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讨论之二:“坏政府不值得爱、好政府还是值得爱的”、青年党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在今天大行其道(一组对话)

彼得格勒来信 圣彼得堡来信 2023-12-15

↑↑↑ 点击关注本公众号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献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历史为主,兼及其他地区、时段的重要社会斗争的情况介绍,如1969年的意大利。我们专注于整理这些少为人知的文献,也发布原创文章,以及相关的讨论交流。欢迎读者参与。






(一组对话)

历史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讨论之二:“坏政府不值得爱、好政府还是值得爱的”、青年党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在今天大行其道、全剧灵魂人物宗旭之的狠辣果断

整理 李星


A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的精华部分是学生斗官僚、官僚斗学生的情节,从10集到27集左右。那几个在法的北洋官员演得真好,细节到位,官场太极打的,行云流水呵…… 驻法公使陈大人是衙门里的优等生,两面三刀甩锅能手。他把学生的生存困境推给留学华法教育会和国内的中央政府,听说学生要来公使馆请愿,就写匿名信通知法国警方“保护”自己。在华工问题上,他对法国人极尽卑躬屈膝,归根到底他在乎的唯有自己的私利。同时,在维持统治秩序方面,陈大人是尽职尽责的,把所有风吹草动都压住了。再就是图穷匕见,有人威胁到自己的时候,就换了一副嘴脸,完全不温文尔雅了,参见李大个子刺杀事件。

  其他几个出场的政府官员也是个个老练保守、反动无情,但是表面和蔼可亲。


B


  看第一遍的时候,看到陈公使刚出场的时候(去法国之前跟勤工俭学青年见面那次),我还以为他是个好人。他身边那位秘书,倒是第一眼看出来是个名利场小爬虫。看下去才发现,原来陈某人跟秘书是一类人,只不过他比较“体面”。

  剧中的北洋政府太腐败了,非推翻不可。官僚们贪污捐给留学生的捐款,自己在巴黎买房子包二奶,逼得青年们没有活路。但是青年到底怎么办,就无从下手,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个人报复肯定失败,光靠学生的斗争也无济于事。出路何在?这一幕幕展现得很惨烈也很鲜活。


C


  陈某人的情节,可以说暗讽了今天开口闭口“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的某些爱国者,指出了不能盲从爱国名义的号召,指出爱国不=必须爱政府。但剧中这个逻辑也能延伸出“爱坏政府≠爱国”“爱好政府=爱国”的进一步结论。这是本剧的高明之处,是它发挥“精神维稳”功能的体现。

  伍豪、赵世炎以及狂生气质的蔡和森,被描画为刷新腐朽体制的一股新鲜力量,就是说剧中的他们并非统治秩序的天然敌人,而只是“体制黑暗面”的敌人。 


A


  陈大人那句台词:“要是他们得到整个世界,锁链留给谁啊?!”

  哈哈哈…… 真是金句子,估计21世纪的有产者都对这句话心有戚戚~


D


  话说陈公使的历史原型当了汉奸,被军统特工一枪给崩了。本剧对他的塑造也就没什么忌讳了,怎么痛快怎么来,可劲造吧!哈哈哈~


E


  陈大人与剧中的另一个角色宗旭之,有不少狼狈为奸对付勤工俭学青年的情节。宗旭之代表了当时的资产阶级爱国主义青年运动,算得上这部剧的灵魂角色了。没有他,我觉得本剧要逊色不少。


A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正面展示了民初的阶级对立与思想分化、思想斗争(延伸到了法国国内的社会斗争)。这是本剧最有趣的地方。历史上的勤工俭学运动出现过共产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尖锐对抗,本剧要如何展现这个历史事实?我们看到,国家主义者宗旭之(即后来的中国青年党)这个角色的定位是本剧主要反派。这个设定全面否定了“反共爱国”这块政治招牌及其聚集力量有什么“历史进步性”,值得玩味。


B


  宗旭之的原型是大名人曾琦,他的助手林朗原型是李璜,活了近一百岁。剧中特别提了一句林朗是“少年中国”的骨干,五四运动积极分子。历史上这两个角色的原型参与过五四运动,后面成立了中国青年党,鼓吹国家主义,积极反共。


F


  宗旭之搞足球队凝聚人心,把我逗乐了。这不是学校里拉帮结伙那一套吗?


