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王国维《蝶恋花》: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朋友你好,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曾经说到过,在历代最受欢迎的宋词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然词的经典作品有排行榜,那么如果给评论词的词话著作也做一个排行榜,你觉得谁的哪一部词话能够摘得第一名的桂冠呢?可能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一定会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确在那么多的实话,著作当中,普及程度最高,最受大众欢迎的当然是《人间词话》了。不过今天咱们要讲的呀,不是《人间词话》,我们只是好奇,想要看个究竟,王国维点评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他自己的填词水平又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品读他自己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蝶恋花》。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在详细解读这首词之前呢,我想先和大家说说王国维这个人,一提起王国维这个名字啊,我想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给他贴上一个身份标签,那就是国学大师。当年在清华学校,也就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任教的时候,王国维是名列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首,这四大导师就是各个大名如雷贯耳的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王国维的研究领域覆盖面很广,他是文学家,历史学家,文字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在甲骨文,历史,戏曲,地理等方方面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他的著作在每一个领域都代表了当时研究的最高水准。我记得有个网站还发起过一次20世纪国学大师的评选活动,王国维毫无争议的名列第一,票数甩出第二名好大一截。当然了,这是大家眼中的学者王国维。其实王国维是一个非常谦虚的大学者。鲁迅甚至说他呀,老实得像火腿一样,这是王国维平时不爱夸夸其谈,并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人,平时他经常很谦虚的说自己才弱,意思就是自己才华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很木讷的人,特别的不善于言辞,有时候他和学生在一起,学生向他讨教问题,他就很简单的回答,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没有问题的时候呢,师生就默坐相对。老师不说话,学生当然更不敢乱开口了,就只看着王老师一支接一支的抽烟,场面可以说是相当尴尬了。有时候学生问的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也就直截了当的说,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我也没见过。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些意外呀?世人眼中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师居然是这样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居然是一个经常承认自己回答不了问题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一向谦虚的大学者呀,居然这样评价自己在词坛上的地位,他说他是继北宋以后,除了少数几个人,像辛弃疾,纳兰性德以外,就几乎没有比得上他的词人了。用王国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求之古代作者,罕有伦比。震惊吧?我继续说他让我们震惊的话啊,他说对于唐五代北宋的词,他自愧呢,有所不如,但即便是这些,他认为是历史上最优秀的词,其实也有比不上他的地方。这样看来王国维简直是把自己放在唐宋以来最顶尖词人行列里去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到王国维,原来也有这么狂妄的时候呢?既然王国维自是如此之高,那么在他自己看来最能代表他的填词水准的作品又是哪几首呢?他认为他最得意的作品的是两首《蝶恋花》和一首浣溪沙,我们今天要品读的这首《蝶恋花》,就是王国维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了,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他的词是不是确实像他自己所宣称的那样,代表了唐宋以来的最高水准呢?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白痴朱楼临大道楼外积累,不见昏和晓。


起句确实很有气势百尺朱楼凌空而起,说明词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临大道又说明词人站在高楼上向远方眺望的时候,眼前是没有任何障碍物遮挡他的视线的,他可以一眼看到很远很广的地方,视野之开阔又非比寻常吧,而回到大道这里。更可以看清来来往往的人间百态。

词人站那么高,看那么远,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呢,当然有啊,其实他真正想要观察的并不是自然风景,而是人世间纷纭的千姿百态。



我们都知道王国维的词话著作名叫《人间词话》,其实他的词集也叫《人间词》,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名为《人间嗜好之研究》,可见王国维自己是非常钟爱“人间”这个词的,在他的语境当中“人间”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命历程。另一层是人世:指的是人世间。也就是人类社会的意思。在王国维的一百多首词作。人间这个词出现频率高达40多次,这还不算在《人间词话》等其他著作当中出现的次数。因为王国维对人间这个词的偏爱,它还拥有了个别号,叫做人间先生朋友。朋友们甚至直呼他为人间。他在不少后记里面的署名也是人间这两个字,也许正是因为王国维对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命运,怀着深厚的悲悯情怀,他才希望能够从哲学的高度去解决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和忧患。在这首《蝶恋花》当中,人间先生,王国维一开始就在词中宣称百尺朱楼临大道,他站那么高,看那么远,并不是为了欣赏自然山水,他是试图对人间百态来一番清醒而透彻的审视。所以接下来的这两句呢?“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就是用天气的变化来象征人世间的纷纭变化了。


