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博士后

其他

年薪可达65万!优先选聘编制岗!8所中科院系统单位虚位以待!职等你来!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高端的平台支持、强劲的科研实力,也使其成为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优质选择。目前中科院已成立的院属研究单位多达114所覆盖全国各地,多类学科为了帮助人才们高效求职深入了解岗位详情、招聘政策横向对比,精准锁定优质工作本周四晚18:30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90后女博士冲上热搜!我们应该批判的是“唯论文论”还是“伪论文论”?

近日,#90后女博士后称科研不应攀比论文数#话题冲上热搜。来源:微博据周思益表示,现在很多科研人员爱攀比论文数量,以论文数来判定科学成就。>>>“唯论文”竟催生“伪论文”?我们都知道,以前发表一篇论文,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打磨。而此前,因各高校政策对论文数量“一刀切”的规定,催生了“论文代发、代写”等地下产业,导致“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愈演愈烈。面对“唯论文”,有的人是勤勤恳恳做实验努力发论文;而有的人,却想铤而走险触碰法律的灰色地带,以发表“伪论文”来获取短期的“利益”。“伪论文”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学术界秩序,更败坏了社会风气。科研工作者们为何执着于论文数?甚至不惜去造假呢?对他们来说,论文数量是体现个人学术成果的重要展示。但同时,个人的职称晋升、基金申请、福利收入等也都离不开“论文数”这个硬性指标。很多年轻科研工作者,为了在“非升即走”制度下求得一席之地,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发表一些短平快的科研成果“充数”。一位普通青年高校教师都说适者生存,没办法,我只能先保证“生存”当然,也不是说发表论文不好,而是把论文数作为科研评价指标太过于单一、死板,致使我们无法正确看待和评价论文。质量决定发展方向,论文数量再多也比不过一篇高质量实用性论文。每一篇“论文”都应该是学者展示其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记录,而不是成为职称评选拿来凑数的“水货”。正如“物理天才少女”周思益所说,刷论文和应试刷题道理是一样的,做科研不应该比论文数,而是要真正去做研究。“唯论文论”现象不止出现在我国学术界。此前,就有一群法国科学家为表达对论文数、被引数等量化评价指标的不满,创造了一个虚拟作者Camille
2021年12月12日
其他

博士后招聘 | 9家优秀中科院系统单位,年薪可达46万,优先选聘编制岗位!

本期推荐单位主要为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东、新疆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单位综合年薪可达46万有机会申请留所工作,优先选聘编制岗位协助落户及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有意者可投递简历至对应单位邮箱
2021年12月11日
其他

破“五唯”,高校教师评职称到底凭什么?

此前,高校人才网对“非升即走”制度做了解析。不论所处高校是否采用“非升即走”制度,在高校中,职级晋升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最让高校教师们头疼的问题。每年职称评审后,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所谓的职称评审,其实就像是跳级,如果你跳上去了,那薪酬福利也会随着上涨,如果没跳上去,那就可能要说拜拜了。而很多教师在职称晋升前,还不清楚高校教师有几个级别、自己处在哪个级别,想往上跳,都不知道该往哪跳。因此,高校人才网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高校教师职称/级别那些事。我们先从高校教师职称的历史来源说起。高校教师职称的历史变化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教师职称是沿用了1927年《大学教员资格条例》的四大类,按层级来分就是: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对应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高校教师职称级别分类注:级别下标数字为各级别教师岗位比例1、助教助教主要负责协助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课程教学;2、讲师讲师要有独立开设一门或以上课程的能力;3、副教授副教授则不仅需要有独立开课的能力,还需要有带领主持项目研究能力,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用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不断开设新的课程传授给学生;4、教授教授则主要负责大学中一些主导性内容,教授与副教授都要承担相应的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指导工作。教授级别从1-4级,能力、学术成果、含金量逐级递减,能被评为一级教授的,一般都是学术界泰斗级人物,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教授的类别也比较多,除一般教授外,还有“特聘教授”“客坐教授”“荣誉教授”“兼职教授”等等。总的来说,高校教师职称共分13个级别,从高到低为1-13级,教授为1-4级,副教授为5-7级,讲师为8-10级,助教为11-13级。而大学老师中,还有专门从事实验教学工作(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科研工作(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等不同方向岗位的老师。还有某些有条件的高校可能会设有助理教授等职务。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事实上,博导并不是一种职称,而是一个工作岗位名称。它相比教授更高级些,因为一般要先成为教授,才有机会成为博导。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现状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公报看,我国目前专任教师共有1793.0万人。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83.3万人,比上年增加9.3万人,增长5.3%,普通高校生师比818.4:1。高校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75.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来源:教育部随着高校专任教师比例不断增长,高校对于教师的职称晋升等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虽说每个高校对教师职称评审的论文数量、项目成果、教学质量等要求都有所区别,但现实中,高校教师职称的晋升,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唯论文论、唯项目论等问题。教师A:一直以来,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都是由高校内部自己评选的吗?当然不是,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历史变化来源:教育部据悉,2017年,教育部联合五部委下发通知,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全权下发至高校,高校可自主组织教师职称评审。也就是说,高校在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可自行制定教师职称评审要求、规则及流程等。教师B:高校自行制定标准、自主组织评审,那岂不是可以“黑幕”?当然不可以。同年,为保证高校评审公平性,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监管。高校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最新要求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围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难题就提到,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等。来源:新华社具体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想要晋升职称的青年教师们,你达到要求了吗?那么,高校的教师职称具体评价标准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呢?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在高校中,不同职称、等级的教师,不仅在薪酬待遇上有一定差别,在职称评审条件和要求上,也会随着职级的晋升,要求逐步升高。2020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了《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表示,高校要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并对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做了详细的说明。来源:人社部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小编将其分类汇总成以下图片,仅供参考~高校教师职称分级,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教师们积极进取,不断优化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看完以上科普,你知道下一步职称晋升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了吗?如果还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小编将继续帮大家扫盲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大家都在看高才博士后12月点击↓↓内容标题即可查看-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博硕人才湾区职通车】深圳现场洽谈会首次登场!30+名校优企携高质量岗位来袭

大湾区职业发展空间大?引才政策力度强?宜居宜业环境佳?是的,作为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大湾区的广阔天地将为您提供无限可能!想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深耕发展的青年才俊,您的机会来啦!高校人才网首届大湾区专场招聘活动——▼知名教育、科研、企业机构博硕英才(深圳)现场洽谈会即将重磅开启!12月14日深圳南山国际会议中心30+来自大湾区的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等优质单位组团引才大湾区未来蓝图,“职”等您一同描绘逐梦湾区新起点1.活动时间2021年12月14日(周二)14:30-17:302.活动地点深圳南山国际会议中心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披上预聘制马甲的“非升即走”重点是升还是走?

