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初语

其他

世界读书日|种下欣赏戏剧的种子(下)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020年4月23日
其他

种下欣赏戏剧的种子(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仍然为我们保留下一个戏剧单元,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删掉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加一段元曲或京剧选段,但毕竟这是让语文老师欣慰让文艺小孩兴奋的
2020年4月21日
其他

《儒林外史》阅读任务二 | 儒生们的朋友圈

严监生的朋友圈带着沈琼枝和杜少卿的气息
2020年3月1日
其他

《儒林外史》阅读任务一 | 那些读书人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可以说有一定的先进性,甚至影响到欧洲的文官选拔制度的产生,
2020年2月27日
其他

打开《儒林外史》

我们初中教材里有两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个老童生终于中了举;一个老童生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没中。两个人最终的命运当然也各不相同,中了举的鸡犬升天,没进学的最后大约的确死了。在这个图中,我们可见,孔乙己位于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最底层;而范进得周进的提携,终于进了学,然后脑袋发热,不顾老丈人的啐骂,不顾老娘的死活,一鼓作气,参加了乡试,当他在菜场抱着老母鸡的时候被揪回家亲眼看到了高中的榜文,兴奋至极,竟然疯了!不仅他疯了,他周围的人都和平时判若两人,热情的邻居来了,送房送钱的未谋面的亲兄弟来了,凶神恶煞的丈人笑眯眯地帮他扯衣襟。可见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影响之大。可以说不了解科举就没法了解我国古代知识分子队伍的结构和他们的立身处世的生存方式,下面通过这个短片大家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关于儒林外史而《范进中举》正是选自这本揭了中国知识分子底的《儒林外史》,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儒林外史》导读我们怎样读《儒林外史》封面设计:2019届初三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走在南中国桥上的华附少年

40年改革开放、新时代大国崛起。悠悠珠水东入海,跨海大桥接港澳。今天,承载着中国梦的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南大门链接全球的热键,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天梯。桥的这头是“现在”,也是“中国”,那头是
2019年5月28日
其他

赤子心,华附情

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这个结果用郭导演的话来说是“情理之外”,又是“意料之中”。对此我们深感同意。按照常理: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一)时间上没有成功的可能4月
2019年5月19日
其他

经典诵读|最是澹和《幽梦影》

看看这些文字写得怎么样?(一)撒谷可以邀雀,栽荷可以邀蛙,赏梅可以邀雪
2019年4月24日
其他

在今天重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被一则新闻吓醒了:2019年4月15日巴黎时间黄昏,巴黎圣母院起火了。举世震惊!让我们了解一下巴黎圣母院问:巴黎圣母院很古老吗?答:很古老。1163年开工,那年辛弃疾刚开始为南宋做官;1345年竣工,那年朱元璋刚开始当和尚。教堂顶有上千根木材,里头一半可以追溯到1147。雨果那本著名的《巴黎圣母院》1831年出版,故事设定在1482年。——选自张佳玮《巴黎圣母院烧了,卡西莫多还有家》问:巴黎圣母院为什么那么重要?巴黎中心点(point
2019年4月16日
其他

“家乡的年俗”调查报告分享┃让你的后记成为下次调查报告的前言

我与父母约好,2019年回家过春节。一来完成葛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解家乡美食,了解家乡传统习俗。二来,借春节回老家机会,见我的洲洲哥哥,躲避父母的监管,还可玩玩游戏。2)
2019年4月7日
其他