从清晨一直到黄昏,隐隐的雷声不断,好像在预示着天气的剧烈变化,站在高楼上的他,俯视着楼下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站在高楼上看地面,人、车都显得特别的小,就像蚂蚁一样爬来爬去,那王国维描写的正是这样的体验,当你独自倚在高楼的栏杆上,俯视人世间的时候,原来世间的人显得那么渺小。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词的上片貌似纯粹,写景和写天气,可事实上每一句都有深厚的象征意义,词人站在哲学家的高度,他跳出了人世间,又反过来对城市当中奔忙的人类进行着充满悲悯情怀的关照。那么他觉得人世间最应该悲悯的又是什么呢?词的下片就为我们揭示了王国维思考的答案。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大路上车水马龙,扬起的灰尘遮蔽了树梢,让楼上人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词人这才意识到,其实无论是路上的行人。还是站在高楼上自以为更加智慧的哲学家,其实他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都向尘中老”都在万丈红尘的奔忙当中一点一点消耗着时光,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终点,无论是无比智慧,无比超脱的哲学家,还是无知无觉,随波逐流的普通人,在时间面前其实都是渺小的。时间的残酷,何曾饶过任何一个人呢?人世间所有人的宿命都不过是如此。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这真是最悲怆的感怀,其实“百尺朱楼”是化用了北宋词人晏殊《蝶恋花》当中的句子“百尺朱楼闲倚遍。”只不过叶殊的词是以惜春来写离别相思的伤感,而王国维“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说的就是整个人类不可逆转的悲剧性命运了。不论是楼上的人,还是楼下的人,所有人的命运归宿,最终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的地位,你的身份不同而有任何的改变。正因为如此,人生的悲剧性,才带着普遍的意义,而词人的一己之感怀,也由此升华到了对于整个人类的怜悯和慈悲。这样的慈悲几乎成了王国维词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例如他还有一首浣溪沙,其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表达的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悲悯情怀。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薄暮时分,雷声滚滚,西风劲吹,秋雨绵绵,这一天在风风雨雨当中过去了,明天肯定到处都是积水了吧,想想真是让人忧伤。联想到王国维所处的时代,也许我们就更能够理解王国维忧伤的哪里只是天气的变化呢?他真正忧心的是那个时代,人间的种种变局吧。


既然我们已经说到了王国维所处的那个时代,为了更透彻的理解这首词,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那个时代。至于王国维的意义和王国维对于那个时代的意义,我先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个时代对王国维的意义,就是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猛烈的撞击,深刻的影响着王国维的思想轨迹。



王国维生于1877年,卒于1927年,他是浙江海宁人,现代的著名诗人徐志摩,还有当代武侠文学一代宗师金庸可都是他的老乡,那我们也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候,仅就文化领域而言,这个时代的西方文化开始猛烈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很多著名学者都因此转而提倡新文化。可就在新文化运动即将风起云涌的时候,清华和北大还各自保留着一个异类。这两位异类学者的标志性形象是头上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北京大学的长辫子指的是辜鸿铭,而清华的第一条长辫子当然就是王国维了。这说明在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王国维还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象征性的长辫子,王国维不仅拥有国学大师的身份标签,他还得到了一个晚清遗老的身份标签。也难怪大家会把它看成是晚清遗老。王国维确实也在末代皇帝溥仪身边工作过。他的职务名称的是南书房行走,南书房行走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官呢?大概也就相当于溥仪的老师和机要秘书这样的双重身份。能够担任皇帝的老师和机要秘书,当然非得是博学鸿儒才行呢,而且像溥仪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他也非常佩服的承认“无论是西方文化的倡导者,还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能够将新旧文化融会贯通,将中西文化完全打通,真正称得上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就只有王国维一人。”大家听听溥仪这个评价,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呢?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溥仪的评价,可并不是说王国维是一个守旧顽固的老夫子,而是认为他是一个学贯中西的通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凭借一条长辫子,就把王国维划到守旧派里面去。那就是天大的偏见了。事实上,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王国维就已经是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了。早在20世纪初年方20出头的王国维,就成了中国第一批留洋学者之一,东渡日本领略着西方文化的直接冲击,而且留学回国之后,他整个一海归的派头,长辫子早就剪掉了,梳着当时最时髦的小分头,西装革履,锃亮的皮鞋,满口说的都是大家从来都没听到过的西洋西名词儿。开口闭口就是什么康德啊,叔本华(亚瑟·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或者歌德,莎士比亚。中间还冷不丁说出几个英文或者是日文单词,听得大家是一愣一愣的。没想到吧,那个时候的王国维满怀着年轻人的赤诚和激情,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能让衰老的中国文化旧貌换新颜。


