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3.欧阳修《浪淘沙》: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听众朋友,你好,这一讲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的是欧阳修的浪淘沙。这首词的主题是一份深厚的友谊,其实在历代名家词当中,爱情主题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那对于友情这个主题,以往的大多数是属于诗歌的重要题材。比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这些都是诗歌当中吟咏友情的名篇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可歌可泣的生死至交还真是不少。例如像刘禹锡和柳宗元,例如白居易和元稹。可是友谊这个主题进入词的领域还比较晚,毕竟文人词从《花间集》开始,几乎就是爱情的天下,但是随着词的发展,词境越来越扩大,到了北宋以后,友谊也越来越成为词的一种重要题材了。那么欧阳修的至交好友又是谁呢?我们还是先来读一读这首《浪淘沙》,然后再揭晓谜底吧。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在这首浪淘沙当中有一个地名很关键,我要首先强调一下“垂杨紫陌洛城东”。“洛城”就是洛阳了。既然我们先确定了地点,接下来我们就要简单梳理一下,欧阳修为什么会来到洛阳,在洛阳,他又邂逅了一个怎样的朋友呢?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也就是今天四川的绵阳。因为当时他的父亲欧阳观担任绵州推官。推官的工作主要就是审理勘查案件,大概要相当于今天法院的职能,可是在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欧阳观就去世了。而且欧阳官为官非常清廉正直,死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欧阳修的母亲只好带着年幼的儿子投奔了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欧阳晔当时是随州推官。工作性质和欧阳观相同,家境也并不富裕,甚至在欧阳修后来的回忆当中,还用饥寒一词来形容这一段童年的日子,其困境是可以想见的。好在欧阳晔并未因为贫寒而亏待欧阳修母子,他将欧阳修视如己出,言传身教。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也是江南名族之后,他对欧阳修说,你想知道你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吗?那你只要看看你叔父就知道了,他们兄弟二人啊,无论是音容笑貌,还是为人处事,都是一模一样的。郑夫人也颇识诗书,所以母亲也成了欧阳修的启蒙老师,常常用荻在沙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这也是著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的来源。



在天圣八年也就是1030年3月,24岁的欧阳修,高中进士,五月即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正式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第二年3月,25岁的欧阳修来到了西京。北宋是以京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为东京,西京就是洛阳,相当于是陪都的地位,也就是说洛阳是欧阳修仕宦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这首浪淘沙创作的地方。在欧阳修扬帆起航的洛阳,他遇见了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当时他的顶头上司,西京留守钱惟演。钱惟演是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的儿子,跟随父亲一起投降了宋朝,因为家学渊源,所以不仅自己博学多才,而且还特别喜欢招揽天下名士,在他的幕府当中人才济济。所以欧阳修后来写诗颂扬钱惟演的时候还说“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正是在这里,欧阳修结识了当时一大批文士,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尹洙,杨愈、梅尧臣等七个人,号为七友。其中,梅尧臣还成为了欧阳修后来相知一生的至交密友,这首《浪淘沙》就是写给梅尧臣的作品。


词的开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化用了晚唐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的句子。但是,欧阳修信手拈来的前人典故,却不露痕迹的契合着当下的场景,他和梅尧臣把酒言欢,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兴致勃勃的词人,多么希望东风的脚步能够再慢一点,再从容一点,“且共从容”,添了一个“共”字,就把自然无情的东风和有情的人心结合起来。对东风的祝愿,表达的是惜春的情绪,对人的祝愿又饱含了珍惜友谊的情感。“垂杨紫陌洛城东”,假设东风真的能够像词人祝愿的那样,脚步从容,不那么快的消逝,那么垂柳依依,芳草萋萋的洛阳东郊,就能够再多享受几天美好的春情春意了。


