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本周二,我们分享了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成员余惠斌老师的《森林大熊》阅读指导微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今天,余惠斌老师继续为我们分享她对《森林大熊》文本的深入研读,图文艺术的鉴赏,以及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好!学生的课已经上完了,接下来,我将和大家谈谈《森林大熊》这本书的欣赏与教学构想。我们都知道,图画书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儿童通过图画和文字欣赏故事,通过阅读和交流理解故事。图画阅读、故事聆听与讲述,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获得美感、品位和见解,建立了价值观,形成具有个性的思考与表达方式。那么,意蕴如此丰富的图画书,我们该怎么把它带给学生呢?首先,进行图画书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先深研文本。这本书《森林大熊》,我和大家一样,很早以前就读过,但是,那时候读这本书,仅仅停留在感知的浅层面状态。接到亲读会的教学任务之后,我开始深研文本。先是反反复复地将整本图画书琢磨上十多遍,然后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记录自己对文字与图画的阅读感受。接着,我开始查找各种工具书,看看研究图画书的前辈们是怎么解读这本书的,可惜这样的材料非常少。而后,我把这本书拿给我们学校的美术教师、德育名师去阅读,请她们和我交流阅读感受。果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本图画书,不同的读者,不同的视角,收获的是不同的阅读感悟。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曾以“冰山”为喻,他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另外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所以,一本意蕴深远、构思巧妙的书,是能够让不同的读者读出丰富的内涵。今天,我的解读,也只是十分浅薄地呈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冰山下面的八分之七,如此丰富的部分,等着老师们去感悟,去解读。现在,我就和老师们谈谈这本书的两位十分了不起的作者,然后一起欣赏这本书的图文艺术,最后简单说说我的教学设想。作者简介壹这本书曾获德国绘本大奖、国际绘本艺术金牌奖。本书的文字作者约克·斯坦纳,1930年10月26日出生于瑞士比尔市。他曾经接受过药剂师职业培训,攻读过师范学校,后来,在一所青少年管教所工作。这项工作,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监禁与自由、习以为常的现实和出发的梦想,成为他的作品主题。他的作品中又蕴含着存在主义哲学意味,对现代文明中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上世纪70年代后,他就与插画家约克·米勒合作,首部作品便是《森林大熊》。此后,他们又共同创作了许多享誉全球的作品。比如,《再见,小兔子》《太阳石》等等。这本书的图画作者约克·米勒,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他毕业于广告设计专业,后从事绘本创作工作。他的画风细腻真实,擅长运用电影镜头手法一步步推展情节。他的作品,多呈现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引发人类对自己生存空间的思考。1973年,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使他作为插画家在国际间一举成名并荣获德国青年文学奖。1976年,米勒以相同的手法再度创作一本姊妹篇《城市的改变》,描绘日渐受损的城市景观。这两本绘本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撼。他的作品投射出一位艺术家的宽阔视野和深刻思想,1994年,他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欣赏图文的艺术贰文字作者约克·史坦纳是公认的善于在讲故事中思考的人,而图画作者约克·米勒更是长于在画面中使用镜头感,在真实细腻中创造出无穷的想象空间,二者结合,便造就了《森林大熊》独有的魅力。