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地铁13号线——绽放在后海的劳动之花
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
批注
近日,有深圳的朋友问Metro Bay,能否在部分重要的转载报道下开设讨论区,以满足深圳的地铁爱好者相互讨论的需求。为此,Metro Bay将尝试在深圳相关的推文下添加讨论区的链接:
请大家在讨论区发言的时遵循相关规定,友善讨论。如有任何疑问、意见或建议,欢迎在Metro Bay公众号后台向我们反馈~
碧海蓝天下
深圳湾公园里
矗立着一排白色工房
这就是深圳地铁13号线
深圳湾口岸站项目部
历经1200余天建设
深圳湾口岸站初具雏形
提前工期9个月
项目2019年获评
深圳市“双优”工地
深圳地铁集团主体工程安全质量
管理优秀工区
等称号
汇入特区建设交响曲
天刚蒙蒙亮,项目执行经理邓青山就起床了。他带领身着红马甲、提着“手提箱”、戴着黄头盔的项目管理人员横跨马路,进入地底下的隧道工地。明亮的灯光下,技术员正在细心地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一旁的质检员在用挑剔的眼光察看实体质量;测量员架起了全站仪……隧道里回响着盾构机的轰鸣声,连同其他各种声响,汇入到了“特区建设进行曲”中。
这里是地下40米。112米长的盾构机正嚼石啃土、昼夜前行。土仓气温高达60摄氏度,空间里混合着水汽、粉尘,只能容下2个人。操作手在这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他们中不乏985、211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项目后要进行严格的带徒学习和考核,最终独当一面,成为高学历的操作手。他们既是“工人”,又不是“工人”。懂操作、懂设备、懂修理,更重要的是懂管理。
作为深圳重大民生工程、大湾区主力引擎,深圳湾口岸站被专家称为“没有一道工序容易”的车站。项目地处国门,是连接香港的咽喉,建成后将推进自贸区建设、成为深圳南北走向重要交通枢纽,支撑起深圳西部发展轴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建设。
在17米厚的淤泥里修地铁
深圳湾口岸站东临海关出入境通道、南面深圳湾口岸、北迎旅巴停车场、西接另一施工区域,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交通疏解“道阻且长”;产权单位门庭若市,征地拆迁难;但更难的是这里是填海区域,淤泥层厚达17米,就好像在“龟苓膏”里修地铁,填石层高达5米,块石粒径最长的有1.5米。
深圳湾口岸站工地
项目成立伊始,项目经理黄两宜牵头的劳模工作室就成立了,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首次在深圳采用1.8米直径全回转全套管咬合桩施工“海中清淤泥”的方法,避免了成孔塌方,解决了在填海抛石区桩基施工和高精度垂直度控制等难题。但是,由于咬合桩施工周期长,按传统工艺无法满足工期节点要求,将套管咬合桩改为地下连续墙施工后,功效提高了约67%。
围护结构钢筋笼吊装
这天,在安全检查中,安全员发现钢筋滚焊机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大家根据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研究成功智能控制钢筋滚焊机保护装置。有了这种保护装置,就能克服异物入侵。项目成立伊始,项目负责人就要求大家根据问题搞发明,“你们每一名员工都要成为发明家!”
夜晚的深圳湾口岸站工地
两年来,工作室发明6项专利。其中“融合多源数据的地铁施工一体化监测技术及应用”获201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支部建设年年“出圈”
“项目建到哪,就把支部建在哪”。
进场2年来,项目党支部的红色朋友圈越来越大,社区、海关、警察、产权单位要么成了项目部党建联建的合作伙伴,要么成了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为交警送去防疫物资
“感谢中建兄弟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这次抗击台风多亏了项目部疏解交通,顺利恢复了口岸秩序”,2018年,项目部抗击台风“山竹”,社区送来流动红旗。
2019年,项目“超英志愿服务队”为深圳市南山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课外辅导,“哥哥、姐姐,我现在已上四年级,数学题目没有以前那么难了……”,暑期里,曾接受辅导的孩子们给项目发来感谢信。
为工友送清凉活动
项目举办“地铁开放日”,为市民讲解地铁施工知识。“在这填海区域修建地铁太不容易了!”口岸管理处、市民、社区中心、产权单位纷纷对地铁建设给予最大的支持与理解。
2020年春节,项目人员留守一线,抓好防疫和复工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在边检出口处设置临时隔离点,通过连夜施工完成面积为60平的隔离区设置;实施防疫捐赠5次,将10万余元防疫物资送到交警、社区、边警手中,全力支持周边政府单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国门卫士黄平访问项目
2020年12月,国门卫士黄平访问项目,为员工送来了精神洗礼。
线路概况&工程进展
来 源:中建南方公司
文 图:陈荣安、李荣霞、王 晶、田有缘
编 辑:任白雪
审 核:廖启琳
本文由深铁建设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 往期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