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教言

社会

当我们供灯时,我们供养的是心!

在金刚乘中,特别是金刚乘的大圆满传承中,灯或灯所象征的意义非常重要。在所有象征性的供养或可以看得见的供养里,灯被认为是最吉祥的物质,因为它代表心。事实上心和灯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黑暗中没有灯,我们就看不见任何东西;但没有灯的同时,我们也看不到灯。所以灯做了两件事:它照亮自己,也照亮其它东西。当它照亮自己时,用的是自我照亮的方法。你找不到灯的黑暗面,找不到灯的黑暗面需要灯的光明面去照亮的情况。同样地,我们的心也是像这样:没有心,我们无法了解事情;但没有心,心也不知道它自己,所以心有自知、自证、或说是自我照亮的本性。当灯照亮自己的时候,并没有灯的黑暗面需要灯来照亮,灯本身就是光亮,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即是佛性。所以当我们供灯时,我们供养的是心。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7月15日 上午 10:54
人权

试着约束自己每天都修持!

忧郁症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常是由缺乏戒律所带来的坏习惯而引起的。例如,迟迟不丢垃圾,或耽溺于怠惰懒散的感觉,或厌恶例行的工作。如果沮丧的人们能运用一点戒律在自己的生活上,我确定他们忧郁症的一大部分就会自动消失。例如,假设医生要你避免太多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因为它会引发忧郁症。过了两天,你和朋友们去一个很好的餐馆用餐,他们点了一些看起来很美味的意大利面。你自忖:“我不过刚刚开始节食,一盘意大利面能有什么害处呢?这将是我最后一顿,明天我再开始节食。”因此,你破坏了自己的“戒律”,很快就陷入“后意大利面忧郁症”中,这就是由于缺乏戒律而产生忧郁症的例子。
6月27日 下午 4:46
人权

人生,是一场从未醒来的大梦!

直到我们能完整地理解菩提心,否则仍会持续地误认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其结果是,我们几乎必然会成为自己悲心的受害者;而且,若无法充分了悟“无二”,我们的所作所为也都将导致失望。例如,做为一名治疗师,你准备花多大力气帮助一个酒鬼或吸毒者?设想你的某个病人在未来的五千世,都势必投生为吸毒者。做为菩萨的你,帮助她的决心应当非常坚定,以至于发愿生生世世都要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投生,以便继续治疗她。影片快转,来到第五千世。你的病人投生在一个荒凉而凄惨的国度,为了确保她永不投生为吸毒者,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去跟她度过半天的时光。换句话说,你也因此必须投生到那个悲惨的地方,而且整个生命的焦点就只是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与病人度过那几个小时。要做到这点,你将需要拥有教法所描述的“力量”与“决心”,而唯有了悟一切现象的如幻本质(或说“空性”),你才有可能找到这种力量。
5月31日 下午 4:56
人权

三转法轮教导绝对实相

佛陀曾经说:“依法不依人。”举例来说,我们不必特别信任龙树这个人,但是我们可以读他写的书,书中有他对许多不同情况所做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那烂陀大学所有伟大学者的作品,他们有些人在两千多年前所达到的结论,现代科学家才刚刚发现。现在,我们要开始讨论佛教中证悟“无我见地”的各种技巧。我们经常能直觉地知道实相,但是由于我们的执着不接受,而忽略掉它。当你恋爱的时候,你不愿相信自己正在体验的感觉是无常的烦恼,而它阻碍了你得到真正的快乐;你反倒珍视那些感觉,让它永远存在,并且盖一座像泰姬玛哈陵的大纪念物来表彰它;但是,如果是别人谈恋爱,你就很容易可以发现那有多疯狂。虽然明知有一天你和你所爱的每个人都会死,但是你却不会真正相信这件事实;在情绪上,你成功地把它遮盖起来——尽管死亡是生命中少数几个绝对确定的事情之一。为了帮助众生超越他们的希望与恐惧,证悟实相,佛陀给予教授,转动法轮。一般来说,佛陀三次转法轮,每次教授的内容,都是根据听法弟子的根器来决定的。初转法轮是在印度的鹿野苑,听法会众具有小乘的倾向。这次转的是四圣谛法轮,目的在使众生转向佛法。这次教法的直接受益者是佛陀六年苦行时的同修五位比丘——当然还有许多众生都得到利益。二转法轮是在灵鹫山,被称为“无体性法轮”,它的内容是现象无可言喻的本质。佛陀教导弟子,从色相到智慧,没有一种现象具有真实存在的特性。直接的教授是空性:根或迷惑是空性,道是迷惑,但也超越二元对立;果完全没有二元对立,非概念,无法言喻而且无法想象。这种隐秘的教授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也是众生透过对于空性的逐渐了悟后所生起的品质。这是大乘众生的教法,在场有许多弟子,而主要是菩萨。三转法轮教导绝对实相。传法的地点不定,一般相信是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同样的,有许多弟子参加,但是这次教授,主要是利益那些不再回到轮回的菩萨,重点在于开示佛性。为了简化,佛的教法可分为经和释论。“经”通常是佛陀亲口所说,其中又依主题与内容的不同再分成三部(三藏)。第一部为阿毗达摩藏——论藏,这是佛教的形而上学,重点集中在智慧;它的主题包括了心的起源、心的不同种类、五蕴、不同心理状态,以及去除这些状态以后不同的结果等。第二部为毗奈耶藏——律藏,即戒律,教你如何正常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其中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居士五戒等。第三部为经藏,主要介绍三摩地、禅定和止观等。“释论”是经的注释与说明,释论绝不可和佛陀所说的相抵触,必须完全基于佛语来做阐述,不可搀入错误与疑惑的见解。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5月26日 上午 11:40
人权