近期,针对一些用户讨论度较高的“非升即走”,高校人才网为帮助广大高层次人才更深入的了解“非升即走”制度,特别推出了这篇文章,本文分别会从该制度的概念、历史起源、执行现状、社会评价及建议等进行分享,快快收藏转发吧~“非升即走”概念“非升即走”是近年来高校引进的一种人事考核聘任制度,主要针对新进专业教师的考核。即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是3-6年),如果没有晋升职称,就会被解除聘任合同,有的高校会多给2年机会,到期仍不能升级的话,就会“自动离职”,这个阶段一般称为预聘期;而升到特定级别(如副教授或教授)后,就可享受长期聘用的待遇,也就是长聘期,但每个阶段(一般是1-3年一次)也需要考核,考核通过才可继续任职。也就是说,“非升即走”制度在本质上是延长了的专业教师的“试用期”,若想在高校长期任职,需通过不断的考核来保障岗位就业。那“非升即走”制度又是怎么来的呢?“非升即走”制度历史起源萌芽阶段:1860年,哈佛大学提出:教师在一定聘期需通过职级的升级来决定是否能继续留任。雏形阶段:1915年,哲学家亚瑟·洛夫乔伊和约翰·杜威建议将大学教师的身份从雇员转换成为专业人士,并首次提出了预长聘制度——经过10年预聘期之后,考察合格通过即可获得长期聘用。确立阶段:1938年,哈佛大学校长首次在文件中明确规定教师试用期为8年,“非升即走”制正式确立。优化阶段: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与美国学院联合会做出修改,将预聘期定为不超过7年。完善阶段:1.在美国,高校已普遍执行了“非升即走”制,一般分为非终身制和终身制两种模式。2.在英国,新进的大学教师必须通过3年或以上的“预聘期”才能被聘为讲师,享受“长聘制”的待遇,否则就会被解聘。3.在德国,对于教授级别以下的教师,需在6年内取得大学授课资格,4年内晋级C2(≈讲师级别),6年内晋升到C3(≈副教授级别),否则也会被解聘。中国引进阶段:而“非升即走”制度首次进入中国高校,是在1993年,清华大学首次引入该制度,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必须满足职称提升要求,否则需自行离职,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2003年,北京大学制订《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规定教师有限聘期及有限晋升申请次数等。自此,国内其他高校纷纷效仿,虽然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所采用的名称、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不同,但本质上还是没有变化的。纵观“非升即走”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对该制度的引进,本质上是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提升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完成建设学术精英型大学目标,充分发挥“非升即走”制度的人才筛选和激励作用。“非升即走”制度执行现状据统计,我国已有近50家“双一流”高校采取“非升即走”制度,“非升即走”已普遍成为国内高校人事考核的主要制度,这也代表着我国高等院校正在逐步进入非升即走的“预聘制-长聘制”时代。我们都知道,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学术成就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申请项目、硕博点、大学排名时,都会以此作为评判依据。但是,“非升即走”制度的引进,除为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加学术产出,完成高校考核评比外,还可帮助高校间加快人才流动,激发人才活力,缓解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学术差异。而这种学术竞争模式,短期内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从长远来看,缺乏整体推进力,甚至会造成学术圈形态恶化,对我国长远的学术发展是弊大于利。“非升即走”初衷是好的,但模式较为刻板,缺乏灵活性。“非升即走”制度社会评价在各校执行“非升即走”制度以来,其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就此前网上曝光的“某高校博士3年聘期具体岗位任务”来看:来源:某高校聘期具体岗位任务博士群体普遍反映:该岗位任务要求过于严苛,不利于新进教师进行研究工作,存在教学任务难度大、教改论文和教改项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科研任务的青年基金项目申请竞争激烈等问题。比如年均教学学时不低于96个学时,而新进教师一般只能上选修课,也就是说至少需要教学3门选修课程才能满足96个学时,而选修多门课程,备课任务量就非常庞大了。再者,更有“华中某高校首个聘期结束,淘汰率高达97%”、“某211高校老师:终于,轮到我被非升即走了”、“因为非升即走,当了16年博导的他遭辞退,被迫开出租车糊口”等相关新闻事件漫天飞。只能说,我国当前大多数高校制定的“非升即走”制度模式,以丰厚的年薪待遇吸引大量青年教师来校加入“竞争”,但聘期结束后,却存在极高淘汰率,这不仅阻碍了部分高层次优质人才的发展,更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目前的教师评估体系仍不够完善。社会对“非升即走”制度的负面评价大多来源于高校对新进教师教学任务较严苛、评价体系“一刀切”、将科研成果、论文产出量作为单一评判依据等。曾有青年教师吐槽:聘期结束前的审核评比,经常是让同一学院的不同专业的人参与评审,不仅缺乏专业性、公正性,其晋升标准也是很难把握。但不能否认,“非升即走”制度确实帮助了高校筛选并保留优质的人才,促使青年教师将压力转换为动力,激发其发展潜能等。虽说我国当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但如果不通过系统调整培养模式,提升高层次人才群体质量,这对社会不仅是一种极大的人才浪费,对个人而言所付出的成本也过高。就目前社会评价来看,“非升即走”制度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一刀切”的局限性,而我们从理性客观及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进入“非升即走”前后要注意什么准备进入“非升即走”前:1.理智、可观看待“非升即走”制度;切勿受一些网络言论影响,辩证分析其是否适合自己未来发展;2.入职前一定要问清楚的:“进入”的福利待遇、“退出”的赔偿规定、相关的教师资源、科研团队/资源/水平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提供编制、户口转移要求、晋升指标、学术论文数量要求等等;3.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非升即走”后:1.把握好科研与教学的时间比重;在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把时间留给科研,以科研为主。2.论文发表与课题申请要两手抓,切勿选其一;即使未来无法成功晋升,也可以有足够的资本去往下一站。3.晋升前后,要做好两手准备,提前准备好退路,以免措手不及。4.放宽心态,晋升与否,都不会成为阻碍你未来发展的绊脚石,而是你未来成功的奠基石。请记住:非升即走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仅此而已。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大家都在看高才博士后11月点击↓↓内容标题即可查看-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普通高校教师和TOP-10高校博士后,怎么选?