A


  看完全剧可以发现,宗旭之始终如一地保卫了资本主义,在保卫资本秩序的前提下,尽量推动社会改良。宗某人的救国主张很符合今天的爱国主义主流理解:社会不能乱 要循序渐进。值得一说的是,2019年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剧中的胡适身上拆解了这一套循序渐进的主张,让人看到这一套观点本质上导向屈服于现状,“能改良尽量改良,改不了就忍着,总比颠覆秩序要好。”

  而在《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里,相比宗旭之的扎扎实实推进资本主义建设,伍豪、赵世炎的剧中形象显得有些“虚”,他们与宗某的对立,被编导者硬掰成了“真爱国”和“假爱国”的对立。而这个真假爱国之争,甚至在剧中都显得虚浮。在剧中,宗某人的表妹对左派学生发出了“灵魂之问”:我大哥就是追求亡国?只有你们爱国?这个当头棒喝的片段歪打正着揭穿了一件事:真实历史上,勤工俭学运动的左右对立就不是什么真假爱国之争,而是无产者斗争与资产阶级秩序的对立。但本剧迫于现实束缚,只能编织一个“真假爱国”的矛盾冲突。目光略锐利的观众,都看得出这个矛盾冲突是很空洞的。


B


  20年代青年党与共产党展开过竞争,争夺学生和工人追随者。当时青年党注重拉拢军阀接受自己的国家主义主张,21世纪的今天当然没有军阀政治这个环节了,但曾琦(宗旭之)擅长的一套,比如争夺选票、展开多元化的社会运动,却是社会主流高度肯定的社会治理术。只能说,20年代是中国无产者的斗争岁月,青年党那一套“反共爱国救中华”的意识形态生不逢时。


C


  历史上的曾琦一伙人没想到20年代中期国内阶级斗争剧烈升级,完全颠覆北洋统治下的政治模式。在本剧里,宗旭之(曾琦)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误判,他说过好几次“马克思主义是欧洲的理论,在中国行不通。”


D


  剧中的宗某人,在那个时间点上,说这句话是真心的,认为赵世炎等人同情共产主义,情感上可以理解,谁还没有过扫除一切害人虫的豪情呢?但把豪情当真了,必定在现实中碰壁。


B


  是的。1925年以前,主流的民国资产阶级爱国力量是这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上蹿下跳很讨厌,但屁事搞不成。”然后是1925年天崩地裂的五卅运动,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工人权力机关——省港罢工工人代表会。这一下子就炸了锅了,资产阶级力量开始自觉地聚集起来,准备应对全面的阶级战争。当然,在本剧里看不到这一切。

  本剧中,宗旭之试图游说赵世炎,说出了一些阶级斗争的朴素道理。宗某人指出:不能妄想获得所有人支持,多少人支持你就会有多少人反对你。这句话是对20年代共产国际试图在中国落实“国民革命”迷梦的一个有力批驳(民国社会面临的是阶级战争,而不是全民谋求民族独立),却出自一个资产阶级政治活动者口中,真是讽刺。


F


  我看了这部剧,才知道青年党那帮孙子还高度疑似暗杀过在法华工工会负责人。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对付劳工的时候,下手真狠、真辣、真果断。


C


  剧中的宗旭之没能在勤工俭学队伍里一统江山,但依然展现了资产阶级政治活动者的锐利头脑。第19集里,宗某人与陈公使密谈如何对付左派青年,宗某对局势的一番分析,颇有高屋建瓴的水平。在五四过后的那个年份,继承了清帝国官僚惯性的国家爪牙如陈公使,主要考虑的还仅限于如何铲除“闹事分子”,他们无力思考新的时代变革,职业官僚的身份也让他们不需要思考。

  而宗某人代表了20年代民国资本主义的深层变动,对政治刷新的呼唤。他指出必须面对当时青年的政治化,对资本主义秩序的叛逆正成为一股潮流。他指出,对于国家秩序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处理”某一两个人,不是孤立极少数危险分子,而是引导这股潮流,让年青一代主流政客(比如宗某人自己)变成这群“危险分子”的领袖,操纵他们,利用他们,消解颠覆的能量。


D


  宗旭之的态度就是既然学生一定要起来闹事,那就叫我来领导他们“闹事”,省得让他们被赵世炎等等赤色危险分子领导。当然,试图领导抗争学生的同时,宗某人也积极与官员们勾结串通。


E


  宗旭之、林朗阻碍学生运动的方式很巧妙,很多时候不是明着唱反调,而是提出貌似更明智、更可能确保学生利益的行动目标。而究其实质,是把学生们的一口热血之气给缓解了,凉下去…… 然后就继续分化瓦解。


