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ay90·今天认真喝酒,老窖小洋小古一网打尽。

哈尼Zzz 哈尼Zzz
2024-09-21


哈喽,宝子们好呀~!




今天是2023年5月24日,坚持半·日更的第九十天。


这两天有点小忙,一是忙着学习分众的内容,思绪有点混乱,还在整理中;另外有一件很重要但是现在还不能说的事在碰,也在整理头绪中,等整好了再来跟大家汇报。


总的来说就是事情赶在一起,导致码字的时间不是很够,所以后面的发文频率不敢保证了,但学习的步伐绝对不会停止,我们尽力而为,各自努力吧~!






今天继续来学习白酒,涉及到的旧文有:

 

2018-05-18 主要白酒企业点评③:洋河vs老窖(上)

2018-05-18 主要白酒企业点评④:洋河vs老窖(下)

2018-06-02 泸州老窖押注高端

2018-05-28 主要白酒公司点评⑤

 

首先来看洋河和老窖之间的相爱相杀,涉及到三篇旧文:

 

2018-05-18 主要白酒企业点评③:洋河vs老窖(上)

2018-05-18 主要白酒企业点评④:洋河vs老窖(下)

2018-06-02 泸州老窖押注高端


之所以说他们相爱相杀,是因为洋河和老窖一直致力于争坐白酒业小三的位置。文中老唐首先回顾了一下08年到17年洋河和老窖的营收及净利情况。为方便对照学习,我将18~22年的数据补充了上去,如下所示:







从2010年到2017年,洋河无论在营收还是净利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不过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老窖的净利首次高于洋河,并一直延续到2022年。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今日不表,等日后学习到的时候再补充上,本篇更多地是学习文章中提到的洋河和老窖的核心竞争优势对比。

 

首先来看下洋河。

 

对于洋河的认知,老唐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这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

 

“人”之所以在洋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其管理层及核心员工持有公司约1/4的股权(截至旧文时间),根据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花钱矩阵理论”可知,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即节约又讲效率,所以洋河这种股权激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带来更高的效益。

 

在这种背景下,洋河人更加敢于求新求变,从而另辟蹊径创造出了绵柔型口味的洋河蓝色经典“海天梦”。

 

关于“海天梦”这段历史,文中老唐写的很清楚,同时在《煮酒论品牌》这本书中也有详细介绍,本篇笔记不再赘述。


不过洋河在2023年5月1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的时候,介绍了绵柔工艺,在此处分享一下: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高端酒的酿造、储藏工艺,以及从生产到成品需要的步骤和时间?


答:您好!公司于 2023 年 4 月份发布了《中国白酒绵柔品质发展报告》,绵柔工艺步骤为 35 道工序 137 个工艺环节,其核心工艺概况为224335。具体讲,两老,指老窖和老五甑;两低,指低温入窖,低温缓慢发酵;四色,指“黄、紫、白、红”四色绵柔曲;三清,指原粮清蒸、辅料清蒸、酒醅清吊;三长,指发酵时间长、酒醅年轮长、原酒储存时间长; 五多,指多生态酿造环境、多粮酿造、多工艺组合、多微共酵、多馏段摘酒。 铸造了不可复制、独具特色的绵柔品质。公司高端酒生产从原料到成品大约10年左右时间。








另外,这份资料的PDF原件,我放在“阅读原文”中,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


至于原文中接下来老唐对洋河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一季度增长情况的介绍,因为有时效性限制,对于我们现在投资的指导意义不大,索性也不再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几段:







之前挖旧文的时候,老唐一再提到洋河很可能在未来三五年超越五粮液,成为浓香老大,但在本文中首次提到,此预言成真的可能性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本轮白酒行业调整,高端白酒发力太猛,缺货严重,所以,拥有主流高端酒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会占据绝对优势。洋河想要吃到这波红利,必须要注重打造自己的高端产品,当然也需要培育自己的消费者群体。


第一篇文章学习结束。


这篇文章底部的留言区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留言,摘几条分享一下:


1、其他酒企为什么不进行股权激励的原因:







2、保持夫妻间亲密关系的诀窍,我认为在于用心,你们觉得呢?







