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度肆虐:我家六口人,三个染新冠。我或因疫苗而幸免感染
与病毒共存,以疫苗为盾
文/愚石
50岁生日,在本地是一个大日子,我老公今年也整五十,然而,他却感染了新冠病毒,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而且,还不只是他一人感染,儿子、儿子女友,也中招了。
本来今年开春后,随着疫苗的普及,疫情逐渐平缓了下来,得州迫不及待地解除了口罩令,拜登也信心满满地告诉大家:7月4日独立日后,有望完全恢复常态。许多人,包括我,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就等着假期的到来。
五月底,学校刚放假,我们就去了外州旅行。所到之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所遇之人,轻松愉悦,谈笑风生。我们的房车营地里,附近几个州的居民,都是拖家带口,远道而来。白天,徒步、钓鱼、骑车、打球、发呆……晚上,炊烟袅袅,和邻居们围炉夜话,欢声笑语,要不大家就在广场上起舞,好安逸的生活!社交距离?早就从字典里抠掉了!去年和今年初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更恍如隔世。
七月,老公的年会在去年由于疫情暂停一次后重开,依然鼓励家属同行。我和小女儿一起去了。他白天开会,我们就到处瞎逛,看波涛时卷时舒,听海鸥一鸣一和,悠闲惬意,丝毫感受不到疫情的肆虐。晚上和老公、大女儿(她也来参加年会)及其他代表们一起吃饭,从来没有哪家餐馆要求戴口罩。那些大型购物中心,也没人强制你必须戴口罩。
历来年会结束前的那一晚,都是家庭日party。今年照旧,只不过比从前多了一道手续——所有人都必须填一份表,签字确认没有新冠症状。那一晚,偌大的宴会厅里坐满了州内各地群众,每桌十人,好不热闹。
在这些快乐的时光里,我也注意到,拜德尔塔变种所赐,各地疫情都有抬头趋势。我们这当然也不例外。
年会期间,婆婆打电话来,租住在我们农场里的贝蒂检出阳性。周五,我们回到家,周六,儿子说他发烧、周身疼、咳嗽不止,老公立刻催促他和他女朋友去检测。第二天,结果出来,儿子是阳性,女朋友是阴性。我和老公都紧张起来,叫他俩拿了药赶紧乖乖回房车里待着,从现在起,14天内,不要上我们屋来。我跟儿子的女朋友说,她虽然是阴性,也要注意哦,她却笑笑,满不在乎地回答“别担心,没多大事。”
然后,老公也立马去检测,因为他没打疫苗!身为义务消防员,去年底,他本就可以优先接种,但他放弃了;四月,我和二女儿打了莫德纳第一针,当时喊他一起打,被他坚决拒绝了。每次理由都是:N年以前打流感疫苗的反应太大,简直比得了流感还难受,从此谈疫苗色变。
还好,检测结果是阴性。
礼拜一,儿子的女朋友开始发烧、咳嗽、肌肉酸痛。一检测,阳性。
我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老公,说现在这个德尔塔更厉害,打了,至少可以降低重症率。几次三番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他似乎动摇了。
礼拜二下午,他终于鼓足勇气打了第一针。
当晚,他低烧、咳嗽。我想着大概是疫苗副作用,还假装笑话他,看看我,第一针啥事没有,瞧瞧你,那么大个人,这就把你打趴下了!
礼拜三早上,他仍然萎靡不振,对着平时最爱的松饼培根煎蛋,也没有胃口,咖啡端到面前,他居然闻不到香味。我慌了,这看上去可不像副作用那么简单呢!
那天正好约了小女儿的牙医。匆匆收拾,嘱咐老公好好休息,就带着女儿直奔诊所而去。尽管诊所没要求,但我们当时下意识地全程戴了口罩。弄完,打电话给老公,没人接,以为他在睡觉,就照计划去学校做义工。离学校还有十分钟时,他的电话来了,说刚刚测核酸了,阳性。
不知怎么地,我竟然不觉得很意外。学校是不能去了,赶紧打道回府,途中和女儿一起,也去做了检测,两人都是阴性。又联系了大女儿,告诉她老爸感染了,她说自己一切正常,而且也打过疫苗,应该不会有事。
之前镇上的几家药房都没有辉瑞疫苗,小女儿的年龄不能打莫德纳。好不容易等到药房有货了,前几天已经预约了时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至少要等14天以后了。
这中间正好撞上老公的生日,也只能惨淡地家里蹲着,鼻不能嗅、舌无法尝,规划了好久的大餐、蛋糕,统统取消,一碟沙拉,草草打发,他强作欢颜,说这将是一个难忘的生日。
低烧、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全无……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模样,我是又心疼又恼火。如果他像我一样早早就打了疫苗,又怎么会有一个如此潦草的生日?