“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

你可能会想,不明白“自我是幻觉”有什么害处?明白“自我是幻觉”又会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自我”不存在,任何人都不存在,那么去做任何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没有开始的人,那又是谁开始修行呢?觉察“自我”和“不知自我乃幻相”的坏处,非常重要。因为这种觉察几乎就是让你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的起点。佛陀开了三乘共计八万四千方便法门,这一切教法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粉碎、转化、揭露、训练或攻击“自我的幻觉”。“自我的幻觉”是佛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业力的起源。因为很多地方都谈到了“业”,因此在这里只讨论几个常被误解的重点。业力并不是宿命论,并不是一旦你造了什么业就被困在其中,一定会得到相当的处罚或奖赏;业也不仅是“这是我的业”的结果而已,它既是因,也是缘和果。字面上来说,业是指行动——任何的行动。“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可能大部分对于业的困惑都来自误解了这段话:业不会自己消失,因缘成熟时,它即刻会现行。就好比是蛰伏多年的种子,一旦土壤、水、阳光等正确的因缘聚在一起,它就会发芽。业经过再长的时间,也不会失去它成熟的力量,这一点与种子不同。然而,就如同我们可以压碎种子或限制因缘让它无法生长一样,我们也可以制造障碍以阻挠业的成熟,并利用方法对抗业的影响,这样便能改变或摧毁业的作用。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嗔、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刚开始,“自我”执着于自己的存在,投射出自己和他人,然后有了互动而创造了业。由自己和他人互动中流出的业力,稳定了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更加入了“自我”在其中表演的各种贪、嗔、痴的电影,电影中交织了复杂的情节、插曲、发展等,足以使“自我”陷在里面。在这个时候,业开始创造出“自我”,“自我”也创造出业力——这种周而复始、反复滋养它本身,而让自己一直受苦的现象,就叫作“轮回”。以最简单的字眼来说,业就是因、缘、果报的过程,正如你吃了东西就会想上厕所一样,除非有障碍或对治,否则永远有结果。业力是一种很理性、很科学的过程,它和宗教或神秘主义没有关系。如果把花种丢入空中,就永远得不到花——适当的因缘是必要的。如果具足因缘,又没有鸟吃掉种子或干旱等干扰,那朵花就无可选择地茁壮起来,即使你不想要它,它也会长下去。如果出现了一些干扰,例如水分不够或被马匹践踏到,那么花虽然还会长,却受到阻碍或是变形;如果出现非常强烈的障碍,例如被火烧到,那么花便永远长不起来了。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5月21日 上午 9:57
人权

很少人能认识的真谛:轮回毫无希望和意义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曾说,如果你的内心深处仍然相信轮回中有某个小部分可能还会有用,或甚至能对世俗问题提供究竟的解答,果真如此,你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灵探寻者。若是相信生命中的问题会自动解决,相信一切损坏的东西都会自动修补,相信在轮回中有某些事物是值得奋斗的,那就不可能培养出一种真诚的、完全投入的态度来修持佛法。对佛法修持者唯一有用的见地是:痛苦没有解答,轮回无法修补。当我们思维死亡时,就很容易持守这个见地,因为死亡是绝大部分人类最恐惧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而言,“生”却会引起非常不同的反应,毕竟,“生”不就是关于美好未来的希望与允诺吗?然而,像印度学者龙树这种圣者就不这么想,龙树认为“生”与“死”同样的可怕,因为“生”意即回到轮回,佛法修行者应该恐惧它,恰如恐惧迫在眉睫的死亡一般。
5月20日 下午 5:56
社会

心的训练,最终是要让我们成佛

如果你锻炼身体的话,身体就会变得更健康、更强壮、更受你的控制;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心。讽刺的是,世上充满了健身中心,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心的健美。心的训练很必要,因为心是“自我”的基础,没有受过训练的心,会让你陷入各种紊乱中。因为这样的心容易被激怒、容易起伏、容易受外境影响、容易受操纵、容易因为肤浅的赞美而满足、容易受到无意义的批评或毫无实质的恶言伤害;它也经常太僵化、太固执,无法接受新鲜的主意。心的训练,最终是要让我们成佛;但是相对上,它对于日常生活也有极大的影响。训练自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自在地使用它。例如,如果你的心经过良好的训练,就能在完全愤怒的状况中调整心理,对于那个生气的对象生起大慈,这就是所谓超然之力。训练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能使用心更大的部分。目前,你只用了心的一小部分,就连这一小部分也被各种愚钝和烦恼所削弱。如果你训练自己的心,就能让心的功用全部归你所有并自由控制,你就可以具有创造性、耐心,具有艺术天分,或任何你想要的。那么,即使你的身体老化,头秃肤皱,而你的心仍然继续成长、更有活力。你训练身体,只能利益此生;训练心,就能带到后世。人死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在此生与来生之间承受某种震撼而让人有些混乱,就像头部受到撞击会使记忆暂时丧失一样。但是,心的训练是对无形的东西做无形的训练;因此,形相的破坏,例如火葬、土葬等,并不能消灭它。让心寂静或调伏自心,是训练心的另一种描述。当我们生气、兴奋或处于任何强烈情绪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自制,完全被吞没掉。通常,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情绪占据了;就算是知道,甚至于情绪爆发前就已经知道,我们仍然无力阻止它的泛滥。一般常识都告诉我们,太多的愤怒对健康不好、嫉妒只会增加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心未受训练,因此这些情绪仍然把我们变成了它的玩偶。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4月29日 下午 2:52
其他

