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投研笔记

其他

【笔记】“资产担保债券”那些事儿

碎碎念:前段时间朋友来问个CB,小白菜虽然知道这玩意的存在,但还真没实际接触过。闲来无事,就系统性学习下喽……看到新闻,早在2016年,由中国银行发行的首支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5亿美元,3年期美元固定利率,票面1.875%。但境内迟迟未能启动……直到2022年5月26日,交易商协会印发《关于开展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通知开展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相关创新试点,发布《NAFMII市场创新自律问答(第六期)——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CB)》及《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CB)信息披露要求》。虽然监管去年就已经喊话,但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并没有多少CB的身影,到目前为止也就发出来6支,其中1支都已经到期了……根据交易商协会披露,目前注册情况整理如下(没看到扬州交通的),预计后续将大幅扩容,而且目前民企地产债(展期的增加增信,没展期的提供反担保资产等)就已经有资产担保的属性了……从目前的发行情况来看,主要就是国央企,这点还是有点意外的,小白菜原以为CB可能更多是那些资质偏弱的,完全靠信用可能发不出来的企业才会玩的……不过可能也是政策引导吧,先打个样,为市场扩个容,毕竟对于目前的债市而言,CB仍然是个新品种(欧洲市场玩的比较溜,毕竟1770年就开始有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CB市场目前的发行人主要是非金融机构,而国际CB市场通常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目前已发行的几支CB“卖相”也有点难看:吉林电力、江苏华靖、国家电投等发行的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均延长簿记,猜测有几点原因:1)市场机构都不熟,对于这种新型投资品种初步认识过程中风险偏好较低(部分还是私募,信披更弱);2)不太符合很多产品的投资标的;3)尚无清晰的入库准则和流程等等……所以基本都是银行主承,余额包销……何为资产担保债券?按照官方定义来说:指发行人为实现融资目的,以资产或资产池提供担保,可约定由发行人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收益支持,按约定以还本付息等方式支付收益的结构化融资工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发行人在发行债券时,提供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如果这只债违约,就对抵押资产拥有优先求偿权。CB的还本付息一方面看发行人本身信用,另一方面也要看抵押资产的质量。总结来看,CB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CB和资产池均保留在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内;CB的投资人对发行人和资产池具有双重追索权;CB的发行人有义务维持资产池中的底层资产充足(CB一般采用动态资产池,要求资产池对债券余额超额覆盖,资产池中某些资产的质量下降时,只要发行人仍有偿付能力,就必须用其他优质资产替代不合格资产);专门机构监督发行人履约(CB需要定期进行资产充裕度测试,包括资产覆盖测试和摊还测试,这需要外部监管约束)。从上述特征来看,发行CB,对于发行人而言,有利于资产与负债期限的匹配,拓宽其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也相对更低(毕竟相较于纯信用增加了资产担保);对于投资人而言,双重追索权有助于提升投资的安全性,且丰富了投资组合。补充一点:海外的CB根据其到期日是否可延期分为为硬性到期日型(不可延期)、软性到期日型(可有限延期)及条件过手型(可无限延期,直至全部摊还完毕)。CB的交易结构CB的发行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发行(抵质押模式),另一种是间接发行(结构化模式)。1、直接发行这种模式比较简单:1)发行人直接用表内资产发行CB;2)发行人成立个子公司,子公司持有对应资产,通过子公司来发行CB。