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常德悲剧:让谴责无差别杀戮之声更加响亮一点
魏加宁:日本之所以能走出“大衰退”,靠的是不断改革,而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内突然宣布,将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又一朝阳行业悄然崛起,新一轮机会出现了!
泪目!8死17伤!江苏一职校持刀伤人案,背后隐情令人心惊!
突发!宜兴一学校发生持刀伤人案件!致8死17伤!太恶劣了!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5)- 泾县黄田篇
Original
阿斗的梦
阿斗跳墙
2023-07-22
收录于合集
#园地相聚
4 个
#红珍
3 个
#园地
40 个
题图:泾县黄田村。(摄影:一枚)
作者:红珍
我曾在新春来临之际,写下自己心中的愿望:兔子年多看书,少说话。认认真真不为所扰地写文、唱歌。
只要身体许可,尽可能出去旅行,去见想见的人,去见不曾见的世面。身体不允许,就在脑海里天马行空,想去哪里去哪里——身体不能抵达的地方,灵魂可以。
愿你我在某个城市的街角,或者某一处旷野,某一个垭口相遇,无论地位,无论贫富,无论学识,无论所有灵魂之外的附加值,只是两个心存良善之“人”坐在一起,聊聊见闻,聊聊过往,聊聊希望。
三月,春意最浓时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见想见的人、见不曾见过的世面”的愿望在短短九天里得以实现。那种幸福带来的眩晕,让我回家后起了标题,却过了十来天才提笔抒写胸中澎湃的感受。
——前记
上一篇: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1)- 武汉篇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2)- 北京篇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3)- 常熟篇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4)- 溧水篇
第五站:泾县黄田村
1、
与一枚的同学告完别,我们继续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安徽皖南的泾县黄田村。
我们去黄田村,是要去看吴蓓老师。吴老师三十多年前就是二哥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三年前,这对老朋友不约而同地,先后给方方日记接力投稿。2020年5月17日,吴老师的接力文
《愿山河无恙 人间皆安》
被一枚发布,成为接力第50棒,她也从此跟一枚成了朋友。
依旧是一枚开车。开着开着,迷迷糊糊睡着的二哥忽然醒了,发现路线好像不对。我们赶紧下高速,再调微信记录,找到地图重新点导航。导航告诉我们行程时间增加了一个多小时!这和出发前查过的时间不相符啊。这可咋整?黄田的吴蓓老师还在焦急地等着我们嘞。
重新再进高德,重选路线,重上高速,发现我们开始似乎并没走错!搞得我还真以为是我出发前迷迷糊糊点错了地图呢。这一段搞笑插曲,为这段旅途增添了几分欢乐。
到了泾县地界再往前开,过了一个又一个隧道,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黄田村,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景区——荣禄大夫第。
夕阳渐渐沉落,夜幕正在拉开,高大的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掩映在大山脚下。一条叫着“奉子河”的溪,从民居与田野间穿过,遥远的黄田村笼罩在一片寂静里。
和前些天拥堵的武汉北京相比,这里完全称得上是世外桃源。吴蓓老师到村口来迎接我们。她也是一枚上海交大的师姐,在这里创办了一所特殊孩子的学校——青檀学堂。
吴老师早在英国留学时的梦想,就是为那些“被体制‘淘汰’的孩子,不符合老师要求、家长期待的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自然的地方,让孩子们绽放出生命之光,那是人活在世上的本来具足的光明和丰盛”。这段文字,摘自吴蓓老师2017年写下的
《我有一个银色的梦》
(见公众号:青檀学堂银色梦)。 而她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在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黄田村,她将梦想变为了现实。
老远看见的她,身形瘦瘦小小,留着朴素的短发,衣着同样朴素,朴素得都有些过分,身上的布衣像是穿了很多很多年。想她要走在一群村妇中间,我肯定一眼发现不了。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到她的不同。她是那么沉静,声音轻柔,轻柔得你需要侧耳倾听。目光澄澈,澄澈得不染一丝尘烟。即便她大笑,也不过比别人的微笑略微嘴张得大一点。
吴老师带我们入住的客栈“河畔人家”,就在她住处旁边。吃饭也在这里。见菜品太少,她带我们去地里采艾叶来炒鸡蛋。我们一行人等初到黄田的活动,竟是在地里采艾叶!
