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江南·新|玉山草堂与乡野园林

敬请关注> 江南建筑文化 2023-03-08





郭海鞍


博士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镇院副院长 

总建筑师


竹林与草堂


说起江南园林,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然而历史上还有一种不那么精致,很乡土,很田园,也很广袤豪迈的江南园林,姑且称之为“乡野园林”,亦或就用其原本的历史提法——“草堂”。


诗词歌赋中

再见玉山草堂


苏州不仅有江南园林,更有乡野园林,是一种基于名仕格调、风雅情操和乡土文化的园林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山草堂。所谓玉山,便是指苏州的昆山,所谓草堂,便是文人雅士对自宅的自谦之名,也体现了一种不拘小节的豪迈之气与顺应乡野自然的人生价值取向。


乡野的园林小径

乡土植物


玉山草堂出现于元末明初,草堂的主人名叫顾瑛(1310~1369),也作顾阿瑛。顾瑛是当时很了不起的商人,不到四十岁便已家财万贯。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蒙元政府很想让他为朝廷所用,但是颇有文人气节的顾先生不愿意服务当时的异族统治,于是不再经商,而是广交天下文人墨客,召集天下饱有才学之名士、擅长文艺之名家,一起聚集研学,于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文人雅集之一的玉山雅集。


所谓雅集,便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沙龙,或者说学术交流会。当然在古代,开Party并不容易,不仅彼此联系很难,交通也非常不便。但是凭借雅集主人强大的号召力或财力,中国历史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重要的雅集活动。


比如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兰亭雅集,包括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名家;还有以王诜为代表的西园雅集,包括米芾、李公麟、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等诸多名流。这些雅集活动留给今人的主要是一些绘画作品和诗词歌赋。


而雅集很重要的依托便是主人家的场所,一般是召集人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前面两个雅集中“兰亭”和“西园”的所在地。那么玉山雅集的召集人便是顾阿瑛,聚集地便是玉山草堂,名流则包括杨维桢、柯九思、郑元祐、张雨、袁华、倪瓒、黄公望、王冕、陈基等诸多著名文人雅士。



玉山雅集的所在地玉山草堂,也就是顾阿瑛的私家宅地。顾先生确实是当时的大富豪,所置宅地从昆山现在的正仪老街一直到绰墩山北,南北长将近五公里,东西不止三公里,近十几个平方公里都是草堂的范围。于是顾先生在这里谋划了二十四处美景,也有传说是三十六处美景,总之形成了一种更加广袤,更有乡野特色的庞大私家园林。


玉山草堂所处方位


所憾者,这样的大规模乡野园林很难保存,事实上,顾阿瑛在世之时,玉山草堂便已遭受过战乱之毁;所幸者,玉山雅集留存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关于玉山草堂的描述,还有一些书画,可惜其中一幅重要的书画——张渥的《玉山雅集图》,已经不存,好在还有杨维桢关于此画的题跋,全文如下:


右《玉山雅集图》一卷,淮海张渥用李龙眠法所作也。玉山主者,为昆丘顾阿瑛氏。其人青年好学,通文史及声律钟鼎古器法书名画品格之辨。性尤轻财喜客,海内文士未尝不造玉山所,其风流文采出乎辈流者,尤为倾倒。故至正戊子二月十又九日之会,为诸集之冠。鹿皮衣,紫绮坐,据案而申卷者,铁笛道人会稽杨维桢也。执笛而侍者,姬翡翠屏也。岸香几而雄辨者,野航道人姚文奂也。沈吟而痴坐搜句于景象之外者,苕溪渔者郯韶也。琴书左右,捉玉尘而从容谈笑者,即玉山主人也。姬之侍为天香秀也。展卷而作画者,为吴门李立。傍视而指画者,即张渥也。席皋比曲肱而枕石者,玉山之仲晋也。冠黄冠坐蟠根之上者,匡庐山人于立也。美衣巾束冠带而立,颐指仆从治酒肴者,玉山之子元臣也。奉肴核者,丁香秀也。持觞而听令者,小琼英也。一时人品,疏通俊朗,侍姬执伎皆妍整,奔走童隶亦皆驯雅,安于矩矱之内。觞政流行,乐部谐畅。碧梧翠竹,与清扬争秀;落花芳草,与才情俱飞。登口成句,落豪成文。花月不妖,湖山清发。是宜斯图一出,一时名流所慕尚也。时期而不至者,句曲外史张雨、永嘉征君李孝光、东海倪瓒、天台陈基也。夫主客交并,文酒赏会,代有之矣。而称美于世者,仅山阴之兰亭、洛阳之西园耳,金谷、龙山而次,弗论也。然而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则靡;清而不隘也,华而不靡也,若今玉山之集者非欤?故余为撰述缀图尾,使览者有考焉。是岁三月初吉,客维桢记。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杨维桢题跋