“紫陌”指的是京城郊区的道路,洛阳本来就是十三朝古都,“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都曾经在这里定都。北宋的时候洛阳虽然是西京,是东京开封的陪都,但帝京气象依然壮丽。所以欧阳修才会用“紫陌”来形容洛阳的郊区。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开篇三句,点明了地点,细节,以及当时的风景,而且在风景当中,已经隐约的透露出惜春惜别的心情。那接下来两句就挑明了友情的主题。“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这两句当中又连续推出了三个关键词,情感的分量,可以说是愈转愈深了。“总是”说明欧阳修和梅尧臣的交往非常密切。“携手”说明相处的情义极其浓厚。“游遍”一个“遍”字更是强调了他们对友情的无限珍重。“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尽管这是他和梅尧臣熟悉的旧地,但是越熟悉的地方,越承载着他们共同的温馨记忆。这是一个从来都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令人厌倦的地方,“游遍”二字实实在在的传递出他们无数次携手共游的畅快心情。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那是一个美好的春天,在美丽的洛阳两个最重要的才子相遇了,我说当代最重要的才子可不是夸张,欧阳修就不用我多说了,在苏轼登上文坛之前,欧阳修是当之无愧的文坛盟主,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即便是苏轼,也是欧阳修亲手选拔出来的人才。那苏轼对恩师欧阳修是从始至终怀着无比尊敬和爱戴的心情,对恩师的学问文章都是无比敬服的。那梅尧臣呢?其实在当时梅尧臣的才华,名气比起欧阳修来并不逊色。梅尧臣当时正在洛阳任河南县主簿,虽然他们在洛阳,相逢的时候梅尧臣还没有考中进士,但在诗坛上早已初露锋芒。而且后来欧阳修和梅尧臣还共同倡导了北宋的古文运动。力图革新北宋初年浮艳的文风倡导质朴的文风诗风。两个人并称“欧梅”。梅尧臣还被后人推举为是宋代诗歌的开山祖师,开一代宋诗之先河。后来在嘉佑二年正月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而梅尧臣担任点检试卷官。苏轼那篇应试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首先由梅尧臣发现,并且大力推荐给欧阳修的。这说明欧阳修、梅尧臣、苏轼三个人倡导的文学观念确实是相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梅尧臣也是苏轼的恩师,他们共同开创了宋朝诗文革新的全新时代。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一说欧阳修和梅尧臣的相遇吧。说起来他们在洛阳的邂逅,还真的是在一个非常美好的春天,是在一个特别浪漫的日子——上巳节。上巳节,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魏晋以后能将上巳节确定为3月3日。3月已经是春天很温暖的时候了,古人在这一天都要去河边沐浴清洁,踏春嬉戏,祓(fú)除不祥。王羲之那篇著名的《兰亭集序》说的修禊事也,指的就是上巳节这样一个风俗,流觞(shāng)曲水,也成为了上巳节文人雅集的传统。那在更早的时候,例如春秋时期上巳节,还是一个鼓励自由恋爱的节日,因为这一天大家都可以到郊外,到水边自由嬉戏,这就给青年男女的约会提供了机会。


洛阳城东有一条有名的河流,叫做伊水。伊水两岸风景如画,尤其是春天,桃红柳绿,美不胜收。在天圣九年三月三上巳节这一天,梅尧臣、欧阳修第一次在伊水河边相遇了,他们俩都是西京留守钱惟演的下属,欧阳修还是新科进士刚上任的一个小官,这一天他们本来是不约而同要去拜见顶头上司钱惟演的,可是欧阳修一见闻名已久的梅尧臣,那简直是相见恨晚,两人立刻结伴而行,一边走一边聊,共同的话题是一个接着一个,说都说不完。于是梅尧臣就建议说干脆咱们去游香山。香山是伊水不远处的一座山,当年白居易就曾经隐居在这里,还自号香山居士。欧阳修一听说这个建议不错,正中下怀,于是满口答应。咱们今天先同游香山,改日再去拜见留守大人吧。两个一见如故的好朋友,就这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要拜见顶头上司的主要目的,反倒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好在钱惟演也是一个特别风雅,特别宽容大度的上司。因为赏识梅尧臣和欧阳修他们的人品才华,所以从来不曾介意他们这样偶尔的任性和胆大包天,反而正是因为钱惟演的支持和鼓励,欧阳修和梅尧臣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洛阳时光。那么欧阳修是怎么形容他与梅尧臣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呢?答案就是欧阳修写的一首诗《书怀感事寄梅圣俞》。“圣俞”是梅尧臣的字。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龙门”“伊水”都是洛阳的著名景观。这首诗就是当初欧阳修和梅尧臣第一次邂逅的真实写照。有意思的是“欧梅”虽然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终身好友,但欧阳修非常谦虚的说他是比不上梅尧臣。梅尧臣这个人要才学有才学,要顔值有顔值。欧阳修自己呢?才学当然是很不错的,可顔值那是相当的困难。身体瘦弱,很不起眼。所以欧阳修很老实的承认了:“圣俞翅楚材,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 映我觉形陋。”这首诗的题目就叫《梅主薄》在诗当中,欧阳修不仅盛赞,梅尧臣是翘楚之才,甚至还说梅尧臣的气质风度,就好比一座挺拔的玉山。他自己能站在这样的大帅哥旁边,简直是自惭形秽啊。看来呀,欧阳修第一次见梅尧臣就成了梅尧臣的小迷弟,那么梅尧臣对欧阳修的第一印象又怎么样呢?应该说同样也是相当的仰慕,因为直到19年之后,梅尧臣还写诗深情地回忆他们的第一次邂逅。


