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路线的选择:那些矛盾的专家观点如何取舍?
-- Tips:点击上方蓝字 【家有小怪物】查看往期内容 --
上周写了一篇五大英语启蒙指导书的综述(戳这里:“盖兆泉、安妮鲜花、廖彩杏、吴敏兰、汪培珽”比较与总结)。当时限于篇幅,省略了个人化的评价以及对矛盾观点选择。今天把这部分补上。
<1> “目的”是核心
在上篇就提到过,学英语的目的决定了选择中的倾向和取舍。下面就先说说我自己给六六启蒙英语的目的。英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交流工具,学来是为了用。用在啥地方呢?
近期的:
享受英文原版绘本与动画
中期的:
上学面临英语课以及考试
远期的:
阅读学术成果(这个上大学以后才会用上);
浏览国外网站(比如:信息查阅、购物……);
娱乐与审美需要(看电影、看书、旅游……);
留学需要(一种可能性);
工作需要(一种可能性)。
上述用途是基于我自己有限的经验总结的,其中提到的每一项都用到过或正在用,本来想说除了小时候没享受到英文绘本和动画,后来一琢磨,我现在正在享受啊,上周末晚上六六睡着之后,我一个人在客厅看绘本看到泪流满面用了一打纸巾也是服了自己(改天再写文推荐这本书^^)。总之,六六以后有很大可能会在这些场合或其他我没预见到的场合使用英语,所以做好准备,让孩子在需要使用英语的时候能够自如运用,而不必因为语言障碍而错失一些机会,是我给他启蒙的目的。
虽然盖兆泉的书最科学最系统最实用而且我也确实借鉴很多,虽然她旗帜鲜明地反对绘本启蒙,然而我还是选择了原版绘本启蒙之路。盖兆泉作为一位资深英语教材编辑,是这样看待英语材料的:“交流是第一需求,充满对话的课文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美是第二需求,是解决了交际问题之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刚学的孩子,不能用美来要求教学材料。”她的话我非常赞同,以英语教学为目的,追求效率没毛病。然而我为什么没有选这个路径呢?因为欣赏原版绘本是我的近期目的,而不是手段,我不是为了让六六学英语而给他读绘本,而是为了让他能直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绘本而学英语,或者更确切地说:一边愉快地读绘本,一边培养阅读习惯,一边顺便学英语。
在幼儿期,我更喜欢吴敏兰的路径和理由,因为更符合我的育儿目标:“幼儿期的英语阅读重点是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好感、喜爱阅读,一旦建立兴趣,孩子日后会自发养成英语阅读习惯。英文绘本的亲子共读是让孩子建立英语好感度的最佳选择,因为喜欢和爸妈在一起的感觉,孩子看到书会联想到美好的亲密时光。”我不愿意为了提高效率而错过这样美好的亲子时光。当然,你也许会说享受亲密美好完全可以读中文啊。没错,我们是读了中文绘本。可既然英语共读也可以如此美好,那为什么不呢?幼儿期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不想追求捷径。
<2> “前提”是关键
做政策研究会发现国际比较与借鉴很难做,因为不是什么先进经验就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要考虑不同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造成的制度水土不服。橘生淮北为枳。同样的道理,借鉴启蒙方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考虑方法使用的环境与前提。想通了这一点,会发现很多分歧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分歧,而是前提不同,条件不同,适合的方法自然也不同。因此,那些理论与实践界形成的共识,基本是确认符合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规律的,我们可以直接就用:比如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进行,听力先行,重视语境。而对于各流派有分歧的地方,就要分析它们的前提条件,看哪个更符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情况。
比如吴敏兰汪培珽是原版绘本派,因为她们推荐的启蒙年龄是0岁起,这么小的娃,娱乐性是最主要的,教材或分级读物毫无意义,听着音频或妈妈讲的故事,唱歌跳舞聊天看图,孩子接触英语的方式不过如此,也只能如此。盖兆泉不同意绘本启蒙,因为她推荐的启蒙起点年龄是3岁啊。3岁大的孩子已经有挺强的自主意识了,听不懂看不懂的东西不愿意接触太正常了,所以她认为分级读物比绘本适合,从每页一两个词开始,拾级而上,符合i+1可理解输入的设定,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那么,一两岁的孩子不需要输入可理解吗?我个人觉得,也需要,但不同年龄对理解的完整度和清晰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小小娃看绘本就是看看图,图看懂了就算懂了,家长再给读一读,虽然最初听不懂,但读多了,听的英文就与图片场景匹配上了。盖兆泉认为这个效率低,是的,如果孩子大了还不能保证较高理解程度的输入,效率确实低,可是对于0岁起点的孩子,好玩就够了,谈什么效率呢?
