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约撰稿丨“基金会+救援队”救灾现象背后的观察

顾右左 NGO观察 2022-12-09


▲救援队开展水上救援现场(图片来自壹基金)



现象一:基金会与救援队“软硬”兼施,通力合作



2021年河南720水灾救援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多家基金会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超1000支民间救援队伍进入河南,在郑州、新乡、鹤壁等地开展救援工作。


在这些队伍的背后,约有20家基金会为数百支救援队伍提供了支持。这些基金会有的原本就开展救灾业务,例如壹基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他们与多支救援队伍保持着长期联系;有的是首次为救灾队伍提供援助,例如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等,尽管稍缺经验,但其资助的有效性有目共睹。


这种新型合作模式的出现,无疑是救灾领域的巨大进步。


以往,基金会和救援队各自为战,或者少数机构形成小圈子,外面队伍难以进入,这种合作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两者正式携手,或将为今后的救灾工作增添重要力量。


此次水灾救援中,基金会为救援队提供的支持,其实分为软硬件两个方面。


从硬件方面来看,不少基金会介入救灾后,为救援队输送了大量装备,包括冲锋舟、舷外机、发电机、重型救生衣套装、水域救援头盔、水下潜水套装、抛绳包、水下破拆工具等。


同时,这些资助者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一锤子买卖”——除了提供救援设备,还在“软件”方面发力,为救援队技术能力、决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更有甚者,还将支持延伸至日常的减防灾工作及公众减灾教育上。可以说,资助方既雪中送炭,又关注可持续发展,具备相当长远的眼光。


如此规模的民间联合救灾行动,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所罕见,这也使“基金会+救援队”的合作模式上升至现象级,为救灾公益领域带来不少新的话题。笔者从去年至今,参加了两次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的基金会与救援队合作研讨会,了解到基金会、救援队及相关研究者的各方意见和诉求,收获颇大。


在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极端气候现象或将屡有发生,救灾公益相关议题将引起更多重视,而“基金会+救援队”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化救灾模式。


▲壹基金紧急救援项目-深圳公益救援队在河南新乡救援(图片来自壹基金微信公众号)



现象二:基金会与救援队都需提升专业性



“基金会+救援队”的合作模式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化发展


从救援队层面来看,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大量民间志愿团队组建队伍,其中良莠不齐,救灾中往往出现队员体力不济、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状况。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去年对参与河南水灾救援且能搜集到队伍资料的1000余支救援队伍进行初步评估,邀请专家合议后发现,在硬件方面的重要指标上符合专业救援队相关标准的仅有近300支队伍;而软件方面更不容乐观,专业救援细分为多个领域,如水域救援、山野救援、地震救援等,这就需要细分的技术标准和专业能力。


卓明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郝南甚至感叹:“能达到专业救援队门槛、知道专业救援队是什么样子、有明确目标的队伍,全国不到100支。”笔者认为,在不损伤民间救援热情与积极性的前提下,政府、公益机构、研究机构等应多方聚力,建立并完善各类救援的技术标准、准入与退出机制等,并为救援队伍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此次救灾行动中基金会的软性支持,无疑为此开了个好头,值得赞许。


从基金会层面来看,既然应急救援细分为不同领域,资助也应细分。基金会至少应了解自己所资助的救援队伍需要具备哪些装备和专项能力。同时,也应加强与救援队的日常性合作,例如,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在今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与救援队伙伴开展合作,为孤寡老人、罕见病人等脆弱群体提供送药、送食品等服务,这无疑将加强双方之间合作的深度,用该基金会负责人的话来说,与救援队的合作是“相互陪伴、相互赋能的过程。


与此同时,基金会的资助应有一套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评估机制,为优秀的队伍提供资助,可以有效地评估资助的效果,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基金会与救援队之间并不尽是和谐,双方的互相不适应及管理张力曾引起不少讨论。例如,不少救援队是首次与基金会合作,首次拿到公益捐赠,对公益捐赠的流程并不清楚,在签订捐赠合同、开具公益捐赠收据时面临很大的挑战。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观察到,救援队自成结构和体系,内部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有自身的专业性,不一定被慈善组织的专家所熟知。救援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与一般的社会组织的生命周期不一样,应急救援只是冰山一角,看不见的大部分往往是防灾备灾等大量工作。


