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传记|哈耶克:了不起的政治思想家而非伟大的经济学家

斯基德尔斯基 辛庄课堂 2023-06-15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辛庄课堂三期班招生中

(点击👆了解更多)

书评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

英国华威大学政治经济学荣休教授

编译|勿食我黍公号编者


  尽管在1974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不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称自己是一个 "糊涂虫"。他自己建立经济理论的尝试也陷入了困境。他的主要贡献是强调了经济学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强调了建立经济上的乌托邦的努力面临不可避免的挫败。他的理论是抽象的,但他的目的是实际的:为自由经济秩序辩护,这将为他所经历的政治与经济的邪恶和疯狂提供证明: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以及法西斯主义和共义的兴衰。

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哈耶克的火焰是缓慢燃烧的。他在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一书拔得了知识界的头彩,该书提出严重警告:西方民主国家正滑向专制主义。这本书影响了撒切尔夫人。哈耶克也是一位精明的学术活动家和筹款人,并在自由市场思想家的圣地——朝圣山学社(Mont Pelerin Society)留下了持久的制度性遗产。

  这不是有关哈耶克的第一本传记。艾伦·艾伯斯坦(AlanEbenstein)和布鲁斯·考德威尔(Bruce Caldwell)本人都写过哈耶克的学术传记。但考德威尔和他的说德语合著者汉斯约格·克劳辛格(Hansjoerg Klausinger )想写最新的一本,至少是 “为这一代人”。十年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完成有800页的第一卷,把哈耶克的一生写到了50岁,第二卷——估计也有类似的体量——将涵盖他剩下的44年。没有人可能重复这一壮举:所有的材料都汇集在一个屋檐下。只是阐释会发生变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权威的哈耶克传记。

  这就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个有关传记的目的的问题。经济学家莫里斯·佩斯顿(Maurice Peston)在评论我撰写的《凯恩斯传》第一卷时写道:“了解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生活对预测行星运动有什么帮助呢?”我对此的回答是,经济学不是像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人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家,以及他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这不是为了检验他的理论,而是为了判断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

  这里揭示的哈耶克的思想背景通常是有启发的,但偶尔 “时代”的细节会压倒 “生活”。当人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时,会感到相当绝望:“弗里茨进入大学学习法律,但要追溯他后来的道路,我们必须首先深入研究维也纳大学复杂的法学课程”。通过努力(和一些预先的知识),读者可以追溯到一条从他出生开始的清晰的个人和知识线索,但人们本希望其背景和前景能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Hayek: A Life, 1899-1950

by Bruce Caldwell and Hansjoerg Klausinger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1899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保守的、基督教的、专业的、温和的反犹太主义的德国下层贵族家庭(因此这个 "冯",就像英国的 “爵士”)。战前的维也纳既是欧洲的文化之都——主要是因为它有才华横溢、刚刚获得解放的犹太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又是具有破坏性的种族、宗教和社会冲突的发源地。这一背景为理解哈耶克的思想历程提供了一把钥匙,他毕生都在寻求一种不受民主政治的破坏性倾向影响的经济秩序理论。这使 “奥地利经济学”具有严苛的柏拉图式特点,与政治上更安全的英美国家的 “实用主义”方法相抵触。

  然而,将社会的商品和服务流动的唯一方向交托给自由市场的理论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明这套理论有神一样的能力,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奥地利学派存在不足。哈耶克从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Böhm-Bawerk)那里继承了“跨期均衡 ”(inter-temporal equilibrium)理论。消费品和资本品部门之间的调整由实际利率的变动来保证,反映了消费者 “时间偏好 ”的变化。但是哈耶克也从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那里继承了货币与信用理论,在这个自动调节的系统中,货币是“松散节点”(loose joint)。这是因为银行可以从信贷而不是从公众的自愿储蓄中为投资提供资金。这就产生了在现在和未来商品之间的 “错误”贴现率。因此,将魔鬼般的货币创造置于金本位制的严格控制之下就非常重要了。

  在哈耶克看来,经济下滑是由过度的信贷创造造成的,导致了扭曲的生产结构,而当经济耗尽储蓄来完成投资时,这种结构必然会崩溃。向一个病态的系统注入更多的信贷,只会使病情恶化。为了恢复健康的增长,必须清算不良投资。人们必须让衰退自然发展下去。

  这使得奥地利人在面对1929-32年的大萧条时没有一个明智的政策。他们就像新教徒在需要大量天主教宽恕的情况下宣扬严苛的美德。1931年,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 )将哈耶克从维也纳带到伦敦经济学院,以对抗 “剑桥学派 ”经济学家的主导地位。哈耶克和凯恩斯之间关于大萧条的原因和拯救方法的争论已得到充分论述,但也是众所周知的。两人都是政治自由主义者,但凯恩斯认为维护政治自由需要对经济自由进行实质性的修改,而哈耶克则认为这两者必须紧紧联系在一起,以防止滑向极权主义。