一直以来,我们深红区的人民群众打疫苗的积极性都不高。许多人对前总统的“大号流感”论深信不疑,不觉得新冠有多么糟糕,还有的人“视死如归”,总说命里有时终须有,拒绝疫苗。年轻人呢,比如儿子和他女朋友,普遍认为自己身强力壮,更不当回事儿。
也有人说,这一波德尔塔变种太厉害,疫苗的有效率直线下降,没必要打了。但他们忽视了两个指标——重症率、致死率。
根据CDC的报告,和去年的重症患者多数是老年人不同,最近一段时间,新冠引致的需入院治疗的病患,已经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其中,身体机能最好的青壮年(18-49岁),增幅最大。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没有打过疫苗,完全接种(打完两剂疫苗)者仍然相对安全,这也许是唯一值得欣慰的,而且,完全接种者,感染德尔塔变种的几率减少三倍,重症率、致死率更减少十倍。
我也看了一下本地医疗管理机构的数据,和CDC的报告高度吻合:今年三月至今,因感染新冠而入院治疗的,共63人,其中,59人完全没有打过疫苗,他们的平均年龄53岁(从16岁至88岁),打过疫苗仍然感染并需要入院的,4人,都是高龄老人,平均年龄82岁(从78岁至86岁)。
其它州的情况也差不多。比如加州圣地亚哥,从今年三月至七月,每10万居民中的感染病例七天移动平均值显示,完全接种和不完全接种(包括从未打过疫苗或只打过一针)的,差别明显,特别是在德尔塔肆虐的七月。
加州完全接种疫苗与未完全接种疫苗感染病例数据,图源作者
部分州统计出感染后死亡的,完全接种和不完全接种者所占的比例,一样可以看出,差别巨大。
(绿色图标是完全接种,橙色是不完全接种,包括从来没打过疫苗、只打过一针疫苗或不清楚接种状况者),图源作者。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疫苗的有效作用。
前些天,拜登在白宫讲话时,呼吁各州给完全接种的人,每人奖$100,指望着重赏之下有勇夫,一些联邦机构,已经或考虑强制所有雇员接种。
但接种率落后的俺大得州州长偏偏喜欢唱对台戏。他说,打疫苗必须是完全自愿原则,严令禁止州内任何机构强制雇员接种,违者罚款$1000。
上个月,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从遥远的纽约州搬过来的。她告诉我们,老东家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必须打疫苗。我不禁想起几个月前看过的一则新闻——佛罗里达州一个私立学校,恰恰相反,老板明令禁止员工打疫苗!这个世界,可真让人哭笑不得。
我赞成打疫苗的自愿原则,但也反对很多人听天由命的态度。以我浅薄的认知,新冠病毒,很可能和流感病毒一样,将与我们长期共存,降低威胁的唯一可能,就是疫苗,关键两条:普及率、有效率。两条都达标,就有了保护生命的盾牌。
居家隔离一个礼拜后,万幸,感染的三人病情都没有恶化,儿子和女友看上去已经正常了,老公也渐渐好转。他说,既然已经感染了,那第二针是不是可以不打了,我白了他一眼,“您想太多了!”小女儿呢,就等着隔离结束,立马去打针。
虽然我不清楚他们三人感染的是否德尔塔变异株,但我相信,在和他们亲密接触、贴身照顾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幸免,一定得益于疫苗。
~the end~
“二湘空间”视频号开播了
作者简介:
吃瓜吃瓜,你就知道吃瓜!吴亦凡被刑事拘留,眼见他楼塌,女性扮演了推手“捧杀”他的角色
关注二湘空间,公号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