无论哪种形式,担保资产池仍在发行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内,发行主体承担了该等资产的全部风险敞口。由于担保资产仍属于发行人,在CB的存续期,如果发行申请破产,存在担保资产被认定为其破产财产的风险,无法就担保资产实现破产隔离效果。因此,这种模式适用于针对担保债券制定了专门法律法规的环境,从而保障投资人对担保资产的优先受偿权。2、间接发行发行人将担保资产池转移至特殊目的载体(SPV),再由SPV向债券持有人提供针对特定债项的担保。通过引入SPV作为破产隔离载体,实现资产隔离,更有利于投资人对于担保资产的追索。案列:23吉林电力SCP001(资产担保)这个吹得比较响,全国首单服务碳中和、碳资产、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的“四大主题”资产担保债券。从资金用途来看,感觉是为了发而发的,银行贷款本来就是好谈的,其实也没必要发这玩意,还是个超短……本期债券采用质押担保的形式(直接发行)。CB、项目收益债、ABS傻傻分不清这几个放在一起,听上去感觉是一回事,不过多有差异。(市场就是喜欢搞花样,绕晕投资人就可以割韭菜了……)先来对比下项目收益票据(简称PRN)和ABS(以PRN视角):(1)风险隔离:PRN的发行主体为项目公司(实操中母公司提供担保、差额补足等),而ABS一般是SPV(内部或者外部增信)。(2)基础资产:PRN主要以在建或拟建项目作为基础资产,而ABS的基础资产既包括由已运营项目形成的未来收益权,又包括已完工BT项目回收款、应收账款等既有债权。(3)产品期限:PRN对应项目的建设经营周期较长,因而发行期限也较长,而ABS的发行期限则相对较短。(4)资金用途:PRN一般对应项目建设与运营,ABS可用于项目、偿还银行贷款、补充营运资金等;再来对比CB和ABS:(以CB视角):(1)追索权:CB对于发行人和担保资产具有双重追索,ABS一般仅限于资产池(虽然部分也有各种形式拐带进去发行人的增信);(2)增信措施:CB主要就是资产超额担保,ABS更为复杂(担保、差额补足、流动性支持、优先/次级结构、超额抵质押担保等)(3)基础资产:CB没啥特别约束,ABS必须为权属明确并能够产生独立、可预测现金流的财产或者权益(4)发行载体:CB直接发行为主,ABS通过SPV发行为主;(5)分层机构:CB一般不设置,ABS一般都分优先劣后;(6)交易结构:CB交易结构相对简单,且参与机构数量较少;ABS更为复杂;(7)资产池管理:CB为动态池(发行人有义务保障资产的质&量),ABS一般为静态池;(8)会计处理:CB对应担保资产直接发行模式为发行人表内资产,ABS可实现资产出表;(9)发行目的:CB是为了融资,ABS除融资外,还包括转移与资产相关的信用风险等;(10)……此外,部分CB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用担保资产打包发行ABS来偿付CB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如何评级CB?要点一:发行人本身信用资质。发行人是债券还本付息的第一来源,只要具备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就能保障债券的兑付,因此,发行人资质分析是对CB的分析的起点。要点二:担保资产的质&量。由于CB可在发行人不履行债务或出现风险时对于担保资产拥有优先求偿权,因此担保资产池的质量和现金流是分析的重点。主要关注①担保资产的价值评估;②担保资产的流动性;③现金流压力测试等。要点三:担保资产的破产隔离。根据不同的交易结构,根据所处环境的法律对其保障程度进行评估(法律风险)。要点四:参与方资质及履约能力(SPV、资产评估机构等)。比如CB一般设置资产动态调整机制和合格标准,需要资产评估结构定期跟踪评估资产池。在上述基础上,综合评估CB对投资人本息的保障程度,以进行信用等级评估。(按理说应该是高于公司信用债的层级的)海外评级机构主要关注几方面:(1)资产池信用质量,因为CB资产池的信用状况和发行人信用相关性高;(2)司法环境;(3)动态资产池的管理;(4)担保资产期限与债券期限的匹配程度。惠誉:在主体信用评级基础上予以提升,提升因素主要考虑:①处置优先级;②回款连续性(资产池的流动性);③回收率。标普:在主体信用评级基础上予以提升,主要进行以下分析:①资产隔离分析;②处置机制分析(是否有完善的机制避免被内部纾困影响);③司法支持分析(政府支持的可能性,考虑法律框架、系统重要性、国家信用实力等);④资产池分析(超额抵押,考虑信用风险和资产错配风险)本文小结自去年监管喊话CB,今年在住房租赁“金融17条”中再次提及,预计CB将会放量增长……但目前缺乏业务相关的法律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CB的发展,比如资产池需要严格的合格标准和监管机构的监督,要不然“双重追索权”无从说起……附录
2023年4月5日
其他