如果你想体验实相,就必须发起纯正的出离心

“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微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例如,你通常在咖啡中加两块糖,但是你知道自己也许明天甚或下一刻就会死去,可能没有机会喝一口咖啡;如果同事不小心在你咖啡中加了四块糖,你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会真心诚意地说:“没关系!”心中这么想,你并不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个好人,只不过你不认为这是生命中的大事。当你到达这种“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出离心比任何智巧的争论、辩论、教授和其他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本书和其他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有时候,某些人修行佛法、接受教授是希望得到财富、长寿之类的东西,或者除去障碍以完成他们的欲望。这样的想法,有时会发展到极端。譬如说,你和某人进行商业谈判,希望这笔交易能带来极大的利润,即使你知道自己的利益可能正是别人的损失,你还是请喇嘛加持你的商业冒险行动,或请喇嘛们念咒、供养,帮你达成目的——这些都是修行佛法上非常奇怪的动机。或许你认为自己的动机比上面所说的纯净,因为你修行佛法是为了来生投胎到比较好的地方去,变得有钱有势——佛教也不鼓励这一类的动机。执着于此生、来生或入天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仍然是执着。以这种动机来修行,显示出我们不具出离心,我们真正忠心的是自己的执着与烦恼;生活依旧是件大事,而我们所谓的修行、持咒、仪轨、祈祷,都只不过是我们用来使生活更有情趣的另一种精巧的高科技工具而已。如果这真是你要的,那么不修佛法反而好一些,依赖物质世界来满足这些愿望,会更切合实际。如果你想体验实相,就必须发起纯正的出离心。当然,关心此生和来世并不等于执着,但是,对于今生来世唯一有价值的关怀,就在于是否能创造出修行佛法必需的因缘——生存的真正目的,在于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发掘生命的真实意义。即使你真的希望了悟实相,仍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执着,但不要因此而感到罪恶,责怪自己;只要永远注意到“自我”非常聪明,它能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操纵那些本来要用来对付它的力量而将它们转为己用。它用来保护自己的战术之一,就是假装在驱除自己。例如,当某人真正决心要修行成佛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一切执着了。“自我”可以使这样的人几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无论那件事多自私、多缺德,他都真心地相信,这样做是为了佛法和众生的利益。第一个自私的行为会导致第二个,一直滋生下去,直到他回到起点,完全迷失在轮回之中,却留下了一个更强、更狡猾的“自我”需要调伏。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4月26日 下午 1:06
其他

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

经(佛的开示)、论(经的注释)二藏都很强调佛性的存在。然而,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除了空无所有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另外有些人则错误地相信,除了佛性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他们把佛性误认为是非常美丽、有力量、充满快乐而且永恒的东西。许多人把佛性解释成像个神一样,不仅如此,一般人所认为的佛性都是与实相无关的种种假设与奇想。如果你尝试在理论上证明像大乐、永恒、本来善良和慈悲等你所想象的佛性是真实存在的话,你大概注定要失败。然而,如果我们认为佛性就是无明消失的状况,舍弃心中对于佛性先入为主的成见,那么要逻辑地证明佛性的存在是可能的。无明并非真实存在着、永恒不变,它事实上是各种因缘造成的无常产物。这表示我们能够操纵并减弱产生无明的因缘,同时加强对治无明的消毒剂。就像耕作一样,如果你想除掉某种植物,你可以不去灌溉、不去施肥,或者你可以喷除草剂,再不然就双管齐下。不论你是选择哪种方法——减弱对无明友善的因缘,或增强无明对手的力量,再不然就两种方法并用——完全摧毁无明是可能的,因为任何被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被摧毁。如果你把种子烧掉,那粒种子就完全消失,它的后代也全都消灭了。如果除去所有的恶以及无明,还会有某种东西留下来,并不会完全空无所有。换句话说,无明是由某个地方或某个容器中消失的。无明消失的那种状态,就是所谓的“智慧”——基本的善良,成佛、佛性,或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佛陀等。既然无明消失就是佛性,而我们又不是无明,所以我们必然就是佛性——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4月13日 下午 5:45
其他

自我是个道地的大骗子

自我以它的见地为基础来决定: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可以滋养我,我要它;这是个威胁,我必须避免它。这些决定创造出某些模式,使我们在特定状况下,以有条件、特定的方式来感觉、思考、回答、行动和反应。接着,自我就把所遇到的状况加以粉饰修改,使它能够并入这些模式中,进而证明了自我观点的正确性。奇怪的是,自我根据自己的观点作为修行的途径,它经常思考、分析,时刻注意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修行结果,产生了数不清的行动去追求自我见地所认可的成就或证悟。我们一直都是不假思索地接受自我和它的模式,它们从开始就很健全,如今也一样有力和根深柢固。但是依照佛教的哲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由因、缘所产生的,因此,自我和它的模式,也只是经过不断训练、不断滋养的因、缘下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当一个弟子向老师抱怨,为什么精进修行十二年还是烦恼炽盛、大乐仍旧遥不可及时,老师反而觉得好笑——如果学生灵性修行的努力程度能有进修自我的一半,那么他们在短时间内就成佛了。虽然我们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发展自我,但是只要对于“无我”有一点了解,就能够切断自我的多重面具,而发现:在自我的面具下,什么都没有!知道了这一点,真令人振奋:自我是个道地的大骗子,它没有真实存在的本性,只是一堆假扮成某人的面具;无我才是我们真正的状况,面具可以拿下来——没戴面具根本就没有面具可拆。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4月5日 下午 2:11
其他

当你一起二元分别的心,这就是轮回的开始

依喜措嘉说,这个时刻就看着心,不要做判断。当你一判断,你就是在判断一个存在于外的东西;当你一起二元分别的心,这就是轮回的开始。所以就只持续看着这个心。令人惊讶的是,身为修行者的我们,此刻也在看心,但是我们看心的方式非常无力,我们总是被分散注意力。而在临终中阴里,如果你看着自己的心,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即使你现在是最懒惰的修行者,但到临终中阴的时刻你要记住看心,那时无判断的看将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因为不再有太多可以分散注意的事物,譬如电视机坏了,经纪人走了。但很不幸的是,那时也有个障碍,就是你可能会害怕你自己的显现。事实上这种情况甚至现在就在发生。譬如当你看到一个手里拿着刀的人,会感到害怕,因为你认为他非常危险。这是我们头脑中所接受的教育,我们把它投射为现实发生的事。因为你如此害怕这些充满敌意的众生,害怕种种所见事物及光芒,你的注意力就涣散了。从你确定死亡的那一刻起,直到与法性接触,也就是最后一个元素消融的时候,这中间的过程即被称为临终中阴。这只是试着给你们解释一些关于两个世界分界的概念——当你的五大全部消融,并接触到意识,这是第四个中阴——临终中阴。意识生出种种显现,这就是第五个中阴的开端。你不知道这些是你自己的显现,而对这些经验感到恐惧,你是那么恐惧,想找一条逃脱的路,然后你找到了,投生为一只蝴蝶、一只鸟或一个人,这中间的过程就是第五个中阴。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1月19日 下午 6:30
其他