A


  剧里到最后都没给出答案:如何应对宗旭之这样的人。当然,这样的答案属于无产者的自觉斗争范围了,要这样一部带有“通三统”任务的主流剧来回答,强人所难。





对话集(目录)

1青年·时代·工人阶级

青年·时代·工人阶级(一组对话)

“坚持协助工人阶级的斗争,是一切问题的要害”

资本主义全胜地区主流秩序的漏洞、何为工人积极分子的“社会性死亡”

《一二九漫语》:学生与现实

红色高棉与中国的左翼青年

“女性主义正在领导抵抗”·先性别平等再阶级斗争?(一组对话)

90后巧遇工人革命复读机

罗莎·卢森堡的《尤尼乌斯小册子》对中国工人有意义吗?工人斗争文献翻译探讨系列(一组对话)

阶级斗争文献的翻译问题:为何有些文字的翻译错漏百出?(一组对话)

革命灌输非灌输?工人意识无意识?——列宁《怎么办》讨论之一

录入短篇民国工人话题文献的意义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

录入繁体竖版文献的意义系列谈之二 “启发人们从阶级角度看待今天的现实”

工农军队的本质是促进阶级斗争· “不要在网上到处闻味儿,且去写读书笔记”

如何看待奥威尔“告密”?万事都要从如何削弱资本主义秩序入手

21世纪互联网表情包的心理战元素:暗示与引导

之一:以马赫诺为例

之二:以列宁为例

不要主动充当心理战测试的“小白鼠志愿者”、 要给自己找到“改变现实”的方向

大学专业的选择:读哲学?读法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何对待网络政治经济分析家?

精神领域互为镜像的某些“网左”

关于21世纪后殖民理论的讨论之一:萧条地区的“左翼本土主义”?

2中国革命钩沉


《国民革命与工人阶级》:412血雨腥风前夜,革命宣传中的小马脚

《故乡来的一封信》、 1927年的农民运动、阶级斗争与改良主义者

〔附录〕故乡来的一封信——记1927年的土地斗争

“沈定一”现象讨论之一:大地主领导农运,真心还是假意?

蔡元培讨论

之一:共产主义之父?意识形态“通三统”的一环?“柔性招安”高手?

之二:拥护社会进步的反共狂徒?拎不清的高尔察克将军、“辣手书生”今何在?

国民党中宣部长张其昀《思想领导与精神动员》

国营、市场与解放初期的思想工作:围绕《一个国营商店的政治工作》的讨论


3德国革命·工人阶级政治


《德国革命中的工人阶级政治》系列讨论

之一:“革命工长组织”与斯巴达克同盟∕德国共产党的关系

之二:米勒关于苏维埃的设想、卢森堡的作用

之三:斯巴达克派的进退失据、“有必要斩首改良主义”?

瓦尔特·本雅明遗作《历史哲学论纲》:无产者需要工人权力,而不是“消除社会不公”、 “艾伯特体制”与“历史终结论”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最后一束光:1990年1月柏林群众大会与美国托派(一组讨论)


4斗争史·回望与前瞻


《1956年匈牙利工人代表会》中文版诞生记

艾伯特是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大爸爸”· 需要“回头看”(一组对话)

安德列乌·宁,作为革命危机中的一面镜子:十月革命后的左翼政治、工人阶级以及社会革命

科伦泰作品讨论——《女工与母亲》:资产阶级国家的主动改良、女工与女权、主流共产主义的老调子已经唱完?

二十年代苏德秘密军事协作讨论之一:工人阶级的“政治合作”与“技术合作”分别意味着什么?

曼德尔《欧洲革命之第一阶段》讨论之一:对有产国家深入基层缺乏预计、工人容易信任能帮自己的人


5牛鬼蛇神


“天皇社会主义”的历史游魂(一组对话)

之一:国家·市场·工人阶级

之二:国家、社会斗争、左翼

从歌唱青春开始: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与群众运动(讨论之一)

哥伦比亚的极右翼暗杀队、工农运动与左翼(一组对话)

70年代拉美军政府的疯人院、福柯与“精神分析”、被摧残的一代青年

《硬杀与软绑》的讨论之一:什么是科学审讯法?资产阶级国家的“人道处理”与左翼青年的悔过书

汉娜·阿伦特与资本主义秩序讨论

之一:她为何被捧?她与米塞斯等人的区别是什么?