一、毕业初选择:纠结、迷茫、焦虑金九银十,招聘旺季。九、十月份,各式各样的招聘活动如潮水般涌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如今潮水渐渐褪去,每个人姿态迥异,有人正站在原地发呆,有人还准备继续尝试,有人已收拾好行囊入职,有人一个offer没有,有人正拿着几个offer犯愁,硕博人才的求职市场,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不,求学之路一直一帆风顺的小A,这几天就正在为求职犯愁。小A博士即将毕业,大大小小的招聘活动没少参与,当然,offer也收了不少。现在小A有两个比较中意的offer,一个是“四非”一本的教职岗offer,一个是国内TOP-10高校的博后机会。选择前者,福利待遇尚可,能够收获稳定的生活;选择后者,领先的发展平台,还有业内大佬携带,更高的科研造诣,更多的科研硕果,唾手可得。两个选择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发展道路,小A心中万千纠结,不知道如何选择。如果大家有遇到这样的烦恼,会作何选择呢?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哦~1万般纠结:两种选择,两种人生进入高校从事教职,意味着今后稳定的生活:足以果腹的收入、子女入学问题有保障、配偶工作的问题也不必担心、还拥有相对自由的时间...这也意味着即将面对,不太充足的科研支持,渐行渐远的科研理想,平淡无奇的生活以及今后可能会相对平庸的人生。进入TOP-10高校做博后,意味着离自己的科研理想更近一步:想去的城市、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资金、领先的科研平台、强大的科研团队...也意味着今后的人生将充满挑战和未知。也许进站期间取得了丰厚的科研硕果,实现了自己的科研理想,成功留任或者出站后收获更好的offer。也许进站期间一无所获,甚至中途退站等。一个是稳定,一个是未知的理想,如何选择?才不会后悔?我的回答是: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平淡安稳的生活,相夫/妻教子、教书育人,能自得其乐;有些人就喜欢挑战人生、追逐理想,并且不惧失败,平淡的生活反会使其郁郁寡欢、壮志难酬,逐渐磨灭其人生斗志。2何去何从:选择迷茫,就业焦虑近年来,“超百名985硕士争抢高校行政岗”、“985博士‘卷’进中学”、“清北博士争着去小学当老师”、“清华、北大硕博挤进街道办”等,这类新闻层出不穷,渲染了就业市场的焦虑气氛。即将毕业,正是很多人感到迷茫的时刻:毕业后去哪个省市就业?先成家还是先立业?去企业还是去高校?搞教学还是搞科研?初入职场,有这些迷茫很正常,在几个offer中纠结也不稀奇。小A的这种纠结,就是“选择迷茫”和“就业焦虑”双重加持下的产物。那么这种选择迷茫还有就业焦虑该如何克服呢?我们又该如何找寻自己喜欢且合适的工作呢?再细化一点这个问题:985高校的博后岗和普通高校的教职岗哪个更有含金量,哪个更适合被选择呢?接下来带领大家再深入了解下。二、“四非”一本教职岗&国内Top-10高校博后1“坑位”饱和表象下的高校教职岗如今,一个岗位几十个博士竞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人觉得现在高校教职岗的“坑位”已经逐渐饱和了,毕业后一定要先“占坑”,有些觉得现在的就业市场很“卷”,认为博士找工作好难。接下来,我们通过近5年本科院校教职工、专任教师的增长人数和博士毕业人数的对比图来分析一下。图1-教职工、专任教师新增人数与博士毕业人数对比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五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和教职工、专任教师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博士毕业生人数与专任教师之间的需求量的供需比例的差距整体是在缩小的,2019年本科院校教职工的新增需求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博士毕业人数。按理说,大家在就业过程当中应该感觉感到更加轻松才是,为何还会觉得找个高校教职岗如此艰难呢?小编分析原因有三个:一是日常老是接触“就业焦虑”的宣传文,无形之中被就业焦虑洗脑了,想当然的就觉得工作难找。二是,虽然教职工需求人数与博士毕业人数之间的差额比例缩小了,但是整体基数变大了,客观上肯定会存在一批博士,难以获得高校教职岗。三是信息不畅通,没有及时获取相关的招聘信息,总觉得各个高校好像一直都没招人。说现在高校教职岗“坑位”饱和了,属无稽之谈,而且人才是在不断的流动的,一个高校几年不进新人,肯定难以发展。所以大家不要着急,什么时候想去高校任教职,都是可以的。(不过也需注意下年龄问题)另外,博士就业,除了高校教职岗,还有更多的选择,关于这点,清北博士已经身先士卒,给我们做了示范,争抢着去中小学、去街道办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并不是内卷,而是他们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做博后、做科研,去高校,亦或是去企业,都无所谓,只要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就可以。人生应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2令人“又爱又恨”的高校博后岗自1985年我国实施博士后制度以来,历经36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共设立了700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期满出站的博士后近15万,其中已有125名成为两院院士,也算是硕果累累。图2-选择博士后岗位主要原因调查图3-选择博士后岗位考虑因素调查前段时间,高校人才网针对“博士人才进站成为博士后意愿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上。通过图表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想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选择进站;进站前会考虑很多因素,超过一半的人会关注出站后能否留任、团队PI的水平与影响力、在站期间的薪资待遇等问题;有超过70%的人关注自身的发展前景和与自己的意向研究方向的匹配度。调查发现,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国内做博后将面临很大挑战,如较高的科研产出要求、年龄增长困境、待遇兑现和职称评定问题、社会认可度、出站后去向、课题来源、PI的不确定性等等,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年龄问题,诚然,进站做博士后,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情。其实,无论是教职岗还是博士后岗,都是有利有弊,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全面的分析看待。在科研实力方面,“四非”一本和国内TOP-10高校肯定存在差距,在生活稳定方面,教职岗和博士后岗也有所不同,那究竟该如何选择呢?三、高校教职、名校博后,怎么选?1综合分析,设想所有结果如果选择高校教职岗,需要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学校科研水平一般的现状,是否能适应平平淡淡的教学生活。如果选择博后,需要思考自己是否能够留任,是否能顺利出站,出站后自己的年龄在就业市场上能否很轻易就找到工作,进站后是否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科研硕果等等。总之一句话,每种选择都预设一个最坏的结果,如果自己都能接受,那就选择最想去的,如果有一种结果不能接受,那就选择能接受的那个。做好最坏的打算,迎接最好的结果。2克服拖延,尽快作出选择无论选择高校教职岗还是高校博后岗,最重要的是立马行动,做出选择。机会最怕拖延,没有期限的约定都难以实现,拖延就是一种变相拒绝,如果两个offer都不想要,也要尽快作出选择,这个选择可以不告诉他人,但起码让自己知道,好为下一个offer做准备。迷茫时,很多人喜欢逃避问题,不过有些逃避心态并不会轻易被人察觉。比如这种心态:两个offer选不出来,那肯定是这两个offer不够好,那就都不接受,后边一定有更好的。殊不知,之后再取得offer时,还会陷入如此困境。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根本不是offer够不够好的问题,而是不了解自己的内心,究竟是想教学还是想搞科研,所以,无论取得怎样的offer,都不满意。在求职过程中,手握多家offer,进行比较,而后选择对自己最有益的,无可厚非。但是抱着“下一个会更好”的心态求职,不可取。猴子丢了西瓜摘芝麻,最后空手而归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不用多讲。3成功需要有坚定的方向感如果实在热爱一件事,请怀揣“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患得患失,大步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努力。成功需要有坚定的方向感,需要有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如果选择了理想,请不要惧怕艰难险阻和多次失败,如果选择了安稳,就不要嫌弃生活平淡和自己无为,坚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你所有的汗水才好结果。人生的重大选择,旁人也不能左右。别人的意见,可以倾听,但是选择一定要自己来做。写在最后END“四非”一本教职岗和国内TOP-10高校的博后机会,确实很难选择。随着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多,当前高校教职岗竞争激烈,虽是“四非”院校,但贵在稳定、体面,进入机会非常难得。但博士后岗是TOP10高校的,学校给予的科研支持肯定是普通高校无法相比的,若是侥幸留任,前途将一片光明,就算不能留任,能够成功出站,那未来也是康庄大道,按理说要先去做博后,但是在国内做博后要面临很多挑战,又要考虑年龄问题、科研产出、PI的稳定性等问题,着实费脑。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重要选择,大部分人在面临选择时,会纠结、焦虑,还有一部分人在艰难的做出选择后又患得患失,好奇另一种选择的结果,您也有过这样的遭遇吗?话/题/讨/论讨论时刻如果是您,“四非”一本教职岗和国内TOP-10高校的博后机会,会作何选择呢?您更倾向于做博后还是教师呢?可以在评论区和大家交流下看法哟~期待您的留言END原创
2021年11月27日
其他

2021视频双选会最后一波!事业编制,协助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户!赶紧报名!

高校人才网2021年秋冬季博士人才视频双选会报名火热进行中!!年底了,还没找到工作的博士人才注意啦因疫情原因无法举办现场招聘会的哈尔滨站、长春站、成都站已转为线上视频双选会211高校东北林业大学337个岗位虚位以待滨州学院抛出了400万年薪+百万安家费西南科技大学有编制,房补和安家费高达150万+还有长春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优质单位重磅引才丰厚待遇“职”等您来视频双选会场次排期哈尔滨站2021年12月1日
2021年11月23日
其他

广州、西安、武汉站线下招聘已恢复!360+优质单位云集,高薪编制多!速戳报名

重要通知好机会是值得等待的!招聘会会改期,但从不缺席!先前因疫情因素延期举行的高校人才网2021年秋冬季博士人才现场巡回招聘会以下场次举办时间及形式已进行调整!广州站西安站武汉站哈尔滨站长春站成都站调整安排暂定如下:其中原定于在西安曲江惠宾苑宾馆举办的高校人才网2021年秋冬季博士人才现场巡回招聘会西安站将场地变更为:西安古都文化大酒店·二楼长安厅(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莲湖路172号);哈尔滨、长春、成都因疫情原因无法举办现场招聘会,故将现场招聘会转为线上视频双选会。后续若因疫情原因导致活动无法照常举行,项目组委会将再作调整,并及时通知参会人才。因举办时间及形式的调整给您带来的不便,主办方深表歉意!望您理解!现场巡回招聘会01广州站活动时间11月29日(周一)14:30-17:30举办地点广州阳光酒店(一楼国际会议中心)广州站--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大湾区大学(筹)嘉应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广西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安康学院江苏海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深圳湾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绍兴文理学院南京工程学院西昌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丽水学院湘潭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韶关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巢湖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广州南方学院东莞城市学院法国里昂商学院亚洲校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开放大学南昌职业大学广东碧桂园学校西京学院会计学院广州软件学院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迈科龙电子有限公司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东莞市人民医院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奥翼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火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新华粤石化集团股份公司河源市人民医院脑医生参会单位92家,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现场招聘会”--“广州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扫码报名广州站现场巡回招聘会02西安站活动时间12月3日(周五)14:30-17:30举办地点西安古都文化大酒店(二楼长安厅)西安站--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商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安康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滨州学院欧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临沂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嘉应学院广州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类专场)徐州工程学院山西大学湘潭大学湖州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西昌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台州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福建江夏学院铜陵学院丽水学院太原科技大学湖北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南阳理工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京学院会计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会单位59家,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现场招聘会”--“西安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扫码报名西安站现场巡回招聘会03武汉站活动时间12月6日(周一)14:30-17:30举办地点武汉洪山宾馆(二楼楚韵厅&楚律厅)武汉站--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工作地点:武汉)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江苏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滨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嘉应学院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商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医药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九江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湖州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西昌学院湘潭大学福建江夏学院丽水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类专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广州南方学院东莞城市学院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参会单位49家,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现场招聘会”--“武汉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扫码报名武汉站现场巡回招聘会线上视频双选会01哈尔滨站活动时间12月1日(周三)9:00-14:00举办平台腾讯会议哈尔滨站--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渤海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滨州学院四川文理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广州商学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湖州学院福建工程学院临沂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汕尾市农业科学院台州学院山西警察学院丽水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湖北理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类专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连大学先进设计与智能计算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参会单位37家,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视频双选会”--“哈尔滨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扫码报名哈尔滨站线上视频双选会02长春站活动时间12月9日(周四)9:00-14:00举办平台腾讯会议长春站--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长春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体育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渤海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科技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大连大学先进设计与智能计算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滨州学院临沂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广州商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绍兴文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湖州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丽水学院湖北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类专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汕尾市农业科学院参会单位37家,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视频双选会”--“长春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扫码报名长春站线上视频双选会03成都站活动时间12月11日(周六)9:00-14:00举办平台腾讯会议成都站--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文理学院西昌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湖北理工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广州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微纳加工实验室南京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九江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临沂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山西警察学院丽水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南昌职业大学广州华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州华商学院攀钢研究院(成都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参会单位56家,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视频双选会”--“成都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扫码报名成都站线上视频双选会现场巡回招聘会-人才报名通道本次现场巡回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报名通道有意向参加现场巡回招聘会的博士人才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意向报名信息:广州站、西安站、武汉站现场巡回招聘会报名通道交通补贴✬针对参加广州站、西安站及武汉站现场招聘会的博士人才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或滴滴等网约车的,主办方将报销参会博士于招聘会当天由举办城市市内往返举办场地产生的市内交通费用(100元以内/人)。✬报销交通补贴的参会博士请于参会期间在现场验收报销凭证并登记相关报销信息,交通补贴金额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发放至您的指定账号。报销时需出示以下凭证:(1)本人博士学生证、博士学位证或个人简历;(2)本人乘车消费记录(地铁、公交发票、微信、支付宝乘车扣费凭证、出租车票或滴滴等网约车行程记录)。视频双选会-人才报名通道本次视频双选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人才报名流程1.参会单位的招聘岗位需求已在高校人才网官网发布,请您报名前务必上官网详细了解意向单位岗位需求。2.建议通过PC端操作,并务必完整填写报名信息并按要求上传简历,便于主办方第一时间将您的简历推荐至意向单位提前了解。3.参会单位各有独立的会议号,主办方将于会前2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形式一对一告知您意向单位的会议号,请您报名时务必填写您的邮箱,会前及时查收邮件,并提前下载腾讯会议APP,注册时昵称需填写:真实姓名-毕业院校-专业。4.主办方将严格保密您所填写的个人信息,不透露给除意向单位以外的其他第三方。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事业编制,协助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户!视频双选会(三个场次)报名开启!