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凸显了写实与幻想的结合,将思考与哲学深刻地融入其中。作者约克·史坦纳特别用心地组织人物的语言,描摹出每个人物的不同心理特点。他不置议论,只讲故事。平静的语调,讲述的却是一个荒谬与逻辑并存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思想的丰沛与深远。绘者约克·米勒善于用画面唤起意念,用细节传递信息,用伏笔引发感动,所以,他对画面的布局十分讲究。怎么讲究呢?漫画格的使用赋予了画面动感,大熊的苏醒和困倦都呈现在动态的过程中,而镜头的转换则造成时空的自然交替,大图与小图的错落安排,使场景时而开阔,时而集中,仿佛画面也具有了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有人评价他是“善用镜头的电影导演”,镜头水平不变,通过推位摇移,构成前景、近景等多种分镜,还有那些与身份地位形成绝妙映衬的人物神态动作、办公室里的陈列,则传递出些许成人化的趣味、讽刺和冷幽默,为绘本带来复杂的况味和多个层次。我给大家简单举一两处例子:用画面唤起意念01故事一开始:“树叶开始往下落,野雁成群向南飞。”画面:枯黄的树叶、向南飞的野雁,传递冬天来了的“视觉影像”。要传递一个意念或讯息,最好是描述画面,让给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视觉影像,意念自然对应而生:冬天到了,大熊要冬眠了。我们用画面来描述情景,传递给孩子,让他养成图像思考的习惯,培养他的观察力。郝广才老师曾经幽默地说:“当今社会,文盲几乎消失,但是,图盲还大量存在。如果图盲充斥,那要达到审美的境界,就还有很深的鸿沟要跨越。”用细节传递主要讯息02在这本书中,细节是最为丰富的,大量细节都集中在大熊被工厂管理员发现,被逐个带去见人事主任、副厂长、厂长、董事长这几页。我们知道,人事主任官比较小,副厂长官比较大,厂长官更大,所以,画面的安排就随之放大。再看其中一些细节,副厂长只有一个秘书,厂长有两个秘书。副厂长的秘书是老太婆,厂长的秘书是年轻美眉,发色还一黑一金。副厂长接电话,厂长看报纸,老太婆埋头打字,两个美眉嬉笑聊天。灯具、画框、窗景……都各自不同。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生命的真相。我们再看看董事长带熊去证明自己的时候,董事长是坐什么车?熊是坐什么车?董事长坐的是黑头大轿车,熊坐的是公务交通车。用伏笔引发感动03故事向前推,时间向前走,天气又渐渐变冷,“树叶又开始往下落”。我们看到小小的一个框格,熊把手搭在铁丝网上,望着外边的天空,看着“成群向南飞的野雁”。还记得书中第一幕吗?熊站在山顶,头抬得高高的,自信、自由自在地看着“野雁成群向南飞”。同样的讯息,重复出现,景物依旧,人事已非。大画面对小框格,熊的动作两相对比,让此幕倍加伤感。这一个小框格含有如此强烈动人的效果呢?是因为绘者在第一幕就埋下了伏笔。郝广才老师曾说:如果画得不好,怎么画?画熊在哭,就是直接表达情绪。直接表达比较粗糙,没有前奏序曲,没有配乐灯光,打动人的幅度有限。好的方式就是不直接画熊的表情,不光靠主角来演戏。主角再会演,喜怒哀乐表情也有限,要从其他地方下手,先预留线索,布置线路在读者脑中,慢慢酝酿,在适当的时机,引爆高潮。注意,只布线,只埋火药,火要让读者自己点。感动是读者内在情绪涌现,不是外力强加硬塞。天气变冷,又到了熊该呼呼大睡的季节,绘者在这里利用“春天熊醒来”相同的格式,唤起读者脑中的印象,对应“熊越睡越想睡,睡到头都沉到衣服里”的过程。看到这里,我们就越来越明白,绘者为什么要采取“漫画格”的构图,用这个方法来说故事,他就有更多的空间,去铺陈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看绘本,除了赞叹故事的精彩,享受图画的丰美,如果能看出创作者如何深思熟虑,如何决定书的基本架构,就像看到建筑的蓝图、乐曲的乐谱一样,别有一番乐趣。也就是说:高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视野,角度不同会有更多面的思考。教学设想叁这是一节图画书阅读指导课,从对《森林大熊》的深入研读出发,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给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是:a.边读边思考,结合教师的引导,提取本书图画的关键讯息,体会图文融合而产生的新意义;b.学会联系生活,思索在现代的工业文明中,人类与自然该如何和谐共处;c.尝试开展同一作家作品比较阅读,提升图画书阅读力。从这个目标出发,我采用教师讲述、师生共读共议等方式,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