如果说王国维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还真的是当之无愧的。但是,在经历了年轻时代的全盘西化之后,人近中年的王国维,却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简单的拿来西方文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只有传统的国学,才是中国文化真正应该坚持的方向。于是他把剪掉的长辫子又留了起来,并且还接受了溥仪的骋用,成为溥仪最信任的南书房行走。直到民国13年,也就是1924年11月5日已经退位将近13年的末代皇帝溥仪,最终被冯玉祥逼宫赶出了紫禁城。当然,王国维南书房行走的身份也在这一天宣告终结。但王国维将后脑勺的那根长辫子一直保持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天,无论事情发生再大的变化,他始终再也没有动摇过。



据说连清华的门卫都知道,那个拖着辫子的老先生可是清华的宝贝,来清华找王国维的人,那个都是王国维最忠实的粉丝。就连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都对王国维充满了敬意,清华要成立国学研究院的时候,清华校长曹以翔,一开始想到的院长人选本来是胡适,但胡适认为自己不够格,极力的推荐了王国维。


尽管政治身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仅就学术和文化而言,王国维中西文化融通的学术背景,让他的国学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境界也更加高远。也许这就是他在《蝶恋花》当中所宣称的那样“百尺朱楼临大道”吧。而世纪之交的社会动荡,也正是词中所说的“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吧,


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深刻的影响着王国维的人生轨迹,王国维的存在,对于中国文化走向现代的意义同样是深刻的。当他一个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站在百尺朱楼之上,俯视芸芸众生的时候。他的心里满满的充溢着要主动承担人类苦难的使命感。


“独倚栏杆人,一条条,闲中数尽行人小,。”尽管一个清醒智慧的哲学家,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痛苦的,而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唤醒麻木当中的人们,就更是艰难和痛苦的。就像鲁迅在呐喊自序当中说到的那间铁屋子一样,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处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就是清醒的,试图唤醒沉睡中的人们的那个勇士,而王国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勇士呢?也许他们想要改变中国文化困境的方法不一样,但目的却是殊途同归的。“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万丈红尘当中,奔忙的渺小的人类呀,人生的欲望以及和欲望相伴相生的痛苦,何时才是尽头呢?或许正像台湾学者王宗乐所说的那样,王国维这首《蝶恋花》写的就是整个人类的忧伤。在这一首词当中,从昏到晓,便是永不停止的时光之流,高楼和大道即是全世界的缩影,富人和行人即是全人类的代表人物,这就是诗人之眼观察宇宙人生而得到的一种妙悟。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身兼哲学家和文学家,两重身份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站在理性的哲学家的高度,又充满感性的文学的语言,来表达这具有人类普世意义的人生感悟和悲悯情怀,就像王国维的研究专家,当代学者彭玉平先生所说的那样,工作王国维并非因其一己之遭遇而带来具有明确内涵的忧虑,而是把忧虑看成是从生命原处,底处流淌出来的一种生命本质,诗词创作,如果能够准确而充分的体现出这一生命本质,那一定是第一流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国维那种深厚忱忧生忧世的悲悯情怀,应该是他的作品能够跻身于一流经典的主要原因吧。好了,这一讲从王国维哲人之思的境界当中走出来,下一讲我们要拜访的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就是纳兰性德的至交知己顾贞观,下一期我们不见不散。


《蝶恋花》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31.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32.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33.冯延巳《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4.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5.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6.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37.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38.张志和《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9.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0.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风雨渡江

41.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42.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43.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44.周邦彦《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