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2.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朋友你好,很开心又能和你一起欣赏我的女神李清照的作品了,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李清照的《醉花阴》。


《醉花阴》

薄雾浓雰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时节又重阳,宝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说这首《醉花阴》,其实是李清照写的一封情书,情书的对象当然就是她的丈夫赵明诚了,正因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很受关注,因此不仅是这首《醉花阴》很有名,跟着这首词一起出名的还有个小故事。传说赵明诚不在家的时候,李清照写了这首词寄给他,赵明诚虽然一直就对妻子的才华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可是当他收到这首词的时候,还是再一次被折服了,他甚至痛下决心,要在诗词方面下点苦功夫,务必要超过妻子。于是他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三天三夜,绞尽脑汁,憋出了50首词,然后他将妻子写的这一首歌一并誊抄了一遍,请他的好朋友陆德夫来鉴定。陆德夫经过反复的阅读品鉴之后说,这51首词里面有三句写的最好,赵明诚就满怀期待的追问,哪三句呢?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听出来了吧,这三句恰恰就是李清照的原创。这个故事记载在元代人伊士珍《琅环记》当中。学者们大多认为这个故事出自于捏造,恐怕不大靠谱,而且赵明诚的专业是金石学,他是一个考古学家对诗词本来就不擅长,他应该不会傻到硬是要用自己的短板去挑战妻子最擅长的诗词专业吧。不过我觉得故事本来就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情节的真实性,我们先不去计较,但是编故事人的动机倒是很值得琢磨一下,因为《琅环记》讲的这个故事,显然是表现出了故事作者对李清照才华的由衷佩服,顺带着小小的同情了一下赵明诚。故事的原文是这样来形容赵明诚接到情书之后的反应的。“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方面是对妻子的才华叹赏不已,另外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水平表示自愧不如。无独有偶啊,不仅《琅环记》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另外一本书《清波杂志》也记载了一件事儿:“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诗每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李清照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是一个颇具独立精神甚至叛逆意识的知识女性,而且还文艺得很。比如说他们夫妻住在建康(南京)期间,每到下雪天,李清照都要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去郊外赏雪,寻找写诗填词的灵感,而且每次还非得拉上赵明诚陪着一起去。写完以后呢,还一定要赵明诚和上几首,“明诚每苦之也。”让赵明诚鉴别个古董文物的什么还行,写诗填词,可把他给愁坏了。这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公认李清照是诗词界当之无愧的女神。赵明诚在这方面不能望妻子之项背,只能自愿服输。娶个才女妻子,做丈夫的真心不容易吧。好了,我再回过头来细细品读,这首为李清照赢得巨大声名,同时也让赵明诚心服口服的《醉花阴》吧。既然这是李清照写给丈夫的一封情书,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大才女李清照是怎么对丈夫抒情的呢?



