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苑津山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2年9月23日-24日,由蒲城县人民政府、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蒲城县顺利召开。来自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70余所海内外高校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科举类博物馆的174位专家学者在有“龙脉福地、将相故里”美誉的陕西蒲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通过直播形式向国内外公开,观看人数达到2.91万人次,收获点赞6千余。



会议在蒲城县国际大酒店举行,开幕式由陕西蒲城县县委宣传部宋小娜部长主持。蒲城县人民政府薛斌县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院及城市学院李弘祺教授先后致开幕辞。



在上午的主题报告阶段,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教授主持。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戴沙迪教授报告了《奇才、奇器、奇观:探讨科举制度及其独特性》,认为,“奇才”作为考生渴望的称赞之一,表示文章的风格、作者的想象力都出众。“奇观”就是外来的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员遇到中国科举制度的某方面——或者是考场设施,或者是读书习惯——不可抑遏的反应。然而在奇才、奇观的背后往往有“奇器”的现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以“一门方兴未艾的专学:科举学的考据、义理、辞章”为题作大会报告,指出科举学具有多学科研究等特点,历史学、教育学、文学等三个主流学科分别从考据、义理、词章三个方面研究科举学。科举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其研究对象又具有重要性、广博性和现实性,因此其研究规模日渐扩大,形成气候,是一门方兴未艾的专学。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培贵教授报告了“关于明代进士地域分布研究的意义及其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认为该问题是“科举学与科举制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是明代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等专门史也即明史研究深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该论题的研究必须具有全国的视野,必须建立在全面占有相关史料和严谨考证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统一、完备、客观、合理的确定进士属地的标准。

日本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三浦秀一教授以“明末改定《性理大全书》的尝试:以詹景凤撰《詹氏性理小辨》为例”的主题进行报告,认为《詹氏性理小辨》被视为一部涉猎佛道两教以及诸子学相关书籍,并吸收和借鉴其成果,对于《性理大全书》中的程朱学说更新提出了独自解释的著作。该书与《性理大全书》一样,是当时乡会试命题的来源之一。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维昭教授作题为“科举文献与文学”的报告,认为明清科举文献,特别是八股文近年来研究的十分热门,相关八股文文献也不断被挖掘出来。从这些科举文献当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很多文学色彩,应当深入对科举文献与文学的联系进行研究,并对科举文献中的文学性加以重视。陈维昭教授同时还列举了很多科举文献的例子和图片样态,供以参考,为报告增添了很多直观性。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祖慧教授以“地域科举研究的新拓展——《浙江进士录》与《浙江举人录》的编撰”为主题进行了报告,着重介绍《浙江进士录》与《浙江举人录》研究的新进展,以浙江省为研究范围,说明了其收录研究的进士、举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田建荣教授作了有关“科举考试命题的规制理念及其借鉴”的报告,认为科举制度自创立后,考试命题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之中,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科举考试命题规制理念。田教授总结科举在命题立意、试题内容、考试方式、命题原则以及试题审查等方面所构成的命题理念系统,认为对于认识现今考试命题特别是中考、高考和学业考试命题的现代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王必成教授作了题为“科举制度没有中断的东方文明”的报告,认为科举制废除废除了官员完全世袭制,通过学习考试,大批出身寒门的学子得以登上主要社会舞台,为国出力。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虽然它有着种种不如意,但不失为招贤取士的一种好方法。



在分论坛报告环节,三个现场分论坛和四个线上分论坛分别对明清童生试研究、清代试院与考棚研究、科举学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科举考试的借鉴价值等专题研究进行了探讨。另外还特别有一个分论坛举行第五次科举类博物馆联盟会议,集中讨论了科举类博物馆联盟扩大、科举建筑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筹备申请中国博物馆学会科举类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等相关事宜。




在下午的主题报告阶段,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金滢坤教授主持。




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系河元洙教授以“《科举制度形成史》的结构与内容”的研究作了报告。作者2021年在韩国出版的该书内容虽然是对隋和唐前期科举研究的结果,但关于科举制度史的全貌也不无启示。因为这样“形成”的科举制度在唐后期以进士科、乡贡为中心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作者认为在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时,有必要更加关注应试者士人的问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钱建状教授作了有关“北宋科场经义文与‘王氏之学’”的报告,认为北宋科场中的“经义”文,从其产生背景与文体特征来看,先后曾出现过两种体式,一种是宋仁宗朝“说书举”、明经科所试“大义”,这是庆历以来疑经之风催生的产物,是科场顺应时代学术风气的必然结果,其写作要求是比对归纳先儒之说,而以己意断之,兼以文辞加以润色发明;另一种“经义”,则是熙宁贡举改革之后,在中书所撰大义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义格”。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刘佰合教授以“旧符犹在:一个科举人的日常生活——以《何宗逊日记》为中心”的主题进行了报告,认为何宗逊有着“早跻科甲到公卿”的情结,非常重视考试的准备工作,应考主要有写作训练和阅读积累两种类型。何宗逊自谓“也曾文字魁天下”,有着丰富的科场经历,日记记载了参加优贡廷试、顺天乡试、乡试复试、会试等考试的细节,呈现科举制度的动态运行。

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原馆长李亚茹女士作了“蒲城考院与蒲城科举人物”的报告,指出蒲城考院是清代同州府考取庠生(即秀才)的考试场所,是国内仅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几处清代童生试考场之一。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通过文物展示、场景复原、游客体验、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已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集研究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研学活动于一体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闭幕式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金滢坤教授主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研究分会主席团主席刘海峰教授作会议总结,认为科举学系列研讨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届线上观看会议直播的人次接近3万人,且有不少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人士在观看;提交论文130余篇,论文集厚重广博,内容丰富多彩,研讨精彩纷呈,是科举学倡建三十周年的繁荣表征,相信未来科举学研讨会一定会越办越好。



第二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主办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尹磊副馆长发言,向大会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2023年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再相见。最后,由蒲城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屈建宁致答谢词,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内容来源|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本文作者|苑津山

图片来源|会务组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 厚重广博: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确定版目录)

  2. 切磋琢磨: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改进版)

  3. 坚持不懈: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确定于9月23日召开

  4. 琳琅满目: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目录

  5. 好事多磨:第二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将推迟召开

  6. 科举学家访谈||科举学与教育史研究的互动——李弘祺先生访谈录

  7. 科举学家访谈‖宋代社会的科举研究——近藤一成先生访谈录

  8. 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作者因此文入围新浪网2005年度文化人物)

  9. 海峰随笔 || 科举就像古代帆船

  10. 汪毅夫:科举制度与闽南乡土社会

  11. 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为何花落广西临桂?为何出自陈氏家族?

  12. 重磅荐读 || 本号开办以来流量热文排行30篇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