2019,欧洲文学之旅继续前行

2014年——法国意大利我们在佛罗伦萨向但丁默默致敬,我们到巴黎探访了雨果故居,我们在巴黎圣母院寻找卡西莫多的栖身之处,我们在莎士比亚书店感受海明威和乔伊斯留下的气息,我们去拉雪兹公墓拜会巴尔扎克、王尔德……2015年——法国西班牙我们到塞维利亚大学门口想象卡门的风情,我们去洛尔加的故居了解他最后那不平静的时光,我们到阿兰布拉宫寻找华盛顿欧文的行踪;我们读着《西班牙旅行笔记》走过了西班牙,读着《带一本书去巴黎》,再次和书本中的文字一起行走在我们热爱的文学的故乡。2016年——德国中欧我们在雨中的萨尔茨堡缅怀茨威格最后在故乡的那段时光;在布达佩斯裴多菲故居送上来自中国的问候,在魏玛领略歌德和席勒真挚的情谊;在布拉格感受卡夫卡的孤独与忧郁;在德国北部沿着格林童话之路前行体会童话的神秘与浪漫……2017年——北欧三国我们在林格伦的故居重新找回童年的欢笑,在易卜生曾经行走的街道寻找他曾经的目光,我们在峡湾旁的图书馆里讨论汉姆生的文学价值,在安徒生的故乡重新认识理解安徒生于我们的意义,在诺贝尔的故乡细数那些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前世今生……2018年——英伦诸岛我们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表演哈姆雷特,我们在勃朗特姐妹的约克荒原奔跑中领会了呼啸山庄的悲凉;我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的“诗人角”寻找足以让世界闪耀的文学大家的墓冢并向他们致意;我们在狄更斯和华兹华斯故居高声诵读他们的作品,我们走进了不列颠三岛的文学优雅……2019年——俄罗斯波罗的海我们的阅读还在继续,我们的写作还在继续,我们的行走还在继续……敬请期待我们的项目去年获得了南都教育联盟2018年广东教育十大创新优秀案例之一在安放肖邦心脏的圣十字教堂,聆听用他的钢琴演奏的至美乐音!在被称“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表达哀思!随白白胖胖的姆明一家去姆明谷来一次冒险!在芬兰戏剧之父基维雕像前诵读芬兰历史上的第一部悲剧!走进洋溢着俄式复古浪漫的圣彼得堡,探访神秘都市莫斯科!与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世界级文学大师来一次完美的邂逅! 心急就戳二维码,不妨耐心往下读:(具体行程及报名表在文后,文后就有报名表)关于欧洲文学夏令营的问答1这个文学夏令营不同于其他欧洲旅行团的特色在哪里?☀1、是语文科《欧洲文学巡礼》选修课的延伸;2、以阅读为先导的行走,以纵深阅读为目标的行走。我们的线路特色是基于文学而设计的行程;3、边走边学习,讲授过程贯穿始终;4、边走边写作,每天批改,每天讲评;5、不同年龄的孩子间的伙伴学习使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精彩纷呈的日记每天同学们分享日记,互相学习,竞相提高每天早上吃完饭第一件事就是听前一天的日记讲评然而夏令营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葛老师每天的日记讲评和两位老师带来的讲座无疑是最大的亮点!相信以后的旅行我也会有意识地“逼”着自己去深入思考所见的东西,“逼”着自己边走边看相关文学作品,“逼”着自己每天用写下来的日记整理一天里随时会蹦出来的想法。我第一次见识到,日记还能写得这么深刻。我第一次在享受风景带来愉悦感的同时,搜寻脑海中的词汇造出一个贴切的句子来形容它,然后及时记在手机上。所以说一路走来我们都是忙碌的。忙于用图像和文字记录,忙于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忙于寻找文学与亲眼所见之事物的丝丝缕缕的联系。同时,又忙于照顾好自己,忙于结识新朋友,忙于……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我已尽力。感谢一路有你们,让我学到在学校无法学会的东西。没看完的书我会继续看,因为这趟旅程不仅让我爱上北欧,也爱上北欧文学。(罗岱霖)我每天听着各位大佬的日记,从他们的文字中我学到了很多......写日记、听讲评特别让我记忆深刻,写日记的时候,我趴在床上写,在书桌上写,坐在地板上写,在船的摇晃中写,乘车时用手机写。总有些不出来的时候,便不断的翻当天拍的照片,努力回忆一天的经历,在房间踱来踱去、碎碎念或是抱头沉思。在一天天的写日记中我觉得自己在渐渐地进步着,从第一天不知从何下笔,到学会仔细回忆一天发生的所有事,试图还原细节,在逐渐的学会向身边的许多同学一样,习惯性的记录下看到的让我感触颇深的场景或人和事,晚上写日记的时候,打开手机备忘录,都记着每一件事情的第一感受,日记也就很快写出来了。我不再是走马观花地看风景,而是在游览中记录,游览后思考,这些都是从身边的同学身上学来的。每天听大家读日记,他们每个人的文字都各具特色,都是值得我学习的。(罗敏希)从今天早上九点钟开始,我的一天便被收获的喜悦感充实了。这几天每天的讲评课总是让我惊艳之,感叹之,收获之的时候。每一次的讲评课我都能从葛老师的讲述中学习到新的写作与思考的方式方法,除此之外更是让我十分雀跃的是同学们分享自己片段的时候。每到这时,我都能深刻体会“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涵义。在博物馆、古堡这些人文景观之“书”中,虽然我们看过的大同小异,但是我们所想的,所记的却各有角度,各有千秋。上帝给予每个人不同的脑子与双眼,也给我们在分享中收获更多的点子与细节。每个同学所思考后的产物都是不容小觑的,不论是初中的学弟学妹,同年级的同学或是毕业了的学姐,大家在一件事物上给出的点子却都有不同也都有风采。呀!突然发现,这趟行程后我带回家的不只是沿途的风景文化,愉悦的身心,更有许许多多同学们分享的“智慧之光”。(林柏丹)结束参观后,我们开始奔赴挪威。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想到了三年来欧文的日记——每个人观察到的,记录下的风土人情,都不是完整、毕备的,却都是路上真正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一部分。唯有交流、传播与碰撞,才能让每个人看到,体会到完整的旅程。在此感谢两位老师时刻对日记所作的评判、分享,让我看到了许多没有注意的、错过的风景与从未了解过的风景,我的思考、记忆因此而更详实、准确。(严子渔)然而,这次北欧之行让我收获的还不止是这些。它不仅是行走和感受,还是思考和写作。诚然,面对北欧美得让人心醉的风光,却还要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地思考一个个看似微小其实却挺复杂的问题,回到酒店后还要掏空心思地把自己今天的感受和思考(特别是思考)写下来,实在是让人身心俱疲,“感觉身体被掏空”。可是当几日的日记评讲过去,叹服于同行的同学们面对问题思考的深度时,我方才体会到有思考和写作的旅行中意义上完全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真正投入到思考与写作当中去时,将心中所感所想记录在纸上带来的真实感也确实非我此前旅行可比。感谢欧文,让我体会到旅行真正应有的方式,也让我在一学期在议论文套路的挣扎中重新感受纯粹的记叙文给我带来的美好。(庄栩然)2欧洲文学夏令营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怎样的引领作用?游走世界有很多理由,有时,真的只为亲历那些曾打动自己灵魂的美文神曲。我们会在成团之后,召集同学布置阅读书目,并且布置同学们分组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并且有相应的写作指导课,同学们是在做好了充分的阅读准备之后,带着问题带着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跟随我们走上探访欧洲文学故乡之旅。【附1】2018英国爱尔兰之旅相关影视书目【英国部分】(部分)【英国】小说,《骑士的故事》《巴斯妇人的故事》(选自《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相关景点:伦敦西敏寺“诗人角”、坎特伯雷故事中心(The
2019年3月27日
其他

“家乡的年俗”调查报告分享┃愿年味不淡,习俗仍存

赵俊儒则以批判的眼光分析了”跪拜“这种拜年方式,有趣味有深度有价值,超棒!其他年俗客家大年初三送穷鬼——吴嘉豪特别的早餐:丈夫做金团,妻子睡懒觉——林夏冉腊月28“除旧”;大年初三“迎新”
2019年3月24日
其他

“家乡的年俗”调查报告分享┃当年味变淡,习俗渐远

每一次的调查都让我收获颇丰。第一次调查报告“我的家族”改变了我以为我们家是“乡巴佬”的看法——郁达夫是我的远亲!第二次调查报告“家乡的小吃”增添了我对烧饭的勇气,在这之前,我连泡泡面都心惊胆战,看见煤气灶就要抖一抖,可是后来我毅然参加了制作肉圆子的过程,我这才明白,原来烧饭也并没有那么难啊!这一次的调查报告,我突破自己以前对所谓的“封建”习俗的鄙夷,参与到了其中,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了民间质朴的习俗。——戴子一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9年3月21日
其他

调查报告分享会又要开始了!

八年级同学的第三次调查报告分享会又要开始了!时间:3月21日上午第一、二节课地点:西阶梯教室主题:假期调查报告《家乡春节习俗》分享主办:初二级语文备课组主持:你猜这是同学们第三次做调查报告了,事实证明,(凡是眼前始终有葛老师的形象的,耳畔时刻有葛老师的提醒的,心里始终有对葛老师的畏惧的……)凡是汲取了前几次教训的,凡是追求完美的,凡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同学们这次都拿出了不错的报告成果:葛老师说必须做就必须做——不好好做调查报告,你妈都拿葛老师来吓唬你——想要让葛老师满意就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当你认真地完成了这份作业后……我们这份作业是分项评分的:调查报告正文:40分;附录:20分;后记:20分;排版:20分(老范就因为封面太丑被扣掉2分)寒假优秀作业名单”排名姓名成绩1白一扬
2019年3月20日
其他

给阅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宿舍前公告栏语文科部分,今天展出了初中备课组做的墙报。这次我们的主题是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初中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成果,限于版面,只能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正如我在导言中所说:学校为你们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条件,老师们用各种方式引导你们学会读书,“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你在附中学会了读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回忆,今后无论你在何处,当你在阅读的时候,当你在书中发现过去的自己、未来的自己的时候,你的眼睛闪烁的是别样的光芒!”与图片相关文字,可看其它图文。
2019年3月15日
其他

地球真的能流浪吗?