之二:女性身份的作用、“柔性反共”、主流改良派的忧虑

“牛姥姥”漫画风波讨论之一:日本主流文化的“圣物禁忌”、“通三统”缝合怪有多大生命力?


6五洲风云


右翼保守主义的兴起

之一:右翼保守主义的兴起,“田园班农党”的内联外勾

之二:“反白左”是怎么回事?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下,保守主义与平权运动能结合吗?

美国大选系列

之一:美国大选:白人民兵积极分子街头×人事件

之二:“特朗普得到美国工人越来越大的支持”?左翼常见的“大多数崇拜”是什么?

美军招兵广告的闲言碎语:LGBT保家卫国?“我们正能量要互相学习”

法国军人集体上书事件讨论

之一:“恢复老光荣”、法西斯与选票政治共存共荣?(一组对话)

之二:铁血救国也多元?美军的“进步派”倾向?(一组对话)

之三:未遂政变“蔚蓝行动”、什么是极右翼“生存主义”?

之四:军方与“新哲学”、极右政客泽穆尔的明星时刻、从戴高乐到“新法西斯军官密谋”

火山大学学生会事件讨论之一:什么是特权分赃机构?精英学生是“鸡贼之王”?密集开火的时刻已经开始


7文艺评弹


围绕话剧剧本《万岁,西班牙!》的讨论

韩国电影《南营洞1985》:秩序的变迁、螺丝钉宿命与资产阶级国家的“治愈”手法(一组对话)

法国电影“戒严令”讨论

之一:国家恐怖、城市游击的民主原则、苏联对阶级斗争的支援

之二:革命者的窘境、揭露暴行的意义、“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电影《战争未了》的讨论

之一:资本主义主流文人与法西斯的亲缘关系

之二:佛朗哥的登顶之路、工人阶级如何利用反革命阵营的内讧?

之三:日常秩序的崩坏、“社会良心”无人问津、“社会共识”的存与亡

之四:旧秩序与新秩序、佛朗哥的悟道与乌纳穆诺的跌倒

电影《红军与白军》讨论

之一:内战、旧秩序的代表与反抗的无产者

之二:有组织无产者的刑罚道义、卷入斗争就面临选择

之三:“有意义”跟“有意思”、“得民心者得天下”?旧秩序的维护

民国历史剧《醒来的年代》讨论

之一:“流量偶像化的爱国主义”?与蒋系民国的切割?

之二:“流量爱国经济”的局限、“不肯牺牲”的新一代?阶级战争是房子里的大象

历史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讨论

之一:革命者的群像、法兰西资产阶级国家的“文明”面目

之二:“坏政府不值得爱、好政府还是值得爱的”、青年党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在今天大行其道、全剧灵魂人物宗旭之的狠辣果断


821世纪校园


教与学:21世纪校园里的“马克思主义”变形记(系列讨论之一)

教与学:“原理概论”授课教师百态(系列讨论之二)

教与学:美国、日本学校的思想洗脑是怎样的?(系列讨论之三)

教与学:学生与“思想概论”不得不说的故事(系列讨论之四)

教与学:法国、美国高校的政治教育一瞥(日本预科加点戏)(系列讨论之五)

“卫生巾互助盒运动”讨论

之一:做事难、冷处理、市场化?

之二:活动的内部观察、“堂堂正正刷履历”?

之三:境外如何“堂堂正正刷履历”?主流秩序有可能与社会运动结合吗?




说 明 


  在2019年的寒春,冷热不定的气候中,这个公众号诞生了。它的内容,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历史为主,但也不排斥其它时间、其它地区的情况介绍,比如1969年的意大利。具体来说,这里要刊登的,有少为人知的文献,有原创文章,也有相关的讨论交流。

  那么,是什么样的历史?简单说,是社会斗争的历史。20世纪波澜壮阔的社会斗争,至今为止,它的绝大部分内容,尚未被中国人所了解。这个公众号愿意为促进这一了解,尽一份力。也欢迎更多的人一起来做这件事。

  为什么是彼得格勒?因为1914-1924年间的彼得格勒,发生了太多促进人类解放的壮丽事迹。而这个公众号,有点像个时空穿梭的邮局,把无数来自过去的信件,投递给现在的人们,让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获得帮助。

  最后,希望从“彼得格勒”发出的信件,能够到达收信人手中。
欢迎投稿。邮箱:summer1971@protonmail.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