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酷儿向母亲出柜后,母亲说自己可能也是性少数|性别梦
受访人面粉在一座寺庙
图片由其本人提供,下同(另行注明的除外)
文|乔多
(本文根据受访人面粉的经历而写作)
面粉较早之前就知道了酷儿群体的各种身份认同,但一开始没有想到自己是无性吸引和无浪漫者。
更没想到的是,当其向妈妈出柜并科普这些身份时,她便对无性吸引产生了共鸣,此后则意识到了自己可能是有性吸引的泛性恋。
“性少数可能会遗传”这个说法立刻微妙了起来。
如果能自己选一次,面粉还是想做无浪漫无性吸引者。
TA非常珍惜这一身份带来的生命体验。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大家可点击这里阅读《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图源:Unsplash(作者:Jigar Panchal)
2021年,面粉第一次了解到无性吸引和无浪漫的概念。
通过文章的转载,TA找到了“无性恋之声”公众号(后更名为“无性吸引之声”)。
“当时我觉得,自己大概不是‘无性恋’。”
面粉看了一些小伙伴的分享,也参与了一些线上分享会,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是非二元性别和非单性恋。
但身边的环境非常“顺直”,所以面粉想,或许是因为周围都是顺性别异性恋者,所以到了酷儿环境后,自己大概也会向往浪漫和亲密关系吧。
加上面粉很喜欢追星,嗑CP相当上头,因此那个时候,面粉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对浪漫关系的接受度有什么不一样。
直到遇到了一位非二元的室友,面粉发现自己和对方有许多共同点,但在亲密关系上,两人大相径庭。
室友是多边关系实践者,当时有几位伴侣。面粉和别的室友也见过其伴侣,“TA也会和我们讨论该不该和伴侣去看电影或者做某些事情”。
身处酷儿环境,听着室友讲述自己的亲密关系,面粉却并没有建立浪漫关系的想法。
这是面粉第一次接触到离自己那么近的酷儿关系,但这样的关系又似乎是那么遥远,那么可有可无。
与室友住了一年后,面粉确信自己处在无浪漫光谱上。
无性吸引身份的确立则更为不知不觉。
面粉在网上看过和听过很多无性吸引者的经历,也问过自己能否接受性行为。
要是自己成了参与性行为的一方,面粉一想到就觉得接受不了。
不过如果是嗑CP或者看动漫时,扮演和代入角色关系中的某个人,面粉则可以接受。
面粉十八岁时,在上大学前,以非二元性别的身份对妈妈出柜,还科普了LGBTQIA+这些字母代表的各种身份。
很幸运地,妈妈接受度非常高。
妈妈当时在读《金刚经》,接触到其中“众生皆非二元对立”的观念,很容易就接受了。
她还顺口提及“我可能是‘无性恋’”。
面粉听了极为震惊,妈妈的话在其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面粉之前听说过,有的同性恋者发现父母也不太“直”。
虽然这没有科学依据,但面粉不禁想到,如果母亲是无性吸引者,那自己有没有可能也是呢?
几年后,妈妈确认自己是有性吸引,但当初她的话却成了面粉探索自己无性吸引身份的起点。
面粉拍摄的花草
其实面粉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浮现了无性吸引和无浪漫的倾向。
比如追星时,看到有人说“想让爱豆做我女朋友”,或者放大偶像的某个身体部位,例如大腿、嘴唇、胸部(一般是带有性意味的),面粉会尴尬和不适,可以理解但不能共情。
面粉从小暗恋过很多人,会被不同的人吸引。“哦,这就是‘喜欢’吧。”
喜欢上某个人之后,面粉就很想见到对方,想送礼物。
同在一个空间时,面粉会不由自主地瞥那个人;但共处一室后,面粉又会很紧张,既希望对方在这里,又不希望他在。
“因为他来了,我就会紧张;他不来,虽然我看不见他,但也不会紧张了。”
如果喜欢的人和同学起了争执,被老师批评了,或者在感情上遇到挫折,面粉便会很想为其打抱不平。
面粉最开始都是被顺性别男性吸引,后来发现自己也会喜欢顺性别女性。
但所有的暗恋,面粉都没有动力去推进彼此建立亲密关系。
面粉不想告诉对方“我喜欢你”,也没有与对方成为伴侣的想法。
仅有的幻想是,面粉会在脑海中搭建两人亲密的情景,“如果我们接吻、拥抱,以及进行带有一些性意味的举动”。
想象的过程中,面粉没有特别排斥性和亲密。
“但就像在演一出木偶戏,我左手提着一个人,右手提着另一个人,自导自演。我自己没有很强的参与感,有点类似嗑CP的感觉。
“其实我喜欢的不是这个人本人,而是我想象出来的人。”
唯一和亲密关系最近的一段关系发生在初中,面粉发现自己喜欢的男生也喜欢TA,双方都知道彼此的心意。
“那下一步怎么办呢?”
