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玫瑰少年的争议就是一出戏|天赐的流量生意?

文娱春秋出品 文娱春秋 2022-05-07


15岁的男孩叶永志,长相秀气,被其他男同学扒下裤子,声称要检查性别,然后一阵哄笑。这种场景发生过多次,让他心有余悸,再不敢在下课时间上厕所。


那天,正是他喜欢的音乐课,他趁未下课,提前去厕所。这一次,他没有再回来。躺在血泊里,诉说着被霸凌的悲伤。

十八年后,蔡依林为缅怀男孩,携手五月天阿信写下《玫瑰少年》这首歌。“永志不忘纪念,往事不如烟”,是其中点题的歌词。

又四年,一档综艺节目《天赐的声音》(第三季)舞台上,歌手周深和GAI改编了这首歌,删掉了点题歌词,加上“随便你们给我贴上什么样的牌子”等唱词。将一首纪念曲,硬生生变成了励志歌。

这就不难理解,原版歌曲的拥趸,不满意这次改编,因而发生大规模的争议。几方粉丝混战之下,也直接拉高节目声量。

犹如“天赐的流量”,节目组躲在喧嚣背后偷笑。



争议现场

 

目睹争议,乐评人“爱地人”坐不住了:“看不懂节目到底想干嘛?”

爱地人对这档节目有感情。他之前作为乐评人参与录制过《天赐》的前身——《梦想的声音》。

“《天赐的声音》是从《梦想的声音》过渡而来。”爱地人向「文娱春秋」解释,“《梦想的声音》逻辑挺清楚,素人向导师挑战,成就自己梦想的声音,但到了《天赐的声音》,走的路线非常奇怪,主要靠话题支撑。”

周深和GAI在对《玫瑰少年》改编中,加入了他们个人演艺生涯的成长艰辛。演唱结束后,周深感动落泪。

这一表演成为了当期节目的最佳。

“那一场,我们(乐评人)5票全给了周深和GAI的《玫瑰少年》。”参与节目录制的乐评人流水纪和「文娱春秋」分享了他在现场的感受。

周深曾在台下跟流水纪谈起,《玫瑰少年》是他埋藏在心底的一首歌。

周深和GAI合作时,也直接表达了他的想法,希望合唱《玫瑰少年》。

流水纪认为周深和GAI是非常好的组合。“对周深这样一个情商高唱功好的歌手,如此鲜明表达对一首歌的喜爱,比较少见。而GAI从小玩说唱音乐,他遭受过很多歧视及生活的磨难。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经历和这首作品融合、碰撞。”

但在社交网络上,喜欢原版歌曲的网友并不买账。大都觉得周深和GAI曲解了歌曲原意,把《玫瑰少年》“成功学化”“油腻化”了,他们和“流量歌手”周深的粉丝进行了直面的冲突,把争论进一步扩大化。

因此,#玫瑰少年# 话题几度冲上微博热搜,从KOL到乐迷观众纷纷站队发声。

甚至还有“流弹”,如#王俊凯也唱《玫瑰少年》#这样的话题也出现在热搜榜上,引起了王俊凯粉丝极度不满,称“有人在转移视线”“请专注自家哥哥”。

《天赐的声音》变成了“天赐的流量”,当下颓靡的音综市场也终于有了可供大家关注消遣的谈资。

对于周深和GAI改编的《玫瑰少年》,作家及文化评论人韩松落分析:“其实是一种替换,或者说是一种抹煞和吞噬,这是概念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在核心精神上,他用了一些他的理解中的东西把原来的精神给替换了,他的改编不是人家原来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是人家原来表达反对的东西,就是一种抹煞式的替换式,这样的改编是不好的。”



一门生意

 

音乐综艺一直都是好生意。

自首届《中国好声音》(2012年)与《我是歌手》第一季(2013年)先后开播,以音乐演出为主题的竞演类、选拔类综艺节目迅速成为了收视王牌。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听歌”无需门槛,和后来涌现的舞蹈、演员飙戏、脱口秀、喜剧等类目相比,音综天然和明星歌手挂钩,且在内容传播上也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节目中产生的音源也可在流媒体音乐平台上做长尾传播,看起来是相当不错的生意。