人类其实很奇怪

人类其实很奇怪,对许多事情,我们并没有好的理由去相信,它们甚至没什么用处,我们却决定相信。譬如那些社会规定或制度,大部分其实是骗局。我在印度给我的车子投保,后来我发生过五次车祸,却不曾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他们每次都说:“你的车祸没那么严重!”但同时又因为我发生车祸提高我的保费。这简直是诈骗,你们不觉得吗?我猜想必须发生致命的重大车祸我才能获得理赔,这样的保险对我实在没有什么帮助,但对保险公司肯定有利!对于这样的诈骗行为,我们竟然完全屈从!而我们现在讨论生死,不会花上半毛钱,所以记住这些信息真的很划算。在临终时,有一种经验是你感觉自己被塞入一个黑洞,另一种经验是觉得被抛入空中,还有一种是觉得周围有许多噪声,杂乱无章的噪声。这之后,还可能经验到井然有序的光芒与彩虹。你还会看见一些众生,一些你从未见过的众生,有的很友善,有的充满敌意。让我讲个有关嗑药的故事。我在澳洲的时候,有两个人带着非常小的药来见我。其中一人说他服药之后有个很奇怪的经验,他看见的第一个东西是两道光芒,一道来自右方,一道来自左方。非常神奇的是,他感觉自己自然而然地生起一股欲望,想要去两道光芒交会的地方,这个欲望无法节制。而当他到了光芒交会处的刹那,周围一切突然都改变了,有两个人一左一右坐在他身边,这两个人有蜘蛛的头。他还说了许多类似的事情,不过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是,他在游历这些经验的过程中,遇到一只像鸟的怪物,他对这只鸟感到很熟悉,跟它在一起觉得很自在,就好像从前在某处见过它。这只鸟对他说:“你应该去见西藏来的喇嘛,向他们问……”要问什么他忘了!总之,他说这是他来见我的原因。我觉得这真是很有意思。我想说的是,友善的或充满敌意的众生,它们的幻象也许真的在中阴状态里存在,因为它们似乎甚至存在于人为造作的经验当中。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1月17日 下午 7:51
其他

这四个信息是佛陀要他的追随者告诉世人的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我是佛教徒。有人要我介绍佛陀,以及他的修道和教授,这是一项困难的、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不过在当前这个时代,在世界充满着嗔恨、贪婪和各种冲突时,很高兴看到有这么多人想更多地了解佛法这样无聊的主题。佛陀是个王子,是个普通人。他并非特别神圣的人,只是一位王子。实际上,释迦族不是一个大王国,只是个小共和国,不过这位王子和另一个叫玛哈维拉的印度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改变了印度的哲学系统。在此之前,《奥义书》或者吠陀文化在印度仍是主流,尽管它们对于神以及创造者的概念不同于西方文化,例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在种姓制度、神、牺牲祭祀方面一样具有强大信仰,并由此衍生出关于伦理道德等的概念。佛陀过世之前,他的追随者问他,应该告诉世人什么,佛陀说了四件相当有趣的事情。他说,你们要告诉世人的第一个信息是,从前有个叫悉达多的普通人,出生在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一定要强调“普通”;第二个信息是,这个普通人成佛了;第三个信息是,这个普通人教导了成佛的方法;第四个信息是,甚至这个成佛的众生,还是过世了。这四个信息是佛陀要他的追随者告诉世人的。当佛陀说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出生在世,他是说每个众生都能成佛,都有成佛的潜力。实际上,众生的本性即是佛。悉达多并不生来就是佛,他生为普通人,像你和我一样。一个无明、嗔恨、贪婪、普通的人也能成佛,这是他在第一和第二个信息中所传达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三个信息也相当重要。你可能会想:“这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但我们呢?”因此在第三个信息里,佛陀说他为我们留下了成佛的方法。不过在其他教授中,佛陀又清楚地说明,他不能把成佛给你,也不能消除你的痛苦,你必须自己努力。第四个信息或许是最重要的,佛陀没有成为不朽,他没有像吸血鬼一样永生不死。他证入佛教徒所谓的“般涅槃”,“般”就是“超越”。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1月6日 下午 3:57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社会

