报道,提炼出当日的关键词,以飨粉丝。


建议提案之一




收入保险:完善水稻收入保险定价制度

九三学社中央
保资运用:探索不同险企权益投资监管模式

九三学社中央将向全国两会提交《关于推进水稻收入保险试点扩面提质的提案》。


九三学社中央认为,当前,在全国进行推广并达到相关文件的农业保险覆盖要求,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期货市场制约着收入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产量与价格内在稳定机制发挥不足;三是缺乏多级财政支持的补贴制度。


九三学社建议,大力发展稻谷期货市场,完善水稻收入保险定价制度。水稻收入保险的发展需要解决价格风险分散和价格指标确定两大难题。


一方面,保险公司需要利用稻谷期货市场的风险对冲机制,为水稻收入保险供给机构提供有效的赔付风险分散渠道;另一方面,水稻收入保险应当选取期货价格作为保险价格因子,完善收入保险的定价制度。应加强稻谷期货市场建设,增加稻谷期货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制定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制度;选择成熟的稻谷期货产品,结合水稻收入保险协同发展,提高水稻收入保险的运行效率和保障水平。


建议提案之二




农业保险:完善“订单+保险+期货”模式

民建中央

保资运用:探索不同险企权益投资监管模式

民建中央将向全国两会提交《关于完善农业“订单+保险+期货”模式的提案》。


为进一步推动“订单+保险+期货”模式试点,民建中央提出四项具体建议:

① 加强各方协调,完善管理机制。②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修订《农业保险条例》等政策法规,增加“订单+保险+期货”模式的相关内容。逐步实现由交易所补贴向财政补贴转换,形成中央财政补贴为主、地方财政补贴为辅的形式,并实现财政补贴常态化运行。增加财政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补贴,降低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成本,使保险费率能够有所下调。③ 开发多层级保险体系,加快价格险向收入险过渡。充分利用保险的增信功能,鼓励开发包含不同风险保障水平的产品体系,研究推出气象指数期货等衍生工具,区分投保人的意愿和需求,对保费差异化定价,为农民提供更大选择空间。

④ 加强期货市场建设,加快场内期权品种上市。研究开发市场化程度高、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农产品期货品种,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对于需求较大的品种,可考虑开发并逐步上市场内期权,为对冲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降低保费成本。


建议提案之三




商业养老保险:加大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支持力度

赖秀福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

强化制度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扩大第三支柱覆盖面和供给能力。提升第三支柱的民众参与度和覆盖面,实现全人口10%以上的覆盖,弥补第二支柱在覆盖面上的不足。调动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主体积极性,增加金融机构供给能力,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 要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打通各支柱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特别是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账户之间应率先做好制度对接与互补。

 要加快以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建议将保险系、信托系产品作为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的产品主体。支持保险业、信托业先行先试养老金第三支柱并进行深化和扩大推广。


加大政策支持:

● 财政税务部门要加大对第三支柱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一揽子强有力的激励政策。

● 尽快扩大税延商业养老险试点或直接推向全国。


普及养老金融教育:

要制定养老金融教育的具体规范,开展全国性的养老金融教育活动;推动学校开展基础金融教育,培养正确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理财的观念;行业协会出台相关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指引,明确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的责任、金融机构加大宣传,提高客户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等。不同主体共同努力,全方位提高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及养老金融投资能力。


丰富养老产品供给与服务:

● 建立丰富的市场化、多元化第三支柱产品体系,满足人民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消费能力的养老和养老金融需求;明确养老金融本身的规则、统一产品的标准,在交费方式、领取条件、资金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估与设计;鼓励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展保障责任,提供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立足消费者需求,便于民众参与,创新发展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等。

● 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提供健康与养老服务,打造“保险+医养”产业链。培育完整的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团队的建设,发挥保险公司在医疗养老行业资金优势、产业协同优势和客户优势,打造“保险+医养”产业链。实施大健康、大养老战略,加快布局养老社区;促进养老市场和保险业的融合发展。未来应对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建设养老社区等健康养老服务提供更大激励。


建议提案之四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政策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

韩沂

■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

从目前第三支柱发展状况来看,除了公众个人养老意识不强、产品宣传不足等问题外,还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① 第三支柱涵义、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定义。