因此,音综一直广受各品牌赞助商的青睐。以《歌手》为例,第一季到第三季的节目冠名商赞助费分别是1.5亿、2.35亿、3亿元,相应的年广告费总额分别为2.5亿、9.85亿和10亿。而到了第四季,冠名《歌手》节目的总金额为6亿元,当年的广告总额高达15亿元。

高额的回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团队加入音综的行列,内卷也随之出现。起初有不少节目还是会把目光放在推举新人上,最典型代表为《中国好声音》。

很快,韩国Ment的Produce系模式袭来,以男团、女团选拔进行的真人秀开启了“爱豆新世代”,节目中虽然也以音乐表演为主轴,但我们大都把《偶像练习生》《创造营》等归为“选秀节目”,玩的是资本运作的模式,早已和音综划清界限。

剩下的音综市场则朝着风格化的垂类细分音乐赛道。

 

基于城市青年文化的抬头,说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香饽饽,《中国有嘻哈》成为了现象级的节目,与其说它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的说唱文化,还不如说是中文说唱红利的爆发让其得享天时。

面对如此蛋糕,入局者们蜂拥而至。在去年一年,除了有《中国新说唱》外,还有走“明星+旋律说唱”的《说唱听我的》,走年轻偶像路线的《少年说唱企划》,专注Girl Power的《黑怕女孩》,内容越分越细,但用户却始终有限。

乐队赛道,除《乐队的夏天》还算成功,其他的乐队节目基本难有声响。更不用说走美声路线的《声入人心》,走音乐剧路线的《爱乐之都》,定位则更加小众。

进入到2022年,即将播出的音乐综艺也全都是小切口路线,爱奇艺的《元宇宙唱将》、东方卫视的《虚拟唱跳Z世代》主打虚拟现实概念,爱奇艺的《音乐野生活》、腾讯视频的《春泥在农场》《春日民谣》则直接定位为“慢音综”。

不难理解音乐综艺的愈发细分垂直:基于音乐听众这些年的急速去中心化,彼此之间的音乐喜好天差地别,很难再有《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通类大一统可满足所有人需求。无论从基础用户的获取、针对性的品牌客户招商来看,综艺节目进一步的细分化是必然的选择。

这种细分实际上对品牌合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毕竟广告主都希望全流量的曝光。根据“击壤洞察”发布的《2021综艺招商白皮书》显示,2021年有483个新广告品牌进军综艺市场,但退出综艺投放的品牌却有744家,流失率极高。这一情况,也延续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综艺节目上。



流量密码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走通类全流量路子的《天赐的声音》,把流量攫取作为节目首要目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在过去的两届《天赐的声音》里,节目组已经找到了一套相当成熟的“流量模型”,即:

【选取具有人气的歌手】+【通过有破绽的表演与强引导,将其置于危险的境地】+【充满争议性的场内点评与场外舆论争议】=【流量密码】

这也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引爆点》中的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附着力和环境威力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经典模型。

《玫瑰少年》争议中,人气歌手周深成为关键人物,做出了有风险的歌曲改编(在此前的音综里,《玫瑰少年》已被多次搬上舞台,但基本都保持歌曲原貌);#玫瑰少年#作为一个具有特殊符号含义的歌曲,此前已通过其他社会性事件冲上热搜,节目组却故意把周深放在了大众情绪的对立面,甚至再用说唱歌手GAI的“爹味”进行加码,这是附着力;节目播出后,通过制造热搜、短视频话题进行加码,刻意引发周深粉丝与蔡依林粉丝、五月天粉丝冲突,甚至拉王俊凯粉丝下场,这是环境威力。

各方面作用力下,让《玫瑰少年》成为“一出好戏”。

在往届的《天赐的流量》中,节目组乐此不疲地运用着这组流量密码。如上一季节目中,说唱歌手VAVA与评审丁乐评人现场互掐,VAVA爆出“你在教我做事吗”这一金句,成为网路流行语。

 

丁太升的“毒舌点评”也成为《天赐的声音》里的大杀器。在节目组的鼓励下,他对所有的歌手进行无差别攻击,连通常我们认为需要更包容的群体也不放过,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超女”何洁,丁乐评人会将其歌唱事业发展的不顺归结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个人生活选择上,这全都是奔着流量炒作的敏感话题。

丁太升被封杀后,《天赐3》舞台上,依然充斥着“杠精乐评人”,点评风格有过之而无不及。“苦心人”天不负,坚持以流量为原则的《天赐》果然获得了“成功”,《玫瑰少年》的热度让观众们再度聚拢。

这样的纯流量玩法,对于音乐行业能有什么作用呢?