“小 但不确定美不美”的城投

碎碎念:2022年过去了,城投债又一次安稳度过,没有出现实质违约,继续打脸小白菜这类看空党……“城投不违约,违约非城投”的信仰支撑着一代又一代投资人前赴后继,背后是ZF的隐性背书,一旦暴雷,也意味着地方ZF的信用受损。目前,区域出现债务风险时,一般就是隔空喊个话表达下偿债意愿、各种协调金融资源、设立化债资金池、再不行枪口指导强行喂颗定心丸等等,继续充值这岌岌可危的信仰……(写在前面:开启新系列“瞎笔统计,胡诌策略”,纯属虾扯蛋,不构成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小白菜所在机构观点……)债券市场其实不需要啥“特立独行”的策略,信用挖掘是个比较扯淡或者说性价比并不高的事儿,投资者一致预期的行为分分钟教你做人……就图这点利息,那点工资,就大可不必吧……(当然信用挖掘的尺度可能也是相对概念)“小而美”一般都是小公司喜欢给自己贴的标签,就算是真的,市场或者说评级体系可能对其也并不友好,公司的体量规模这一要素基本都会纳入到相关的模型当中。而这个债券存量规模,也一般和公司规模相关性很大,以城投来看,存量债规模比较大的平台,一般平台地位or层级比较高,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存量债规模越大(持仓机构越多、投资的潜在交易对手越多),流动性越好……这么来看,似乎对于城投而言,“小”和“美”并不搭……但是反过来看,某些城投资产or业务规模大、外评也高、地方经济体量也很大,但是城投平台的债务负担也明显较高。对于一些“小”平台,有几点逻辑:(1)可能1年也就发那么1-2只债,其他债务可能都是些国开行超长期限的贷款,债务负担(或者说刚兑的债券规模)其实是更小的,偿债压力并不大。即便出现流动性危机,由于存量债券比较少,协调金融资源、其他平台资源等等压力也不大;(偿债能力)(2)从违约成本来说,只要它确实是城投,为了这一个平台的2-3个亿违约,直接带崩区域融资环境,这个的代价可能有点太高了(可能其他平台受该事件影响,整体利息的增长都要超过这个债务规模了),并不值得,真要躺倒就躺个债务规模大的不是更“香”嘛?(偿债意愿)(3)小平台其实跟大平台关联度并不低,债务担保、其他应收应付款的往来款、以及在报表时点并不反映的日常拆借等,很多只是没看到而已,小平台出事,大平台不会完全不管的……(4)几个化债的实践也侧面利好这类小平台:①云南模式:对于存量债券规模较小的风险主体,通过提前兑付结清来进行退出;②贵州模式:优先保公开债,通过银行债务重组、非标债务的展期or重组来降低成本、延长期限,缓解兑付压力;③其他:整合尾部,减少“小”平台,集团拆借来为其业务提供支持。(5)最后一点(小白菜不喜欢的点),目前实质性违约的主要是非标债务,标准债依然刚兑,谁都不想当市场的出头鸟第一个出来违约……(这条适合整个城投债的信仰)基于上述,筛选出以下名单,具体筛选条件如下:(1)是否城投债:按照wind口径和YY口径的并集(2)存量债券余额:小于8亿(3)单笔债券余额:小于4亿(4)剩余期限:以行权计,小于1年如果想放大投资范围,可以放开存量债余额等要素,对应具体要素值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纯属小白菜瞎笔统计想到啥就是啥……如果想更“美”一点,可以增加筛选条件,比如平台层级更高一点、业务属性公益性明显点、区域经济更好点blablabla……统计结果如下附图,就不总结特征了:**原创不易,欢迎后台留言批评指正,也欢迎关注转发**------------------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浅谈“CRMW估值”