也只有吴老师会采取这种待客方式了吧?不过这种没有多余客套的方式反倒让我们感到自在,劳动得心甘情愿,蹲在地上一个个像快乐的孩子。
走在回去的乡间小路上,我们愉快得要唱歌。
田野里还有人在劳作。或浇水,或担尿,或摘菜,一色的老妇人,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在一条很小的水沟前,吴老师弯腰拾起了一张包装碎屑。没走多远,又拾起一张。当时不知是什么撞击了一下我的心,让我猛然感受到眼前这个瘦小的女子身上有着巨大的能量。
把艾叶交给大厨——客栈老板娘,吴老师带我们去看看她自己上课的那间教室。教室设在一户人家宽敞高大的堂屋。典型的带天井的皖南旧民居。大堂中间有几张陈旧的桌椅。吴老师说,那是村小学淘汰下来的。简单修了一下,短的桌腿给加了一截。
课桌前面的白板上,贴着两张歌谱。靠墙桌子上瓶瓶罐罐里,插着山里采摘来的桃花与杜鹃花。一个角落里展示着孩子们的画。一个角落,是图书区。课桌的抽屉里放着孩子们的作业本。一枚和二嫂惊叹孩子们还挺有想象力。抄的。
这张照片我拍的时候没太在意,后来再看,心里忽然感到震撼。这震撼来自于对这些年吴老师带一群人支撑起一个学堂,坚守内心理想信念的深深感动。
离开教室我们回到客栈,菜已炒好,除了一个笋子炒肉,一个艾叶炒蛋,其他菜都是素的。我们取出打包来的红烧肉热上,又打开带来的红酒,大家都倒上。吴老师说她不喝酒。也不大喝茶。酒和茶她都喝不出好坏。之后大家愉快地享用晚餐。
听说吴老师吃素,一枚问她,是因为念佛吗?吴老师轻声回答,是因为环保。为什么素食环保?第一,肉类价格高。第二,养殖动物消耗粮食。第三,动物排泄物污染环境。最开始不吃牛羊肉,后来猪肉也不吃,再后来什么肉都不吃了。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她看见小小的碎屑都俯身拾起了,她是个环保主义者。但“环保”不只是一句口号,她是在忠实地践行。且已践行了十几二十年。
吴老师这么一解释,“素食”立刻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桌上的那几块红烧肉顿时就不香了。咱都是对自我有要求的人呐,筷子伸出去,内心不由得就升起“惭愧”二字。
二嫂担心吴老师会营养不良,劝她适当吃点肉。吴老师仍旧轻声细语:甘地活了七十九岁呢。这话她重复了两次,想来甘地定是素食主义者的标杆。她是在用最温柔的语气表达最坚定的意志:任何理由都不能破坏我的信仰。
二哥二嫂把呼斯楞送的糕点转送给吴老师。一盒在车上开封了的也一并送出。一枚也拿来了一盒。吴老师一一收下,说孩子们会喜欢的——在她心中,“孩子们”总是排第一。
在物欲极低且严格自律,极简到连人际关系都省去客套的吴老师面前,我们不仅吃肉不香,酒也喝不下去了。直到吴老师先去休息了(自律的人不会轻易破坏规则),我们才放松下来,找了个“不能浪费”的由头,把剩下的大半瓶红酒喝完了。
红烧肉几乎没动。另外的菜也有剩。我们把菜归归拢,用罩子罩上,打算明早下泡饭吃。碗盘也是自己送到厨房——吴老师不动声色的垂范,聪明的我们当然心领神会,立即付诸行动。
吃完饭,百感交集的我们不想休息,索性到外面溜达溜达。
月亮躲进了云层,习惯早睡的村民已经熄灯睡了觉。黄田的夜,在门前小溪哗哗的流水声映衬下,显得更为寂静。
我忽然觉得这个村庄笼罩在一层微光之下,而吴蓓老师,便是那播种银色梦的,大山深处皎洁的白月光。
2、
在皖南深山中的黄田村睡到自然醒。一枚出去跑步了。待她回来,我们开始吃早餐——昨晚的剩饭做成的稀饭。觉得光喝稀的不够,又让老板娘给我们每人煎了一块青团。那青团是咸口的,我觉得比甜口的小笼包还好吃。
昨晚的剩菜呢,用微波炉转转吃了,还剩一点点偷偷倒了。吴老师后来问起,二嫂迟疑片刻回答说:吃了。之后跟我们解释:我说吃了,没说吃完了。事实就是吃了呀。我们乐不可支,觉得她的回答实在是智慧。即便是有部分隐瞒的大实话,说完之后还是有负罪感。这种时刻保持的自我道德省察,是良善之人通往更高觉知的阶梯。
早餐过后,一枚带我们去山里,她早上跑步去探过的地方。出门不久,遇见一位坐在门前的老人,身边蹲着两只猫,身上的皮衣磨损得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皮面。一张脸像是久旱的土地。
老人正盯着远方出神,看起来像一座雕塑。见有人经过,露出质朴的笑,久旱的土地转化成盛开的菊花。一问年纪,八十多咯。
我将守在门口的老人和地里干活的妇人的照片发了个朋友圈:遥远的村庄,劳作的母亲,和孤独的父亲。好友蕾蕾问我,这是姐姐的父母吗?我回答她,我的父亲在我孩子还没出生便去世了。这是天下人的父母。
我们沿着小溪,逆流而上,一路走着,唱着歌。涧里有几只鸡在溪水旁觅食。二哥说,这鸡炖着好吃。一枚嗔怪起来,这么可爱的鸡,你怎么可以想到杀来吃?!我笑,会做饭的人眼里就会有菜!