大刘刘慈欣2008年的一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最近因同名电影的热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故事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人类最终选择了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地球作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的“流浪地球”计划。小说紧张的情节、奇特的想象、对人性深刻的叩问无不让书迷们大呼过瘾。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华师附中,就有这么一个热爱物理的初三学生姜天浩同学,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流浪地球”计划是否可行……小编为什么会思考这个问题?
2019年3月7日
其他

“家乡的小吃”调查报告总结与分享

(三)论调查报告“怎么做”调查之前,调查目的明确吗?制定调查计划没?调查之时,调查方法科学吗?做好调查记录没?调查之后,你精心排版了吗?目录附录都有没?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9年3月5日
其他

你认了哪棵树

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诗经》的功能,可以“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从前慢,古人对动物植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举我们刚学过的《蒹葭》为例,我们解释“蒹葭”即为“芦苇”,而事实上,《本草纲目》指出,初生的芦苇“蒹”,开花前为“葭”,花后结果实为“苇”。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是“蒹葭苍苍”了,苍苍是老青色的意思,未成熟的芦苇无花之时,正是其色苍苍。反观我们现代人,与自然渐行渐远,不要说诗经里的植物,就是站在校园里,举目望去,这些树木的名称都叫不上来,作文中常常以“绿色”“小花”来统称一切植物。花鸟鱼虫的名字本来也是人来命名的,在严谨的科学体系建立之前,这些名称的后面可能会有一段有趣儿的故事,可能有某种寓意,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名字,其实也是忽略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与之相关的文化。我们该做什么曾有这样一张聚清园中的植物分布表(被LWS同学翻出来的)说明之前已经有有心的同学在校园里辨识过这些植物的名称了,我们这个学期用课前讲话的形式,提醒大家进一步去熟悉我们的校园,熟悉身边这些陪伴我们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名字,了解它们身后的故事。评分标准如下:内容:植物(20分),故事(20分)
2019年2月27日
其他

为什么说《巴黎烧了吗?》是部小说|《巴黎烧了吗》阅读笔记

读完《巴黎烧了吗?》后,我想许多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这真是报告文学界的“小说”!但究竟是什么,使得这本报告文学能让人读起来很有小说的味道呢?接下来我便逐一列举一下。首先是故事情节方面。本书用将近三十万字记录了1944年8月的巴黎,内容固然是丰富的。而且我认为这本书在情节最成功的方面便在于它的选材。不同于一些只是纸上谈兵研究将军们是如何排兵部将的记录片,《巴黎烧了吗?》的描写对象,上至法国领袖戴高乐,下至巴黎普通居民以及德军和盟军靡下的一兵一卒。涵盖面广,从多角度去观看这一个月的巴黎。再加上这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情节之间的联系也错综复杂,使得读者能够享受一次从“上帝视角”去观看巴黎由占领到解放的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让本书更有“故事性”,更像一部有情节的小说。其次是人物塑造方面。《巴黎烧了吗?》的人物塑造除了前文所说的覆盖性之外,还有一点值得说的便是在本书中人物与情节很好的关系性。下文以一名德军士兵布拉契为例:“那天早上在警察总署附近种了伏击的德国人没有一个比刚刚结束在盛达蒙电话交换局埋雷的那个人决心做更坚决的抵抗,他是第一二通讯团的伯纳德·布拉契中士……半疯的布拉契跑进莫里斯的饭店大厅,冲上身前的扶梯,手中仍挥舞着手榴弹。”“‘我的天呐,我的天’他叫道,‘你们在等什么,派坦克去!’他们已经把我的人像香肠一样烧了”“在军事学院,一个星期以前手下的人曾在警察总署前面‘像香肠一样在烧’的伯纳德·布拉契中士听到奥托·缪勒少校告诉他们,他们将像元首所命令的那样战斗到底!……缪勒的话和为军事学院捐躯的前景,使布拉契倒足了胃口,他碰也没有碰它。”“在军事学院的伯纳德·布拉契中士运气好些,他领到了一小杯白兰地。”就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德国士兵布拉契,从巴黎城内的起义开始的那一天,一直贯穿到了他被法军俘获,巴黎宣布解放的那一天。布拉契只是许多贯穿全书的角色之一,类似的例子还不胜枚举。就像这样,两位作者将许多普通人物的命运与八月的巴黎联系了起来,这也使得其中的每一个人在故事中都很有明确的位置、下落。不像普通新闻报道那样采访了某个人几句话后,那个人便没有下落了。这与某些小说中通过操控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联系,而使得情节颇为耐人寻味的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后说一下故事结构方面。本书从“威胁”“斗争”“得救”三个部分讲述了巴黎的解放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同时书中一段情节与另一段情节间衔接得紧凑而自然,毫无冗余之笔。并且书中每一件事都有出处和根据,也有下落和后续,使文章颇为严谨之余前文后文也互相呼应。巧妙且严谨的情节构造想必同学们在许多情节型小说中已经见过许多次了,而作为一部报告文学,《巴黎烧了吗?》,也做到了这一点,可谓是“业界良心”,报告文学中的典范。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红军可以有另一种做法

从小到大,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电视节目的熏染下,大家都听说过红军的不少故事,比如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打土豪帮助贫困人民等等。但是看过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后,我却发现红军也有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有个地方让我心生疑惑:红军直接没收了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土地,并将其分发给贫农、中农。但是这样的做法收获的,会是所有人的民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做法当然深得贫穷老百姓的人心,然而,富农、地主、高利贷者却不会因此而心生感激,恰恰相反,他们对此深恶痛绝。于是,这些有钱人纷纷投靠了当时的另一大党派----国民党。而国民党就恰恰利用了这帮人的权势和力量,组建了民团,民间称之为“白军”。他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尤其是对当时的苏区(苏维埃政权控制区)的人们更为凶狠。那么,民团如何能取得如此浩大的规模呢?从表面上看,是红军不假思索地将地主、高利贷者的土地资产没收,导致了富人与其盟友对红军的强烈不满,一边倒的倒向了国民党那边,才有利老百姓口中无恶不作的“白军”。其实,红军并不是一股脑的没收所有有钱人的土地的,他们对“有钱人”其实有一个衡量标准。根据红军的定义,月收入的80%以上都并非个人劳动所得的人就是富农、地主、高利贷者。这样的定义虽然可以找出大部分的“不劳而获”者,但是世事无绝对啊!总有那么些“聪明”的地主,以中低的价格将土地租种给农民,一方面良心未泯,怀有善意,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规避政策红线,合理钻空子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看,红军没有考虑周详,使得一些本来怀有善意的地主商人们背井离乡,投奔“白军”去了。再往深处想想,是红军的一刀切,没有给这部分人留一条活路,使他们没有办法在苏区继续安身立命,长待下去。这些人大多心高气傲,财大气粗,一夕间从富贵泼天的“人上人”、大富户,变成了身无分文、人人喊打的“人下人”。就算他们再不反对红军,再是进步地主,也受不了这种两头不讨好的日子,只好转身离去,投身敌营。再想深一层,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问题呢?地主、高利贷者固然可恨,但他们的财富也不是从天而降,好歹他们的祖辈也打拼了好多年,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才积累下来的。努力是应该得到回报的,尽管他们可能创业没有面朝黄土的农民辛苦,但也不应该直接全部没收,毕竟人家的不是不义之财,总要留条活路给别人嘛,怎么能让人一夕间身无分文,流离失所呢?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无产阶级认为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代表正义的,而民团属于白军,是代表非正义的一方;然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资产阶级绝不赞同无产阶级的定义,在他们眼中,民团才是代表他们利益的在“红军”。面对这种社会现状,红军其实不应该对资产阶级赶尽杀绝,而是应该让进步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他们能被争取过来,他们能够早些意识到他们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将手中的土地低价租种给农民,给无产阶级多一条活路,对于他们,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出路呢?至少可以缓解阶级矛盾,塑造一个相对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什么人是永远完美的,人都有缺点和弱点,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别人多一个机会,以多一点的善意去对待他人,或者,这个世界可以更美好些。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丹•布朗”式纪实 | 《巴黎烧了吗》阅读笔记