那时候,两人并未确立恋爱关系。
此前,二人不是很熟,而在更进一步的交往相处中,两个人在网上聊的天多了,平时在学校里的来往也更密切了。
但与文艺作品中表白后的高兴、释然截然不同,面粉很紧张,身体一直发抖,“是那种生理上的不适”。
面粉并不觉得表白了很棒,很愉悦,只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成就感——太好了,这个人也喜欢我,“就好像考试得了满分一样”。
但表白带来的更多是不适感。
这也是面粉唯一与朋友倾诉过的暗恋经历。
“但跟朋友讲的时候感觉很尴尬,有种羞耻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很想逃,想摆脱。”
或许,这就是无浪漫吸引者对浪漫的不适和厌恶吧。
“可能当时我觉得,两个人互相喜欢,理所当然地应该往亲密关系发展,但无浪漫‘无性恋’的那个我在抗拒这件事。”
面粉在爱豆见面会的自拍
所以,面粉对那位男生的态度忽冷忽热。
每当和他距离更近时,面粉就会觉得“哦,天哪,以前我明明很喜欢这个人,也很钦佩他,但我现在就是纯粹讨厌他”。
面粉于心不忍,也非常后悔当初的表白。
但相互疏远一段时间后,面粉又会再次接近对方,重蹈覆辙。
“所以后来我们就说,还是做回朋友吧。”面粉这才如释重负。
这段感情让面粉负疚了很久。
“我真的觉得很对不起他。明明我喜欢他,也是我先告诉的他,但我就是达不到那种亲密,扮演不了亲密关系中的一方。”
确立了无性吸引和无浪漫吸引的身份认同后,面粉脑子一热,告诉了那个男生。
面粉担心这样可能会打扰到对方,不过他表示理解面粉的感受,也支持TA,虽然他自己可能不是这样的。
面粉觉得自己很幸运。
同样的厌恶也发生在了另一位男生那里。
面粉和他见过几次面,印象挺好的。
没想到某天他突然表白,面粉就立刻开始觉得他恶心,接着他又送面粉礼物,这让面粉更加不适。
“也是有一种生理上的厌恶。”
而且他会在放学后尾随面粉回家,这件事也给面粉造成了一些心理阴影。
面粉和一位朋友都很讨厌某个歌手,尤其是他写的一首歌。
这首歌的歌词描述了一个男生尾随暗恋的女生,去其学校的操场等她,而女生全程都不知情,只是男生的自我感动。
两人都觉得这很可怕。
最近和朋友聊天时,面粉顿悟,之前跟踪自己的那个人可能也是这样的心态。
他没有意识到他给面粉带来的困扰和恐慌,甚至说不定对他来说,这段暗恋经历还挺美好的。
“所以我就想,算了吧,可以放下了。”面粉释然了。
确立身份之前,身边的朋友一旦表露出超越友谊的感情,面粉就会感到不适,并疏远对方。
面粉在那时非常困惑,而到现在还是会经常被别人吸引,反复经历紧张的情绪,好在如今已经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可以自我调节了。
“我就可以进入一种和所有人都有可能也只有可能成为朋友的状态,这让我非常安心。”
面粉戴着朋友送的无浪漫无性吸引色手链
在和一位年长的女性朋友解释无性吸引时,面粉才知道,有性吸引者想要和别人做爱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非理性乃至动物性的“干柴烈火”的状态。
但在面粉看来,人穿着衣服还有些魅力和气质上的性感,而脱了衣服就一点吸引力也没有了。
起初朋友不太理解面粉的无性吸引身份,觉得只是面粉“太年轻了”。
后来面粉再次解释,她才意识到,原来不同的人对性吸引的体验真的有很大差别。
冥冥之中,面粉觉得,正是因为自己不想要也不需要传统的浪漫与性关系,TA才可以那么深刻地感受离自己很远的明星,被经过机器翻译之后零零散散的日语歌词打动,因为做出了好吃的饭、身边有值得珍惜的朋友而感到非常幸福。
因为父母离异,面粉很小就没有了对婚姻的滤镜。
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性少数身份,在出柜前,面粉有些担心妈妈会以为是她失败的婚姻影响了面粉“爱的能力”。
“对此我想说,作为一颗种子,如果我没能长出草莓,并不是因为园丁施错了肥,而是因为我其实是一株薄荷。
“更重要的是,比起草莓,我更喜欢当薄荷。”
事实上,面粉并不缺少爱的能力,但对于诸如酷儿柏拉图关系、自选家庭这样的亲密关系形式依然会感到不适。
“这还是有点太近了。我好像没办法进入这种投入程度很高的关系。”
面粉也不太喜欢身体接触。
面粉觉得,虽然和朋友依偎着看电视,互为人形抱枕很温暖,但更想彼此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如果能活得足够久,面粉觉得和一两位朋友共同生活是最幸福的状态。
不过这样似乎过于理想主义了,所以即便最终还是一个人生活也不错。
图源:Unsplash(作者:Marko Brečić)
END
基础
资料
观点:跨性别语境下不宜说“激素替代治疗”,可表述为“激素肯定法”
观点:描述性吸引的倾向宜说“性吸引倾向”,如需泛指可说“吸引倾向”
补充
推荐
社
群
欢迎扫码联系田倞
加入社群
性
别
梦
Gender 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