碎碎念:近日,龙湖、美的置业、碧桂园、旭辉、新城控股5家民营房企已实现或预计进行债券融资,项目在发行时都设有信用保护工具,而这样的配套发行在民营房企发行境内信用债时属于首次,这使得信用保护工具再次进入到市场的视野……然鹅,信用保护工具从2010年发展至今,市场容量仍不大,尚有诸多难点待破局,其中对标的债务信用风险锚定和信用保护工具的定价尤为令人“头秃”……本文为“债券估值系列”第9篇,对CRMW估值简单作个介绍,以期入个门(欢迎后台找小白菜交流)……目前我国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上主要有6种信用保护工具,本文暂且不多介绍,有兴趣可关注下一篇稿子《浅谈“高收益债”之4——信用保护工具》。其中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于2010年推出,市场上创设的信用保护工具也是以CRMW为主,参考标的为单一债项,而且是个标准化、二级可交易的品种,因此本文来简单聊聊CRMW的估值……一级市场“用脚”投票小白菜近期也翻看了多个创设说明书,一般规则如下:在本期凭证申购时间内足额或超募的,申购时间截止后,簿记管理人将全部合规申购要约按申购费率由高到低逐一排列,取募满计划创设名义本金时对应的费率作为本期凭证信用保护费费率。若全部合规申购额小于计划创设名义本金,可缩减本期凭证名义本金。也就是说一级市场确定的保护费费率就是各投资人“用脚”投票的结果……然鹅,现实还是比较骨感的,CRMW仍以政策推动为主(比如近期的这些地产,各家投资人都是xin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浅谈“违约债估值”

碎碎念:“刚兑”一直是债券市场比较暧昧的现象,一方面刚兑扭曲了债券的估值定价;另一方面,投资者又口嫌体正直地接受着刚兑下的稳定收益。14年以来,刚兑悄然打破,“11超日债”成首单违约公募债券,而后,违约债券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某只债券一旦出现违约,其价格大幅跳水,踩雷基金净值或将一落千丈(已不乏相关血泪史),这也使得市场越来越关注违约债的估值……近年来,伴随信用风险加速暴露,违约债券的队伍逐渐扩容,那些在违约边缘行走的主体时刻牵动着市场的心。这不,17日晚间,“15吉林铁投PPN002”的成功兑付再次充值“城投信仰”,成为胖友圈亮丽的风景线(刷屏)……
2020年8月19日
其他

【房企沉浮录】之雷震子3号——泰禾

碎碎念:不知曾几何时起,“硬着头皮冲规模”一度成为房企“活得好”,甚至“活下去”的内在驱动,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日益提升,销售、拿地亦或融资,逐渐向规模房企倾斜,相应的正如大家用脚想的那样,危机的魔爪通常也只是伸向小房企。2020年,疫情之下,地产洪流涌动,危机也不再“独宠”小房企,曾野心勃勃稳居TOP50的泰禾,也陷入危局……生了生了,年报难产的泰禾集团终于!!!
2020年6月16日
其他

浅谈“债券估值”之利差篇

碎碎念:一路磕磕碰碰,终于来到“债券估值”的第四篇——利差,市场上基于利差的策略研究报告不胜枚举,作为债券投资常用的分析指标,亦或称之为信用债定价分析的一种语言,可谓“债券估值”研究必备良品!伴随利差的走阔or收窄,或可窥探出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今天就先来简单扯扯入个门吧……
2020年5月27日
其他

【笔记】拆拆房企现金流(附测算框架)