她认为,这种“落差”之下,如同社会要理解慈善组织的逻辑一样,慈善组织要理解救援的逻辑和减防灾的逻辑。而郝南也呼吁,救援队有自己的发展和运作规律,当这些还没有被总结为流程和标准时,需要各方更具耐心,投入时间和精力。


专业性的提升离不开宽容、耐心和学习,但更离不开持续的资源投入,假如大部分救援队仅能勉强维持“温饱”,谈何能力提升?无论是基金会还是救援队,需要长期的资金、智力、经验等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尽管基金会与救援队合作合作的案例不少,但就整个救灾领域来看,这仍是一种小众模式,以中国基金会的总体数量来看,为救援队提供援助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民间救援队虽然队伍众多,远未覆盖所有县域。


▲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伙伴在救援现场(图片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现象三:大众注意力不平衡,亟需联合倡导



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只是救灾公益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按照过往经验,某个专项事物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全社会对该领域支持达到一个总量,才有可能改善局部的“症状”——当全社会对救灾工作日渐重视,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就会助力这一合作模式迈向更加专业的路径


笔者仅从社会意识提升的角度论述这一问题。基金会与救援队的“亲密接触”看起来是专门领域话题,实际上背后蕴含着“中国民间应急救援力量发展”的公共议题。社会支持总量提升的前提是全社会更加重视救灾和应急救援,毕竟,基金会投入的资金以及救援队的人员、物资等均来源于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因此,若要加速意识提升的过程,就需要更大力度的传播倡导。


如果对近年来系列救灾舆情进行分析,会发现一个相当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河南水灾吸引了海量关注,社会捐赠热情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其他地区发生的灾害,例如2020年的南方水灾、部分偏远乡村地区发生的旱灾等,由于关注度不够,筹款和救灾极为困难。这种“注意力不平衡”现象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关注度不够。换句话说,社会动员与媒体关注度息息相关。


救灾舆情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对河南720水灾的舆情进行观察不难看出,灾情及救援信息的初期传播主要通过微博、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等自媒体进行传播和扩散,信息以几何倍数级扩散,随着专业媒体介入,后者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在整个舆论场,自媒体与专业媒体之间呈现出融合而非分裂的整体态势。笔者去年担任河南水灾期间解困式报道评选活动初选评委,发现了一批好作品,例如,南都直播将镜头对准河南省新乡市,还原了市民从各方赶来自觉参与紧急筑坝保卫市区的全过程;南都记者拍摄的郑州地铁站献花照片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现象级传播效应;财经杂志的《暴雨倒灌致12人死亡,郑州地铁两道防线为何皆失守?》,采访地铁相关从业者、研究文献,从技术的硬核角度,分析为何地铁会进水致死,在纷繁的舆论场中给出专业意见,等等。


当前,气候变化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等话题已是国际主流话题。未来,随着极端天气现象及疫情防控的变化,救灾议题的重要性将日趋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救灾领域要开展联合传播,加速社会意识的提升过程。


救灾领域的机构与个人(包括捐赠方、执行方和媒体)等有生力量应联合行动,形成合作网络,共建资金、信息、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在加强传播倡导方面,为专业媒体及新媒体中的优质内容生产者提供支持,这些支持包括: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和研究成果,政策倡导成果,行业或领域性的公共活动,采访资源、资金和物资,等等。


多方携手,久久为功,才能持续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做好公众倡导。未来,当大量资源被源源不断地投入救灾领域,“基金会+救援队”这一新型合作机制或许会产生更多美好的变化。




作者:顾右左(资深媒体人)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城市社区治理
透视公益数字化:“困局”还是“新局”?北京协作者:以“阅读”撬动困境儿童救助纵观世界的“参差”,中国0岁的孩子也需要阅读
不懂媒体的传播官,做不好选题从工伤再就业的 “痛点” 中,公益组织能否找到自己的 “起点” ?孩子玩具有“毒”怎么办?这家公益组织“啃”了4年硬骨头预防儿童烧烫伤教育这么重要,社会组织怎样介入?黑暗中的“普通人”:渴望与美好对话

END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简报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