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篇|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之自然教育传播

自然行 中国自然教育地图 2023-02-15


编者按


在“自然教育传播---上篇”,我们讨论了生态话语体系和提炼传播记忆点等内容,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明了自然教育传播的“道”,这一篇我们进入第二阶段的传播干货学习,来学学“术”。关于传播的术,我们就两点内容展开:1.传播渠道的选择 2.传播文案撰写技巧。

传播平台渠道

选不对传播渠道,传播会起反作用。

我们结合实际,来了解三类差异化的传播平台:

  1 弱关系传播平台,如微博、知乎、抖音、快手;

  2 强社交关系平台,如微信群、朋友圈;

  3 专业社群平台,如i生态社区。

有些学员想一篇文案走天下,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不一定合适哦。

我们来看第一类平时经常用的app(微博、知乎、抖音、快手等平台),它们有以下特点:

  1 用户的分享就是平台的卖点与内容构成。

  2 用户间的关系是相对弱的人际关系。所谓的弱关系,指的是用户间关系比较虚拟化,不像微信好友列表非得是同事家人,大家匿名你来我往的交流。

以微博为例来说,这是一个公共信息网,在微博中,一个人就是一个信息中心,相对封闭,所以表达观点追求畅所欲言,标新立异。虽然用户靠内容吸引人与外界进行交流拓展,却也可以实现一传十、十传百的快速病毒式传播,所以在微博上,可以实现传播效果放大。另外,作为移动端app,都是闲来零碎时间看一看,内容一定要适应传播的碎片化,除了内容字数上不超过140字,还尽量要说有水平的大白话。

使用这类平台,我们不光要编辑推送,还要注意几个使用技巧:

  1 评论区的运用;

  2 找准关键词与切入点、巧妙使用#热点话题,不刻意蹭热点,要结合的有深度;

  3 积极参与社群广场、将小圈子发展成阵地;

  4 与知名大V互动、积极广泛联结。

第二类是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大家几乎都在用,相比第一类,它属于强关系传播平台——因为好友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亲人、朋友、同事或合作伙伴。这样的平台私人又封闭,在这样的传播生态中,人们更强调维系社会关系。试想这样的更真实的虚拟平台,我们发表观点肯定得多注意,那相应的传播心理就不一样了。发朋友圈也好,转发分享文章也好,都是在维系现实中的关系,发个朋友圈是求点赞、求认同,而不追求资本回报,我们是要示好一个圈子,要去互动。在这样的心态主导下,在朋友圈中分享敏感社会话题,容易造成朋友之间的分裂。所以做自然教育传播时,一般无害的,不刺激的、鸡汤文、养生文,体现生命关怀、和谐关系的文字发在朋友圈往往更受关注,因为大家比较好接受。

第三类是相对专业的平台。以学委会搭建的线上平台i生态社区为例,在这里我们更讲圈子,在这里的人懂得彼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发布自己的项目,分享自己的观点与课程设计,内容可以多次修改,实现迭代式进步,评论区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进行社群维护。越多分享、越多建议,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和谐,实现共同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平台搭建帮助每个人打造独立IP,其成长轨迹在时间轴上清晰可见。可以参考比较成功的何秀英、陈柏安、于军香等培训师的i生态社区主页,学习使用经验。

大家可以结合提到的几个平台都去尝试一下,之前没用过的,可以先了解了解,积极拓圈是信息时代该有的自觉。

传播文案技巧

上面熟悉了不同的新媒体渠道平台,那么重点来了,内容生产也是需要技巧的。如何用文字向别人推荐自己的课程与理念,也就是所谓的内容生产,决定了传播的受众接受度如何,要足够适应当下碎片化阅读情境,总结一下新媒体的特点,它强调短平快:

  1 文字要短,一篇公众号的推文就是典型的新媒体文案,一般情况下不宜过长;

  2 呈现核心内容要快,发布要快,跟进要快;