如果你有常识,你就不是个正常人

“瑜伽”一词有很多含义,不过它在藏语中的一个最重要内涵是“由正常而来之财富”。当你拥有这种来自正常状态的财富时,你就相当富有。没有挨饿的危险,而且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拥有得不够,贫穷的心态完全消失了。一位瑜伽士,就是一位拥有由正常状态得来之财富的人。但定义“正常”却不容易。孔老夫子有一种定义正常的方式。当然,弗洛伊德先生和荣格先生也有他们定义正常的方式。每一种宗教都有其定义正常的方法。你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是个正常人吗?不管你喜不喜欢,根据《金刚经》,如果你有常识,你就不是个正常人。一个正常人没有染污,不受影响,不受条件制约。举例来说,假如你喝多了酒,开始说胡话,那么直到酒力过去恢复常态之前,你的朋友都不会跟你当真,因为你的心被酒的魔力所制约和影响,你被看作是不正常的。佛教徒们认为,诸如愤怒、嫉妒和傲慢等烦恼,比酒更具毒害性,更有影响力。除去极少场合,我们几乎是不断在喝这种酒,极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醉醺醺的。从早上起床时,我们就开始因为忙于心中的烦恼而醉了。这些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你探究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来自于见地。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见地,所有的烦恼通通来自于见地。例如,有一种流行的审美观认为多大的鼻子最美,多厚的嘴唇最佳,这不是孔夫子的见地,如果由他来订立会略好一些。那些审美观是有些时尚杂志的愚蠢编辑渲染出来的,若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可能是在年幼时被叫作“蜥蜴唇”,心灵留下了创伤。因为这种愚昧,现今可以看到很多人弄了那种肿起来的嘴唇。试问,由正常而来之财富在哪里?我们这些可怜人一直处在饥饿状态,持续紧张,不管拥有什么都嫌不够。讽刺的是,这种紧张有助于经济;如果全世界人的不安全感由于这部佛经而消失,那么经济就会下滑。嘴唇和鼻子只是简单的例子,重点是要说明,我们总是有某种见地。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智慧是我们的心处于最正常的状态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特质是般若——根本的智慧。其他的特质,比如布施、持戒、道德,都次于智慧。这不是我编造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第九品中说:“所有广大无尽的菩萨行,如布施等,都是为了智慧而说。”什么是智慧呢?这很难解释。《金刚经》诠释了它。以下是我的解释:智慧是我们的心处于最正常的状态。什么是正常状态?要对正常状态下定义很难。我们看着这朵花,然后想,它是花,这被视为正常的概念。但如果有人走过来,开始吃这朵花,我们马上就会想,这人应该进医院了,因为我们认为那不正常。同样的,我们也会认为心理疾病、吸毒或者酗酒是不正常的。我们不就是这样定义正常状态的吗?同样的逻辑,从圣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我们都不正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心理疾病,我们有贪欲、嗔恨、嫉妒、傲慢等情绪,所以透过我们的疾病而得到的所有认知都是不正常的。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举例来说,有人认为像路易威登那么昂贵的提包是物有所值,这难道不是不可思议的吗?为什么它在中国,尤其是日本,那么受追捧?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好好想一想,就觉得追随这样的潮流是有点不正常。但我们每天都在做许多类似的事。成千上万的人为了某些原因在增肥,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了某些原因在减肥,可是没几个人能给出深刻又合理的理由,解释他们为什么应该增肥或减肥。这非常不正常。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假日旅游,我们几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旅游,现在大家去旅游的地方也都没什么特色,没有多少不同。去逛香蕉共和国(服饰品牌)、盖璞(服饰品牌)、星巴克、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整个佛法基本上就像一种安慰剂

为什么《金刚经》的内容如此难以接受?简单来讲,是因为这部经说,整个佛法基本上就像一种安慰剂。由于佛法见效,我们毫不怀疑这个安慰剂是有作用的,尽管如此,听到佛法是一种安慰剂还是挺可怕的。你不怕吗?我就怕。修道基本上就是个骗局,我们所深爱的修道其实是假的。一个宗教可能指着其他宗教说:“那个宗教是假的。”但除了佛教,没有别的修道会宣称自己是假的。这是个很重要的声明。举例来讲,当佛陀说:“那些以相见我的人,拥有错误的见地。”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会立即下意识地想:“那么佛一定有其他的相,而不是那些绘画、雕塑或用木石做出来的相。”不过,即便我们所热爱的修道是一场骗局,即便它是安慰剂,它却是必要的安慰剂,必要的骗局。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执着、束缚和串习,必须被斩断。藏语中的“Dorje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伴侣关系也是无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政治体系,我们的经济体系,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民主,佛法,修行之道,金钱。还有特别是伴侣关系,相信你们都了解这一点,当我们看着这个关系,同样犯了刚才的三个错误,我们把它视为一个整体,而非许多个别的部分。举例来说,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伴侣的优缺点,而只是执着于把这关系视为整体的抽象概念。但事情并非如此这般地运作,不是吗?当你和某人在一起,你的自我和他的自我总是要互相蹂躏。为什么?因为在那时候,整体关系并不存在的实相在逐渐清晰,关系一点一点出现,一部分一部分出现。当我们拥有伴侣关系,我们就必须接受它是喜忧参半地出现。伴侣关系也是无常,我相信这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人都经历过伴侣关系,没有五六次,至少也有一次!但这事情不会停止,我们仍然认为,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完美的关系,这完美的关系是恒久的关系,而且是一个整体的关系。我们从不以部分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但其实这就是佛教的见地。也许你认为有些过度简化,但它确实是《华严经》《入楞伽经》以及所有佛法典籍所教授的。如我之前所说,佛法以智慧为导向,当我们谈到智慧,我们谈的就是在不受文化、社会、教育或个人顾忌所干扰的情况下看待事物,这基本上就相当于看到实相。说到此,慈悲在哪里?非暴力在哪里?在很多地方!只要有这个伟大的见地——
2023年12月10日
其他

当我们看着这个世界及其一切现象,总是会犯三种错误

依佛教的观点,当我们看着这个世界及其一切现象,总是会犯三种错误。先别谈一切现象,就谈谈我们的手吧!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犯下的第一个严重错误,就是认为手是恒常不变的。或许你心里想:“没有,我才没有呢!”但我们确实犯了这个错误。举例来说,如果我问你:“这只手和昨天是一样的吗?”你会答:“是的。”我们看着自己的手,心里想:它和我们昨天的手是一样的,和前天甚至一个月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犯的第一个错,我们认为这只手是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这错误之所以严重,是因为手不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它在改变。你昨天的手不再回来,它永远离开了,衰老了,消逝了。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将手视为一个整体,这又是大错特错。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手”的实体。假如你受过医学训练,你看到的将不是一只手,你看到的是皮、骨、血、神经,以及其他不同的组成物质。但我们却不是以这种方式看手,而是将手视为一个整体,那其实并不存在。当我们看着自己的手,所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常常忘记这只手依赖于许多因和缘。它不仅依赖食物和润肤霜,它依赖所有东西,譬如说这片天花板没有掉落在我的手上,所以我的手仍可以动。我的手要依赖所有的一切——这支麦克风,这张桌子,各位的存在,天花板,这个空间,等等。我们却不了解这一点!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佛教非常复杂!