路上遇见一位老人一只手拎着刚从山里挖来的一袋竹笋和一把小锄头,另一只手抓着一根大枯竹。一问年龄,八十多咯。一枚问了竹笋价格,因为没带零钱,拎着那包笋子跑回客栈去二哥的背包里找钱包,把我们当人质压在人家门口。
许久才见她跑回来,给了大娘十块钱,说不用找了。老人甚是惊喜,原来那一袋子笋,老人家只要价五元!这要搁城里,三十元都买不到嘞。
开始有些担心的老人家看上去放松多了:大城市来的人,不仅没有骗我,还多给我钱嘞!
之后一枚解释为啥去了这么久。原来,她给二哥中午加了个菜:红烧子鸡!炖汤的鸡没有,大锅烧的鸡,匀出一份还是有的——客栈老板娘要给青檀学堂的老师们提供午餐。
中午的肉菜解决了,我们继续愉快地往山里行进。看见路边有垃圾,目光如水的吴老师便从心底浮现出来,微笑着注视着我们。我们立刻行动,一路走着,唱着歌,捡着垃圾。
过了一座简易木桥,我们在溪边逗留。我给二哥二嫂拍合影,背景是一棵盛开的桃花,在我和一枚的逗引下,他俩笑得比身后的桃花还要灿烂——这么些天相处下来,我们已经真正亲如家人了。
人比桃花更灿烂的二哥二嫂。
被捡垃圾行为自我感动,生命得到升华的我们,眼里随时随地有了垃圾。这不,我们的火眼金睛就看到小溪对面的灌木底下有几个除草剂袋子。一枚就像是野生的,踩着石头就过去,但地形比她想象的复杂,待她捡到垃圾准备回来,在石头上晃了好几下,最后还是湿了鞋。好在是湿鞋不是湿身,不然山里的水冰凉凉的,气温又低,结果可就没这么欢乐咯。
回去的路上继续捡垃圾。在一块大的垃圾上,老眼昏花的我忽然看清楚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蚁!发出凄厉的一声嗷叫,那包垃圾被我飞快扔掉。一枚和我一起抓着垃圾袋呢,她也吓得不轻:她不怕单只蚂蚁,怕这种密集的。一枚很惊奇:咱俩连怕蚂蚁都一样!
继续往前,我看见一根枯竹,打算捡回去送给之前遇见的老人当柴烧。因为要捡垃圾,便交给二哥拿着。二哥接过后挥舞这“长枪”耍起了宝,哼哼嘿哈地当了回武林高手。难怪一枚一直不同意我说二哥老,的确,人家分明还是个少年嘛!
我和一枚捡垃圾上了瘾,让二哥二嫂先回去,我们又捡了好多烟头。黄田村相对算干净的,也许垃圾都被吴老师平时带着孩子们捡得差不多了。不远处,有前来实习的美院学生正看着我们。我们捡得更来劲了:或许,我们也能成为他们心里的“吴老师”,提醒着他们将环保理念转化为行动,并传播开去?