《巴黎烧了吗》,一本彻彻底底改变了我对纪实作品印象的书。通常在我的眼里,纪实作品是许多事实的结合和混杂,是数据和高级词语的天下,枯燥而难懂。再加上《红星照耀中国》里仅有的那几点有趣的描写性语言给我的坏印象,我对纪实作品是望而却步——可读了《巴黎烧了吗》之后才终于被震撼到——这是一本纪实作品,却有着小说的特点——时间线并行,悬念和伏笔的安插,简直是和《达芬奇密码》相似度极高的“丹•布朗”法纪实。首先多条时间线的并行为将《巴黎烧了吗》打造成一本“小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提及,有多群人对于巴黎的起义分别执有不同意见,执行方法也大相径庭。于是,从德军、盟军、共产党、戴高乐派、警察等等多条时间线出发可以让读者清晰的了解到所有正发生在的各个派中的事和他们的心理,让读者从上帝的视角去看整个过程。这样读起来,若真正去思考并弄懂书中的所展示的人物三角关系,体会到了这本书利用时间线并行从而巧妙体现出的节奏感,对读者来说是蛮“烧脑”的——也正是其“有趣”所在。事实上,在纪实作品中,能用时间线写出像小说一样的效果实属难得。重点是,这样写的人物条理更加清晰,各条时间线虽然有部分交织,但人物则没有出现“换线”的状况,哪个人归哪条线,哪个阵营,相比《达芬奇密码》的烧脑换线,要清晰一些,也解决了“人多”在纪实作品中的问题。其实悬念的设置更加惊到了我。我在前文提及,本书是时间线并行,所以既然能并行,就一定会有无法一口气说完的事,这些事经过作者巧妙安排写下,才给读者以悬念,而只是在这样的纪实作品中,伏笔较小说给得更加明显。事实上,设悬念的方式也有所差异。本书中常常会站在上帝的视角,并以此口吻写出略带预测性的话语。就像文中描写释放政治犯(或战俘)的火车远去时,提到“运走了2000多名犯人,而日后生还者,只有不到300人”。那是为何会2000+后减至300呢?作者给了一个大概况,但细节不愿意多透露一个字——你想知道吗!那往下读好了。可下一节却是另一条时间线,再一读就是又一个悬念的诞生,再一一解决,又逐一抛出——这样的细节和概括的安排,让读者像是在读《达•芬奇密码》一类的小说,越读越起劲,越读越难以放下。既然有这么多“丹•布朗”式写法,那它的“纪实”体现在哪里?其大量的细节——如德国从巴黎大撤退时,一个军官借了哪本书?还在了哪里,打碎了两只香槟酒杯;又比如肖尔铁茨的手下不希望他太早回来,因为他希望去看十个月以来的看的第一场电影——喜剧片《布克霍尔斯一家》的上集。这样的细节会让读者觉得——如果不是真的见过体验过询问过了解过,不可能知道这么细。再者便是引用说的话以体现其真实性——通过采访得到的话语,和事实最贴切的便引用起来,用以描述整件事。这样一来,真实性不言而喻——都有别人目击或经历这样的事并评价了这件事,有什么不可信的?于是《巴黎烧了吗》惊艳的“丹布朗”式纪实彻底惊到了我——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能将纪实作品写出小说味道的,估计也只有教科书式纪实——《巴黎烧了吗》能做到了!老范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利益改变历史 | 《巴黎烧了吗》阅读笔记

“利益”是一个可怕的词语,它可以很小地引起一次争吵,却可以引起一次战争。但是它最大的力量是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当这个利益足够强大时,就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巴黎之所以有幸继续成为法国的首都,归根到底是一场利益的胜利。艾森豪威尔是一位追求实际的军事家,盟军的最高统帅头衔是他几乎无可挑剔的战略决策的最佳象征。他的所有命令与计划都是从盟军的利益出发的,他从不轻率大胆地行事(或许他与蒙哥马利的诺曼底登陆除外)。因此,当他决定推迟巴黎的解放时,没有人会产生怀疑。盟军的汽油供应不足了,巴顿将军为此暴跳如雷;艾森豪威尔不能再消耗这宝贵的燃料了。于是,他下达的“绕过巴黎”的命令,是出于对能源的最好保护。况且,他并不需要如此急切地解放巴黎。但是盟军的利益可不是法国人的利益,更不是戴高乐的利益。戴高乐将军的利益比这位美国五星上将所想的强大。雄心勃勃的戴高乐不能接受推迟解放巴黎的命令,因为一旦共产党提前起义,他的法国最高统治权的机会就要丧失了。他不能容忍任何挑战他在法国的权威行为。解放法国于他是他自己的责任,不能让其他人插手,而解放巴黎是完成他的计划至关重要的一步。为了法国,也为了自己,他和他的支持者经历了无数次对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拒绝的举动,但是在他们强大的利益面前,艾森豪威尔最后还是让了步。结果,戴高乐获得了他的法国领导人地位,法国走向了新的时代。在纳粹德国一方,另一场利益的斗争在暗中进行。希特勒的利益是“不惜代价地毁灭巴黎”,其实是在说他得不到巴黎,别人也休想得到。其实他不应该插手军事,将领不需要按照一个政治家的意愿行事,他这么做直接导致了他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等名将的不和。巴黎司令肖尔铁茨将军在以前是一个完全服从命令的普鲁士军人,但是即使是他也知道,希特勒的利益是疯狂的。谢天谢地多亏了肖尔铁茨对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利益持反对意见,巴黎没有成为华沙。戴高乐的利益,强大到国家层面上,使战后的法国来到他的统治下;艾森豪威尔的“盟军利益”,虽然有一定的威力,但不足以打败一个国家的利益;希特勒的利益则荒唐到被人排斥。正式这些利益,使巴黎和法国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这些利益改变了巴黎最初“被绕过”、“被毁灭”的命运。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让我们在这里读懂那个时代 | 名著阅读之新闻纪实

红军,一个农村孩子说“他的”红军?显然,这不是中国,但是如果不是中国,又是什么国家呢?我觉得这是不可信的。谁把这一切交给他们的呢?我的感受: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让我们从这里汲取生命的力量|名著阅读之传记阅读