② 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第三支柱养老账户管理体系。

③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覆盖面较窄。


对此,建议多部门共同研究,明确第三支柱的涵义、内容和范围,并出台正式文件。


建议尽早明确第三支柱的具体涵义、内容和范围,特别是第三支柱产品由金融机构提供,个人自愿购买,市场化程度强,具有鲜明的金融属性,应当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具体标准,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予以公布,将一定期限以上,以养老为目的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养老目标金融产品在符合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标准的前提下纳入第三支柱范畴,扩大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方便社会群众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由选择符合条件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产品。


建议借鉴现有税延养老账户管理经验,扩大其运用范围。建议参考欧美和日本第三支柱发展历程,借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试点中的账户管理经验,扩大税延养老账户的运用范围,推动将符合前述特定条件(例如以养老为目的、领取起期在退休后等)的各类金融产品纳入税延养老账户。允许参保个人在税延养老账户中自由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统一享受税收递延优惠,提升个人参与税延养老的自由度和便捷性。


建议优化完善政策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纵观世界各国,第三支柱发展较好的国家对第三支柱养老产品均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建议尽快出台新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或明确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在扩大税延养老账户运用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针对账户而非特定养老保障产品优化完善税收和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加大优惠补贴政策力度和覆盖面,对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群,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其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对于收入较低或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人群,则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吸引其主动参与第三支柱建设。同时,优化完善养老金领取期税收政策,利用差异化税率引导消费者终身领取或不少于15年的长期领取,确保资金的养老用途。


建议提案之五




养老金投资:引入更多市场决定机制

郑秉文
保资运用:探索不同险企权益投资监管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养老金投资存在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即投资管理人的数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亟需扩容,以便提高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经营能力、投资分散度、策略丰富度等。为此,建议尽快对投资管理人数量进行扩容,简化投资管理人资质的审批程序,不断完善对现有投资管理人的评估,引入更多的市场决定机制因素,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投资管理人相对数量过少。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有18家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有22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21家,但绝大部分是重合的,实际上养老金投资管理人只有27家,其中基金公司16家,券商3家,保险公司7家,养老金公司1家。


投资集中度偏高。27家投资管理人负责三类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二为一)投资管理的61个资格,平均每个投资管理人承担2.3个资格,最高的承担4个,最少的承担1个。


投资管理人两级分化较为明显。虽然社保和年金投资管理人的数量只有20余家,但却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投资管理人中管理资金规模最大的超过4000亿元,管理规模小的受托规模仅二、三百亿元,甚至更少。


第一,扩容有利于提高养老金投资业绩。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2020年底公布的研究成果,最近5年基金管理人业绩排名中,股票和债券长期投资能力排名前20位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中有一半多不具有养老金投资管理资质,而在已获得资质的公司中,有些基金管理公司的股票和债券投资能力排名位居行业的后1/2。


第二,未来几年养老基金进入投资体制的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19年,四类养老金资产规模已达11.6万亿元,而实施市场化投资的仅为5.6万亿元,还有一半即将实施投资。另一方面,职业年金发展势头较好,资产规模将很快赶上企业年金。


建议提案之六




养老金融产品: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购买

金李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

金李提议国家拿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例如税收激励等,鼓励年轻人购买养老金融产品,这是对构建未来老年生活安全网的基础保障。


实际上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做未雨绸缪的安排,很多我们的养老的产品,未来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各种国家给的一些政策支持,比如说税赋的支持,让年轻人形成习惯,自己从今天开始就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一些储备,不至于到老年的时候,因为缺少这些物质上的基础而感到自己应对不足。


近几年来,养老问题频繁被提及,面对如今的养老现状,很多年轻人也在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生活,毕竟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前卫,许多“90后”“00后”都不愿意过早成立家庭,生育意愿也在逐渐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几十年后他们在老年生活时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个问题:子女还年轻没有赡养能力,又或者那时自己是孤身一人,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建议提案之七




康养产业:引导金融保险机构组建发展基金

孙洁

■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及各省对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高度重视并不代表全方位正向落实,从深化发展康养产业的角度,还需加强康养产业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配套实施机制,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康养产业的激励和牵引作用。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健全政府康养协调合作机制。把康养工作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和民生实事项目,做到康养工作全国上下一盘棋。同时,出台保险行业康养配套政策。发挥保险行业养老保障优势,满足客户健康养老需求。另外,完善专项康养融资对接机制。引导各省主要金融保险机构组建省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健全省级康养融资专项对接长效机制。


优化保险供给支持,定向赋能康养发展:

一方面鼓励发展特色康养保险产品。开发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普惠养老产品,丰富养老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扩大政府购买康养服务试点。借力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东风,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推动,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康养服务。