“薄雾浓分愁永昼,”还真不愧是李清照啊,词的首句就起笔不凡,短短的七个字,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量。天气、季节,情绪、时间全都在里面。首先是天气,这是一个有雾的天气,没有阳光。其次是季节,浓分,分也是雾气的意思呢,有时候也偏指天冷时候的霜,所谓寒分即为霜雪。“润气,著草木,遇寒冻色白曰雰。”浓雾,暗示天气的寒冷。再然后就是情绪,一个“愁”字点明了词人情绪的特点。本来么妻子对丈夫抒情当然不需要那么含蓄,所以李清照的完全不打算拐弯抹角。“薄雾浓分愁永昼”第一句就直奔主题。今天又是一个没有太阳的日子,我冷了,我想你了,我不开心。那么她想丈夫到底想到什么程度呢?李清照不满足于只是写一个直白的“愁”字啊,她说的是“愁永昼”,“永昼”就是长长的白天。不开心就会显得日子特别长,特别难熬不是吗?我想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开心的时候,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难过的时候,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顺便说一下这首词第一句,有的版本写作“薄雾浓云愁永昼。”而且可能还更加流行。但如果把“雰”字改为“云”字,包含的意思就没那么丰富了。和“雰”字相比,“云”这个意象就显得太普通了一点。清代末年的著名词学家况周颐样,专门解释过这句词,他说“薄雾浓雰”化用的是中山王《文木赋》当中的句子:“奔电屯云,浓雾薄雰 。”那这个中山王是谁呢?你如果读过三国演义的话,可能还会有点印象,刘备是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刘皇叔,说明他才是刘汉王朝的正宗后裔。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就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据说呀,这个中山王的最大特点就是像汉书所说的那样:“乐洒好内,耽于酒色。”他生了120多个儿子,大概正是因为中山王儿子多,所以刘备能说是他的后裔,人们才很难去查证落实了。话说回来,假设李清照真是完整化用中山王《文木赋》当中的句子:“薄雾浓芬”,我倒是愿意相信的,因为李清照确实很博学,她自己也以读书多为骄傲。而且他们家收藏的古籍,版本全保存完好,她读过很多别人不怎么读或者根本就读不到的书。还能够信手拈来化用到她的诗词当中,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薄雾浓雰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瑞脑消金兽”这一句,由薄雾浓分的世外景象转向室内,“瑞脑”就是“龙脑”现在称为冰片,是一种名贵的熏香,“金兽”指的是金属兽形的香炉。香炉当中的熏香早已经熄灭了,一个“销”字再一次强化了词人心境的冷清,而且最让人不能够忍受的是,这还不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时节又重阳”这是重阳佳节呀。在这样的节日里,本来应该亲人团聚,赏菊饮酒,遍插茱萸,可是她爱的人却不能陪在身边。



“时节又重阳,宝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从“薄雾浓雰愁永昼”到“半夜凉初透。”李清照从白天的孤独愁闷,一直写到了半夜的寂寞凄冷。“时节又重阳”这个“又”字是不是还能读出点撒娇的味道呢?你看,又过节了,别人家都是夫妻团圆亲人欢聚,可你呢,又把我一个人抛在家里了。即便是华贵的床上枕着精美的枕头,又怎么能驱遣心境的苍凉呢?“半夜凉初透”,这写的不是天气的寒冷,而是内心的寒冷啊。不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就叫做《凉凉》吗?入夜渐微凉,繁花落地成霜,你在远方眺望,耗尽所有目光,不思量,自难相忘。用这几句歌词来诠释《醉花阴》的上半阕,还真是无缝对接呀!


“薄雾浓雰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时节又重阳,宝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词的上阙写到这里一个孤独的思妇形象已经跃然于我们眼前了。不过,凡是写思妇相思的诗词,大概都逃不出这个描写的套路。白天不开心,晚上睡不着。那这样看来,李清照的词岂不是也落了这个俗套了吗?当然不会,李清照绝对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下半阕一开始,一个与众不同的旅行照就惊艳亮相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下片换头,李清照就请出了一尊诗坛大神,这位大神是谁呢?“东篱把酒黄昏后”。你是不是马上就想起了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了,这位大神就是陶渊明。“东篱把酒黄昏后。”这句词简直就是陶渊明形象的再现。有一年也是九月九重阳节,正是要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时候,可是陶渊明家里穷,他家里又没有酒喝了,他只好一个人百无聊赖的独出家门,在家附近的菊花丛里面呆呆的坐着。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身穿白衣的人,说是陶渊明的好朋友江州刺史王弘派来送酒的使者。陶渊明心中的郁闷顿时是一扫而空,接过酒来就开喝,这才过了一个痛快淋漓的重阳节,这就是著名的白衣送酒的故事了。陶渊明还有知心朋友送酒给他喝,可李清照呢?“东篱把酒黄昏后”,熬过了漫长的白天,一直熬到黄昏,依然只有她一个人苦守着东篱的菊花,陪伴她的只有夜色当中幽幽传来的一股异香。“有暗香盈袖”。



古诗19首,里面有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句,表达离别相思之苦。唐代诗人元稹也有:“露梅飘暗香”。还有林逋的《山园小梅》则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句子。只不过他们写的是梅花,而盈绕在李清照衣袖间的暗香,不是梅花香而是菊花香。一个人喝酒,一个人赏菊,菊花和词人成了此刻彼此唯一的知己。