高校人才网2021年秋冬季博士人才视频双选会报名火热进行中!!想找工作的博士人才注意啦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优质单位在线寻觅优秀博士英才大连海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广西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优质单位重磅引才事业编制、年薪高达400万、安家高达150万、协助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丰厚待遇“职”等您来还等什么?早报名早投递!早一步让目标单位第一时间关注到您!马上Get报名流程,锁定心仪岗位!视频双选会场次排期综合1场2021年11月9日(周二)9:00-14:00平台:腾讯会议综合2场2021年11月12日(周五)9:00-14:00平台:腾讯会议海归及港澳台专场2021年11月18日(周四)9:00-14:00平台:腾讯会议视频双选会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11月4日·广州站→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高薪诚聘!抓紧报名~

高校人才网2021年秋冬季博士人才现场巡回招聘会广州站11月04日活动时间2021年11月04日(周四)14:30-17:30活动地点广州阳光酒店·一楼国际会议中心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199号本次招聘会,我们邀请了大家都十分期待的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重点科研机构还有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事业单位60+优质单位参与区域优势凸显、单位福利优厚心水工作等您来hold住!【温馨提示:到场参会的博士人才可领交通补贴哦!详情请关注下面的参会方式】广州站部分参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大湾区大学(筹)清华附中湾区学校韶关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深圳湾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西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浙江树人大学南通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西华大学湘潭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成都工业学院西昌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德州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巢湖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常州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嘉应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广州软件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法国里昂商学院亚洲校区广东碧桂园学校西京学院会计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参会单位陆续更新中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广州站”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人才报名通道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报名通道有意向参加现场巡回招聘会的博士人才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意向报名信息:现场巡回招聘会报名通道※视频双选会报名通道暂未开启,后续开启再另行通知,请大家多多关注高校人才网官网及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发布的活动资讯。活动咨询咨询热线:020-83627641咨询微信:小招:13822103064小云:13922368953添加微信请备注“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秋冬季招聘会”,我们将邀请您加入活动交流群,随时掌握最新活动及招聘信息。交通补贴✬针对参会博士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或滴滴等网约车,于11月4日由广州市内前往广州阳光酒店的,主办方将报销招聘会当天往返举办场地产生的市内交通费用(100元以内/人)。✬参会博士报销交通补贴需出示以下凭证:(1)本人博士学生证、博士学位证或个人简历;(2)本人乘车消费记录(地铁、公交发票、微信、支付宝乘车扣费凭证、出租车票或滴滴等网约车行程记录)。往届招聘会现场图其他场次排期现场巡回招聘会北京站A
2021年10月6日
其他

事业编!百万安家费,西南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齐聚引才→11月2日成都站雄起

人文社科经管艺术类专场10月17日(周日)9:00-12:00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北京站B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安家费高达200万!西安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邀您面谈!10月28日西安站见

人文社科经管艺术类专场✦10月17日(周日)9:00-12:00✦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北京站B
2021年9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编制多!年薪、房补、安家费、科研经费绝对让你满意!10月26日武汉站铆起来~

人文社科经管艺术类专场10月17日(周日)9:00-12:00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北京站B
2021年9月24日
其他

再升级!高达400万住房补贴,给编、给高薪!10月20、22日上海、南京站约起

高校人才网2021年秋冬季博士人才现场巡回招聘会上海站南京站各城市用人单位抢人大战越演越烈引才福利、科研保障层出不穷想要收割心仪Offer的博士英才关注不要停↓↓↓看!上海站、南京站引才力度再升级!广西大学给编+年薪高达120万+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高达400万住房补贴福建工程学院150万安家住房补贴南京工程学院100万生活和购房补贴还有众多单位纷纷抛出编制、百万年薪、安家费同时,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优厚福利
2021年9月17日
其他

10月17日北京站→百万年薪、安家费、编制!985/211高校、中科院系等单位待遇倍儿好

01北京站部分参会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扫码点击进入“参会单位”——“北京站A”、“北京站B”,即可查看更多参会单位详情哟~北京站A
2021年9月14日
其他

沈理工200+编制名额!临沂大学800万科研经费!待遇相当了得!10月14日长春站等您

平台:待定热忱欢迎海内外博士人才报名参会!后续参会单位信息将陆续更新,请持续关注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大家都在看高才博士后9月点击↓↓内容标题即可查看
2021年9月10日
其他

入编!年薪高达400万+百万安家费!待遇杠杠滴!10月12日哈尔滨站麻溜走起

哈尔滨新巴黎大酒店的,主办方将报销10月12日当天在哈尔滨市区内往返哈尔滨新巴黎大酒店产生的交通费用(100元以内/人)。
2021年9月6日
其他

博士秋招人才报名开启! | 500+大咖单位已进驻,来这里,圆您所想!

参与进来,工作稳了!赶紧报名吧!扫码报名快人一步抢占先机!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报名通道有意向参加现场巡回招聘会的博士人才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意向报名信息:现场巡回招聘会人才报名通道※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青椒博士的职场经验: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 | 征文选登

编辑:高校人才网编辑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为高校人才网第五届征文大赛作品选登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大家都在看高才博士后8月点击↓↓内容标题即可查看
2021年8月25日
其他

出站时,他们对博士后这两年后悔了?

博士后(Postdoctoral),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是成为博士后的必要条件,但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却是以博士后身份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是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博士后的任期时间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via百度百科)01越来越多的博士选择做博士后虽然博士后是临时性的科研岗位,但近年来已经成为博士毕业生主要就业渠道之一了。选择成为博士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理想岗位,将博士后阶段作为就业过渡期,在此期间也可以提升一下学术能力,丰富科研经验等;另一方面,不管是出于个人研究兴趣还是其他目的,有部分博士生经过慎重考虑,想在博后阶段转换研究领域,在新方向上重新开始、积累经验;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岗位有博士后经验要求,根据《沈文钦
2021年6月11日
其他

35岁这道坎,绊倒了很多人,包括“985”博士...

关于“35岁现象”,你怎么看?20多岁的,已经开始着急了35岁在找工作的,也开始感到焦虑了36岁之后,还剩多少人有勇气辞职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的限制,该提议随即引发关于“35岁现象”的讨论,这个讨论的热度仍在持续发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一现象。No-Number-01“35岁现象”,它从何而来,为何引热议▶
2021年4月9日
其他

他985名校博士毕业,却去了中学当老师?