“一般来说,一本传记是关于生活、历史、男人或女人及一群人的一种叙述。”([美]
2018年12月12日
其他

个性与命运|《谢灵运》读书笔记

阅读书目:《谢灵运》-林文月(著)主要内容:讲述了谢灵运显赫的家世及成长过程,不羁和矛盾性格的形成,充满漩涡的任宦生涯。——摘自本书个性与命运灵运的个性由他小时候所经历的有密切相关。首先,灵运出生于显赫家世,而且出身后自身十分聪颖,在得到别人的赞赏后变得目中无人。其次,灵运在晋代战乱之时,被送往杜明师家里,没有体会过战乱的艰苦,过着和平舒适的生活,无法磨炼个性。还有,灵运世袭了祖父谢玄的康乐公爵位,丰衣足食,为所欲为。以上三点,养成了他放纵不羁、目中无人等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个性逐渐固化,在一些事例中也体现出来。1、在流放永嘉的时期,灵运因不满朝廷的决策,有种抗拒消极的心理,便在始宁墅附近游山玩水,丝毫没有任何出任地方官的时间观念,正是他放纵的体现。而离开始宁墅时,他也是十分悠闲,一路游山玩水。在永嘉任官时,也因周围美丽山水,忘记自己的官职,永嘉的事务根本就不放眼里。这些事例一方面体现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发泄在地方官这个官职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高傲个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只顾自己享乐,不把任务放眼里的不羁和放纵。2、在游山玩水之时,灵运不顾百姓,只顾自己,于是想把回踵湖的水排干净,遭到太守反对。而他要求的另一个叫休崲湖也遭到反对。灵运觉得不按他的意愿行事,还不断拒绝让他十分恼怒,于是不顾一切开口就讽刺太守,表现了他毫无拘束自制的性格。正是他的随心所欲带来了麻烦。让他不得不再度出任赴临川。他这种目中无人的话语,激怒了太守。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有接下来的悲惨结局。正是谢灵运顽固不改、任性而放纵的性格,促使他产生招兵买马的念头,也造就了他广州弃市的结局。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灵运的性格给他人生中所带来的错误,同时也是他坎坷命运的主宰者。从他的事例中,我明白,从小就要磨炼良好的性格,否则日后就会很难改变,人生中若因性格而失去太多,犯错误太多,那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2018年12月12日
其他

又到一年送行时

原来这么简单又到了一年要说再见的时候!又到了一年要说祝福的时候!又到了一年要为朝夕相处了三年的你们壮行的时候!又要送你们雄赳赳走过状元桥!我们初三走的路和高三是不一样的,从南至北,我们还是要再回聚清园的啊!和你们击手相祝,那是一个约定最后每一个时刻都值得留恋那个桌上放着药物坚持复习的你那个埋头苦读认真投入的你在初三的一次次情绪的跌宕起伏中都书写着勇气与奋斗的诗篇!与此同在的还有你们的勇气你们的幽默都是你们留给我们永远的记忆……最后一晚的挑灯夜战,是你们的努力,最后一次殷殷的叮嘱,那是我们的不舍考前密密缝,后面是无限的牵挂告别祝福之后,心也被你们带走当一年的努力变成回忆当喧嚣的校园归于平寂我们发现,原来一切都那么简单有了目标,你就去努力有了梦想,你就去追随有了想法,你就去把它变成现实只要我们不辜负时间,时间就不会辜负我们!在此,预祝2018届初三同学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原来这么简单!”整个题目读出来就有一种发现的惊喜,相信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都会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果然广州中考作文题目不会难为大家,在要求上也没有设置障碍。就审题来看,题目中两个关键词是写作的重点:一是“简单”,什么是“简单”?如何表现出“简单”?在写作时就要尽量避免以词代意,要想办法把“简单”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对“简单”的具体描绘,可以与“复杂”相对来说;二是“原来”,也就是没有想到,原本如此的意思。这个题目可以写出一波三折的感觉:本来以为复杂——不敢尝试——原来这么简单。相信同学们在构思的时候都可以想到这些。其实这个题目较量的不仅是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选材和立意,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在为人处事中,在接触一些没有尝试过的方法的时候,在面对没有面对过的问题的时候,在涉及一些新的领域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有畏难情绪,而一旦去做了,去面对了,就会发现“原来这么简单”,只是缺少直面的勇气缺少尝试的勇气!面对这个题目,重新审视自己,多了一种人生的智慧,这也是中考考场上的收获吧。
2018年6月15日
其他

2018台湾文化体验夏令营欢迎你

2014年当我坐着舒适的大巴,由南走向北穿越大半个台湾岛时,我早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盛开着火烧似的凤凰花的土地。我恍然醒悟,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一面,有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故事,它们活跃地在城市中穿梭,扑通扑通,是城市的脉动着的心跳。
2018年4月14日
其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计划的制订

2017年9月15日总第301期经过图书馆的培训,小初一终于开通了借书卡,我们也终于可以上阅读课了。要知道我们的阅读课能够顺利开展,后面有多少老师的心血。图书馆老师根据我们提供的本学期必读书目,增加了很多书目的库存,专门为我们设立了这个专柜,还有一些书目会陆续到位。还有这个“最新书目”书架,也是对我们开放的,里面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图书馆的老师希望我们最近能够再提供一些推荐书目的书单,丰富小初一阅读课的书架,让小初一有更多的选择,看到更多的好书,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从这个星期开始,上阅读课了!图书馆为我们增加了桌椅,硬是在本来只有十八个阅读位的这间借阅室安排了三十五个座位,确实比较拥挤,但只要大家都投入到阅读中,这点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四个班中,三班借书的速度最快,五分钟之内,都办理完借阅手续,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看书了。其他几个班的同学要加油了。另外提醒同学们的是,阅读的时候记得带上笔记本,随时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这个星期我们已经收了第一次文摘本,优秀的作业会陆续为大家送上。这个星期同学们要为自己制订本学期的阅读计划,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制定过程中希望能参考我们年级的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希望阅读面要更宽广一些,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为自己确立阅读的主题。例如下面这个计划是以作家为阅读主题的:或者可以以内容为主题进行阅读希望你能合理的安排你的阅读时间,这样才能保证阅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建议大家把阅读方法也做到计划中,例如哪几本书要精读,阅读时要怎样做文摘,怎样旁批,最好也能够提醒自己。更多的建议请参考下面两篇文章:新学期的阅读,你准备好了吗?(点击可读)新学期阅读计划(点击可读)
2017年9月15日
其他

初三我来了!

初三来了新学年开学,同学们脸上都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稚嫩,因为不管心里是否愿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极具挑战的初三终于来了!初三语文难吗?当然难的九年级上下册的新课学习;初中三年基础、文言知识等的归纳整理;分文体的阅读专项训练;作文素材积累及专题训练;初三总复习。我们能克服吗?当然可以首先,我们有前两年积累下来的基础和好习惯
2017年9月1日
其他

中考终于来了!