  3 内容足够扁平,立体与深度都需要大量时间消化思考,新媒体作者一定要换位思考读者的阅读场景,我们要先把文字分解了,才能让受众消化。切忌深耕理论,容易消化不良。

所以我们在运用新媒体来表达时,叙事文风尽量使用短句,保证叙述紧凑,节约阅读时间,要尽量口语化,让读者阅读感受更加舒适,细节要运用合理,才能有画面感,多结合一些熟悉的场景,人的认知过程是有惰性的,通常我们认知一个新事物,都是架构在已知事情的框架中去理解。

在分段结构方面,做到思路清晰就好,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归纳型框架,以小标题的形式分块儿呈现并列的结构;二是演绎型框架,是以一个事件为主线,梳理出主要情节,以小标题串联并点出整个故事逻辑。

比如以我们公众号上的推文为例,归纳型框架的使用,小满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体现。文章分成了三小节,第一节讲何为小满,紧接着将节气与乡村文化自信进行并列叙述,最后介绍小满与自然教育,以小标题的形式分块儿并列呈现,结构清晰,能够让读者快速的抓住每一小节的核心内容。

  点击进入

小满|自然教育,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那么另一篇推文,莫干山云起琚就运用了第二种演绎型框架。首先讲云起琚的鲍总,她的云起之美的发心,紧接着讲她在自然之境之中去领悟天然,然后做出来这个萤火虫水森林,最后云起琚结缘学委会,共赴自然教育。这样的叙事逻辑,能够让读者清晰的看到云起琚发于心而建,最后共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的过程。

  点击进入

莫干山,一处远离喧嚣的静谧之地,即将有大事发生!!!

标题是我们文案的窗口,是内容的初始呈现。举几个小例子:

《零至三岁幼儿妈妈必看,孩子的亲自然天性如何影响发育》、

《三天教你找回孩子的专注力》、

《沉迷手机的孩子对自然有多漠视》

是否能吸引读者点开文章?因为他们足够贴合学前自然教育家长的需求,用焦虑寻找认同。(大家下去可以多关注一下题目的特点)

另外,我们要学会巧用数字,数字给人一种信任感和确定感,所以在标题中可以用上数字,比如《3000的自然教育与3万的辅导班》,这里将数字对比,形成反差。在好坏内容交杂难辨的网络平台上,一定要谨慎把握底线,文字图片视频讲求天然、朴素、真诚,滥用冲突挑衅会影响生态传播的和谐理念。

小贴士:

在文章开头可以插入口号标语、图片、影音资料等,在文章的末尾,通常要加上超链接、Logo、二维码等元素,文章才更加内容丰满,功能强大,服务链接周到。

希望每一位指导师都有思考有收获,结合课件完善笔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请大家认真完成我们培训的传播小任务吧!

结合本次三天的培训大会,每一位培训师都作为一位传播者,通过三天时间、三种形式、三个渠道来实战练习。


实践任务

1、 三天实践时间:6月18-20日2、 三种传播形式:图片、文字、视频。(三者随意搭配)3、 三个传播渠道:微信朋友圈、i生态小程序、任意其他自有媒体平台。注:每天完成一个作品:或一组九宫格图片,或一段200字以上文案、或一个20秒以上短视频,选择一种渠道进行发布,待培训结束总结最终结果。


反思总结

在培训结束后三天内完成对于本次传播实践的体悟与总结,上传至个人主页。


评价指标(10分制)

一、 平台反馈数据---3分二、 产出内容质量---3分三、 发布的及时性---3分四、 完成反思总结---1分注:分为自评和他评两个维度,      1、自己根据平日习惯和本次实践对比后进行自我评价打分;      2、 获得本次参与培训的5位指导师或见习培训师的评价打分。




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与生态社区的关系 ——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What、Why、How(三)

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生态化培养机制 ——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What、Why、How(二)

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及其培训师培养的What、Why、How(一)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关于招募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通知

文案 / 学委会传播推广中心  排版 / 徐锦   校审 / 朱文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