再比如安妮鲜花推崇的磨耳朵方法,盖兆泉也是反对的,理由是不能理解的输入是无效输入,而且也是损伤孩子兴趣的。我觉得这个分歧也是前提的不匹配造成的。3岁以上的孩子确实不适合磨耳朵。安妮鲜花的建议是给1岁以内的孩子磨耳朵,主要是熟悉语音音素,理由是这个阶段听辨音能力极强。其实,1岁以内的孩子的确是给啥听啥,完全没有什么损伤兴趣一说,也没有任何需要追求的学习效率,无非是大人看美剧听英语歌时开功放给孩子也听着,这对孩子有什么损害呢?我们的中文环境不就是如此么?家里放个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难道还要插上耳机防着孩子听么?当然如果极端到24小时放英文达到了噪音污染的强度那又是另一码事了。
可以看到,前面几个矛盾观点的例子其实都涉及到年龄这个前提,所以,没有绝对适合的材料和绝对正确的方法,在适合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提供的材料符合孩子认知能力,在英语启蒙中是极重要的。那么对于两派之间启蒙年龄的分歧,我们又如何判断和抉择呢?我是这样看的。首先,她们在基本理论上没有分歧,即语言越早启蒙越有利。盖兆泉与其他几位的分歧在于,她认为要把0-3岁的语言黄金期留给母语,原因是3岁英语启蒙也能达到理想高度,而母语不仅非常重要,也影响外语的高度,而且太早双语启蒙,孩子学说话会相对晚一些。
她的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不能说服我要等到3岁再进行英语启蒙。我的理由如下:
我承认母语很重要,但我不认为普通家庭0岁英语启蒙会对母语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能提供的语言环境与盖兆泉老师差太多了。作为一个普通妈妈,给孩子放放英语歌,偶尔跟他来几句日常对话,亲子共读的时候看看英文绘本,无非让孩子稍微熟悉一下英语,避免以后会排斥,这就能达到影响孩子母语发展的强度吗?实在是想多了……
既然0-3岁是语言黄金期,如此宝贵,那为什么要错过?又凭什么说3岁以后再启蒙也能达到理想高度呢?盖兆泉自己的儿子启蒙的确晚,但在她方法正确以及强度很高的培训下,最后很牛很厉害。可是我们普通家庭没法提供那样的强度和那样的条件对不对?
第三,盖书认为3岁启蒙比较理想是因为更大的孩子母语强势了,会排斥英语材料。但事实是,2-3岁就已经母语强势了,母语日常对话啥都会说,英语却一个词也没听过,难道不会排斥么?不管生活中的朋友还是育儿论坛上的网友,我遇到的两三岁孩子父母说孩子不肯接受听英文的不要太多。六六1岁以内就初步接触英文不算晚了,还因为强度低,在接近2岁还有那么一两周突然不想听英文故事,我后来变着花样给他讲,还换了不少好玩的新书,后来这小子才又心甘情愿入了坑。
综上,选择启蒙路径要充分考虑自己能给孩子提供的环境、条件,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不是权威的作者、科学的方法,就一定完全适用于孩子。经验可以借鉴,路还是要靠父母自己摸索的。
<3> 六六的英语启蒙路线
1岁以前
听英文儿歌(用火火兔自动播放,不求听懂,只是熟悉一下语音,最主要是他喜欢听儿歌,音乐一响摇头晃脑high起来)
指认布书(流行的布书一般都是双语的,每页一个动物、水果、生活用品神马的,我只告诉他英文名称,奶奶带他时会告诉中文的)
简单对话(当然是单向的,我说他听,比如早上起床跟他说句Good morning!You waked up so early. 之类)
15个月
读第一本英文书,其实是个单词本,Big Book of English Words (《英语单词大书》),之前推荐过,戳这里:低幼宝宝怎样愉快地刷单词?可以试试这本书。
在指认图片之余,也会带他指认家里的物品。总之就是在孩子热衷于指认的阶段,充分给他指认的机会,初步积累一些听力词汇量,为之后英文亲子阅读做准备。
儿歌和对话神马的仍然继续。
17个月