春风午桥上,始迎欧阳公。

我仆跪双鳜,言得石濑中。

持归奉慈媪,欣咏殊未工。

是时四三友,推尚以为雄。

在这首诗里面,梅尧臣还补充了他们相遇当天的一些细节,他的仆人在一个水被石头冲击而形成的急流当中抓到了两条鳜鱼,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桂花鱼了,晚上当然是拿回去煮了吃。大家还纷纷写诗来吟咏这件事儿,但梅尧臣自谦他自己的诗歌写得不怎么好。而当晚在座的文人雅士当中,都一致认为欧阳修的诗歌写得最为突出。你看时隔漫长的19年,梅尧臣依然把他们相遇的细节记得这么清清楚楚。说明那对他而言,真是一种永志不忘的记忆。



欧阳修在洛阳做推官,梅尧臣做官的地方呢,些后就在洛阳附近的河南县和河阳县,都离洛阳不远,那无论是因为公务还是因为私人交游,梅尧臣都会频繁的来到洛阳和欧阳修相聚。有时候呢,甚至还会在洛阳呆上一段时间,经常和欧阳修等好朋友一起携手,遍游嵩山香山伊水等风景名胜,因此浪淘沙里说:“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就是欧阳修和梅尧臣洛阳郊游的真实记录。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词的上片,将惜春的情绪融入到友谊的珍惜当中,下片就转入了好友离别的伤感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首词很可能是欧阳修在一次饯别的宴席上赠给梅尧臣的。其实洛阳和河阳隔的很近,梅尧臣往来也很频繁,他们见面的次数还是挺多的,可是欧阳修太看重他们的友情了,将相聚看得太宝贵,又将离别看得太伤感,所以他才会说出“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样重分量的句子。相聚固然美好,令人珍惜,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聚散苦匆匆”这一句将好友相聚的场景再现,转入了离情依依的抒情。美好的时光,那么短暂,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刻。自古以来,离别之恨最让人黯然销魂。而聚少离多的状态,更添无穷伤感。



这首浪淘沙,虽然是为梅尧臣而写,但“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的感叹,早已经超出了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个人之间的离恨,而是上升到了自古及今人世间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了。春去,春还会再来,花谢了,花还会再开。甚至一年一年花儿都会比前一年更加的娇艳。有情之人却不能像无情之花一样没心没肺的盛开呀!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明年的你还会再来此地和我一起赏花踏春吗?谁又能知道明年的我将身在何处呢?又会和谁一起赏花饮酒填词唱和呢?短短的一阕小令勾连了过去的回忆,当下的欢乐和未来的渺茫。从友谊的深厚,引发惜春惜时的感慨。再提炼出聚散匆匆,人生长恨的怅惘。不能不让人佩服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情感之深,才学之富和技巧之高吧。


事实上,欧阳修和梅尧臣在洛阳的相聚,确实也只持续了短短的两年。从天圣九年三月三上巳节,他们的初次相识,到明道二年,也就是1033年,因为职务调动的原因,钱惟演也离开洛阳,梅尧臣赴京城应试,欧阳修晋升承奉郎。洛阳文学集团的盟友们,一个一个都离开了洛阳,当初的风流俊赏,成为了欧阳修和梅尧臣永远难忘的记忆。欧阳修曾经发出:“乐事不可及,酣歌变为叹。”的感慨。洛阳既是欧阳修激扬青春的地方,是他仕途起航的地方,也是他和梅尧臣开启一生友谊的地方。直到欧阳修晚年确定了颍州,作为自己的养老之所,他还心心念念地写信给梅尧臣,希望梅尧臣和他一起到颖州买地盖房,一起在颍州养老。它希望致死,他们都要当最亲密的邻居。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060年,59岁的梅尧臣突然去世,欧阳修和好友一起做邻居,终老的愿望破灭了。悲痛万分的欧阳修又写了一首长诗《哭圣俞》再一次提到他们的洛阳初识。“昔逢诗老伊水头,青衫白马渡伊流。”在《寄梅圣俞》当中欧阳修又说,当年洛阳交往的好朋友,渐渐的只剩下了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个人,可如今连梅尧臣都去世了,就剩下我欧阳修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世上了,以后郊游的可能都只能是我的晚辈了吧。浓郁而悲凄的寂寞之情倾泻而出,茫茫人海,万丈红尘,能够遇见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者能够拥有一份至死不渝的友情,都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吧。

41.欧阳修《采桑子》
42.苏轼《水龙吟》
43.苏轼《浣溪沙》
44.周邦彦《兰陵王》
45.周邦彦《苏幕遮》
46.李清照《如梦令》
47.柳永《鹤冲天》
48.苏轼《念奴娇》
49.温庭筠《菩萨蛮》
50.王国维《蝶恋花》
51.顾贞观《金缕曲》
52.贺铸《青玉案》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