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 · 周末版】关于躺平,关于生不生孩子
海蓝纳 / 文图
这两天的热搜很热闹。
关于“躺平”的调侃还没结束,“三胎开放政策”又炸裂了社交圈。
一时之间,我们一边在“躺平”和生不生、生几胎的各种段子里快速切换来回横跳,一边笑到头掉。
然后当放下手机,突然发现,不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是段子里的主角。
01
其实,躺平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从大概2010年的第三次重度抑郁复发之后的恢复期开始,某种程度上我就此放弃挣扎,选择了相对“躺平”的生活模式。
工作不再和之前的十年一样,每当过了抑郁期就换高绩效高压力、人多又关系复杂的大公司,而是从此选择压力相对可控、人际简单直白一些、当然收入也相对少一些的小企业。
虽然有很多前同事或者前客户对我的选择不解,有些还会帮我推荐他们眼里的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是合作项目,他们很难从日常的相处里看出我的不同,理所当然地会认为我能够承受那些工作。
但我深知机会后面意味着的生活方式:996、高强度的出差、高业绩压力、职场激烈的竞争,势必会让焦虑和抑郁在一两年之后重新席卷我相对脆弱的大脑。选择适度的躺平是因为过去的经历已经让我深深知道我自己的真实的状态,哪怕再有理想再有目标,我不得不正视自己最脆弱的短板。
适度的躺平可以让我得以以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在自己身上所发生过的一切,接纳自己的平庸,不再以更高的要求来对自己施压。
当然,我说的躺平不是对自己和生活彻底放弃,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喘息和妥协,也是我之前说过的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适度的工作可以有一份收入确保维持自己的生活;
有事情在做可以不会脱离社会同时保留一份自我的价值感;
每天走出门进入一个职场情境可以不至于使人际交流能力退化;
这种每天出门面对可控的生活的确定感,让我慢慢找回在抑郁期对自我的深深怀疑而丢失的自信感和对生活的希望。
02
生不生、生几胎,在我这里从来不是用来纠结的问题。
因为体验过几次重度抑郁,我不会认为由我贸然带生来命到这个世界是个好主意。
假如我不得不面对养育陪伴孩子的十几年时光中的各种高压力状态,又崩溃了……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论是否躺平,不论是否生养,都能实现我们的小目标。
作者过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