3、有些历史也许是宣传噱头,听听就好







4、做酒这件事情,可以是产品好,也可以是让喝酒这件事情更好玩:







5、如何看待洋河的并购:







以上是针对老唐的旧文学习之后总结的笔记,时间有点久远,借此机会,不如简单聊点最近讨论的比较多的内容吧。

 

前些日子拜读了@知酒僧 僧哥的两篇文章:

 

洋河的另一面

关于前文的说明

 

这里面提到了一些洋河的“问题”,但是是以比较隐晦的方式叙述的,可以理解作者的担忧,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且十分外行的投资者来说,阅读之后难免有一些云里雾里的感觉。不过其中有这么两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对洋河来说也有痛点,当年完美的股权结构在领导层逐步卸甲归田后却成了奇葩:现任为前任打工……不管谁来当洋河的领导,干得越好,已经卸任的前任获利越多。内心会平衡吗?可不得既要政绩又要实利?

 

因为对洋河的管理层没有太过深入的研究,所以初看的时候不是很理解文中的内涵。上周无意间又阅读了几篇关于洋河股权分配的文章,有一点茅塞顿开的感觉,在此处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

 

首先是来自于@曼谷的小象写的三篇文章:


洋河股份:起底三三制股权结构(上)

洋河股份:起底三三制股权结构(中)

洋河股份:起底三三制股权结构(下)

 

这三篇我认为写的非常专业,无论是数据罗列还是内容分析,简直是把洋河三三制股权结构扒了个底掉,只不过可能文章过于专业,稍微需要花费一点精力去理解,但我认为非常值得,同时也跟着做了不少笔记,感谢小象


再来就是@苏呆子的两篇:

 

关于洋河之巅的一点猜想

实盘记录20230515

 

主要看第一篇文章,同样是因为阅读了@知酒僧的文章后,针对此内容,谈了自己的见解,亮点在于对几届管理层的履历介绍,虽然对于我这种没有在体制内呆过的菜鸟来说,理解起来稍有困难,但我认为非常有趣,感谢科普

 

同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僧哥给呆子的一条回复,分享出来仅供参考:







另外在呆子的文章中,他推荐了另外一篇文章,我阅读之后,又找到了同系列的另外一篇文章,总共两篇文章。这两篇内容虽简短,但观点很清晰,也是关注唐书房的一位业内人士所写,同样推荐大家阅读:

 

男人的情怀系列二——聊聊洋河集团和洋河股份隐忧

男人的情怀系列五——不体面的洋河股权史

 

此外,还有一篇文章,发布于2016年,其中猛料很多,主要围绕“原始股退股风波”展开的,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震撼度不亚于我当时读的《茅台为什么这么牛》,同样推荐给大家:


洋河上市成中高层的"财富盛宴",基层职工无分享;洋河:他们误解了


随便截几张图看下: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漫长的季节》,也不禁想起了那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最后是@瞅地的农民写的两篇:

 

洋河股份2022年报分析(一)---人才流失的风险

洋河股份2022年报分析(二)---股权结构的隐忧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性地分析了洋河内部调任的情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感谢~!关于“前任给后任打工”的隐忧,我非常认同他在(二)篇里表达的观点,有理有据,思路清晰,值得一读!

 

综合阅读下来,我的结论是,隐忧归隐忧,但对于现阶段的投资指导意义不大,对此问题我会持观望状态,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至于企业发展的重点我认为还是专注于产品本身,过于关注其他也毫无意义。

 

在上面提到的5月18日洋河召开的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其中透露了一些洋河未来的战略方向重点,总结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公司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在品质工艺、品牌建设、营销网络、产能储能等方面等持续提升,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与茅台、五粮液比较,公司品牌力相对较弱在高端、超高端价位段的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未来公司将在品牌建设、高端产品占比等方面持续提升。

 

近几年来,梦之蓝系列产品占公司营收比例持续提升。目前可用于梦九和手工班的基酒储备充足(公司拥有100万吨的储存能力,已储备不同等级、不同年份基酒63万多吨,陶坛高端储酒资源23万吨。是白酒行业酿酒产能和储能规模最大的企业)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市场需求。

 

从今年开始,将进一步加大梦九、手工班高端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逐步扩大高端产品在营收中的占比。其中梦九产品定位千元价位段主导产品,全面抢抓销量,集中公司资源重点运作手工班产品定位高端占位产品,围绕核心消费者做培育,通过长期品牌运作,打造稀缺、超高端的产品形象。












学习完小洋,我们来看下老唐在《主要白酒企业点评④:洋河vs老窖(下)》中是如何分析老窖的。另外,《 泸州老窖押注高端》为正式发表版本,我们仅浏览留言区。

 