碎碎念:疫情危机之下,销售冲击,加剧了房企资金链压力。4月17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展望至“负面”(5年来首次),与此同时,多家房企被三大评级机构下调评级。比如最近深处旋涡中的泰禾,可谓旧疾恶化又添新伤,联合资信也没忍住,手抖跟风下调了波(心疼10秒)。当然也有“顶风作案”的某大某公,上调蓝光、荣盛至3A,为啥偏偏这个时点调呢?别问,问就是头铁!!!不管怎样,越是这种风云变幻之际,越是要死盯着房企资金链。鲁迅曾经说过:土地是房企的生命线,资金是房企的血液。今天小白菜就来扯扯房企的现金流吧……关于地产,小白菜已经撸了些偏基础的稿子,正好试试专辑这个新功能,未来会加大这部分的输(xia)出(che),有兴趣的欢迎关注,多多后台交(gou)流(da)!
2020年5月14日
其他

【违约启示录】之雷震子2号——海航集团

关于会议期间的故事,请查看公众号ratingdog发布的《海航会议翻车现场实录》一文(也被删了,尴尬),小白菜虽未参加,但如身临其境,“芬芳”笼罩,场面一度失控的景象一度浮现在小白菜脑海中……
2020年4月15日
其他

浅谈“债券估值”下篇

碎碎念:前几天,在某欢乐划水群里突然冒出个学术性问题:在Wind债券计算器里输入某含权债中债估值的净价,得出的到期收益率为何与中债估值给出的到期收益率不一样?看来小伙伴们也比较关注“含权债”的估值。此外,在含权债的现券交易中,常常面临一个问题:是按行权收益率来谈呢还是按照到期收益率来谈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来扯扯“含权债”的估值……
2020年4月7日
其他

浅谈“债券历史违约率&隐含违约率”

碎碎念:公开第三方评级被吐槽冒出来个隐含评级,违约率还未得到市场青睐又杀出来了个隐含违约率。在中证隐含违约率的多年实践后,2020年1月22日,独守空房的中债终于耐不住寂寞,官网发布《关于试发布中债市场隐含违约率的公告》,信用风险计量工具的完善自然是值得敲锣打鼓的好事,本文就紧跟时代“潮流”,简单来扯扯吧……
2020年3月19日
其他

【违约启示录】之雷震子1号——康得新

碎碎念:2014年3月,“11超日债”成首单违约公募债券,打破了债券市场零风险的僵局。违约潮之下,“雷震子”频现,吃瓜者津津乐道,道的是望雷兴叹的窃喜;踩雷者痛心疾首,痛的是与“雷”共舞的悲凉。雷声鸣鸣之下,本系列试图建立违约库,以修避雷之道……
2020年3月12日
其他

浅谈“债券估值”中篇

碎碎念:“估值附近谈”,俨然成为了交易员大大们讨价还价的基准,但是下文中主流的五种估值,你会参考哪个呢?如果都信了“中债估值”,假如中债估值100元,中证估值98元,那99元你买不买呢?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浅谈“债券估值”初篇

第一步:收集市场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后,编制不同的标准(如债券品种、信用评级等)的收益率曲线;第二步:定位合理的收益率曲线和相应利差,确定个券的收益率(折现率),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对个券进行估值。
2020年2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浅谈“市场隐含评级”

根据中债金融估值中心介绍:中债市场隐含评级自2008年推出,现已覆盖所有在岸各币种信用类债券,每日发布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债券债项评级超过42000个,这填补了部分非公开发行债券无评级公司评级的空白。
2020年1月7日
其他

浅谈“房企担保”

-------------------------------
2019年12月27日
其他

浅谈“标准券折算率”

作为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质押式回购是债券市场加杠杆的主要方式。借助质押式回购,债券持有人可以不断融入短期资金在债券市场继续买买买,以此博取更大收益。而标准券折算率,则决定了债券质押融资的杠杆大小。
2019年12月17日
其他

浅谈“明股实债”

投资者与相应主体签署增资协议/股权转让协议以入股标的公司,由标的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投资主体签署回购协议等文件,并提供其他增信措施(例如资产抵押、股权质押、保证担保等)
2019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