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传防所副所长曾雪霞讲授视频)新冠肺炎基本知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B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建议完成3针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康希诺疫苗为2针)。志愿者个人防护建议与指导一、外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必须戴好口罩。首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口罩。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志愿者,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必要时佩戴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卡口、黄码采样点、医院、封管控区等)。二、与服务对象近距离(小于1米)接触的志愿者,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乳胶手套、工作帽,穿隔离衣,戴防护面屏,必要时穿医用防护服和防水靴套。三、出于防护要求,不建议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如果穿红马甲,必须每班清洗。四、口罩在连续佩戴4小时后或湿脏后应更换,穿戴防护服期间不得喝水、吸烟、进食等;如确需进食或饮水,则应在规定脱卸区域按规范脱防护服或隔离衣并进行手消毒。进食或饮水禁止在采样点周围1米半径内,站位尽量在采样区上风口。五、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尽量不要携带手机、钥匙等个人物品,如确需携带,可将其套上塑料袋密封。取出手机、钥匙时应先消毒塑料袋,并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两次。六、志愿者在为他人提供志愿服务时,要时刻与服务对象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加强手卫生,接触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手消毒或更换手套。七、志愿者在各项志愿服务结束后,应收好相关服务物资,收整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到指定地点脱卸个人防护用品,脱卸时要动作轻柔,尽量少接触污染面,脱卸的防护用品均应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加强手消毒。八、不同岗位志愿者注意事项(一)配合核酸检测点信息登记的志愿者,非必要不接触被采样人员的手机、身份证等物件,如确需接触,请在接触后立即对笔、手部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二)配合上门开展核酸采样的志愿者,不要进入群众家中,所有的交流应在门口完成,保持1米距离。(三)配合物资装卸、搬运的志愿者,全程要佩戴口罩、手套,如口罩或手套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配送过程中,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将物资放置在居民住宅门口固定存放处(箱子、筐、篮子等),不直接与居民接触,避免碰触居民门把手,确有需要与居民接触,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四)配合居家隔离点工作的志愿者,回家后,立即将外套进行酒精消毒,并且挂到通风处;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有条件的话可以洗头洗澡。在完成以上事项之前,不要和家人,尤其是小朋友、老人进行亲密接触。(五)配合交通卡口劝阻点值守的志愿者,注意在车的副驾驶位置与司机交流,如果副驾驶有人,站在顺风位置同他们交流,距离车门至少50厘米以上。(六)加强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不倚靠不触摸车上相关物品,尤其是不可触摸车门。戴手套签字,自己记录,不可转给他人记录,尤其是车主。九、适当休息,保持心理健康:志愿者应合理排班,注意作息科学,安排适宜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免疫力。不参加聚会、聚餐等群体性聚集活动。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并及时上报。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服务,以助志愿者们缓解心理压力。来源:海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