近日,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豪华”教师阵容曝光,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教师名单深圳中学微信公众号近期公布的这份名单显示,2020年该校新入职老师共6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其中不乏毕业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人才。近年来,名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热闻屡见报端,其实已经算不上新鲜事,此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等名校引进清北硕博人才就曾引发过一轮热议。透过媒体报道,大众所能看到的仅是一个名字和学历,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博后生涯第五年,我想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后来人

随着自己的博士后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自己在科研圈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十年。经历了不同的科研单位,看过形形色色的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又一拨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很多人说人变老的一个标志是喜欢跟年轻人讲故事,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里也算待了一段时间的人,我也很喜欢和刚来的或者要来的新人讲故事。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些明明比你更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太大的耐心听你把你想告诉他们的事情听完。为什么呢?是我太啰嗦了吗?应该不是吧,哈哈!因为我并不是他们眼中那种在博士博后阶段取得很大成功的人,最多算个“高不成低不就”。他们更喜欢听那些成功者的成功经验,却不喜欢听一个拥有丰富排雷经验的工兵告诉他们如何避免踩雷安全通过。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成功者大部分是很幸运的,而我们大部分人并不会那么幸运。成功者在传授所谓成功经验的时候,往往容易夸大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忽略掉很多非常重要的细节。或许这就是所谓“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实验室版本吧!今天我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只跟你讲一些那些你读博士前,我希望你知道的事情。01左中括号读博不一定会给你一个更好的前程左中括号很多人似乎以为这个社会,学历越高越好,其实不然。我认识的很多博士,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都是没有太多概念的,感觉就是大家都要考研,我也考研;大家都要读博,我也去读博的那种。在决定要不要读博前,我希望你能有一个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我以后到底想做什么?在现代这个高效率的社会里,讲究的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之后,你就可以知道博士学位是不是进入到你理想职业的必须条件。如果是,那没得说了,这个博士你好像是必须得读了,而且要非常努力地读。因为博士已经成为你理想职业的入门条件。如果不是,你就要考量读博带给你进入到那个理想职业的益处是什么。而且,我希望你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用当下的标准去推测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你读博几年的收获和进步的速度能否超越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我认识一些博士,硕士毕业的时候就能进入一些单位工作,结果博士读了四五年之后,本以为可以拿到更好的待遇进入到理想的单位,结果当时硕士毕业就能进去的单位,自己博士毕业反而进不去了。如果很不幸,你读的博士专业不是很热门,社会需求不高的话,有时候博士学位反而成了你找工作的枷锁。他们觉得一个本科生硕士生就能干的活,没必要招一个博士来做。要不要读博,我希望你有慎重的考虑,不要盲从。02左中括号你要有非常强的抗压能力,学会接受现实中的不如意左中括号读博士阶段是在拓宽人类科学认知边界的过程,很多时候是在探索对于未知的一些科学假设的正确与否。既然是对于未知的一些假设,那就有可能是对的,有可能是错的。抛去这种大方向的正确与否,你还需要每日在实验细节上做各种微调,在真正拿到一个可靠的实验结果之前你可能要失败三次、五次、八次、十次,甚至几十次。而你的整个课题可能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可靠的实验结果组成,那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经历上千次的希望与失望的反复折磨,所以我希望你有一个强大的心。举个例子,你要从A地到B地,没有飞机、没有地铁、没有出租车、甚至没有道路可言。你走的每一步、过的每一天都是未知的,你可能掉进泥潭、跌落悬崖、偶遇怪兽、遭遇暴风雨,而且你可能要花三五年才能走完这条路。除了这些实验带来的压力之外,你还可能面对外界给你的压力。你的导师、你的同学、你的家人等。03左中括号你要非常努力,但不要高估自己努力的作用左中括号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挤破头上来,所以竞争还是会非常的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你必须非常努力。国内很多高校制定的毕业标准,对于很多小实验的博士来说还是相对需要很努力才能达到毕业标准的。对于大实验室的博士来说,给力的平台和充足的经费倒是让达到毕业标准非常容易,但是一般这种大实验的老板对学生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A地到B地的例子,偶尔你发现自己走着走着,还会遇到同样出发要去B地的人。现实生活中的比赛,可以有一二三四五名。但是科研圈比较残酷,基本只认第一名。所以你只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跑的比另外一个人、甚至几个人快。有时候你可能不够幸运,当你快到B地的时候才发现有人已经到达了。而这种情况,你前面走的路很有可能就白费了,即使没白费也大打折扣。所以你必须非常努力,成为在这场竞争中第一个跑到终点的人。说到从A
2021年1月29日
其他

博士求职不知该从何下手?听听985高校任教6年的博士怎么说

编者按:2021年1月19日,高校人才网第一期博士分享课程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王华斌博士担任主讲人,有博士找到小编反馈,由于个人时间关系很遗憾没能参加本次分享会,小编特将此次课程分享内容作了整理。王华斌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英文系,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公共关系及批评性话语分析,曾在985高校任教6年,从事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教学工作。以下内容根据王华斌博士现场分享整理而成,根据语境略作修饰。编辑
2021年1月21日
其他

“学历查三代,二本毁一生”,清华博士毕业7个月找不到工作,学历困境如何摆脱?

“读博,真能改变命运?”本科双非武大女博士求职屡被拒,本科二本清华博士毕业7个月找不到工作。本科学历被嫌弃,发奋考上名校博士,本以为能就此改变命运,毕业后发现“好单位”都要看“三代学历”,意不意外,无不无奈?求职有障,屡战屡败,如何“破障”才能扭转困境,摆脱学历困扰?01障碍1:“学历查三代,二本毁一生”首先通过近来的一些社会现象,给大家讲一讲就业的第一个大障碍——“学历偏见”。近几年,全国大学扩招严重,直接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等倒也在情理之中。不禁有人好奇:博士好就业吗?博士也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吗?一起来看几个社会现状:➤
2021年1月19日
其他

他,是怎么跳进了科研造假这个坑?

▲格雷格·塞门扎“科研”离普罗大众很遥远,“科研造假”的“瓜”却跟我等吃瓜群众只有一屏之隔。近年来,被曝出科研造假的重量级学术大咖不在少数。此前,著名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曝光的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Gregg
2020年12月23日
其他

我真的要逃离科研圈了

,博士群体也出现逃离科研潮,令人惋惜
2020年12月11日
其他

最新!2020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来了

中博基字【20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各博士后设站单位:《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已经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20年6月28日
2020年7月20日
其他

“职路由你,破浪前行”—— 高校人才网第四届征文大赛正式启动!投稿要快哦~~

2020,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将你我困在了“原地”,犹如置身于风浪四起的海上,肆意的浪涌,不免惊慌与不安。职场如海,每一个职场人恰如一叶小舟,涌入社会的洪流,面临着惊涛骇浪,游走在风起云涌中,或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缓步前行;或为心中热爱,迎着风浪,勇敢拼搏。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无论是已在职场航行的你,还是奔走在求职路上、即将起航的你,都有着独属于你的经历,在这里,我们诚意邀请你清点记忆,打开尘封的罐子,把点滴汇进字里行间,用文字诉说你的职路。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在这奋斗的职路上,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乘风破浪,踏浪前行!
2020年7月3日
其他

十大专场,重磅来袭!高校人才网秋冬季博士视频双选会邀你 “C” 位出击!@博士人才

“求职引才不停歇,线上招聘不间断”错过了上半年春季博士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求职还没着落?还在寻求机会中?面试了但依然在等待回复阶段?收到了offer但不是很满意?思考着转换职场中?……各位博士大大,高校人才网秋冬季博士网络视频双选会给你安排上了!想成为“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求职的舞台已为你准备好,“C”位出击,看你的!!Start重磅来袭!00Part前
2020年6月23日
其他

颜宁“晒娃”:一作发Science封面,这个西湖大学90后博士后厉害了!