佛教非常复杂!对智慧的欣赏会影响到社会文化。在西藏社会很少能听到这样的赞扬:“因为他很有道德,所以他是个伟人。”但是我们经常听到某人因为有智慧而被称赞。佛教的传统或见地总是建立于智慧之上,智慧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没什么神圣的,不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也不是超级智力。我几乎可以说,它没有什么特别。它不是某种可以获得的东西,我们不能购买智慧,我们也不能增加它,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所有众生都有智慧,你、我和狗,无一例外。但目前你我所具有的智慧,因为被各种包装纸包裹着,所以无法显现。有些包装非常漂亮,像非常美丽的日式手工折纸,我们称之为宗教的包装、精神的包装,我们不想打开它们,因为它们是如此美丽。而有些包装十分丑陋,我们比较容易有打开它们的动机,但是否把它打开,则是另一件事情。追根究底来看,包装是唯一的问题,否则智慧就会显现。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打开它,怎样拿掉覆盖我们智慧的面纱?有许许多多的方法!但同样是这些方法,有时却成为新的问题与麻烦。这就是为什么佛法总是被分类成宗教的原因,因为佛教徒使用花、香、法衣等等。打开包装的目的,是看到里面的东西;但不幸的是,有时人们太强调包装和打开包装的动作,甚至忘记整个目的是什么。佛教鼓励使用各种方法,但必须伴随智慧。使用哪些方法,当然要看你人在哪里。譬如在东南亚,非常普遍的方法是落发出家,穿上黄色或绛色的衣服到森林去。那是千千万万种方法中的一种,仅仅是八万四千种不同法门中的一种。其他还有很多方法,包括供香、咒语、沙坛城、插花、禅宗花园等。有些方法相当直接,毫不掩饰,因此比较冒险,看起来像是在玩火;另外有些方法则完全没有危险,你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不过很慢。像其他任何道路一样,承担的风险越少,收获就越少,这取决于你有多少勇气。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佛教的出离不是自我惩罚或禁欲主义

我们看着一个火圈,毫无疑问地能了解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我们能接受,只要所有的部分都一起正常运作,它就真的是一个火圈——至少在目前是。但是为什么对手里拿着的书或身体躺着的床,我们就不能这样想呢?它看起来像本书,其他人也视它为一本书,它的作用是一本书;但当你分析它时,也可以应用这个“在目前是”的原则。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觉受都是“在目前是”。事物目前显现出存在,我们就是没有勇气或意志,如此地看待事物。加上由于我们没有以部分看待事物的智慧,便将就地视它们为整体。如果孔雀身上的羽毛都被拔光了,它就不再令我们惊叹了。然而,我们并不热切地想降服于这种世界观。这就好像蜷曲在床上做好梦,略微地知道自己在做梦,却不想醒来一样。或者像是看到美丽的彩虹,怕它消失而不想走近一般。有醒来的勇气,并且加以检视,就是佛教徒所说的出离心。与一般的信仰相反,佛教的出离不是自我惩罚或禁欲主义。悉达多愿意而且能够见到,我们一切的存在都只是标签附加在并不真实存在的现象上而已。经由此,他觉醒了。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佛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

当悉达多证悟后,他被称为佛。佛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它具足了两个面向:“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经由在菩提树下的了悟,佛陀从困于主客概念的二元状态中觉醒。他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无法恒常存在。他了悟了只要是源自我执的任何情绪,都无法导致快乐。他了悟了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我,也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能被觉受。他也了悟了证悟是超越概念的。这些了悟就是我们所称的“佛的智慧”,这是对全部实相的觉知。佛被称为全知者,并不是说佛陀访遍了世界上每一所大学并背记了每一本书。这种学习根基于主体客体的二元知识,受其自身的缺陷、规范和目标所限,因此和觉醒的知见不同。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虽然现今我们拥有这一切科学知识,然而世界并非更进步了;事实上,它可能是更糟了。全知并不是指学问丰富。因此说某人知道一切,是意指他没有“不知”。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我们的本性就好比玻璃酒杯

我们的本性就好比玻璃酒杯,而我们的染污和蔽障就好比污秽和指印一般。当我们买杯子时,它并没有本具存在的指印。当它被弄脏了,这习性的心认为杯子是脏的,而不是杯子上有污秽。杯子不是脏的,它只是一个上面有污秽和指印的杯子而已。这些不净物可以被清除。如果杯子是脏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杯子丢了,因为污秽和杯子就会结合成一个东西:脏杯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污秽、指印和其他显现在杯子上的东西是缘自某些状况而来的。它们是暂时的,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污秽洗掉。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河里、水槽里或洗碗机里去洗,或者叫用人把它洗干净。但不论我们用什么办法,目的是去除污秽,而不是去除杯子。洗杯子和洗污秽之间,有个极大的分别。也许我们会争论那只是语义的差别,洗杯子就是指把污秽从杯子上洗掉,若是如此,那么悉达多是会同意的。但如果我们认为那个杯子和原有的不太一样了,那就是一个谬见。因为杯子没有本具的指印,当你去除了污秽,杯子并没有转化——它还是你在店里买的那个同样的杯子。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0月8日
哲学新闻

初学者要能安于接受自己大部分的修持都以「伪装」做为基础

如果你憧憬圣财,而且想要自己拥有一些的话,首先需要一些基础训练。很实际来说,生起对心灵之道的真心喜好,就如同昙花一现般地稀有,因此,以它来确保心灵的未来是不够的。而真诚、由衷的启发与渴望也极为稀有,你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一次这种经验。生起对轮回真正的厌离与反感,也同样非常稀有,由于这些感受都不容易自动生起,你必须去造作、制造它。因此,对于心灵之道的新进者而言,一个首要的工作就是调整自己的基本假设,然后伪装它。将轮回「装作」是令人厌恶的,一开始可能会感觉奇怪又不自然。但是,经由一再地修心来接受这个事实,真正出离的感受终将在你心中培养出来。虔敬心、信任心、自足感、伤悲之心也都是如此,一旦你造作、强化这些情绪的时间够久,它就会自动变成真的。因此之故,初学者要能安于接受自己大部分的修持都以「伪装」做为基础。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7月18日
互联网