于是最后三句千古名句就这么顺势推出来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不是外号李三瘦吗?这句“人比黄花瘦”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一“瘦”。想丈夫想得茶不思饭不想,眼看着人一天天消瘦了,把门帘卷起来一看,在西风的摧残之下,东篱的菊花凋零了。可是,你先别忙着去同情菊花,你看看那个赏菊花的人,比菊花还要更消瘦、更憔悴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古到今倾倒在这三句词之下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人直接说这是天授之句,简直不是人能够写出来的妙句,而是天才的妙笔。那么这三句词到底妙在哪里呢?我觉得至少有三大妙处。


第一、以花喻人不稀奇,可是以人比花却是独出心裁的。

第二、写思妇的愁绪不稀奇,可是将思妇的赏花饮酒,提升到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一般的高洁优雅,这又是李清照与众不同的地方了。她完全跳出了女性生活圈子的狭窄,在历史上的名士风范与当前的思妇形象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连接。体现了李清照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情怀。

第三、从创作技巧而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的意思是越转越深,越出奇制胜。就像上个世纪初的文学家李长之点评的那样:“先是已经忘了自己,同情于菊花之瘦,次又发现自己之瘦,最后才见自己之瘦还有过于菊花者,她的生命似早已与菊花化而为一了。“听到这里,你也许会有一个新的疑问,既然重阳节应该是菊花盛开的时候,那为什么菊花还会瘦呢?不是说花瘦,一般就是指花儿的枯萎凋零吗?的确这是一个问题,李清照眼中的菊花是真的很瘦吗?我认为是的,因为她写的菊花很可能并不是重阳节当天的菊花,而是重阳节过后残存的菊花。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理解呢?我们不妨啊来串联一下这首词的时间脉络。这首词出现了三个时间转移的标志永昼、半夜、黄昏。上阙的“薄雾浓雰愁永昼”写的是重阳节白天的愁。“半夜凉初透”写的是重阳节晚上的冷。按照时间移动的规律下阕的“东篱把酒黄昏后”应该就是到了第二天的黄昏,写的是重阳节后那一天的孤独了。重阳节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回她的丈夫,到第二天的黄昏,还是独自一个人来赏菊,这才发现菊花已经枯萎了,就像那个苦等丈夫的思妇一样消瘦了,词人失望的情绪也随之跌落到了极点。这样一分析“人比黄花瘦”就容易解释了。这里的黄花原来是指重阳节过后枯萎的菊花。你一定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做明日黄花。明日黄花的本意就是重阳节后第二天的菊花。这个成语的发明者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的老师苏轼。苏老师写过一首《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自己的《南乡子》词也用到过这一句:“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既然明日是重阳节后一天,那么明日黄花,本来就寄寓着菊花的枯萎凋零和美人迟暮的感慨。那李清照对师爷爷苏轼的诗词应该是读得很熟的,所以,她引用重阳节后的黄花这个意向“人比黄花瘦”。一个失意的人,同情着已经过气的明日黄花,那才真的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慨呀!

这样一读,你会不会觉得“人比黄花瘦”的含意显得更加的深沉了呢?你是不是也更加的佩服李清照的心思巧妙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醉花阴》吧。


薄雾浓雰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时节又重阳,宝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虽然这首词是李清照寄给丈夫的一封情书,表达了离别相思的情感。可是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我解读的时候并没有悲悲切切,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这个时候的李清照来说,夫妻之间的小别,其实只是婚姻生活的一种调剂。赵明诚是金石学家,时不时出个差、旅个游、采个风都是挺正常的事儿。在他们婚姻生活的前期,夫妻间很少有长时间的分离。所以这首《醉花阴》,与其说是抒发离别相思的伤感,还不如说是呈现出了甜蜜爱情当中的小确幸,小别胜新婚。偶尔短暂的分别,只会让他们的爱情更加浓烈。这样看来,李清照文艺范儿的多愁善感,其实正是她婚姻当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让赵明诚,痛并快乐着的美好情趣。


下一期,我们不见不散。

61.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62.韩翃《章台柳》
63.皇甫松《采莲子》
64.陆游《钗头凤》
65.李清照《点绛唇》
66.顾夐《诉衷情》
67.李煜《菩萨蛮》
68.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