3月27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封面报道了题为Structural
2020年6月2日
其他

35岁中年博后失业,决定给找教职的后浪一些建议

来源丨CFD界(ID:cfdresearch)声明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载,仅作分享之用我,2016年博士毕业,随后出国做了一年的博士后。中途有近3年海外经历。2018年进入北京某原211高校。自己有一个网站、论坛、和公众号,自己创立的平台在领域内数一数二(这句话我说的出口)。热爱科研爱学术。2018年年初,刚回国,还一心奔高校,失业期长达半年才找到工作。目前已经虚岁35,是简历立马被扔垃圾桶的年纪,是个无法申请青年基金的年纪。进了35失业怪圈:不管曾经再流弊,35失业跑滴滴在明确自己无法在体制内存活的情况下,在自我感觉基本算活明白的前提下,我决定不再找教职。今天,就给目前找教职的同行们一些建议:(提醒,这里只讨论大面的情况,我见过很多特例,比如为了小孩上学做博后、老板给充分独立权的课题组、虽然独立但还是被压榨的特殊情况,特例不做讨论,各有各的理由)如
2020年5月27日
其他

硕士博士的英雄主义:在认清科研残酷后,依然义无反顾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博士逃离科研”。其实,不是很多博士选择逃离科研,而是科研选择了不逃离的博士。博士阶段的科研训练就像是过柱子,不同的人留在了不同的层里,余下的是科研界的“纯净物”。究其根本,这是一个适不适合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发现自己不适合搞科研,与其留下来被科研搞,不如把位子留给更适合的人。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呢?毕竟也没有谁脸上写着“科研”二字。有人说,科研适合中产阶级出身的同学,他们不用为大米和面包操心,更不用急着去赚钱,养家糊口,也不像一些富二代,失去了钻研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勤奋,因此更容易在科研界扬名立万。有人说,科研不适合那些失去了对科研的热爱和激情的人,无论在什么领域,他们对科研的初心始终不变,把科研当做兴趣爱好,有热情才有动力,在枯燥的研究生活中能够保持这份激情着实不易。还有人说,科研人员是那些不在乎个人得失的人,一个人越在乎世俗的快乐,越不容易在已突破新知为目的的科研活动中发现乐趣。试想,如果科学家们天天想着如何改善自己的个人生活,那么这个世界估计就没我们普通人什么事了。适不适合搞科研,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判断,关乎自己下半生的职业生涯,因此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本文试图从两种角度来说明一些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迈入科研界的方法,希望给对未来迷茫的朋友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您认定自己就是搞科研的料,请不要让本文影响您的判断。1、适合科研的人,不在乎这些痛谷歌首席科学家、谷歌大脑技术负责人VincentVanhoucke(万努克)前不久发出的一篇“劝退文”,引发海外科研学者的热议,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这博客中,万努克直言以研究为业,固然令人羡慕,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而且,有许多学生都曾被从事研究工作的前景所吸引,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退缩到相对舒适的工程领域。为什么?万努克说这背后这从来都不是个人价值或天赋的问题,而是因为做研究需要一种不同的范式,这种范式与作为一名工程师相比,截然不同。万努克列举了从事研究的九大“痛苦”。比如,整个职业生涯都会“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研究成果在发表的那一刻就可能过时了等等。他把这些描述为,那些学校里没有教你的事情。A
2019年5月15日
其他

博士后不好当?欧洲博士后待遇差距大,中国博士后幸福感有多高?

一项对来自欧洲各地的近9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低工资、长时间工作和获得外部工作的合同障碍可能会危及或阻碍科学家未来的就业能力。这项由葡萄牙科因布拉的欧洲博士后协会网络开展的研究还显示,在薪酬和机构支持方面,地区差异很大。结果于1月23日在bioRxiv
2019年3月1日
其他

中国博士后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最近学术界开会,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博士后待遇大幅提高了。博士后年薪最高60万,平均30万左右,还不用上课,确实很有诱惑力。有些教授甚至开玩笑说要辞职去做博士后。也有专家认为师资博士后=Paper
2019年2月13日
其他

26岁一年发4篇Cell,他说搞科研要有“十诫”

1.博士毕业三年,我的经历、现状及感悟(重要推荐)2.博士后的苦与乐3.有一种科研叫“中国式科研”4.博后出站时的五味陈杂5.21岁博士在Nature连发2篇论文,教授称赞:怪物
2019年1月10日
其他

博后出站时的五味陈杂

图源于网络孔子说:“三十而立。”而今,我三十,而立却未立。有人说,所以未立,是因为读了博士。那些没读博士的,大多有家有业,有妻有子。他们不到三十,就已经立了。而我,不仅读了五年博士,还读了两年博后。还要在这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花费大把的时间,像写博士论文一样,去写博士后研究报告。回首求学历程,何其不易。期间,犹豫过、彷徨过、悲愤过,但未曾放弃,直到现在。虽居无定所,仍是一介北漂,但还是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坚持。上初高中时,村里人都以孩子学习好为傲。而我,就是在这个年代,在给父母带来无限自豪后,考上了大学。读大学后,再回乡村,村民对学业的敬重已经所剩无几,所听到的都是对金钱的渴望、对财富的向往。我拿父母的钱读大学时,未读完初中的玩伴在四川开了家饼店,月入万元,村里人交口称赞。他成了村里的楷模,年轻人纷纷前去学习经营之道。读硕士时,又是一个未读完初中的玩伴,靠批发饮料发了财,开了一辆霸气的五菱宏光。偶尔回家,爸妈还要请他到火车站接我。读博士时,邻村的亲戚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北京混的咋样。我说:“还在上学。”又强调了一下:“是读博士。”他很不耐烦地说了句“咋还没毕业啊”,就果断挂了电话。而我,也经常面临关于赚钱多少的质问。我羞涩得分不清,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问题,有多少是包装了的讽刺。有时被问急了,我就像阿Q一样,吹嘘自己做家教时多么赚钱。就连父母,也开始发我的愁了。他们的同龄,都已抱上了孙子,在村里自豪地散步,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头到北头。而我,结婚还遥遥无期。村里的汽车越来越多,年轻人纷纷到城里买了房。人们聊起钱,都是数十万的口气。村里人见到我时,笑咪咪地问我啥时候毕业。我家的房屋依旧最矮最破,我家的门前依旧不停汽车,而我父母的白发渐渐增多,皱纹越来越深。他们还得麻烦年轻小伙们开车到火车站,接他们的博士儿子回家。我终于博士毕业了。而外面的世界,却让我乱了方寸。房价,如同天文数字;而我,如同沧海一粟。我只好藏进象牙塔,做一站博后。除了几篇科研论文,我还有什么?我有不到五位数的存款。我不会种地,不会做工,不会开车……我更买不起房。村里人不知道博后是什么,觉得我还在读书。都三十岁的人了,不务正业,读书没完没了的,是不是傻了?村里的世界很小,我躲在遥远的京城,便可不闻不问。然而,买房和尊严的问题,岂是不闻不问便能解决的吗?人生有时很孤独,就像屈原的离骚,一句又一句的,怎么读都读不透。借用一句话:“我不过是俗世里的一粒微尘,天大的烦恼,一个深呼吸,什么都没了。”这些年的犹豫、彷徨、悲愤,也许就是这样没的。自欺欺人中,自我幻想中,我一路走来,读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我要感谢自己,以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在求学道路上走了这么远。网友说说看@青青飞:读书的目的就是不用和村里人成为同样思维模式的人。夏虫不可语于冰,追求自己想要的,靠近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墨家:世道如此,但是还是要安慰你一句,中国的博士不可能混的吃不上饭买不起房,你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不至于生活太拮据。@淀粉酶:博士后出站了居然存款不上万?前两年的行情再怎么差也差不到这个地步的,莫非你的钱有别的用途,补贴家用?还是花天酒地?@小新:考研复试狗读来觉得脊背发凉@dehong:感同身受。这个时代太浮躁、太功利,而学习的过程却又太漫长,痛苦是难免的。但我们还还是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我们经过博士、博后阶段的洗礼和锻炼,一定会有值得我们欣喜的回报的,共勉!@木木:我想说的是只要努力,会越来越好的,博士是有前途的,不要跟别人比较,需要比较的是自己,自己越来越好就行。@Q蛋糕:一件事做到头,是一种成功。少有人走的路,才证明你的与众不同。来源:医药时间(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大家都在看高才博士后12月点击↓↓内容标题即可查看
2018年12月21日
其他

博士毕业三年,我的经历、现状及感悟(重要推荐)