搭建保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机构、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解决机构之间缺乏合理的医疗服务信息共享问题。另外,加大商业养老保险政策优惠力度。在实施个人税收递延政策的基础上,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专属养老产品实施免税政策,全面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专属普惠型养老保险产品。


引入金融资本活水,充分发挥市场力量:

● 加大推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公建民营机构建设。优先保障失能半失能、高龄以及中低收入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供给。 支持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推动康养产业轻资产模式发展。支持连锁化、品牌化的护理型康养机构发展,利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引入险企投资设立大CCRC社区。推出专项养老产业用地配套政策,保障养老服务专项土地资源供应,吸引保险公司到本省设立康养社区。● 探索推动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参与康养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从金融端解决仅靠养老服务难以收回前期建设成本的发展瓶颈。


建议提案之八




养老金:探索建立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

周燕芳
保资运用:探索不同险企权益投资监管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建议,应该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产品和服务层面入手,更好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① 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② 明确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定位,鼓励产品服务创新;③ 加大对第三支柱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④ 扩大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范围,提升长期养老金收益率;

⑤ 简化税延养老保险业务全流程,提升吸引力和参与率。


对第三支柱下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投资管理机构发行的养老产品账户打通,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等的统一归集,并享有相对应的税延政策,激发居民个人积累养老金的动力并满足差异化的需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均建有个人账户。探索通过实名认证且唯一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实现资金在‘三支柱’之间的转移接续,建立养老金账户‘一账通’的衔接机制,可以提升养老保障制度整体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周燕芳说。


支持保险业先行先试养老金第三支柱并进行深化和扩大推广,有效保证养老金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的充分发挥。鼓励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适当扩展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等。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变额年金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试点工作,以满足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人群对养老储蓄的多样化需求。


进一步放开投资端限制,允许更高比例投资在权益类、另类资产;适当降低养老金产品的资本金要求,拉长年金投资业绩的考核周期;对于养老金业务给予税收优惠等。尤其是对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税延等)投向国家建设重点项目提供相应优惠政策。


在投保环节,探索建立自动加入机制,个人购买难度及复杂性,有效提升税延养老保险市场参与率;在缴费环节,引入缴费配比机制,激发中低收入群体参与积极性;在抵税环节,简化实务操作流程,提升参与税延养老保险的便捷性。同时,打通中保信平台、金税三期申报客户端、个税扣除App等系统,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简化操作流程,实现纳税人个人在线自助申报。可将税延养老保险税收抵扣申报和教育、住房、赡养老人项目等共同列入综合纳税申报范畴,无需单位逐月办理税务申报和税前扣除,让税延养老保险抵税环节更便捷。

(注:以上内容均来源于媒体公开报道)

制作:保媒联盟

新媒体关于“两会”报道

● 2021-3-4金融街15号保险上“两会” | 3月4日关键词:养老保障、绿色保险、惠民保险等八大议案提案建言● 2021-3-5上海证券报  速看!“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1-3-5中国证券报两会连线 | 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助力医疗器械企业研发创新●2021-3-5A智慧保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14次提及保险,六大类业务要加强,养老保险仍是重点!
● 2021-3-5保民公社14次提及“保险”,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30元,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政府工作报告传来一大波好消息
● 2021-3-5
爱家财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两会关切 保险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献策
●2021-3-5 经济观察报  两会解读 | 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2021-3-5 期货日报“两会时间” | 代表委员提议“完善订单+保险+期货”模式,建设国债期权市场,发展境内期货行业机构投资者
●2021-3-4中国银行保险报建议提案抢鲜看!●2021-3-4阿沐养老

关注两会养老议题:技术适老化、养老人才、医养结合、保险养老融合

●2021-3-3天下银保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珍惜每次两会提建议的机会,持续聚焦健康和养老领域 | 两会访谈
●2021-3-3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两会 | 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赖秀福:构建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保险业大有可为



首批15家加盟保险新媒体名单


第二批15家加盟保险新媒体名单


END


优化资源  把握风向  引领潮流

邮箱:reaishenghuo_123@126.com长按二维码关注 保媒联盟

往期回顾

 保险上“两会” | 3月4日关键词:养老保障、绿色保险、惠民保险等八大议案提案建言

 国新办发布会上,郭树清提及6组数据令保险业兴奋!哪类保险要突破?

 产业篇 | 脱贫攻坚路上,保险扶贫之花齐开放

荣誉篇 | 脱贫攻坚收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保险业!

银行保险声誉风险管理新规出炉!若出事,董事长列为第一责任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