这篇文章分析的实在是太精彩了,老唐不愧是曾经拥有过老窖的人,对老窖摸得这么细

 

接下来我主要梳理一下老唐的分析思路。若其中理解有误,望朋友们可以帮我指出,再次感谢~

 

1、文章开头首先列举了之前提到过的老窖的优势和劣势。

 

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过,浓香型酒想要多产出高端酒,那就一定要有老窖池,百年以上老窖优级品率更高,这需要时间积累,是金钱所无法填补的。

 

老窖的主要优势在于:百年以上窖池合计有1619口。1619口的概念就是:垄断了全国浓香型名酒企业90%以上的老窖池。

 

然而老窖的劣势在于:管理层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有待考量。且之前多年未投资于产能,以长远视角看,阻碍了其靠量推动营收和利润增长的空间。







2、调整一下文章顺序,先把结论放上来。老唐在文中提到了投资白酒行业的关键是:高端看产能,中低端看营销。







3、对比过去五年的营收数据,分析老窖高档酒和中低档酒的发展趋势。







根据图表很明显可以看出,高档酒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中低档酒有下滑趋势。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先从中低档酒入手。


上面提到,中低档酒看营销,那么我们首先看下推广产品花了多少钱。老唐对比分析了六家酒企的广告促销费用占比: 







结合上面的数据及表述可知,老窖花的推广费多,然而中低档酒又没有什么增长,很明显可以感知到,要么是老窖的营销能力不怎么行(对比五粮液的营销优势,在低端消化方面,老窖貌似又弱了一点),要么是产品实在是推不出去。

 

当然,能力或产品不行只是一种猜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窖在战略上放弃了中低档酒

 

具体可以通过对比连续几年财报中管理层的表述来看下变化(这个方法我们要记得学起来,前面提到的@瞅地的农民在分析洋河的时候也用到了这个方法)







战略上放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上面也提到了,本轮白酒调整周期高端酒发力最猛,将重心放在高端酒上是正确的选择。

 

4、重点分析下老窖高档酒的发展前景,结论是,不相信管理层,当然也就不看好其发展前景。






 

上面的结论提到,高端看产能,所以产量是关键的切入点。

 

具体到老窖,主要就是看国窖1573的产能。然而,就在这一步,老唐发现了疑点!

 

简单说,在战略重心未转移到高档酒之前,老窖还是比较客观地披露其高端产能的,证据是其连续几年的数字均未发生变化,也就是维持在3000吨。

 

然而,在战略重点转移到高档酒之后,老窖不再披露具体的产能数据且话锋急速转变,具体如下:







根据老唐提出的几种可能,再来一一排除。

 

第一,酿酒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太可能,若是真的,应该会引起举世轰动,然而,并没有。

 

第二,外购。

 

低端酒倒是很容易实现,但是高端酒如此宝贵,相信一般企业也不会随便卖出。而且,老窖自己在财报上提到“国窖1573”只能在百年以上窖池生产:







别忘了,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老窖的优势就在于垄断了全国浓香型名酒企业90%以上的老窖池,所以即便是能购来,也是非常微弱的量

 

第三,降低酒质要求,增加产量。

 

最合理的推测。

 

不过遗憾的是,高端酒最注重的就是品牌价值,这种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发展的行为,对品牌以及消费者的信任是极大的损耗。不算是明智之举,且一直引以为豪的“公司高端白酒国窖 1573只能在百年以上窖池生产”的概念,久而久之也将站不住脚。

 

当然以上也只是推测而已,留言区也有朋友放上了散户乙的言论,给大家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分析。究竟谁说得更对,我作为一个小白研究者,很难辨别,不过有数据支撑的结论应该是骗不了人的。

 

来看看老窖管理层之前不靠谱的先例:







通过上面的截图,我还知道了一个事情就是,白酒素有头季定全年的说法。也就是说,第一季度的数据尤为关键。

 

然而,老窖管理层作为业内人士,却忽视这个连业余投资者都知道的规律,睁着眼说瞎话,告诉股东2014年计划营收达到116.33亿,想必应该也是忽悠韭菜的吧!