从文中看出,杨维桢对比了兰亭、西园和玉山三大雅集,认为: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则靡;清而不隘也,华而不靡也,若今玉山之集者非欤?也便是说兰亭过于清简,西园过于奢靡,只有玉山雅集,清雅而不小气,华美又不奢靡,对玉山草堂和雅集活动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顾瑛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献,其中《玉山璞稿》(玉山草堂集)和《玉山名胜集》是非常重要的两本,之中不仅包括他自己的诗词,也详细记录了大批文人雅士关于玉山草堂中玉山佳处的诗词描述。


比如郑元祐这样描写玉山佳处之芝云堂:


溪望昆山裁十里许,其出云雨、蒸烟岚,近在目睫。且筑室於溪上,得异石於盛氏之漪绿园,态度起伏,视之,其轮囷而明秀,既似夫云之卿云。其扶疏而缜润,又似夫仙家之芝草(灵芝)。遂合而名之曰“芝云”。


芝云堂和钓月轩的艺匠解析


再比如顾瑛描述玉山草堂的最重要的建筑,也是他的居室——碧梧翠竹堂时这样写道:


昆山顾君仲瑛名其所居之室曰“玉山草堂”,筑圃凿池,积土石为丘阜,引流种树于中。为堂五楹,还植修梧巨竹,森密蔚秀,苍缥阴润,袢歊不得达其牖,羲晖不能窥其户,乃名其堂曰“碧梧翠竹”。堂中列琴壶觚砚图籍及古鼎彝器,非韵士胜友辄不延入也。


尽管如今玉山草堂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大量的诗词歌赋中依然可以窥视当初玉山草堂的繁华和盛景。从诗词中,我们可以推断玉山二十四佳处的空间位置,主要形态和构成,以及周边植物和环境的情况。


玉山佳处的相对位置研判


例如陈基描述春晖楼时写道:


“山之西为草堂,堂之北为春草池,跨池为屋,以藏法书名画,如昔人之舫斋者。舫上构重屋曰春晖楼,与所谓湖光山色者相直。”描述了草堂、春草池、书画坊、春晖楼、湖光山色楼之间的关系。


再如描述浣花馆时,顾瑛写道:“波暖花明状元浦,竹寒沙碧拾遗诗”,袁华写道:“花迷苓南北,水接瀼东西。行春向何许,只在浣花溪”,这些词句将浣花馆周边的环境关系,植被情况都做了一定的描述。当然诗词文字简约,又增加了很多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主观臆想,真的去还原当时的场景也实非易事。但无论如何,还是给我们对了解玉山草堂留下了很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玉山佳处恢复设想



雅集酿昆曲




玉山雅集对昆曲的形成,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杨维桢的题跋中赞颂了顾瑛通“声律钟鼎古器法书名画品格之辨”,说明顾瑛对音律有很高的鉴赏能力,而杨维桢是吹奏笛子的专家,素有杨铁笛之美名,而题跋中提到的多位侍姬天香秀、丁香秀、小琼英等皆是能歌善舞之人,他们每日在一起研究音乐和唱腔,促使昆山腔在这里产生,以水磨之音成就了昆曲的发展。


产生于田园乡野的水磨调儿、玉山雅集彰显了人们对大自然原真美的热爱,也同时反映了草堂重乡野、轻园林的设计思想。因此乡野景观园林更加在乎与大自然结合时表现出的意境和遐思,更加注重基于物境、情境的意境延伸。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写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尤为指出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而玉山雅集正是对“真”的极致阐释,玉山草堂更加阐释了这种园林应有自然特征和雕琢方式,这种园林更加注重融入与景象的修饰。


如果说江南园林是士大夫造园,那么草堂或者乡野园林的做法更加注重对大自然的修饰和布景。诚如陶渊明所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谓悠然见南山,正是对如何布景的最好诠释。




“玉山佳处之读书舍恢复”






草顶木柱、溪上小室、简朴内敛、华而不奢正是对草堂的真实写照,这些文人更加在意山水田园的和谐,而可以用最为自然的材料,最为朴实的建筑形态,实现一个温暖而不简陋的家,然后自乐其中,忘记尘世间的烦恼复杂,置身于诗词歌赋的创作。


利用空间意境改造的小桃源规划



草堂,或者说乡野园林,代表了中国文人对大自然最为原真的价值观,最朴素的建造态度,是基于田园生活的思考与创造。这种创造不是放任,依旧需要大量的财力和文人情怀,将原本的荒芜变成和谐的景致,将简单的山水草木变成诗与梦想。


乡野与建筑融合


从田园延伸到建筑



END


策划丨崔曙平 何培根

审核丨曹云华 崔曙平 何培根

撰稿丨郭海鞍

编辑丨李菲

校对丨徐红云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阅江南”系列文章

阅江南·品丨画里亭榭

阅江南·品|诗情画意绘江南

阅江南·趣 | 江南的天籁野趣

阅江南·意|魅力江南的“器”与“道”(下)

阅江南·意|魅力江南的“器”与“道”(上)

阅江南·源|江南在哪儿

阅江南|在江苏,何不“阅江南”


 发现更多江南之美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