今天早上7:20,校领导和初中奥校初三的老师为今天即将步入中考考场的初三同学加油鼓劲,目送他们走过状元桥,走进各自的考室,期盼着他们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而中考第一个最受瞩目的关注点,当然就是:中考语文作文题只有题目当然是不够的,我们还有:语文科组长葛菁老师的点评这个题目体现了广州作文一贯的特点:不难、不怪、包容性大,与“我”有关,不给学生设审题障碍,又是一个让同学老师还有家长看到以后会宽心的题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总”这个表示频率的词,要落实在文章中。这一点练过审题的同学应该能够关注到。题目容易,就要在选材和写法上呈现写作功力,在提示部分,已经列举了照片有很多类别,选生活中的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或者是生活中的家庭照,活动中的留念照无不可入文,即使题目中的新闻照片,只要能够触动“我”的心灵,让我“总是”想起也是有话可说的。总之,在选材上,无不可入文,较量的是立意的高下。照片是定格的瞬间,永远的记忆,定格的画面中的人景物需要描写,因为这是“总”会想起的理由,写在开头,可以引发下面的倒叙,写于结尾,可以意味深长。
2017年6月16日
其他

数学大神,文学少年何天成

数学大神,文学少年何天成2017年3月19日
2017年3月19日
其他

8月2日-8月7日

〈2014年08月02星期六〉今天是一个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夕节。所以今天的吐槽版就讲一些夏令营中关于CP的联想吧。我们的小组是一个传奇的小组……,以及一个孤苦零丁、无依无靠,踽踽独行的我………(QAQ)现在想起来有一些辛酸,你看我都一把年纪了…..好了,歌德(?错了不怪我,我几百年没有学过语文了)有一句话“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很怀念初一的时间,很单纯很纯洁,会听到一两个神秘的字眼脸红,会因为自己朦胧喜欢的女生的一个回眸而欣喜若狂
2017年3月19日
其他

7月27日——8月1日

中闪耀着的辉煌带给我的是一种自发的肃穆感,这也不似中国人都崇尚的“土豪金”,满是浮华与后面代的奢靡,而更多的是古朴带来的神圣感,遍布于每个角落。
2017年3月19日
其他

请你想一想你的葬礼

上次欧洲文学巡礼选修课,我们邀请了丹丹人文英语的王丹丹老师为我们讲授《哈姆莱特》,丹丹老师全英的讲解(我在下面完全靠金山词霸加连蒙带猜解决问题)总能得到同学们及时的反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初一的黄俊玮同学,他的词汇量之大,英语表达之流畅令高中同学都啧啧称赞。丹丹老师通过多角度比较《哈姆莱特》与冯小刚的《夜宴》为我们打开了阅读这部作品的一个新的思路,其中对东西方对待死亡问题的探讨更是引导同学们学会去直面我们从未思考过的话题。课后,丹丹老师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题目: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乍看这个题目,吓了我一大跳,不知道这样的题目十几岁的同学(参加我们选修课的同学从十二岁到十六岁都有)会写出怎样的文字。当作业交上来的时候,我可以说是震惊了,尤其是初中孩子的思考,是那么豁达那么真诚,很难相信,十二三岁的少年对于要留给世间一个怎样的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充分的思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大人。请看看同学们对这个题目的回答:我的葬礼初一2班
2015年12月12日
其他

说说我们见过的巴黎(两届欧文夏令营营员日记选登)

今天头条今天所有人睁开眼睛就知道这世界发生了大事,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今天在巴黎。在这里我们不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谴责恐怖主义者的灭绝人性,也不从政治的角度去分析这一极端事件带给世界未知的走向;今天让我们回顾我们当年行走巴黎时留下的文字,用文明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艺的力量表示对破坏这一切的行径的抗议!
2015年11月15日
其他

巴黎慢慢行,最后的告别

2015年7月25日(周六)今日天气有几丝阴冷,空气中散发着夏天不应该有的丝丝寒意。风,胡乱地不知吹向何处,只是觉得把寒冷带向四周是它的义务。先贤祠屹立在矮楼之间,其高高的罗马柱就可以证明它的不一般身份。“先贤”这两个字凝固在空气中,仿佛有不一般的沉重。在寒冷的空气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缓缓地把它推举到世界的顶端,所有人都只有仰望的权利,愿这高高在上的灵魂能照亮整个世界,承诺以世人一个光明未来。地下墓葬是先贤词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许是不见阳光,也许是心理作用,一走下台阶就感到一股凉风扑面而来,这是一种亡者的气息。想想,这些先贤在生前大红大紫,天天生活在人们的追捧中,生活在一股热的气流中,在另一个世界中,他们是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去思考前世的温存。我是带着目的来到这儿的,我想去寻找维克多雨果的躯壳留给世界的痕迹。雨果之墓还真不好找。像他这种家喻户晓的作家,其墓室没有任何特点。不像卢梭伏尔泰一样棺木设计精美,也不像居里夫妇那样开着繁盛的花朵。他的墓就是一个大理石棺木,纯朴得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纹路,只有上面还依稀可辨的字样,表明了其主人不一般的身份。这个墓让我挺感动,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来到法国,城堡和宫殿

2015年7月22日(周三)下了飞机,落在巴黎的土地上。黎明穿上白衣,在四处吹奏苏醒的号角,传染着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原来西班牙的燥热之感都被一扫而去,忘掉一切吧,忘记后面的旅途会如何疲劳,忘掉一会儿有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快,不考虑未来叫目光短浅,考虑太多便是杞人忧天,——若知道自己要去哪,还知道如何欣赏路途上的风景,这才叫会生活。来到卢瓦河谷的两个城堡——香波堡和雪侬墅。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巴塞罗那的高迪和毕加索