  哈耶克第一次到剑桥大学解释经济下滑,让他的听众大惑不解。最终,凯恩斯的助手理查德·卡恩(Richard Kahn)问道:“你是否认为,如果我明天出去买一件新的大衣,会增加失业率?” “是的”,哈耶克回答说,他指着画满三角形的黑板,“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数学论证来解释为什么。” 学生们永远无法分辨哈耶克说的是带有浓重德国口音的英语,还是带有英语口音的德语,这更加某种神秘感。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尼基·卡尔多(Nicky Kaldor),都转向了凯恩斯主义阵营。原因很明显:在现代最大的经济灾难面前,除了一般的紧缩开支,他提供不出任何政策。这位来自维也纳,说话轻声细语,听起来很有道理,笑容暧昧的教授,原来是个冷酷的通货紧缩主义者。甚至他的资助人莱昂内尔·罗宾斯也抛弃了他,在回忆录中罗宾斯写道,哈耶克的态度 “就像拒绝给一个掉进冰冷池塘的醉汉提供毯子和刺激物一样不合适,理由是他最初的麻烦是过热。” 然而,哈耶克从未改变他的调子。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告诉撒切尔夫人,消灭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是保持六个月20%的失业率。


  在与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者的论战之后,他或多或少地放弃了技术经济学,转而选择了最终会使他走向学术顶峰的知识路径。他这次的目标是当时在左倾知识分子中非常流行的计划经济运动。在苏联“成功”的推动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了左派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狂热病的药方。对此,哈耶克声称,“经济计算”需要价格;价格反映了个人的选择;这些选择不可能事先被计划者知道;它们是由市场交易“发现”的,市场交易对它们进行调节。

  哈耶克的转变是从经济学退到了政治经济学。他不再试图“证明”市场体系在理论上的完美性,而是开始论证,尽管市场体系不完美,但从长远来看,中央计划体系必然会更糟:对效率更糟糕,对自由更糟糕得多。计划者的“致命自负”(fatal conceit)是相信他能以某种方式将数百万人分散的知识(包括主观偏好)集中到一个中央计划部门,并将其用于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相反,是价格体系本身“发现”了这些知识并协调了个人的计划。他称自己的这一“发现”——社会知识是主观的、分散的——时刻,是他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考德威尔也同意:哈耶克对“知识问题”的发现是他“在经济学中最持久的遗产”。

  然而,他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给出的对比虽然有力,但限制性太强。这对比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大量分散的(或 “默认”的)知识可以在地方社区找到,而地方社区并不是市场行为者。保守派的和社会主义的社群主义者对中央计划的批评都逃过了哈耶克的眼睛。


  当凯恩斯主义革命夺取了剑桥大学经济学的控制权时,伦敦经济学院成为计划者和市场自由主义者之间的论争之地。“想象一下那个幸运的学生,”作者热情地说,“在1936-37年的夏季学期,他可以在星期四晚上5-6点听哈耶克关于集体主义经济体系为何无法运行的讲座,然后在6-7点听埃文·德宾(Evan Durbin)解释如何使集体主义经济运作!”

  哈耶克的经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是 “社会主义计算”辩论的结果。他的论点是,虽然民主国家认为他们是在为自由而与暴政战斗,但他们对“民主制下的”计划经济的承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同样的结果,因为它将逐步地损害市场体系。丘吉尔在1945年大选败选后声称,工党的胜利将导致一种“盖世太保”(kind of Gestapo)出现。但哈耶克对大众的吸引力主要存在于美国反罗斯福的右派中。他从未考虑过罗斯福的新政可能是奴隶制的一味解药,而不是奴隶制的前奏。正如一位美国评论家尖锐地指出的那样:“电刑和心电图的准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样的”。


  在本卷所涉及的最后五年,哈耶克为自由市场经济学建立了一个制度基础。受一战前在维也纳的知识分子生活经验的影响,他一直是一个处于标准大学课程边缘的圈子和团体的成员。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提议在维也纳建立一所“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中欧社会研究学院”,以教育“具有某种共同的思想传统、价值观和话语形式的精英”,也就是,由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s)所指导的战后欧洲。更为直接的成功是朝圣山学社的成立,他于1947年创立了这个存在持久的自由思想的学院。这个机构的建立发生在哈耶克从伦敦经济学院搬到芝加哥大学的背景下。在芝加哥大学,一个美国商人的资助确保了他的薪水,他与海伦娜·弗里奇(Helena Fritsch)混乱地离了婚,他与他的初恋情人比特利希(“Lenerl” Bitterlich)结了婚,他与他的英国资助人莱昂纳尔·罗宾斯决裂了。

  哈耶克曾经说过,要想让你的思想获得成功,你必须比那些讨厌你的思想的人活得更久。他于1992年去世,享年九十二岁,正值名声鼎盛之际。这本传记的第二卷有望成为他的箴言的辩白之作。


  本文英文原文刊载于《旁观者》(The Spectator,2022.12.03),原题目为“Friedrich Hayek: a great political thinker rather than a great economist”,中文译文由勿食编译。该译文只做向中文世界读者介绍哈耶克新传记所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转载本译文需要留言。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BOOK





往期精彩文章辛庄课堂二期班开班典礼在陕西吴堡圆满举行
张维迎:任人唯贤与论功行赏的冲突人物志|金立佐,从弄潮儿到修行者“任人唯贤”的制度悖论——以明代科举为例丁邢:观《柳青》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