既不承担年轻歌手的推举,也不为原创音乐作品更多曝光机会,《天赐的声音》做的只是消耗。消耗节目上的歌手,也消耗华语流行音乐优秀作品的积累。甚至可以说,玫瑰少年永志被霸凌而逝,而《天赐》则用炒作霸凌着音乐本身。

“《天赐的声音》就是找一个明星唱一首歌,仅此而已,有什么内核?炒作话题,是最不耻的行为。”乐评人郭志凯则向「文娱春秋」表示。

实际上,同期也有品质相当优秀的音综,如湖南卫视芒果TV的《时光音乐会》,同样是翻唱改编,节目却不设任何竞技比拼,也不设立矛盾冲突,就看着许茹芸、谭咏麟、林志炫等歌手互相演唱各自作品,由金曲奖最佳制作人荒井十一担任音乐制作,是一档“认真做音综”的典型。但《时光音乐会》的收视和声量却相对平淡,高品质的内容并没有获得正向反馈。

其结果,是让从业者被迫内卷,让综艺节目越来越流量论。

“每个节目出来时,哪个地方埋雷,哪个地方是炸点,都奔这儿去。现在国内音乐综艺节目,有几个是为了音乐而服务的?节目背后宣传团队的费用,顾水军的费用,营销比艺人的出场费都多。热搜可以买,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宣传企划,但是真正音乐的骨架在哪里?立场在哪里?”郭志凯说。



全都是戏

 

音乐综艺的形式,并非开始便如此。

“最开始是一种比赛的形式,有一个隐形的戏剧结构。比赛本身是戏剧,歌手痛说家史也是戏剧。但这几年,彻底演变成戏剧了,它完全是在讲故事,把原来竞赛的意义或者说选拔的意义取消掉了。所以,现在的大部分音乐综艺,人们已经不太在乎最后的结果了,谁输输赢都可以,因为是戏剧,是故事。”韩松落对「文娱春秋」说。

当音乐综艺,“戏”是第一的时候,韩松落认为:“歌手就是为了去唱歌,并不是为了去比赛,乐评人担当的也不是评委的职责,而是戏剧结构的一部分。很多意见,很多犀利的言论,是故意做出来的,形成矛盾,歌手又表现出我对你的批评不认可,矛盾就成立了。”

乐评人也成了节目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留给乐评人的空间很小,你涉及很专业的评论,可能会被剪辑。(节目组)觉得你解读音乐没太大意义,(节目)需要的是冲突。以及,很多年轻的乐评人也在走网红路线,他们喜欢话题讨论。”爱地人向「文娱春秋」透露。

音乐综艺的初衷,难道不是音乐第一,综艺第二吗?

《天赐的声音》于2020年一次亮相时,高喊的口号是“声音凝聚力量”——从“声音”本身出发,奏响音乐类节目乐章。他们对外发布的节目定位:更专业化的音乐表演,邀请乐坛中成熟的歌手共同合作演绎金曲,意在实现寻求品质音乐和专业审美的回归。

而在最新一期《天赐》,听审团狠怼“爱豆歌手”张紫宁,只是,由于紫宁本人流量有限,对她的批评效果也没掀起什么波澜。

想必,节目组一定在复盘:这次,戏是不是没做好?

撰稿 | 邹小樱 茜文
编辑 | 邱欣悦
策划 | 文娱春秋编辑部

 「文娱春秋」原创内容 转载敬请联系
我们关注文娱产业线上线下的发展
相关合作及建议请私信
招募全职撰稿,简历请发至—— wanghai@wanghai58.com
REVIEW

往期回顾

芒果往事:风起马栏山|细聊广电江湖史①
小柯的共产主义式“人性实验”
戏剧人不怕穷!“先看剧后付费”你敢去吗?
政策收紧风口不再,剧本杀还“杀得动”吗?
半岛铁盒是啥?华语音乐叕药丸?当周杰伦被00后遗忘
还要纵容“抄袭犯”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做到对奥斯卡不在乎
特效公司求生记:我们是影视工业的弃子
怎么拍好青春片?这位重庆女孩在好莱坞交出了完美答卷
现实主义影视剧为何稀缺?《人世间》导演:说真话很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