图片来源于网络一转眼博士毕业三年了,又是一年新员工入职时,今年公司让我给新入职的100多个大学生做个培训。细想之下,我感慨颇深,就想写写文章,将自己博士毕业工作三年的感受写出来。版块上的许多虫友可能还只是在读的研究生,对于博士毕业三年后会是什么情形,估计会比较好奇。在这里,我作为一个进入民营企业工作三年的博士,来分享一下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可能对各位未毕业的虫友的选择会有些帮助,或者提供一些参考。工作背景博士毕业之后,我并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选择的,进入高校、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而是回到家乡的一个民营企业工作。目前我工作的单位,原本也是一个国营企业,九十年代改制成为员工控股的公司,目前正在准备上市,估计会出现在今年证监会第一批开闸挂牌的上市企业里。公司这几年发展势头较好,每年在全国电子元件百强里面的地位都处于上升的趋势,而且近两年都居于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中,盈利能力的首位。回想起毕业时候导师说的一番话,不禁觉得非常有道理:“工作之后,如果处在一个上升期的企业或者项目中,个人不知不觉会随着企业或者项目的提升而提升。”也就是处在这样一家上升期的企业中,我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工作经历1.新入职就如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我毕业后也作为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开始从基层干起。作为一个博士毕业生,工资是同事的2~3倍,但干的活还是一样的。可能由于性格的原因,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但自己的工资摆在那儿,自己如果不进步,必然要遭到公司的淘汰。基于这么一个心理,我比别人努力得多。每天在单位工作不少于10个小时,下班回家之后继续查文献,充实知识。因为我读书时候做的课题,跟毕业之后的工作多多少少会有点差异,再学习是必不可少的。2.培训阶段三个月后,我进入了一个由日本人主导的项目中,跟着几个日本老先生开展新项目。我们这一行,日本人的成就远远高于我们,所以公司高薪聘请了一个团队进行指导工作。但他们毕竟是外国人,不可能长时间呆在这里,我加入的目的,就是承接他们的技术。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购买设备、调试设备、进行小试、中试、大试,这个过程非常忙,但是非常充实。日本团队每个月有10天的假期,加上周末共有半个月的假期,但是为了项目的进展,他们放弃了假期。工作精神这点上,我非常钦佩他们,也受到他们的感染。后来,由于公司战略问题,尽管已经投入了好几千万,公司决定舍弃这个项目。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技术的互通性,这个项目的成就也对其他项目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3.独立开展工作团队解散后,我利用前期的项目成果,到了一个工厂中主持一个项目。当一个项目开展时,往往有100个问题等待你去解决。而当你攻克99个的时候,总有一个是你怎么样也攻克不了的,我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接下来八九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四五个人天天围绕着这个问题睡不着觉,也看了一大摞的外国文献,还是没能解决。产品始终具有一个缺陷,可能会对后续的使用带来隐患。虽然没办法根除隐患,但我们找到了一个提前知道隐患的办法,使得产品可以顺利上市。我也算开始小有成绩。4.开始升职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的一个待遇:升职。在我工作满两年的时候,公司给我提升了职位,进入中层干部的行列,在更大层面上主持一个新项目。该新项目主要是与欧美国家的客户进行合作,双方经常互访,交流非常密切。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公司发现我积累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又有较好的英语口语能力,让我涉足国际业务。我开始频频出国,一年时间里,我走遍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通过与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技术人员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他们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水平,我们和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也正因为如此,更鞭策我学习的动力。白天上班,每天晚上都是看不完的文献,与国外的技术人员进行邮件交流。我渐渐发现,自己熟悉且经常联系的人员层次越来越高,有着很多世界范围内泰斗级的人物,他们也乐意邀请我在他们主持的国际会议上做报告。5.另一个阶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公司给我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身兼的职位也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依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公司给我的任务,依靠个人,也不可能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收益。依靠别人,成为这个新阶段的关键问题。于是我努力给自己的工程师争取工作平台、争取待遇、争取上升机会。但随着这些事务性工作量的增加,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技术层次的思考,已经不足以应付这些事情,而我,天生不会处理这些问题。当处理矛盾、协调问题,已经成为工作首要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可悲的境界:效率低下,且身不由己。所幸,我抓住了一个非常支持我工作的公司领导,遇到无法协调的问题的时候,他总能亲自出面替我摆平。我清楚,自己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首先必须在目前的位置上站稳脚跟,协调好各种事务性的问题。而民营企业的好处在于,斗争永远不会像国企、政府部门那样激烈,所有的事情,最终还是能找到一个公正的裁决。这样的公正,对于一个年轻人,特别是没有背景的年轻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也就是这样一个公正,支撑着我在遇到矛盾的时候,想办法去解决的动力。职场感悟1.工作态度工作态度非常重要,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的成绩,也决定了上升的空间。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白给的道理,通常是先付出,然后再得到报酬。主人翁的精神,是自己进入工作状态的必要条件。当你觉得你是在为领导、为老板赚钱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纯粹的打工仔,个人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必须意识到,你现在做的所有事情,主观上都是在为自己做的,客观上才是为了公司,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才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前进。2.工资待遇随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个人价值的提升,工资待遇必然会随之增长。我个人来讲,工作满一年的时候,工资待遇提升了50%;工作满两年的时候,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0%;最近满三年,又迈上了一个更大的台阶。民营企业有一个好处,涨工资、待遇,完全看个人能力与贡献,而且不需要上级政府及领导的审批。这种政策对于肯努力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好的激励。尽管如此,比起社会上一些办个小企业、小工厂,甚至一些卖肠粉的小老板、炒房的老太太,我可能还是远远比不上。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财富观已经严重扭曲,财富分配差异巨大,不断跟别人比,只会使自己心里面不平衡。只要收入让自己还满意,经济无压力,工作与收入还有上升空间,这就够了。财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经济无压力的前提下,把对财富的追求,转换成对知识、对技术的追求,人一生的成就将会辉煌得多。3.工作氛围如果周围的人都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恭喜你,你进入到了一个非常悠闲、有福气的单位。如果周围的人都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那么恭喜你,你也将随着一起进步。我还是觉得老祖宗一句话说得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如果二三十岁的时候清闲,到了四十岁,可能会因为社会形势突变而失业,那后面几十年将会非常难过。4.上升前景如果工作的天花板太低,不论是职位、职称、待遇,还是个人能力、个人资源,都比较有限。而进入到一个大企业,特别是一流的企业,这种广阔的舞台可以让你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公司的上升可以使你随之不断地发展,自然而然地推动你向前发展,这远比待遇来得重要。要相信,随着你个人价值的提升,待遇自然会随之而来。这些都是几年工作下来我的感悟,也许再过几年,我自己都会觉得比较肤浅,但这确实是我的切身体会,在此跟各位或正在准备考博、或正在读博、或已毕业工作的虫友共勉。作者补充答疑我看了不少网友的问题,没法一一作答,下面就挑一些来回答。1.有网友提出,文中反复提到的民营企业,把民营企业吹捧得太高,有误导的倾向,这里澄清一下。文中确实提到了民营企业的一些优点,但以目前国内企业的情况上看,不管是规模、规范性、平均福利待遇,民企比国企、外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真正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还是比较少,提醒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得多做比较。文中虽然多次提到的民营企业,但不作为择业的推荐,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民营企业中,不管大小,个人英雄色彩比较重,往往是靠着创始人的个人能力、人格魅力在经营。当更换领导层的时候,对经营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我觉得这是民营企业最严重的问题。一些行业的佼佼者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在换班子的时候,都是非常困难。2.有网友问到感情生活。在我即将博士毕业的前夕结了婚,我知道自己这份工作肯定会非常忙,签约前向公司提了个要求,将妻子安排到当地银行中,谋一份比较清闲的岗位,以便照顾家庭和将来的孩子。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工作跟家庭,确实很难都顾全,这几年我因为太专注于工作,确实亏欠了妻子不少。结婚几年以来,我只跟她出去旅游过两次,其中有一次还是公司组织的周边地区一日游。由于工作太忙,家里无论大小事,基本上都是妻子一个人在打理。大事上,照顾孩子、请保姆、照顾生病的母亲……甚至买车、买房,也都是她事先看好了,再让我去看的。小事情如给我买衣服、收发快递、还信用卡……更不在话下。因为我在家庭花的时间、精力实在太少,免不了要听到一些抱怨,这时候态度一定要端正,虚心接受批评。家庭和睦团结,是专心工作的基础,跟工作一样重要,后院千万不能起火。在我第一次出国出差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提了个很好的建议:每次出国,一定要给妻子买份好礼物,有利于家庭和谐。后来我发现,这个同事提的建议实在是太正确了!自己经历过多次后也有体会:买些日常用的东西,让她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还是关心她的。例如买的化妆品、包包,每天都能用上;甚至有一次在日本背了个电饭煲回来,做的饭确实不错,她一日三餐都能想到。女人有时候也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偶尔买点礼物,就可以把她长时间的付出造成的心里积怨给冲淡了。3.工作的选择。这些年我跟国外一些优秀企业接触时发现,这些企业里面的博士非常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高管中博士学历的人员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普遍都有一个特点:基础非常扎实、知识面非常广。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公司里面技术的领头人,基本上全部都是博士毕业,有利于营造非常好的技术氛围。反观我们国内,博士毕业之后到企业的很少,民营企业的更是寥寥无几。如果有一天,我们企业的人员结构也能像国外这些高技术企业一样,那么离着政府不断提出的“企业转型”的构想,也就不会遥远了。来源:小木虫论坛丨作者:chenfire(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2018年11月21日
其他

21岁博士在 Nature 连发2篇论文,教授称赞:怪物

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以背靠背的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Jarillo-Herrero教授课题组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此外,网站还专门配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Eugene
2018年10月18日
其他

博士毕业时,我大哭一场,写下了这篇文章...