这就是最好的供养

。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一切都是我们的投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

有些老师非常和善,有着僧人的庄严相貌,也有行为端正的优秀弟子,但他们从未被考验过,弟子们的虔诚心也未被考验过。所以我不知道。只有当一个上师经受处境和因缘的考验时,我们才能分辨他或她是好还是不好。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生活中我们所谓的“幸福”真的是非常不完美的

爱情就有点儿像是那样。在普通的爱情里,看上去有很多的给予、理解、耐心、宽容和空间的营造。当你爱上一个特定的人,你甚至不会注意他吃饭时咀嚼的声音,
2023年3月9日
其他

为什么今天的我记得昨天的我,而来世的我却不会记得前世的生活?

我有个欧洲朋友,是位时装设计师,他的妻子是如此美丽,其他人都仰慕她而嫉妒他。她美丽的红头发总是干干净净的,手上总是涂着漂亮的指甲油,非常优雅。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是你的心在决定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

问:有些朋友皈依很长时间了,但是却不太花时间学习和修行,就像生病的人拒绝服药。结果他们对佛法的理解较为局限,对三宝的信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下降。仁波切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宗萨钦哲仁波切:死亡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教给人们的最大课题之一!

一、面对死亡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人朋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第十七章、誓言与承诺(下)

灌顶我现在要无耻地剽窃一个过往大师们一再引用的寓言故事。假设你是亿万富翁的独子。你年轻、好奇,又喜欢新的体验。你在某个周末飞去马拉喀什,在当地异国情调的集镇和五花八门的市场中放松自己。你遇到的每个人都给你奇特的饮料和古怪的美食,你完全不拒绝地喝了又喝。然后,在一家特别阴暗的咖啡馆里,你品尝了味道鲜美的马拉喀什式的印度苏摩汁。一瞬间,你突然感到不适,然后昏了过去。你醒来后发觉自己独自一人,身体变成黑蓝色,口袋是空的。你什么也不记得,甚至连名字都忘了,你只能以乞讨和偷窃维生。有一天,一个男孩骑自行车撞到墙上,前轮掉了下来,可是没想到你竟将车子修好了。男孩很感激,于是第二天带着他的叔叔前来致谢。他的叔叔问你是否愿意在他的自行车店帮忙。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你搬进了这个家庭的小屋子,他们给你起了一个新名字叫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第十七章、誓言与承诺(上)

金刚乘的梵文词汇“三昧耶”可粗略地翻译为“神圣的承诺”。“三昧耶”这个词在印度被应用于各种组织、物品甚至人。有一份受欢迎的日报称为“三昧耶”,也有父母为小女孩取名“三昧耶”,但这两者很显然都与金刚乘修行者的承诺或“三昧耶”无关。广义上,我们是以保持对真理的忠诚来持守金刚乘三昧耶。我说的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第十六章、上师与学生的互动 (下)

金刚地狱。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担忧,因为密续经典中的确这么说。但是堕入金刚地狱并不那么容易,而且把我们带到那里的原因,也不是这么直接了当。你该自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有没有三昧耶可破?只有你自己才知
2023年2月12日
其他

第十六章、上师与学生的互动 (上)

持佛法的人是值得欢喜的事。我想我应该给他灌顶。”“这位女士对修持佛法很认真,而且很想学习如何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她非常想要拆除轮回的这个纸牌屋──这不是一个轻易决定的目标。我应该让她加入吗?”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第十五章、学生

这种想法为供养注入了大量的智慧,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级的善巧方法。这就是善巧方法的作用,而我们使用这些善巧方法来增进对般若智慧的理解和体证。善巧方法需要轻柔地去运用,因此大乘佛经提供给菩萨们(主要是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第十四章、上师

端,许多人自称是密续修行者,精心形塑着密续行者的“外相”,不停地谈论着密法,而不教导其他东西,他们通常连最基本的佛教修行,比如不伤害他人,都实践不了。
2023年2月9日
其他

第十三章、金刚乘适合你

年的“性感”有天壤之别。今天的衣着比过去更暴露、更挑逗,二元对立好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极端、更“二元”。我们现在的生活速度,带给世上大多数心灵之道和修持方法巨大的压力。
2023年2月8日
其他

第十一章、金刚乘法道之前提条件

如果金刚上师自己完全无知呢?如果他不知道该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呢?一切他所说的只是重复“安住于心的本性”、“安住在当下”、“不要住于过去或未来”等这些话,然后把它们标示为“大
2023年2月6日
其他

第十章、保持秘密!保持安全!

每一个人都具有佛性,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佛。然而我们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具有佛性是因为佛性是“自密”的。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对此有完美的解释。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弥勒菩萨讲述的内容(该教学被称
2023年2月5日
其他

第九章、金刚乘方法论

10)“自净其意”可能是前三句中最直接了义的教法,但即便如此,佛的优先任务是让那些听从他的教诲的人,在被恶行纠缠太深之前将他们拯救出来。因此对我们这些能够理解“不杀生”、“不说谎”等指示的人来说,
2023年2月4日
其他

第八章、见地:全有或全无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2023年2月3日
其他

第七章、鼓舞与理性

我对任何形式的性虐待表示遗憾,而且,当然我对受害者深感关切。我写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就是为新的金刚乘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分析工具,以确保他们永远不会成为任何形式虐待的受害者。制度支持了具争议的喇嘛
2023年2月2日
其他

第六章、翻译的困境

因,这使得罪恶感成为心灵道上相当有用的情绪。有人会因为自己生活舒适,而其他人却一无所有而有罪恶感的想法,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如果你没有罪恶感,你的心灵之道就没有基础。”
2023年2月1日
其他

第五章、佛法应该更新吗?