读到第一本真正的英文绘本,Eric Carle 的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之后开启原版绘本启蒙之路,一直到两岁,陆陆续续读了有一百三十多本。两岁前的英文书单之前总结过,戳这里:2岁前读过的一百多本英文绘本。
2岁整
继续儿歌、对话、亲子共读。
开始看动画片。因为担心影响视力,我对动画控制得比较紧,到现在2岁3个月了才看过3集动画:2集Peppa Pig,一集绘本Owl Babies的配套动画,后者之前推荐过,戳这里:一本缓解孩子分离焦虑的暖萌绘本。看过的动画会继续读配套绘本和听音频。
陆陆续续也在引入分级阅读材料,是以亲子共读的形式,把分级当绘本来读的,与绘本相比,分级材料的吸引力一般,所以也不强求,哪本看着顺眼,想要听就给他读,不喜欢就丢一边。
还有一套自然拼读材料,本来是囤货的,隔三岔五也被六六翻出来倒地上,选妃一样扫视一遍,挑几本封皮喜欢的,临幸一下。可以说看得非常随意了。低龄宝宝我是坚持兴趣第一的,不会做跟读或背词要求(废话,要求他也做不到啊……)。不过我有时会指着图片问问题,他有兴趣就开心地答,他不会或没兴趣我就自问自答。
后续计划
以亲子共读和听音频为主,以对话和看动画为辅(盖兆泉建议的以生活对话为主虽然更好,但对家长要求太高了。对着娃玩命说虽然能说,但还是希望保证娃听到的原版音频输入量超过我给他的输入量,这样才能有更为正确的语感、语音和纠偏能力,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只是起到模拟互动环境和激发表达欲望的作用)。
等到亲子对话hold不住的时候,考虑给他报个外教口语班。盖兆泉给外教课设定的听力词汇下限值是1000,主要是考虑低于这个词汇量难以交流,这个很有参考价值。不过我个人觉得,1000词其实没多少,几句车轱辘话就费那么多银子,不如先跟老母亲凑合聊得了,词汇量更丰富了再上外教,这完全是基于成本的个人选择(因!为!穷!),土豪请忽略。
在阅读敏感期的时候引入自然拼读并逐步实现自主阅读。
再后续呢?没计划那么远。我觉得计划太远意义不大。毕竟以后会有固定上学时间,有更多小伙伴,有更多可学习和可玩的东西,也许他会有其他的爱好。所以未来英语投入的比重会相对下降,因为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当然,我希望读书能融入他的日常,不仅作为获取新知和思想的手段,也是一种生活乐趣与调剂,所以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能看到六六的路线当中,2岁前是有确切时间的,2岁后的就很笼统和随意。因为2岁前是已经走过的路,时间是事后记录的。时点含有随机因素,并不是预先设定了时间表,几个月必须开始看什么样的书。我觉得即使是做计划,也是一个程序的计划而已,先干嘛,然后干嘛,实现之后再干嘛,进度的快慢要按孩子的节奏来走,而不是1岁干嘛,2岁干嘛,3岁干嘛。这个程序可以参考盖兆泉的书,写得很有操作性,顺序是听说读写,听力词汇达到多少可以上外教课,什么程度可以引入自然拼读,什么程度可以参加什么考试之类。不过我不会参考她提供的时点,比如5岁怎么样,6岁怎么样,每个孩子在5岁和6岁时都不一样,就算把理想设定成她写的那样,也有现实很骨感的极大可能啊。还是提供条件、付出努力、并顺其自然吧。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价值,记得点个“在看”哦。欢迎转发分享~
—— The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英语启蒙指导书哪家强?——“盖兆泉、安妮鲜花、廖彩杏、吴敏兰、汪培珽”比较与总结
荐读 | Monkey Puzzle: 英文版的相声段子“蛤蟆鼓”
荐读 | Little Princess 系列:游戏力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