前言原先我是准备等到毕业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过了之后,一口气写掉这篇文章的。其实一直在零散时间打腹稿,差不多已经煲熟了。刚才有同样读博士读得凄凄惨惨切切的师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横心决定现在就写了。何况,早点让更多还没上博士这条船的弟妹们看到,提醒他们读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能多挽救一个像我们哥俩这样不是读博的料的孩子,也好。有几点要说明的:1.不要在文理科之间站错队或许有人嫌太长了不想看,或许我的观点片面甚至偏激,或许我的经历太特殊而不具备代表性。但是无论如何,请点进来看的每一位想要读博士的朋友,还包括尚未高考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爸妈们,切记,在做出选择之前做一下人格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等等,至少没有坏处。职业倾向测试会给出比较细致的职业类型建议,会大大减少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至少,对于有明显偏科倾向的孩子来说,不要在文理科之间站错队。为什么从读博士扯到高考选专业呢?因为对于有些专业来说,不读到博士几乎就等于没读,比如我们生物专业,如果读到硕士毕业,只能每天背个包挨个实验室敲门推销试剂,或者在流水线上做质检,在可口可乐之类勉强与生物擦个边的公司给博士打下手。要想做研发,土博士都没人理你,海龟博士铺天盖地的。所以选择有些专业就意味着除非转行,否则一定要从一而终,读到博士才能在本专业内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隐性偏科”。像我这种在高中阶段已经表现出偏科倾向的孩子,其实从成绩来看并不算明显偏科。但那是我基本不花时间在语文和英语上,而咬着牙狠命拼数学的结果。另外得益于上海的高考政策,我高二已经放弃物理了,选了半文半理的化学。背点东西什么的,对我来说从来就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而逻辑推理是要了命的。这种孩子其实内心很明白,自己到底是属于文科还是理科世界的,至少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到底是对史地生,还是数理化更有兴趣,学起来更轻松。简单说下我上错理科这条船,继而又上了博士这条小艇,沉浮于学术苦海这一故事的起因:高中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希望我选理科,理由是男生嘛,理科拼一拼还是很不错的(确实高考数学被我拼到了138),不要学文科,以后没饭吃。我高考前还是上个世纪末,网络刚刚进入人们的生活,那时候高中生上哪里去找几个走过大学的人去听听他们的故事呢,又怎么知道还有各种测试性格、思维方式和职业倾向的科学测试呢?现在的孩子们要利用好你们拿起手机就能拥有的这些宝贵资源啊!而我的性格真的决定了我的命运,我不够有魄力,缺乏那种豁出去了一定要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的气概。其实如果我从知道,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需要考钢琴那一刻开始,两年时间内狠命练钢琴,同时凑活着读点书,钢琴肯定可以过关,高考分数绝对也能达到音乐学院那点分数线了。尽管可能太天真,太理想主义,我还是觉得,比挣大钱更重要的是发挥出一个人天赐的价值,遵从其内心深处的理想,能够从事一份不存在上下班概念,不给加班工资也乐意继续工作而不以之为“加班”的事业。而只有这样的事业,才真正称得上是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他或许会因此而活得不那么光鲜,或许买不起豪宅开不起豪车,但他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一小群人——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能够重合——之一。而世界上最大的悲剧,除了“你未来的丈母娘站在你面前而你只能喊阿姨”,便是,不得不把上帝赐予自己的天赋打包藏起来,把梦想掩埋起来,用自己的短处去跟一群强者争一口饭吃。然后只能在业余时间偷偷拿出自己的梦想来把玩一下,以免自己的灵魂凋零。楼主便不幸是这么个悲剧人物。并且已经一把年纪了,不再有年轻的资本,能豪迈地呐喊,去你的permanentheaddamage,老子不干了,老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都而立之年了,棱角磨平了,梦想的光芒也穿不透打包盒了,生存的压力和对安稳的渴求已经压倒了一切。认命了。2.公认地,化学和生物是所有专业中读博士最苦逼的专业所以一个生物学博士生的血泪史,尤其还包括一段在大洋彼岸一个指鹿为马偷梁换柱暗度陈仓装腔作势无中生有咆哮如雷喷吐唾沫诸项技能无所不精的极品手下做学术民工的生涯,已经达到苦逼的极致了。我所能有把握说到位的,也仅限于生物专业。何况行文之中无论如何不可能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因素,一定会有夸张的成分,只是绝不会无中生有。其他专业的朋友们,不要把本文太当真,参考参考就行,还是多听听自己专业前辈们的说法。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管什么专业的博士,有一些要求是相通的。下文中会详细展开。3.对于真正适合读博士做科研并且真心热爱科研的人,什么都拦不住的本文能够拦住的,一定是相当不适合上这条船的人。其实你们像我一样,会在其他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没必要硬着头皮上船,走进下船前流着热泪劝弟妹的历史循环。对介于此两极之间的中间派,读博无妨,不过别想着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做研究了。现实点,去企业做研发吧,或者像我这样,有文字和英语方面特长的,打个擦边球,在本专业范围内从事文字工作。做理论研究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工作,在相当一部分专业是如此。因为中间派的人生理想并不是扔下家庭没日没夜地泡实验室,所以,在有年收益率将近5%的债券什么的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何必把钱存银行呢?所以,在不误读我的文章的前提下,我不担心乱写一气会给弟妹们带来不利的影响。至少至少,给大家打打预防针,上船前多做点切合实际的准备,总没错呢。读完博士能够干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问出来,有点亵渎“博士”这个词的本真涵义。Philosophy
2018年10月12日
其他

有一种科研叫“中国式科研”

“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日前,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语调沉重地说道。面对这项数据,为何施一公脸上没有一丝骄傲,反倒是一脸担忧?施一公委员发言“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我很担心。”5分钟左右的发言,施一公说了3次“很担心”,让他感到担心的,是目前科研的现状和科研评价的问题。“在中国,想‘做’核心的科技评价指标,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在此次会议上,施一公在参与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过去5年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了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如果较真一点,假设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从100增加到300,技术交易额从100变成了200,那么单个专利交易额其实是不增反降了,是5年前的66%。”施一公算了一笔账。这一数据折射出来的,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施一公称,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但这几个核心的科技评价指标——文章数量、论文引用率、杂志的影响因子——都可以人为地提高。我想大家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他表示,“各个学校、单位都办了杂志,想要提高影响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也就高了。”“中国这样的国家,想要把这3个指标做上去,我认为是易如反掌。”在施一公看来,论文不足以说明科技实力,美国没有这样的评价方式,科技实力却依然领先。“因此,论文和科技实力是两回事,大家千万要分开。”中国科研现状:表面上一片繁荣,实则深藏危机除了论文以外,目前中国的科研现状,也让人担忧。前段时间,某国立研究所所长也在自述中表示,中国科研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则深藏危机。“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样。”“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他谈到。中国现在的科研还有一个更深的问题。现在成为大牌科学家的这些人,恰恰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最早“觉悟”的,所以走得最快,现在可能已经是院士、或者某些部门的科技负责人了。这些大牌科学家也许在夜半醒来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也有些不妥,但是你要是公开说,就真的是动了他的核心利益,所以这种话谁都知道,但谁也不敢说。所以我们的科学圈里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现状:当他(她)有创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时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当他(她)做到功成名就,立马会反过来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学工作。但说实话,当人超过了五十岁,已经很难做出像样的成果了。所以还是知无畏、敢想敢做的年轻人最容易出成果。但是现在更多的年轻人,还必须像他(她)的老师一样这么走,因为假如你过早地去钻研真问题的话,你就会被淘汰。所以你要想早点功成名就,也得去复制你老师的模式——以最快的方式爬到山顶,然后在山顶上再去悟道。所以这个事情谁也不好捅破。并且这些人现在已经占据着这样的位置,即使他半夜醒来,心里偶尔会惊悚一下,但是他是绝不会认账的。因此,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对于基础研究的那些引导、激励措施,其实是在加速让科学下坠——这真的是一个灾难。来源:科学人物志(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2018年10月10日