以我所见,受到当代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人心,往往认为所有的更新版本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第四章、文化、传统、习俗与佛法

在1973年的《龙争虎斗》电影中也用了这个例子。已故的李小龙说:“这就如同一只指着月亮的手指,你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否则会错过灿烂的月亮。”(注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第三章、意外多于计划

多么乐于揭露藏人公开展示的色情心灵艺术,并且指责藏人的恶魔崇拜。多年来,确实有一两个天主教和伊斯兰传教士在藏区建立了教会,但无论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第二章、与西方学生的第一次接触

black)。起初,这听起来很荒唐,似乎是在浪费宝贵时间。他到底在做什么?直到多年之后,我才开始欣赏他的方法。每值法会,藏传寺院中的僧侣们都端坐整齐,齐声诵经、打鼓、吹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关于《金刚经》 最精彩震撼的开示,最好多遍阅读,才能体会更深!!(下)

人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今天被我们叫作美丽庄严舒适的,明天就不一定是美丽庄严舒适的了。所以,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净土?其实,任何通过分别心所经验到的对象,包括净土,不都是很有限吗?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关于《金刚经》 最精彩震撼的开示,最好多遍阅读,才能体会更深!!(中)

佛最开始跟须菩提讲的话,是关于菩萨的发心,菩萨应当如何发心呢?菩萨一定要有度化一切众生的决心。所有卵生的,比如鸟;所有胎生的,比如人;所有湿生的,比如蝴蝶;所有化生的,如天神;所有像我们一样有形色的,以及无色的,比如某些天神或鬼;所有那些像我们一样有思想,但是没有粗重五蕴的,比如一些高级又特别的神;甚至那些无想,更高级的天神。菩萨要引领所有众生证入究竟涅槃,而得度化。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

现在有很多人说,所有宗教在究竟上都是一样的。一个政治人物当然会这样说,他已经熟练这样的说法。在宗教方面渊博通达的人也会这么说,很多人会这么想,基督教、回教、印度教和佛教一样,也都讲慈心、悲心、出离心及信心,这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的说法,这么说是错误的。
2023年1月8日
其他

痛苦是你最好的老师!

人生中有太多假的别离,千万生中,我不断回来,做你的丈夫,做你的妻子,做你的敌人,做你的朋友,做你家里的那只小虫子,作为食物被你吃掉。龙树菩萨说:“我们不断地重逢。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唯一能将负面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有益的,并将有益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解脱道的方式,即是透过菩提心。而为了让自己能生起菩提心,我们必须先创造某种因缘,也就是先要皈依、生起悲心并积聚福德。在所有的市场中,心灵的市场永远不会倒闭。事实上,当所有其它的经济活动衰退时,心灵市场一路上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不安全。大多数佛教徒都了解菩提心与宽容、体贴、慈善的行为有关,却很少注意到它与理解"无二"智慧相关的部分,而这正是菩提心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若是缺乏对菩提心的全面领悟,所有的佛法修持都将沦为心灵的唯物主义,因为它失去了使法道如此璀璨、鲜活的精华。把一切状况都变成修行和成佛的助缘,阻碍我们这样做的最大障碍是我们喜欢责怪。有两种责怪,一种是责怪别人,一种是责怪自己。一般而言,我们先责怪别人,然后就责怪自己。首先我们必须学会不要去责怪,如果你真的要责怪什么的话,就去怪那个状况,不要怪自己,也不要怪别人。戒律是确保你的心不被宠坏的一种方法。我认为信心让人更美,信心并不来源于比较,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跟别的人和事比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人,走在大街上,对自己很有自信,他们很美。不在乎其它人说什么、想什么——我把这个叫做CCL,那具有最大的力量。上师是你能具有某种连结的人,是你能建立关系的一个人,是你有意或无意中雇用来摧毁自己的人!你放弃一切,然后雇他来摧毁你的自我。而且你用身、语、意来支付他这么做。骄慢是将某个不必然是你的东西视为自己。粉碎你的骄慢并且将这个世俗生活变得全然悲惨,这样的导师是你所要寻求的。他是个杀手,是你雇来摧毁自己的人。我们有许多佛教行为,譬如禅修、观想、慈悲、布施等。但根据见地,所有这些佛教行为可以概括为两点:反叛与优雅。佛教行为必须伴以反叛。假使你不反叛,你会成为邪见的奴隶——你会想要按照社交礼仪打上领带,然后花一正午的时间,不知选择哪一条领带才好。这时你失去了正见!但如果你反叛,那么即便你正要和总统共进晚餐,你也可能戴上一条活鱼,因为根据见地,一条活鱼比这块没用的布有价值。佛教行为还必须伴以优雅。因为身为一个佛教徒、一个懂得见地的人,你负有责任。慈悲是必须要有的,你不该在颈上挂条死鱼去用餐。身为佛教徒,你不该如此!你应该戴上非常高雅的领带来搭配你的鞋子和皮带,但自始至终你都应该记着:“我正做着最蠢、最没用的事情。”当困境出现时,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其实没有能力或力量来依靠自己的禅修而控制自心。所以,即使我们这些佛教徒口口声声谈着空性、缘起,以及种种无神论的修道方式。但是当危机狂轰时,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突然间就自动变得非常有神论、非常宗教性、非常迷信。我并不是要评判什么,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症状。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话,便能够找到涅槃的地方,就在痛苦里面。痛苦是最好的老师,你不必花一分钱,不必很尊重他,也不须发什么戒言,这位老师都与你同在。事实上,痛苦是你逃不掉的,所以,虽然我们生活在这充满痛苦的社会里,如果有清楚的觉知,我们便会更尊重佛法。这即是法对我们的加持。公众号推荐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
2023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