2015年7月20日(周一)来到巴塞罗那,就感觉来到西班牙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了,作为西班牙另一大城市,它跟马德里有很多相似之处,道路宽广,人口密布。但巴塞罗那给我的印象更像一个现代城市。不说那些高楼大厦,也不说水泥混凝土陈铺的广场,一位一个世纪前的建筑师,他用自己大胆前卫的设计理念给巴塞罗那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景,就足以让我在一百年前就有凭据相信,这是一个超越过去,超越现在,甚至超越未来的神奇之地,也许是众神无意间把未来的种子撒播在这块土地上。安东尼高迪,这个名字是巴塞罗那的骄傲,或者代表了此地的所有疯狂。来到米拉公寓,心里的那种感觉是说不清楚的,公寓这种题材,本来是挺枯燥无味的,给我的印象就是上面开了几个洞的巨大长方体。然而米拉公寓完全就是一条条曲线转成的奇妙图形,打破了中规中矩的广场的沉闷,整栋建筑清一色的土黄,偶而缀有充满生机的绿色。然而这墙面到处的律动,如同风吹过麦浪,吹过田野,万物此起彼伏伴着明快的太阳光,到处洋溢散发着一种生命的气息。一种就要撞开一切,为了自我解放奋不顾身,一直要冲进苍莽太空的不羁放满,点破了生命的本质,这也许就是高迪设计,思想的主义。走上天台,更得敬佩高迪的天才。公寓楼顶上总需要一些像排气口,避雷针之类的管状物品,这总会给建筑带来一些可笑色彩,然而高迪别出心裁地将其设计成一个个精灵,粗犷又狂野。这些雕塑没有特别精细的装饰,反而更显自然。它们就如同在树林间,田野间游荡的灵魂,用自己不羁的歌声呐喊人类世界,呼唤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的力量,认识这混沌世界在意外产生的美丽世界,呼唤自然用更的与力量的线条,给自以为是的人类更多的震憾与敬畏之心。这个声音被灵敏的高迪听到了,他用自己的建筑来赞美自然,赞美生命,应证着这声音的嘱托。总说天才是孤独的,我感觉这是挺正确的,天才总有一颗敏感的心来感知世界上正常人发不现的东西上,这些东西往往是凡夫俗子所无法看清,更是无法理解的。高迪打破了建筑中人类与自然的界限,却使自命不凡的俗人大加排斥。即使在思想艺术上大有进步的现代,他的圣冢族教堂仍然有不少人无法接受。不过,不正是争议成就了名人吗?2015年7月21日(周二)最后一天结束了。在房间里,思绪是清醒的,头脑是纷乱的。我知道我现在在什么方向上,但我却不知道是大踏步走路,还是小步轻行。等想到明天离去再也不回的身影,思绪是纷乱的,头脑是清醒的。我知道我应该要毫不逃避地向时间的流逝方向走去,但我不知道时间往哪里流。心里有一种领悟,仿佛睡梦中突然被扇了一个耳光。一整天,在巴塞罗那的大街上走走停停,看看左边的风景,听听右边的吆喝。人就像一个游魂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感觉人的方向与行走方式是不能同时做好的。人想着要直直的向前走,不要被任何的野花野草所迷惑。等回首,突然发现那直直的路线消失在天涯,与地平线垂直,就像白纸上的几何图形一样呆板无聊。看到别人有说有笑,在人山人海中穿梭,在纷纷攘攘的躯壳中穿梭上,在一双充满欢乐和满足的眼睛中穿过。热热闹闹中我感到的却是万分的孤独,在一种颓废的浮夸的氛围中,内心深处却是对现实深深的恐惧。感觉人不能同时把路走直与走精彩。人想要精彩的方式走一生,却不知生命的本质就是波澜不惊之下的律动。当你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一会儿与花朵打个照面,一会儿与星星戏耍几时,打打闹闹,热热闹闹,最后发现路越走越慢,似乎还有点歪。看毕加索的画,原来感觉他水平我无法企及,我看不懂他在画什么。后来想着想着,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脸,一个个与现实矛盾的脸,不正是象征人生不由己的矛盾位置。很多时候,太安静时,你会无聊,太热闹时,你会感觉莫名的空虚。在实践生命价值的过程后,你一步步地去寻求人生的宝藏,得到它之后,一点点地扩大内心的欲望,你不想让你的宝库太安静,于是你继续去找,找到你一切都拥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却失去了安宁。抵挡末日的残酷的力量,一种从你出生以来依托的归宿。于是你发现你很尴尬,在守恒的常态下,极大总会伴着极小,而极小总会伴着极大.最后你还是一无所有。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龙达、弗拉明戈、继续上路

2015年7月18日(周六)安达卢西亚的夏天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塞戈维亚、格拉纳达

2015年7月16日(周四)伴着一路的枯黄,抚过蓑草送来的干燥气息,来到了马德里西北的这座小城——塞哥维亚。塞哥维亚是小,却紧凑精致。在荒草与热流的包围中,一栋栋房屋紧紧靠在一块,街道也许只有首都的一半宽,但在建筑的精致上,这座小城一点都不让自己受到一点束缚,阿尔卡扎城堡,塞维利亚教堂都是极品,像天神在一块巨石用刻刀一笔一画雕出的神魂寄居之处。不过这座小城献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却是罗马时期留下的一个输水道。第一眼看到它,我就感到了震憾。我在各种旅行笔记中看到过这个艺术品,但当它真正出现在面前,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浮现在我的心间。像一个婴儿仰望无际的天空,发现自己的浅薄无知。其实这只是一个巨石堆砌而成的产物。它是一个粗犷的产物,站在一端,看见它绵延地爬过高地,块块石头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没有一点矫饰的成份。这种粗犷的个性,如同蓬勃燃烧的生命原力,在石块之间传递着放荡不羁的气息。它深深地感染着你,让你知道,人创造的东西可以是如此伟大。它就像一个巨人横躺在塞哥维亚大地上,带着不屑的目光,看着我们这群芸芸众生,只是让我们感觉自己被拘束生命的卑微。然而它又是精致的。输水道用力,用生命遒劲打造了这粗犷与精致和谐。它那一个个弧形拱廊,让人领悟到了美。蓝天透过一个个拱,阳光照射在黑色的巨石,衬出一种耀眼的光,让人想到这是神迹显现之地。也许罗马诸神正在上方旋转飞舞,赞叹着此地的美妙。单单是个输水道而已啊,罗马人用自己对生活的追求态度,把它构成一个美的和谐之地。这是一种如此对美的热爱。想到国内一个个马赛克,堆积的楼房,到处沉积着呆板与无聊的气息。开发商对实用价值的追求远远胜过对美的价值。建筑是一门艺术,如果用实用的角度看待它,就是种悲哀。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在路上、马德里

2015年7月14日(周二)我在路上了。看着窗外巨型钢铁机器,在灯光下平躺着,闪烁着微妙的光芒,静静地坐在皮椅上,努力地维持着本子在大腿上的平稳。听着远方的欧洲默默对我的呼唤,穿过波德平原的广袤,黑海的浩淼,塔里木的热浪,青藏高原的冰雪,传进那飘荡的空气中。想着那壮观的广场,精巧的教堂,还有那亘古不变的洁净蓝天,还有热情的阳光。于是,我在路上了。我的目的地:西班牙和法国,总是在我梦中挥之不去的浪漫身影,但我却一直没有勇气,登上那钢铁巨人的身躯去了却寻觅这梦的柔软的目光。我畏惧那长途奔波。我畏惧那水土不服。我畏惧那陌生人群。但当我真鼓起勇气,真走上了这条通往梦地的路上时,我发现我没有激动,也没有忧虑,只是平静地仰望那宽敞的机场顶棚。我在路上了。走出去,就是另一个世界。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陈启旭欧洲文学之旅

