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门口野蛮人”也温柔:华尔街私募巨头如何颠覆人们的刻板印象?

2017-07-25 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中文版

本文系商业周刊App付费文章,禁止转载。


撰文:Anders Melin、Melissa Mittelman

在最佳情境下持股员工工作起来更加积极享受股票分红,但股价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导致的市场波动影响


“让员工持股颠覆了人们对私募股权的刻板印象,大家总觉得私募股权是靠剥削员工赚钱的”


野蛮人的温柔


作为20世纪80年代收购战争中最初那一拨“门口的野蛮人”,KKR&Co.已成为私募股权界作风强硬、锐意进取的典范。不过最近,该公司正在讨论一个听起来温柔得多的策略:让员工持有KKR旗下业务股份,以此提高公司收益。


2017年5月,天然气压缩机和真空系统制造商加德纳-丹福公司(Gardner Denver Holdings Inc.,以下简称:加德纳丹福)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向大约6000名尚未纳入公司股权计划的员工发放了总价值1亿美元的股份。这些员工包括小时工、客服、销售人员等。当高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敲响上市钟声时,加德纳丹福的工人们意识到,自己将获得相当于年薪40%左右的公司股份。


加德纳丹福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现场


此举是KKR工业团队负责人、加德纳丹福董事长皮特·斯塔夫罗斯(Pete Stavros)的主意。他认为,让普通员工持股能提高公司收入。这个理念在科技行业再寻常不过,而传统制造业则难得一见。斯塔夫罗斯说:“它颠覆了人们对私募股权的刻板印象,大家总觉得私募股权是靠剥削员工赚钱的。”


有人对这种做法存疑。和任何提高薪酬的行为一样,向普通员工派发股票会导致公司直接成本增加,而且持股计划有时并不容易管理。辉瑞公司(Pfizer Inc.)前全球负责人布鲁斯·埃利格(Bruce Ellig)表示:“这个想法是很好,但公司规模越大,实施难度就越大。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最好地分配股权,让员工坚持持股。”埃利格著有好几本讲薪酬问题的书。


目前,加德纳丹福大约10%的股份由员工(包括管理层)持有,KKR 2013年收购该公司前这一比例为1.4%。加德纳丹福上市后,KKR持股比例为75%。作为典型的杠杆收购公司,KKR 2013年收购加德纳丹福的39亿美元资金大部分来自借款——近30亿美元的贷款和债券。


收购交易产生的债务通常由目标公司继承,加德纳丹福上市时欠债超过27亿美元。该公司用8.98亿美元的IPO所得偿还了部分债务,杠杆率比很多被收购的公司低,但它在背负大量欠债的情况下开始了员工持股计划。



5月上市以来,加德纳丹福股价累计上涨15%。斯塔夫罗斯认为制造型企业可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创造美好未来。他说,科技行业的成功往往靠“站对”趋势,或者某位优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的领导。而大部分制造企业在低增长环境中运营,他们必须“把上百万件事都做得精进一点”,比如降低废品率、提高工厂生产率等,方能有所超越。前线工作人员最了解哪些地方运行效率低下,该如何解决,持股计划让他们享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KKR表示,公司还在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员工参与度,比如加强对专业发展计划的关注,向工人普及他们的工作如何对公司股价造成影响等。加德纳丹福员工在正常薪酬以外获得了这些普通股,其法定权益完整,两年后即可转手。斯塔夫罗斯说:“因为股票更容易解释和保值,哪怕股价下跌。”


员工持股的利与弊


员工以某种形式持有公司股票并不是新鲜事,这个概念历经兴衰一直延续至今。埃利格说,辉瑞公司(Pfizer)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全公司推行股票期权。到了20世纪70和80年代,百事可乐(PepsiCo Inc.)等公司也大举跟进。1995年美国进行税法改革,要求公司计入这部分证券支出,大量期权活动遇冷。


安然公司(Enron Corp.)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的破产更是凸显了将工作和投资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危险:员工可能发现自己既丢了工作,又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国家雇员所有权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mployee Ownership)的联合创始人科里·罗森(Corey Rosen)表示,如今美国有超过2500万名员工参加了某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比如打折购买股票,或是以股票形式发放部分薪酬等。他说,研究表明,参与持股计划的人最后往往比同行挣得多,储备金也更多,坚持工作的时间更长。经济条件较差的员工感受到的这种影响更大。



在最佳情境下,持股员工工作起来更加积极,享受股票分红,看着手里的股票随价格上涨而增值。但是,股价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导致的市场波动影响。比如加德纳丹福的很多客户都在能源行业,股价可能对油价敏感。


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 负责高管薪酬实践的戴维·霍弗里希特(David Hofrichter)表示,这可能让那些指望靠持股发大财的员工泄气;还有的员工在工厂卖命工作,股价却依旧下跌,这部分员工则可能感到无能为力。


加德纳丹福是KKR工业团队首次在上市公司身上尝试这种模式。尽管存在不确定性,斯塔夫罗斯相信该模式终会奏效。他说:“在我看来这是常识。私募股权最讲究利益一致。只要公司采取了正确的激励措施并加以推广,向人们展示你的诚意,那么效果自然会显现。”


编辑:戚凌华、格根坦娜

翻译:王湛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机场健身廉价iPhone睡眠美国山寨

麦肯锡摩托车崛起日本百元店塔吉特危机

细菌克星中国地产啃小族迪士尼比特存亡

中国鬼城腾讯刘炽平狼人杀省钱套路人机战

知识付费睡吧拼飞机iPhone设计师中国工资

......

融创中国早盘股价大涨

孙宏斌:我们有战略更有执行 |视频

尽在《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速速下载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