午饭有鸡有肉,当然不能没有酒啦。红酒昨晚喝完了,问老板娘要来他们自酿的谷酒。三两酒,我分了一点点尝尝。一枚喝了一口,觉得好,买了一坛子三斤带回去给老爸喝。
吴老师也在这里吃工作餐,看见我们还有点奇怪,她以为我们离开了呢。之后把他们没吃完的青菜给端来,和我们一起吃。
吃完饭,我把吴老师自带的碗筷拿去洗了,算是表达对她的一份敬意。那是个简朴的粗瓷碗,无意中再次印证吴老师的极简。吴老师没有刻意推辞,不然场面会显得有些尴尬,因为我也不习惯那种推来推去的客套。
客栈老板娘一直都在忙。但她说并不希望村子被过度开发,即便那样能挣更多的钱。还笑着说自己观念超前。想必是受了吴老师的影响吧。
吴老师休息去了。二嫂说起过去和吴老师在北京的相聚。我问,吴老师在北京也这样吗?二嫂回我,一直这样,一点不装。又说这里冬天肯定好冷,疫情三年她都在这里,习惯了北京的暖气,她怎么受得了啊。若问吴老师,估计她只会淡淡地回一句,冷了就加衣服啊。
吃完饭,二哥二嫂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回泾县县城了。路过宣纸博物馆,进去参观了一圈,观摩了宣纸的完整制作过程。最后在售卖部,我们一看那价格,心说这么贵买回去也不舍得用啊。一枚悄悄给我们买了宣纸笔记本。从前我最喜欢漂亮的笔记本了,可每每买回来都不舍得用。一枚要求我一定要用,她要检查的。于是,买一支笔,写一段话,成了我的一道功课,甜蜜的负担。
我想起最近一次用笔写字,还是在园地读者们送给方方老师的贺卡上。好久没写字,握笔的手都在抖。写的什么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一点想不起来了。
到了泾县高铁站附近,我们给二哥二嫂找了家酒店。在酒店随便点了吃的。一枚出发时间比我早,二哥先送她。这回送别的场面我没拍到,一枚后来告诉我,分别那一刻的感受,自己都觉得惊艳和感动。
之后二哥回来,我们继续吃饭。还把空盘空碗发给一枚看。只有一道青椒炒肉没吃完,二哥二嫂不吃辣,这道菜该是一枚为我点的,我一个人吃不完。浪费可耻!罪过罪过。
再之后,二哥把我送到车站。我们就此别过。
但我并不伤感,因为微信可以让天涯变咫尺。我们于茫茫人海相识,在短短几天的相处中触摸到彼此的灵魂,仅仅知道有对方的存在,便不再感到孤独。
将近十点,我回到了南昌。儿子开车和他爸一起来接的我。一个在车上认识的女孩就住我们附近小区,我邀她一起回去。怕她紧张,特地让先生坐副驾,我和她一起坐后面。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这些年刻进我们血液中的教育。选择相信这话是明智的。但也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依旧有善良的陌生人,会在一个雨夜里送另一个陌生人回家。
这一小小的善举,为我这趟春天里最美的旅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待续)
【作者简介】红珍:坐标南昌。爱自由、爱生活的胆管癌患者。一枚园地耕耘者。
用“江大侠”的舞竹棍,祝大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青年节快乐!愿爱和自由永相随。
(欢迎大家点击视频给文章留言)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胡发云:林昭,我们如何爱你
艾晓明:林昭遗诗中的一个字
艾晓明:你的英容让春天洁净
方方:林昭的光芒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4)- 溧水篇
楞楞:盘点老板口中的七大“企业伪文化”
默子:《夜讀冤女史》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三)
汉水伊家:淄博烧烤节,我的口胃我作主!
默子:《大哉乾元》
陈守溢:刻在记忆里的几首摇滚歌曲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2)- 北京篇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1)- 武汉篇
萧瑞:我爷爷的管家是土匪
林世钰:春天就在孩子清澈的眼睛里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2)
静子:我来武汉不看樱(1)
三年(13)邹健:重拾的话题
陇上风:《夜读》
朱斌:叫醒太阳
吟诗作赋:原来慈悲的力量是无穷的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1)- 武汉篇
朱斌:灯 是个罪过
侯川:《沙尘暴赋》
阿米尔:我追光而来,并愿成为光
邹健:春雨濛濛入江城
苍须:那些花儿那些人,都是无比美好的事
陇上风:风雨武汉行
风吹沙:与该相遇的人相遇
袁海:春风唤得梅郎归
从容楚卤:桃李满广州一一刁哥
清如许:幸运,我们都有体温
萧瑞:等你,严安
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活着
刘又生:人生最美的遇见
三年(12)格格:三年,都没有想通
三年(11)仔仔:回望这三年,有这样一群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