陈启旭同学的欧洲文学之旅李芸老师推荐词---
2015年8月30日
其他

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写给伴我两年的生活札记(田可欣)还记得初一第一次在厚厚的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生活札记”四个字的时候,我对于这份在生活里凭空多出来的作业,心里头最大的感受就是真麻烦啊!那时的我还在为考场作文焦头烂额,还在为靠着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混过了小升初奥考的命题作文二沾沾自喜。那时候,我还未曾见识过文字的力量,也还不知道眼前这本平凡无奇的本子,将会在往后的两年中成为我的学习与生活中最大的慰藉。初一的一年,虽然札记本上的分数一直很漂亮,但我写札记的过程却总是痛苦的,每次都严格按照“开篇总起+分段叙述起因经过结尾+升华立意”的套路,像是绘制好了一张大表格,机械性地往里面填文字。正是因为这种机械性,让我在初一一年过完后,收获到的只有表达能力和叙述能力的增强,其他什么都没有。葛姐姐在初一结束的时候表扬了很多札记有进步的同学,那里面没有我。我当时很困惑,很难过:为什么我如此努力地写札记,写出来的东西却总是像小学生的模范作文?为什么大家都在进步,都在文章里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唯独我没有?那些灵动的,跳跃着的文字,闪着光芒在我眼前飞舞来飞舞去,我却怎么也没办法把它们掌握在手心里。我曾一度对文字感到失望,但很快地,它开始向我展示出电的美丽。那是初一暑假的欧洲文学巡礼夏令营,像是突然间开窍了一般,我不知怎么的就开始对文字着了迷。每一天我都张开身体的每一个感观细胞,尽全力吸纳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细微的感触。常常在一天的活动下来,我的脑海里挤满了四处碰撞着、摩擦着,急不可耐地想要从笔尖一涌而出的文字们。往往在回宾馆的大巴上,我就开始闭上眼睛,慢条斯理地整理起活蹦乱跳的小东西(所以说我并不是在睡觉……)待回到房间后,他们已经有序地排好队形,久等我的带领。于是我顾不上洗澡收拾,飞速奔向书桌,告诉自己:集中精力,集中精力。把全身上下所有力量凝聚于笔尖一点,开写。千余字的日记常常是一气呵成,写完了才发现手臂又僵又酸痛,后背被汗水濡湿一片。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文字的力量,它给予我打开自己所有感官和周遭相融合的能力。我眼中的世界,从此变得缤纷起来。带着这种喜悦而奇妙的心情,我踏入了初二。文字也开始贯穿我一切学习生活,毫无保留地在我生命中留下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涂抹。札记不再是一份普通的作业,它成了我最容易受触动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牵动着我的一颦一笑。我开始渴望更好的文字,对着在札记里出现的每一个字反复思量,精雕细琢,从无数漂亮此举堆砌出的长句子,到长篇的抒情,到敲作文时拼命打空格键的分段,再回到最朴素的叙述。札记本子换了三个,时光的篇章不断翻动着它的页码,而我也终于在这三本本子厚厚的沉淀里,淬炼出了那么一点儿属于自己的东西。葛姐姐说这是最后一篇生活札记了,初听觉得胸口一阵空荡荡的微痛,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硬生生剥离了。然而等那小小的伤感过去之后,却又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因为在日渐繁重的课业下,我越来越支付不起精细地写一篇札记的时间。从前对着摊开的本子一坐三四个小时早已成为奢望。近来的几篇札记,我都只是纯粹地倾吐着自己的心绪和所思所想。再这样写下去,恐怕自己会变得很失望吧。我想要我的札记本漂漂亮亮地跟我说再见,这时候告别或许是最好的。亲爱的札记本,这世界上的幸福有很多种,但你无疑给了我最安稳的一种。你告诉了我,无论生活变得有多糟,这世界上总有一样东西我能做,并且能做得很好。在没有你的一年里,心里的那块空白,我会靠你教给我的文字的力量去填补。在这里正式与你告别,期待高中与你的再次相遇,期待与你再次相遇时,那个变得更好的自己。
2015年7月17日
其他

初一年级清远夏令营——高田学校体验行

一路欢歌、一路歌唱。路途上伴着已是78岁高龄的叶夏方老师的阵阵口琴声,初一的两个班同学在车上演唱了《王二小之歌》、《游击队之歌》共同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火热的年代。刘中博老师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同学生们一起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学生时代。凤鸣岭南,广袤的南粤大地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而显得格外壮阔。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程,我们顺利的抵达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清远飞来峡镇高田学校。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高田学校师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在高田学校相关领导的安排下进行了本次活动十分有意义的一个项目“华附”奖学金颁奖仪式和赠书仪式。高田学校设立的“华附”奖学金是每年由我校通过义卖所得的部分善款共计15000元分等级的颁发给本年度学习成绩优秀、道德品质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高田学校学生。郑华老师代表学校向高田学校捐赠了这笔奖学金。与此同时,华附学生每年都会捐出自己看过并保存完整的图书给高田学校的孩子们,刘中博老师代表学校向高田学校捐赠了这批图书。在随后进行的活动中华师附中英语科郑华老师,语文科刘中博老师分别为高田学校八年级(2)班、七年级(1)班学生生动的讲授了英语和语文课。在上午的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高田学校师生的热情好客,感受到了学生求学好问的强烈愿望。课间时,两校学生在操场上共同竞技:打篮球、踢足球,进一步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下午的活动同样异彩纷呈,来自广东省博物馆的老师们同我校初一年级吴镓楠、严子渔同学一道为高田学校的学生讲解了广东地质地貌、岩石形成与分布情况等地质常识。学生们听得认真,我校学生讲解的仔细、生动。在小组讨论中愉快的度过了这段难忘的时光。随后的班会课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来自初一两个班的同学们与高田学校七年级的同学们互相交流,讲述着彼此在学习、生活上的经历。分享彼此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拉近了距离,密切了同学之间的情谊。有学习、有娱乐。跳大绳、投飞镖和一些在城里居住上学的学生从未见过的游戏活动都让我们华师附中的同学们大开眼界。同场竞技、相互追逐。在交流中享受着快乐,在活动中增进了友谊。时光飞逝,转眼间在高田学校一天的体验生活即将结束。两校师生共同合影留念。作别这难忘的高田之旅。交流和聚会总是短暂的,分别总会到来。临行时,两校师生依依不舍的话别,我们希望高田学校的师生也能来华师附中走一走看一看。
2015年6月6日
其他

新学期阅读计划

前言:读书是终身的事业,不管对于谁,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要想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必须通过阅读学习来拓展自己。同时,通过阅读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此外,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学好语文重在积累,积累的关键在于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体悟的知识是终身受益的。
2015年3月13日
其他

新学期的阅读,你准备好了吗?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你打算看哪些书?你打算安排哪些时间看书?你的计划是否可行?写出来看看就知道了,不合适再修改,总之修改到合理,才会有操作性,才真正有具体的努力目标。
2015年3月6日
其他

从柴静的演说学会怎么打动并说服别人

我决定要等所有评论的声音都停止再看这段轰动网络的演讲录像,但眼看着各种声音各种角度都说得差不多了(我不相信还有什么新的观点能再被挖掘出来),我便花了近两个小时把这段演讲看完,下面单从演讲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顺便提醒一下我们这学期要做演讲的同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此处参考了网上一篇比较专业的文章《10大技巧让柴静的演说感召了我们每一个人》(参考之处会加以注明)。
201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