 

然而,更过分的还有一项,那就是没有必要的融资行为。这一项跟五粮液有点共振但还有所不同,详情如下:







综合学习下来,我认为老唐分析的有理有据,老窖管理层的这系列行为,与我的价值观有所违背,所以,即便错过它的高增长,也不会后悔。

 

浏览下留言区,摘录几条留言:

 

1、五粮液产高端酒产能从何而来:







2、原来国窖1573在老唐心中胜于五粮液也胜于洋河,看来要找机会买来尝尝了







3、关于测算茅台可销售量时为何采用四年前基酒产量数据:







4、洋河提到的“新窖老熟”技术:







5、关于(不知道是不是散户乙本人言论的)这条留言表示不敢苟同:







上市公司恶意吹嘘业绩也有可能是为了稳住市值,而且,“多分红”是不是属于对吹嘘的一种弥补?(这个纯属猜测),总之留言里提到的反驳我认为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6、白酒企业如果遇到市场不畅,需要停产时,成本不高的:







7、谢谢老唐科普的清香地缸发酵,这次真的记住了










最后通过学习《主要白酒公司点评⑤》,来看下咱们的的小古吧~

 

这篇同样分析得相当精彩,之前对小古的竞争力优势没有作过太过深入的研究,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有了较为清晰地理解,我们马上来看下

 

“东不入皖、西不入川”的白酒市场格局记住就好,不是本文重点,我们主要来看下安徽市场厮杀出来的两大强敌,它们就是:古井贡和口子窖。







当然,古井贡能够在一片厮杀中突破重围,成为赢家之一,这只是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赢家的原因。

 

古井贡的突破在于其在2009年创新性地推出了以“淡雅型”口感为主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







这一点跟洋河推出“蓝色经典”类似,但唯一遗憾的是,其在营销方面略输于小洋。

 

洋河在宣传“绵柔型白酒”的时候,刻意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白酒以“香型”分类的标准,开创了以“味”为主的白酒新流派,确立了绵柔型白酒国家标准,成为白酒行业领袖品牌。而根据老唐在文中的介绍,古井贡并没有别出心裁地脱开香型的表述,所以给了洋河一个好的脱颖而出的机会。

 

除了产品上的创新,古井贡在工艺上也有创新:







截图上面的内容,更多地也是为了了解浓香型白酒多粮和单粮酿造的代表产品。

 

因为古井贡主流产品带位于中端,其档次低于茅台、五粮液。在上面谈老窖的时候说过:高端看产能,中低端看营销。所以,对于古井贡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其营销能力






 

看下老唐对于古井贡管理层的介绍:







从上面的履历来看,古井贡核心管理层都是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经验的。

 

同时,老唐通过财报中披露的费用数据对比,总结出了古井贡的营销手段:







总结来说就是,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先通过广告宣传,当消费者有了初步印象之后,再通过促销或其他手段让消费者实际接触到产品,进而一步步占领市场。

 

成为区域性白酒龙头之后,就要考虑全国化名酒进程了。

 

在这个突破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讲故事,也就是通过文化渗透







而古井贡位于安徽亳州,有很多可以拿来讲的历史典故作宣传,所以这是老唐看好古井贡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古井贡B股可以买,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就不多介绍了。关于B股的开通方法,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B股开通教学——以华泰证券为例

 

至于口子窖,老唐在结尾处简单提了一下,不过相对于排除的原因,我觉得关于销售费用率的介绍更为重要,截图出来,大家一起来学习下:







总的来说就是营销模式的不同造成了费用记录方式的不同。

 

口子窖在当时老唐写文的时候,上市还未满5年,本来就是不该纳入研究的企业。







不过排除它的原因还在于:不看好其长期发展,主要是产品过于低端,向上升级困难,且营销模式过度依赖经销商的前提下,经销商数量一再减少,当然最重要的是管理层行为存疑。感兴趣的去阅读原文吧~~

 

说明一下,对口子窖的印象,老唐在留言区表示也只是看了一份财报而已,所以此处的分析仅记录,不深研。


在茅台、洋河和古井还没学明白的前提下,不想再花额外的精力去研究其他白酒了,对口子窖有其他看法的朋友也可以私信告诉我~

 

最后按惯例看下留言区吧:

 

1、自己喝买不起飞天茅台的情况下推荐喝汉酱







2、熟悉的东西,踏实:











好啦宝子们,今日份笔记投送完毕~!


明天肯定是不能见了,后天能不能见,还要看看明天的情况,总之先祝大家晚安好梦吧~!我们有缘再见~~



加油,我们一起变更好🌷



谢谢您的“赞”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洋河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资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尼Zzz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